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

  摘 要: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在社会转型、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文化多元化和各种观点不断交织碰撞的时期,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大学生知荣明耻、行荣止耻、正己修德、成人成才,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荣辱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关键词:荣辱观;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新课题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1―0077―02
  改革开放以来,在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思想道德领域也出现了许多积极健康和可喜的变化,但也产生一些值得关注和忧虑的问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在一些人心目中淡漠了。与此同时,在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与消费文化的冲击下,社会上出现了金钱至上的不良倾向,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流行开来,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的各类事件屡屡出现甚至屡禁不止。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党的高度重视。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各项改革的今天,胡锦涛总书记鲜明地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问题,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大学生正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大学生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知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一、从“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不知荣辱乃不能成人”。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给予大学生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对于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成人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含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八荣八耻”的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标杆。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采取更加积极、更加主动的态度,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格局,努力营造大学校园尊荣弃耻、见贤思齐的氛围,不断提高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切实完成好学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战略任务。
  
  二、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课堂。引入学生头脑
  
  加强新的课程体系建设,不断深化教学研究、教学改革,认真实施新的课程方案,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等教育,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之中,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全面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课堂,努力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大学中做到“三入”:入耳、入脑、入心。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重点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同时,高等院校人文社会学科的有关专业课和基础课中也要有机地融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内容。在新一轮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中也要增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相关内容。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只有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校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与各门课程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我们要把“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准则,激发大学生的崇高精神追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引入大学课堂,就是要使高校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走在前列,切实发挥好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入课堂,就要认真研究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分量和实现形式,要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积极引入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的教学方式,更多地应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渗透到相关的专业课、基础课教学之中,加强教学研究,强化教学督导,切实使社会主义荣辱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
  
  三、注重实践育人环节,引导大学生在知行合一过程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知荣明耻,重在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紧密联系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学习生活的实际,把荣辱观教育与学牛的自觉行动结合起来。如果仅仅停留在道德认知方面而不付诸行动,只知道何为荣辱而不在行动上真正的为荣拒辱,那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就很难有实际的效果。因此,要在大学生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环节中强化和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组织大学生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等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可使学生在实践中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熏陶、认识得到升华、觉悟得到提高,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牢固树立起祖国利益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学生受教育、长才干的重要途径,还是学生服务社会的重要渠道。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在实践,贵在行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是一个知、行相结合的过程,只有不断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作用,才能真正引导大学生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各高等院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搭建“社会需要、学科优势、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的社会实践平台,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帮助大学生在参与实践和服务社会的活动中深入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八荣八耻”要求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当前,志愿服务是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要积极引导和动员大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教育大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客观要求与大学生的行动结合起来,从而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扎根于学生的心灵。
  
  四、提高师德建设水平,以教师示范作用引领大学生树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要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师德建设,把帮助教师自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导教师自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和示范。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教师队伍建设相结合,把树立和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教师考评的基本前提和重要指标,把提高师德水平作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前提。在师德建设中突出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以热爱学生和教书育人为核心,以“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素质、职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力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不断提高师德水平,造就一支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使教师成为学校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表率和模范。
  作为教师,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过程中,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自身的一言一行来影响青年学生,起到表率和示范作用,带领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以培育优秀人才、发展先进文化和推进社会进步为己任,站在时代的前列,努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践履笃行的典范。教师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情操引导青年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教师要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教育学生。要坚持科学精神,模范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大力弘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只有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师德建没有机结合,才能不断提高为人师表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这就要求我们:(1)要把胡锦涛总书记阐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到师德建设中,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要牢记使命,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把“八荣八耻”内化为自觉行动,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3)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和表率作用。教师在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上,要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只有自己率先垂范、言行一致,才能有说服力和感召力。因此,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中,教师要在自觉学习、提高认识上带好头;要在坚持标准、严于律己上带好头;要在点滴做起、躬身实践上带好头;要在坚持经常、一以贯之上带好头。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好学生,在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真正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五、抓好环境育人,为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良好氛围
  
  环境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独特优势。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做到环境育人。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指出:“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让每一个校园文化活动都发挥道德教育的作用,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面墙壁都体现道德教育的意义。通过校园文化的熏陶,引导青年学生崇尚真善美,憎恨假恶丑,不断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抵制低级趣味。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一个鲜明、自然、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不断培育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文化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健康向上、多姿多采的校园文化,使学校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内涵,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主旋律,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动力,不断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环境、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全面发展。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要求,让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阵地,营造有利于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环境,引导学生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
  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一项不仅重要而且紧迫的任务,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既要迅速行动起来,掀起热潮,又要从育人的全局出发,切实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过程中发挥基础作用和引领作用。
  [责任编辑:邹芳启]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思想政治教育 新课题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