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公开课教学案例]

  《正弦定理》是江苏版职业中专教科书数学第二册第十章第二节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解三角形的定理之一,是三角函数知识的延伸,是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节课是正弦定理教学的第一节课,其主要任务是引入并推导正弦定理,理解并应用正弦定理,在课型上属于“定理讲授课”。以前的教法是教师主讲,利用向量的数量积推导。过程如下:
  如图,在任意△ABC中,过A作单位向量垂直于,
  由+=,
  两边都求与单位向量的数量积,
  得・(+)=・,
  则・+・=・,
  ∴||・||cos90°+||・||cos(90°-C)=||・||cos(90°-A),
  ∴asinC=csinA,=。
  同理,过C作垂直于,得:=,∴==。得到正弦定理。
  接着讲解例题:在△ABC中,已知边b=11,∠A=,∠B=,求:∠C,a,c(边保留四位有效数字)。
  构建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而是主动、积极地接受知识的,是知识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动手,去获取知识。
  因此,我在开设《正弦定理》的市级公开课时,采用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知识,依靠自己的认知能力,加以分析得出新的知识。于是我采用下面的教法:(设置问题)
  师: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有哪些?
  学生以已有知识回答问题,答案中有下面两个等式。
  师:观察=sinA,=sinB,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都有c,且c=,c=,进而有==c。
  师:再观察:上式能否化为==?
  生:能。因为c===。
  师:在任意三角形中,==都成立吗?
  学生思考,师提示: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来回答。
  以锐角三角形为例来讨论:如图,任意三角形ABC。
  学生不知如何推导,我给予提醒:构造直角三角形。
  过点C作CD垂直边AB,垂足为D。(设置问题,引导学生)
  则:在Rt△BDC中,有:=sinB,
  即:CD=a・sinB,
  在Rt△ADC中,有:=sinA,
  即:CD=b・sinA
  所以有a・sinB=b・sinA,
  即:=
  同理可得:=
  综上有:==
  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并证明了正弦定理。下面再呈现判断题,帮助学生识记正弦定理,并指出定理的实质:正弦定理揭示的是三角形中对边和对角的关系。请大家考虑一下,正弦定理能解决哪些问题?
  知三求一,即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其中一角所对的边,可求另一角所对的边;已知三角形的两角及夹边,可求角和边;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可求另一边所对的角,最后再讲解应用题。
  两种不同的教法,取得了不同的效果:①课堂表象:前种教法中向量等式两边同时求与单位向量的数量积,就是难点,数量积定义式也是难点,学生听课时大眼瞪小眼,少数干脆睡觉。后种教法中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是学生已有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能自主学习和探究,再者教师帮助学生识记定理,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发言和思考。②作业效果:前种解法作业错误率高,有抄袭现象。后种教法正确率高,而且学生作业字迹工整,课后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并将这种热情带到了今后的学习中。
  在课后的点评中,听课老师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通过这节公开课,我的反思是:本课中,我以问题为基础,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亲身经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识记和应用的全过程,使学生成为正弦定理的“发现者”,感受发现的乐趣,充分落实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职业学校学生的认知规律,设置已有知识问题,是设置问题的首要方法之一。“正弦定理”的推导方法众多,故本课中从教学实际需要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教学方法,摒弃课本中向量的推导方法,应用三角函数和标量的平面几何知识来推导,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只在备课环节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细致、全面的研究即可。
  教学中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思应用”为主线组织教学活动,以学生作为提出问题的主体,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创设合适的数学问题情境,并转变对学生提问的态度,提高引导水平,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而且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不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经历,而且关注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兴趣,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作为目的和终点。
  总之,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更是自己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学生在教师的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展,师生在共同的生活世界中教学相长。
  
  本文获2009年度南京市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三等奖。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正弦 定理 公开课 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