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新观念,走进新课程]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的新理念是什么

  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实施中,一定要把握好更新观念、改变方式的新型教学方向,牢牢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所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的教学,彻底改变过去只强调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模式,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勇于探究、乐于创新的新型自主学习方式。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学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习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笔者就学生自主探究,树立新观念,走进新课程的几个方面简单探讨如下。
  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变“跟我学”为“我要学”
  在教学中,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方式、态度、价值观、过程以及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要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一改过去的被动学习状态,变“跟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热爱学数学,刻苦学数学,进一步帮助他们学会数学,学好数学,将来巧妙地应用数学。学生一旦“学会”,方可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激发学习热情,从而更加喜欢数学,钻研数学。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来,积极发挥他们的奇异思维、个性想象与独创意识与能力。那么在平时的教学实施中,我们就得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生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具体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措施与方案、过程与步骤,还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与特长。久而久之,学生就变“跟我学”为“我要学”了。
  教师是探究学习的合作者,变“学好数学”为“用好数学”
  曾有一位美国数学家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学数学的目的在于运用数学。既然教师是探究学习的合作者,我们就应该主动积极地和学生团结起来,共同分析、仔细研究、全面探讨有关数学方面的实际问题,正确引领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但数学应用意识的失落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课堂上不讲数学的实际来源和具体应用,而是满堂灌, 不切合实际地照本宣科。特别是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学生只会解答某一种类型的应用题、概念题等,却不知道为什么学数学,学数学有什么用。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必须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我们教学“圆的认识”之后,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中的圆,列举诸多圆的图形,应用手中的笔画出圆,甚至干脆带学生到操场上画圆。让学生两个人用一根长绳画一个圆,或许一排人转一圈画一个圆,或者全班人围一个圈,沿这个圈画出一个圆等等。这样,可以有机地教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特别是让他们认识到不仅要学好数学,更重要的是要用好数学。
  课堂是探究学习的主阵地,变“权威教学”为“合作探讨”
  课堂是主战场,课堂是主阵地。探究学习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抗衡本身就是一种激烈的新旧之战,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而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师生的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权威教学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热情。因而,教师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与学生互相协作、共同探讨,教师的作用不再是过去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要点燃主动探究的火花。
  如此看来,要想走进新课程,就得改变新观念。我们要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把美好的情境创设给学生,把公开公正的探究大平台打造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刻苦学习的主人、探究学习的主力、创新学习的主角。
   责任编辑薛小琴

推荐访问:新课程 树立 新观念 走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