_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谈习语的翻译

  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与动物有关,与颜色有关,与数字有关和与宗教有关的英汉习语的翻译。通过从文化差异的角度来对比,达到在习语翻译中的语用等效原则,阐述文化差异在习语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从而启示了不同语言的传达,在意义和功能上都体现了不同文化信息的传递。
  关键词:习语 文化差异 动物 颜色 数字 宗教
  
  习语是语言使用中一种表达完整意义结构固定的短句形式。英汉两种语言都包含了丰富生动的习语,而习语又像是一面镜子,映射出显著的文化差异和民族特色。所以在习语的翻译上要充分考虑到文化因素所带来的影响,从语用等效的原则看英汉翻译就是要在目的语中再现原文的语用意义,从而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同样的感受,即达到译文与原文的语用等效。而在习语的翻译中这一原则的应用尤其需要重视。英汉习语常常会选用比喻形象来表达含义,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习语的理解中一些比喻形象就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从而导致意义上的偏差。那么要跨越文化的差异达到在习语翻译上的语用等效,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习语的比喻形象的差异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与动物有关的习语
  
  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大量与动物有关的习语,这些习语都或多或少的包含了人们的某种特殊的情感。在大部分情况下,由于人们在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上的共性,英汉习语中也表现出了文化特征的相似性。例如:英汉习语中都用狐狸比喻狡猾(as sly as a fox),用蜜蜂比喻忙碌(as busy as a bee),用蜗牛比喻缓慢(as slow as a snail),用鸟儿比喻自由(as free as a bird)等。那么这些英语习语在翻译成汉语时根据意义直接翻译过来就可达到等效的原则了。译文的读者可以直接感受到原文读者所能感受的情感,在对同一事物的认同上会产生相似的联想,这样就可达到翻译的基本目标了。但是相对与人类文化的共性,文化特征的特殊性更能展现文化的多姿多彩。人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的迥异必然会带来语言文化形态上的差异,这也是在习语翻译中更应着重的地方,只有抓住了这种差异性,英汉的习语翻译才能达到较好的语用等效原则,满足翻译手段的基本需求。比如,在比喻拖累了别人时,汉语的表达是害群之马,而英语中则是用羊来表达the black sheep,汉语表达紧张焦急用热锅上的蚂蚁,而英语则用猫来表达like a cat on hot bricks,汉语形容很安静用鸦雀无声,而英语则用象老鼠一样安静来表达as quiet as a mouse,汉语中表达杀鸡取卵,英语中是用鹅来表达(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golden eggs)等。而这种文化差异表现在与动物有关的习语中也表达了不同文化人群对不同动物的偏爱,同时也反映不同民族在审美观上的大相径庭。
  众所周知,由于龙在中国文化上的特殊地位,人们普遍对龙抱有尊崇敬畏的心态,自诩为“龙的传人”,所以在汉语的习语中很多与龙有关的都是表示褒义的美好形象,比如:龙腾虎跃,龙马精神,藏龙卧虎等。而在英语中龙是意味着一种凶狠邪恶的动物,所以在英语中出现龙时通常都是贬义的罪恶的形象。比如:the great dragon就不能译为伟大的龙而要理解为比喻撒旦,同时英语中也是用dragon来比喻强悍泼辣的女人。而老虎在中国的文化中被认为是万兽之王,意味着勇猛和无敌,所以汉语也常常用虎来表示好的形象,常常与龙连用比如:生龙活虎,虎踞龙盘等;在英语文化中狮子却被认为是万兽之王,所以英语习语中与狮子有关的很多习语就可以被翻译为汉语中对应的老虎。例如:a lion in the way可以译为“拦路虎”,place oneself in the lion’s mouth可以理解为“置身虎穴”,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可以与“老虎头上搔痒”相对应,a donkey in a lion’s hide可以译为“狐假虎威”,come in like a lion and go out like a lamb可以译为“虎头蛇尾”等。
  狗在两种文化中也具有不同的表现意义。英汉民族都有养狗的习惯,但两个民族对于狗的反应却是截然不同的,所以狗这个词出现在语言中也就显示出了文化差异带来的意义上的偏差。在汉语中狗这个词的出现意味着厌恶和鄙视,中国人在情感上不喜欢狗这种动物,注重狗的负面特征,所以汉语中的很多与狗有关的习语都用作贬义。例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改不了吃屎,狗急跳墙,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等等。但是在英语文化中人们把狗看作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是忠诚勇敢给人做伴的家庭生活中的一员,狗的形象是正面的,所以dog这个词在英语中出现时总是具有褒义或至少是中性的。例如:a lucky dog就指的是一个走运的人,love me love my dog就可以译为爱屋及乌,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就可理解为帮助人度过难关,every dog has his day意思就是每个人都有得意之时,let the dog see the rabbit就是不要挡住别人看东西的意思。所以我们在翻译中就要注意到狗这个词在英汉习语中的表达含义的不同,作出适当的语用上的调整,从而达到可以再现原文的语用意义的目的,而不至于由于文化差异导致译文偏离了原文的语用意义。
  此外猫的形象在中西文化中也有较大的差异,与狗相比中国人在情感上更青睐于猫,认为猫是温顺可爱的动物。而在英语国家猫则被认为是与撒旦女巫相伴,所以猫的形象相对来说就有不好的含义。比如:let the cat out of the bag指的就是汉语中“露马脚”的意思,like a cat on hot bricks就是汉语中“如坐针毡”,“像热锅上的蚂蚁”的含义,curiosity killed the cat就是叫人不要过于好奇,put the cat among pigeons指的就是“鸡犬不宁”的含义。这些都是在翻译中值得注意的地方,译文不能仅仅形式上译出其对应的表达,更重要的是要在理解文化差异的背景上再现原文的语用意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忠实于原文的效果。
  
  2.与颜色有关的习语
  
  人类都是生活在一个色彩缤纷的世界,不同的颜色在人们的风俗习惯和心理上会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文化的一般性,人们对颜色的感知是有着相似性的,而这种相似性也在语言的使用中有所体现。英汉习语的很多都是具有对应性的,例如:汉语中说“颠倒黑白”形容与事实完全不符,英语就可以表达为call black white;汉语中有“白纸黑字”表示不容争辩,英语可以用in black and white来表达;而汉语说给某人放行行个方便用“开绿灯”,英语也可用give somebody the green light来表达。但是文化的特殊性也显示了不同的民族对颜色的偏好和分类也是有所差异的,而这种差异也体现在语言的使用中。例如:在中国文化中红色是代表着吉祥喜庆和成功及祝福的含义,所以汉语中形容人身体健康有“红光满面”,形容人或事物非常流行受欢迎有“红极一时”,形容女子打扮漂亮有“红装素裹”等等。然而在西方国家red一词却被认为是危险的信号,因为在斗牛中斗牛士所使用的就是一块红色的手帕,这就意味着不好的暗示。Be in the red指的就是“负债”或“亏本”,catch somebody red-handed就是某人做坏事的时候“当场抓住”或“逮个正着”,red tape指的就是“繁文缛节”,see red就是“勃然大怒”的意思。
  黄色在中国历史上代表着皇室,神圣崇高和不可侵犯,所以汉语有“黄道吉日”形容好日子,有“黄粱美梦”形容好梦,用“黄袍加身”形容成为帝王。但在英语中却用be born in the purple形容出身显赫,用紫色而不是黄色的意象来表达这一含义,这就是由于yellow这个词在英语中是暗指了不好的含义。比如:a yellow streak指的就是生性怯懦的人,the yellow press就是暗指那些哗众取宠的低级报刊,yellow card指的就给运动员提出的警告牌。汉语中说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英语中不是用对应的青色和紫色来表达,而是用黑色和蓝色be beaten black and blue来表达;汉语中我们说别人嫉妒用红眼睛,而英语中则用green-eyed等等。在翻译这些与颜色相关的习语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对不同民族在看待颜色的角度上也有所差异,这自然会反映在语言的运用中。那么要想达到译文与原文的语用上的一致,清楚的了解文化背景知识十分必要。这样才能避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局面。
  
  3.与数字有关的习语
  
  事实上,由于思维方式存在的差异,不同的语言对数字的运用也是具有显著的社会文化差异性。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万物皆有阴阳两面,所以人们为了达到追求双重幸福的目的,普遍倾向于在日常生活中喜欢用双数。而表现在汉语与数字相关的习语中则是双数的表褒义的较多,比如:双喜临门,二龙戏珠,四通八达,四平八稳,六六大顺,六畜兴旺,八面玲珑,八仙过海等等。相反,在英语文化中人们比较偏爱单数,喜欢用单数来表达幸运和祥和,比如: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就是指“千恩万谢”,have one thousand and one things to do就是“日里万机”。而在西方国家由于基督教的信仰,三位一体,人们也很喜欢“三”这个数字。例如:three-ring circus暗示了热闹狂欢的场景,而three sheets in the wind修饰的是人喝酒喝的过多飘飘欲仙的样子。此外,由于上帝创造世界是花了七天的时间,“七”这个数字也较受推崇,被认为是一个幸运数字,in the seventh heaven与汉语中“九重天”的表达类似,意味着幸福快乐的极乐世界。所以在与数字相关的英汉习语互译中,一定要避免进入文化误区。在语用对比的基础上尽可能达到再现原文的鲜明特点,但不能顾此失彼,符合形式上的一致却失去了意义上的对等。
  
  4.与宗教有关的习语
  
  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在人类的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政治经济科学艺术文学以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语言也折射了宗教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西方的宗教信仰是不同的并且都具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是佛教和道教,尤其是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汉语中很多习语都是和两种宗教密切相关,比如:回头是岸,在劫难逃,五体投地,修身养性,拨乱反正和灵丹妙药等等。而相似的在西方文化中,基督教统治了欧洲大陆将近两千年的时间,《圣经》已经成为几乎人手一册的经典读物。所以英语中与宗教有关的习语都是基本来自于《圣经》。例如:not to know a man from Adam就是指一无所知,而亚当就是上帝创造出的第一个人类;as poor as Job就是指贫困的一无所有,Job就是圣经故事中的人物;the salt of the earth就是指社会中的精英。所以通过对不同文化宗教的了解,在英汉互译中尽量考虑到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的感受,尽可能使得翻译过程结合了意义与功能两个元素,恰当的给出符合各自文化背景的译文。这样才可达到语用的等效原则。
  
  5.结论
  
  综上所述,基于文化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探讨对比与动物有关的英汉习语,与颜色有关的英汉习语,与数字有关的英汉习语,与宗教有关的英汉习语的翻译,英汉两种语言的具体表现形式突出显示了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而独特的文化背景又在翻译习语过程中达到语用等效的原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归根结底,对文化差异的研究只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翻译途径。语言的交流更多的传承着文化交流的功能,语言能力必须与文化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在翻译过程中准确无误表达语言和传递文化信息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自俭.英汉语比较与翻译.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3]蒋磊.英汉习语的文化观照与对比.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
  [4]邓言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5]胡文仲.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推荐访问:文化差异 角度 翻译 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