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脑开发――化学教学交往的归宿_脑化学

  摘要:交往是脑进化的源泉和动力,它与脑双向建构,相辅相成。交往的局限性导致人脑发展的片面性。将全脑开发渗透于化学教学交往的实践过程中,这是一个优化教学交往的值得探究的领域。
  关键词:化学教学;教育交往;全脑开发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7-0046-02
  
  收稿日期:[HTSS]2007-03-30
  作者简介:尚红卫(1967-),男,河南焦作人,讲师,从事化学教法研究;陈毅贞(1965-),女,河南焦作人,讲师,从事化学教学论研究。
  
  一个国家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其国民的素质。脑是我们的思维器官,人类的智力素质与大脑的发展和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努力创造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良好环境,来对脑的功能和结构进行开发、塑造,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全面发展。
  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都离不开交往,我国古代的教学论专著《学记》中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因而,怎样在交往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应该成为化学教学研究的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交往是脑进化的源泉和动力
  
  1.交往,是生命进化、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杠杆
  交往作为人类和社会存在的本体,其实质既是“体现人类存在和社会进化历史本质的哲学范畴和神奇的生命世界的基本存在方式的人类学范畴”,又是“描述历史形态演进序列与人类形态发展双向建构、螺旋交织的轴心的历史学范畴”。
  许多脑科学专家认为,人脑是生物界经过亿万年进化发展而成的一种精密的功能组织,从没有神经的单细胞动物到具有发达大脑的哺乳动物的整个发展过程看,神经系统的出现、演化及发展与动物行为逐步多样化与复杂化是相一致的,是在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交往、竞争中产生的必然结果。
  交往使人类社会群体最终从动物群体中分化出来,并继续影响、决定人脑结构、机能的发展。日本脑科学家认为,从左脑与右脑的进化看,人类大脑的进化仅限于左脑,右脑几乎没有进化。其理由是,“作为人类与自然(宇宙)共生所必要的宇宙信息联系的右脑,它在人类诞生的同时,就是由自然赋予的完善的脑,而没有必要进化”,“左脑是人类与自然对抗,为了支配(利用)自然而后天获得的未完善的脑”。很显然,从人脑的起源看,在语言未产生之前,是用感官与自然交流,即用形象脑处理宇宙信息,所以,感性和直感等右脑机能发达;随着语言和人类的发展,人类的语言交往成为认识世界、征服世界的主要工具,用语言处理信息来代替感官处理信息,左脑发育异军突起,从生活世界到科学教育世界的泛滥成灾的左脑教育,使语言和智力等左脑机能发达起来,并使想象力丰富的右脑受到压抑。但随着脑开发意识的增强和教育改革的深入,人类最终要解放右脑,使左右脑和谐发展。因此日本有学者预言,未来人类的大脑将是自由完善的左右脑调和型,而这种最完善的大脑的开发是建立在马克思所分析的理想交往形式的基础之上的。
  最近脑科学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人类大脑的网络结构主要是由出生后的生活经验而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这里的“生活经验”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交往。大脑演化的自然法则是:环境造就大脑,功能决定了结构,这是一条客观的自然定律。环境对人脑的作用只有通过主体从自然交往――交往实践――认知交往――语言交往等逐层递升的交往活动中才能实现。
  2.交往与人脑的双向建构
  脑神经行为学和形态学研究表明,脑神经行为结构与人们的交往活动结构相对应,换言之,脑行为类型与交往方式是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相互建构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交往方式就有什么样的脑神经行为类型;反之,脑神经行为类型也影响、决定交往的方式。
  由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描述交往与人脑的双向整合、双向建构过程:主体间交往→信息内化为主体的脑特质→脑特质外化为主体的交往行为。
  
  二、教育交往的缺失导致大脑的片面发展
  
  有关专家明确提出,现行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开发人类大脑的总体潜能。究其根源,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的学校采用的是一种片面的教育方法,忽视了交往的存在,不是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交往主体,而是把学生当作被改造、塑造的呆板的客体,主体与客体不能有效地互动,即学生的大脑不能与外界环境高效地相互影响,导致学生思维呆板、狭隘封闭,解决问题方式单一,缺乏创造性等,而这些都是大脑潜能没有被高效开发的表现。这里,我们所说的“交往”的缺失,并非说学校教育不存在“交往”(如老师与学生的交往活动),而是指交往活动在学校教育中十分有限,不仅地位低,且数量少,质量差。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单一而非多元
  教学交往主体是学生个体、教师个体、学生群体(小组和班级)与教师群体,他们组合成多种交往形式,不同的交往形式又归为两大类:师生交往和生生交往。但我国学校教学交往主要是师生交往,生生交往以及教师与小组的交往则处于交往的边缘。
  2.虚假而非真实
  有些教学交往徒具教学交往之形,却无教学交往的实质性内容和真实意蕴,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深层次思维,交往不具有教育性或教育性很弱。
  3.控制而非自主
  教师在教学交往中处于优势地位,因为教学主体间双向沟通、交流与对话的教学交往在教师的控制和“独裁”下演变为教师的单向说教和“独白”。
  4.偏爱而非同等对待
  教师并非给所有学生以同等的交往机会、交往内容或采用同等的交往态度,投入同等的交往情感,而是常对不同学生采取“有差别的待遇”。
  5.对抗而非和谐
  有些教师为了实现对学生的控制,常使用一些学生难以接受的语言交往方式,如命令、指挥、警告、威胁、训诫、中伤、揶揄和讽刺等,表现出对学生的敌视和对抗情绪。而生生间的交往,竞争多于合作,也表现出明显的对抗性质。
  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失当使教学严重异化,师生间、生生间的精神交流和沟通被阻断,教师和学生的精神生命能量的增长受到压抑。
  
  三、推动全脑开发的教育交往的思考
  
  1.全脑开发的可行性基础
  马克思说:“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的全面性。”现代脑科学和神经生理学的发展验证了马克思的观点,大脑的可塑性和潜能为交往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如何把教育从一种以背记、强制、惩罚、反应为主的狭隘的教育转变到发展、启发、鼓励、对话、理解为主的交往性教育应是全脑开发的重要途径。这里,“全脑开发”的科学内涵不是局限于左右脑机能的开发,而是全方位的脑结构组织及机能的开发。
  2.教学上的操作策略
  (1)学生与化学教材的交往
  学生与化学教材的交往是化学交往的基础和关键,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取决于这一阶段,同时它也最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原则,教师必须全力组织好,切不可放任自流。
  (2)学生与学生的交往
  学生与学生的交往是学生与化学教材交往的延续和补充,它着眼于利用学生在知识背景、认知策略、思维特点、行为方式上的差异,构建学习的外部动力,以达到优势互补,相互激励,开发潜在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化学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由于参与化学交往的对象处于同一认识层次,他们间的思维角度、特点、方法较易沟通,探究问题轻松自在,相互间容易感染,取得思维上的共鸣,并且具有反馈速度快、矫正较及时等特点,利于弥补后进生的知识缺陷,也使尖子生得到有效锻炼。
  (3)教师与学生的交往
  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最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它是在学生间完成交往反馈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以自学思考题为程序,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为目的的化学交往过程。
  师生交往的重点应放在思维方法、思维角度以及对不同方法的评价和创新上。在师生交往阶段,教师对学生的不足和错误应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正,以深化学生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通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能够做到清晰化、条理化和系统化。
  (4)学生与习题的交往
  学生与习题的交往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学生与习题的交往,学生能及时将所学内容理解、巩固、保持下来,并在解题中领悟到解题方法、规律、要领,在应用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能从练习的反馈中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及时调整教学方略。
  (5)学生与实验的交往
  我国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指出:“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
  (6)学生与实践的交往
  与实践交往,要求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和指导学生办化学小报、化学墙报,举办化学魔术表演,自制仪器和自找代用品,做家庭小实验,举办化学讲座、化学竞赛,搞社会调查,组织参观化工厂等,将学生的交往范围扩大到社会中去。
  基于全脑开发的教育交往是一种全方位的、旨在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和训练思维的活动,是人脑健康、全面发展的生成途径。这样的教育不是脱离社会实践(即交往活动)的抽象的说教,也不是对自由的束缚和对个性的压抑,而是促进人在和自然、社会与个人的交往中建立起一种和谐动态平衡的关系,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平.广义认识论[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2]岸根卓郎.我的教育观[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杨雄里.脑科学和素质教育刍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
  [4]项贤明.泛教育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5]刘慧群,等.全脑开发:一个优化教育交往的基本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1).
  [6]夏正江.对话人生与教育[J].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4).
  [7]高向斌.课堂教学交流论[J].教学与管理,2005(10).
  [8]李小红.论我国课堂教学交往的缺场与失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7).
  〔责任编辑:徐光宗〕

推荐访问:归宿 交往 化学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