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音乐学类器乐联考怎么算分【甘肃高校民族器乐教育现状初探】

  摘要:在高校器乐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得音乐创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懂得如何与本土音乐文化交流,制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音乐作品,目前的器乐教育一直以教会学生如何获取音乐技法(主要以欧洲器乐为主)而忽视了学生对传承本民族器乐文化的社会责任的认识,本文拟就民族器乐发展的现状、传承与传播等问题试作论述,以增强甘肃高校音乐教育者对于本民族器乐发展的忧患意识。
  关键词:民族器乐;欧洲文化论;多元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120-02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器乐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论教育的目标、形式、内容等都有不同于以往的改变与改革,这些变化无疑都是向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前进着。其中最大的是人们对于器乐教育在功能内涵及人文素养教育方面的思想转变。都认为器乐教育的功能内涵和形成各学科之间的各科联系方面及对人的人文素质教育有不同于其他教育的特殊作用。孔子早就提出“成于乐,游于艺”的观点,李政道在1971年6月关于艺术与科学的演讲中也提到“艺术与科学同时组成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音乐课程标准》也指出“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因此,器乐教育不是单纯的艺术知识传授与艺术技能培养,而是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的素质教育。然而,我国的器乐教育经过多年的课程改革实验,器乐教育的具体实施者的结构――教师结构至今还存在着很多无法理解的疑问,其最大的疑问就是走单科的器乐教育还是走多科的器乐综合教育,这使得我们长期从事音乐艺术理论研究的艺术教育者及长期从事民族器乐教育的教育者也感到无可适从。这是我们音乐教育中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论我们承认与否都将不断影响我们的民族器乐教育课程的安排与器乐教育的全面研究,也无形中制约探索民族器乐教育发展的思维,也给高校器乐教育及专业设置提出了新的问题。
  民族器乐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鲜明的民族风格,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我国人民所喜闻乐见。自50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对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视,随着专业音乐教育的高速发展,使民族器乐的创作、演奏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在中外音乐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民族音乐的传承有很多方式,在多层次的传承中,高校无疑是最重要的。
  一、甘肃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器乐的发展与现状
  (一)以“欧洲文化中心论”为指导的器乐教育思想极大的忽视了本民族器乐的教育
  甘肃高校的音乐教育教学模式过多的效仿音乐院校的模式,教学内容又主要学习欧洲17、18世纪的古典音乐,很少学习世界其他国家的音乐,更没有把中国传统的音乐放到合适的位置,培养方向上有“偏”的倾向,学生往往追求主修专业的“高、深”发展,对其他相关文化缺乏最起码的了解,没有正视我们传统民族音乐,学生的综合知识能力得不到提高,缺乏民族音乐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目前甘肃高校音乐教育中尤其是器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是全国高校音乐中器乐教育的共同特征。
  (二)器乐教师结构中民族器乐师资比例的严重不合理
  目前甘肃高校器乐教育中民族器乐的教育占据了很少的比重,大多以钢琴教育为主,付之以单簧管、黑管、小提琴、手风琴、萨克斯教育,民间器乐如笛子、琵琶、二胡、古筝、古琴的教育主要以民族器乐的社会资源为主,基本要靠社会资源来完成,教师结构里极其稀少的民族器乐教师根本完不成学生的教学任务,并且在甘肃高校中能够进行民族器乐演奏的教师大多都是半路转行或者为了需要重操旧业从钢琴专业转变为民族器乐的教学研究。
  (三)音乐教育教学的领导者对民族器乐的漠视
  目前甘肃高校音乐教育的领导者普遍受过以西方音乐教育思想为主的音乐教育,传统器乐不是主业,专业上的倾向导致对于民族文化的忽视,更加上自身具有的西方音乐思想的优势导致很难打破旧有的“欧洲文化中心论”的观念,也很难建立“多元化的音乐”教育。
  (四)社会对于器乐学习的急功近利思想对民族器乐教育构成极大冲击
  当教育发展成为一种“投资”时,教育除了培养孩子自身人格的完善外,教育的成本与回报就成了社会投资的主要参考,也是学生家长共同关心的话题,当西方器乐长时间主宰了音乐教育的市场与价值趋向时,民族器乐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曾经一度“销声匿迹”,作为文化的传承的殿堂――高校,也很难肩负起自身的使命。可喜的是随着文化的回归与民族文化自信的恢复,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国家及各甘肃高校的关注与抢救性的保护与推广。
  二、甘肃高校民族器乐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多元化”音乐文化,打破“欧洲文化中心论”
  器乐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一部分,主要受音乐教育思想的指引,音乐教育思想的健全与不健全,完善与不完善直接影响器乐教育的价值取向,所以要想健全或者完善器乐教育的价值取向就首先应该建立“多元化”音乐文化,打破旧有的“欧洲文化中心论”的观念;另外,我们讲建立“多元化”音乐文化是以加强本民族音乐教育为前提。我们既不能做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固步自封,排斥甚至拒绝外来音乐文化中优秀的东西,更不能做一个缺乏民族意识的,只对西方音乐文化顶礼膜拜的民族虚无主义者,在我国的音乐教育中,总体来说,多年来形成了以西方音乐尤其是欧洲音乐为主,中国音乐为辅的局面,对中国众多的优秀的本民族音乐纳入高校音乐教育的很少,更缺乏深入了解与研究,对于本地区音乐的研究就少之友少,对于甘肃优秀的音乐资源目前还没有引起甘肃高校的高度重视,如甘肃敦煌乐舞。
  (二)加强本民族器乐教育师资队伍
  众所周知,任何模式的教育工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一点早已形成了共识,也足以证明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所担负的重要任务与职责。匈牙利著名教育家柯达伊对教师的作用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一个歌唱教师比一个歌剧院指挥重要的多。因为,一个蹩脚的指挥只会令听众失望。但是,一个糟糕的教师会在整整30年内将30个班级的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统统扼杀掉。”这在更深层次上说明,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价值观、人生观、道德水平、敬业精神、思维方法,尤其是作为一个民族器乐的教师对本民族文化知识的理解程度,对教育将产生直接的影响。由此笔者认为,开展本民族器乐教育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从学习本民族音乐入手,进而了解本民族音乐的多元性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器乐教师,应该更加深入地了解我们56个民族丰富的器乐文化资源,甘肃地处西北,有着多民族的民族架构,为民族器乐教师尤其是甘肃高校的民族器乐教师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与文化交流的亲和力,所以应该立足本土,深入研究。
  (2)认识本民族器乐生存现状,增强民族器乐的忧患意识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器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
  (3)通过学习本民族器乐,丰富专业知识,促进甘肃民族器乐的广泛研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关于本民族器乐研究与学习的呼声日渐提高,随着本民族文化自信的不断恢复与回归,社会对于民族器乐的学习需求也水涨船高。因此,让学生接触本民族优秀的器乐学习不仅是甘肃高等音乐教育的责任,更是甘肃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传播基地的一种文化责任。这对进一步研究与发扬本民族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音乐教育教学的领导者应有接纳本民族器乐研究与教育的理念
  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领导者应该认识到高校教育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文化责任(包括本民族优秀器乐抢救性保护与研究的责任),应该有民族文化发展的忧患意识,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在创造中不断发展,不能固步自封,闭门造车,而首先应该对于本民族器乐的理解与研究有着开阔的视野,在教育教学中倡导对于本民族优秀器乐的学习与研究,带领优秀的民族器乐教师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与地域优势组成科研团队,为弘扬甘肃优秀的民族音乐做出贡献,为打破“欧洲文化中心论”的高校音乐教育做出贡献,为完善高校“多元文化”下的音乐教育体制做出贡献。
  结语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高校器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手段之一,首先肩负着传承本民族优秀器乐文化的重任,而作为载体的高校器乐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民族文化素养,有什么样的音乐体制就有什么样的教师队伍,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样的学生就有什么样的文化传承与发展。
  甘肃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西北省份,有着与之南方相比截然不同的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而甘肃良好音乐文化的发展与发达,更大程度上有赖于甘肃高校完善的音乐教育理念。可在现阶段基础上的甘肃民族器乐发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这对于甘肃高校的音乐教育者来说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袁善绮.音乐教育的基础理论与教育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钱茸.古国乐魂[M].世界知识出版社
  [3]贺春华.谈普通高校艺术类课程建设[J].原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9期
  [4]游二川.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J].原载于《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推荐访问:甘肃 器乐 初探 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