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媒介视角下的教学媒介思考】 冷热媒介

  【摘要】文章从冷热媒介的角度对教学中常见的媒介进行分析归类,提出了教学中使用的媒介是一个冷热转换,动态平衡的媒介生态系统,并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冷热教学媒介的有效利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对教学媒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关键词】媒介;冷媒介;热媒介;教学媒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10―0022―03
  
  一 引言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把媒介分为热媒介和冷媒介。他认为“热媒介只延伸一种感觉,并使之具有‘高清晰度’。高清晰度是充满数据的状态。”、“热媒介并不留下那么多空白让接收者去填补或完成。因此,热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低” [1]。广播、电影被视为热媒介,它们中的信息经过严格的编辑加工处理,已经被严格地限于所指,接受者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也就是低参与度的;“冷媒介是低清晰度的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高,要求接受者完成的信息多” [2]。如言语、电话,它们提供给接受者的信息少而模糊,需要接受者借助联想予以补充,参与其中的程度高。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理论,虽然不像他的其它观点(如:地球村、媒介即讯息)一样令人折服,但对媒介进行冷、热对比的分析方法,值得我们在研究教学媒介时借鉴和参考。从冷热媒介的视角研究教学媒介,有助于对教学媒介的正确认识及合理应用。
  教学媒介(Instructional Media)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教学信息的介质或工具,它包括人体器官以及由人体器官延伸而来的各种教育传播工具。它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是人们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教学媒介按其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语言类媒介、文字印刷类媒介、电子类媒介,其中电子类媒介主要是指音频和视频媒介。按接受信息的感官不同,又可把媒介分为视觉类媒介、听觉类媒介、嗅觉类媒介和触觉类媒介。一般意义上我们所指的教学媒介主要有语言、黑板、书籍、模型与实物、幻灯投影、广播、电视、电影、多媒体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等。
  
  二 常见教学媒介的冷热分析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论及冷热媒介时,所有的举例都是成对出现的,如:“电话”与“收音机”、“电影”与“电视”、“照片”和“卡通画”等等。依据麦氏对冷热媒介描述的相对性,按照教学媒介内容表达是否清晰以及学习者参与教学内容的程度,可以把教学媒介分为冷媒介和热媒介。
  1 教学语言与模型实物
  教学语言包括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口头语言及体态语言,由于它提供的信息含量较少,大量的信息需要由学习者自己去填补、理解,因此它是一种低清晰度的冷媒介。冷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高,因此,学习者在理解、解释言语符号的时候,能不能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对信息的“遗漏部分”即跳跃部分进行“补充”或连贯,是最终理解还是曲解言语符号的关键[3]。
  模型与实物作为教学媒体,主要提供一种直观、真实的教学场景,可以充分利用学习者的直觉经验,调动其某一种或几种感官,是一种表现内容清晰,不需要学习者深入参与的热媒介。一般来说,当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缺乏实际表象时,应尽量使用这类教学媒体,模型与实物所表现出的热媒介特性使其在教学上更适用于感觉经验不足的初级学习者,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
  2 黑板与幻灯投影
  黑板,具有能写、能画、能擦的功能,允许教师灵活地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增强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感知。这一媒介自从应用于教学后,一直在传统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教师利用黑板或写或画时,学习者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参与其中,才能透过板书理解教学内容,从这种意义上讲,黑板是低清晰的冷媒介。
  幻灯投影是以静态的视觉形象来传递教学内容的热媒介,它可提供大量真实生动、直观清晰、色彩鲜明的实物图片,与黑板上的文字内容相比,信息容量大内容清晰,一般不需要学习者深度参与即可理解其含义。因此,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应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图片展示以帮助学习者理解。
  3 书籍与电台广播
  书籍是一种印刷品形式的教学媒介,可以清楚而无限制地加以重复印刷、使用。书籍作为最早的、可以大批量生产、使用的教学冷媒介具有独特的优点。它的隐含信息含量高,在书籍的字里行间留下了太多的空白让学习者去填补或完成,需要学习者高度参与其中,调动全身的器官去感受、去体会、去领悟。书籍可以多次的重复阅读,每阅读一次都有新的体会。有哲人说过“一本好书如同一位挚友”,每读一次如同与朋友谈心一样必有新的收获与启发。
  电台广播是一种基于声音的教学热媒介,在与声音有关的教学或在语言技能训练中更是起着文字载体所无法代替的特殊作用。在课堂上利用电台广播进行语言教学时,教学段落往往作为一个整体一气呵成,学习者不需要深度参与其中。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学习者更多的是一种感性理解。在广播教学中学习者处于被动地位,不但教学内容、时间与进度都由传播者控制而不能随心所欲地更改,而且广播信息稍纵即逝,学习者难以仔细琢磨,这不利于深刻理解和复习巩固。加上一听而过,使用时就不像印刷材料那样有充裕时间可供判断和推理,所以在电台广播教学中要注意语言的可懂度和明确性,同时要注意学生在接收电声教材的听觉信息时,要留给他们充分思考的余地,控制好适当的节奏和必要的停顿。
  4 电视电影与计算机辅助教学
  电视电影教材是根据教学的需要,运用摄影技术和影视语言,以画面和声音相结合的形式表达教学内容的一种视听教材。目前由于视频处理技术已经较为成熟,电视电影在教学中基本上是合二为一出现的一种教学媒介。电视电影用动态的图像提供直观形象的教学内容,清晰度较高,且具有极其丰富和灵活的时空表现力,使学习者从中可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造成的结果是学习者的参与程度低。同时,电视电影教材事先预设的教学内容,无法在教学中根据需要动态调整,使学习者在学习时,只能被动的接受,学习交互基本没有,从这种意义上说,电视电影是一种教学热媒介。
  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学和基于网络的教学两种方式。多媒体教学是具有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及视频的一种集动态与静态教学内容于一体的教学媒介。其表现形式多样,且具有教学内容清晰、直观的特点,但目前多媒体教学课件基本上是以投影的方式来实施教学,对于学习者来说,其参与交互的活动相对较少,且学习者对于教学内容一般不作深度理解,更倾向于一种感性的学习与理解。因此,虽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大力提倡多媒体教学,但该教学媒介实际使用的效果并不理想。有关研究表明,大多数教师认为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媒介,但目前由于教学理论、教学方式的不完善,多媒体教学的效果并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基于网络的教学或者说网络教学是集成了更多的教学媒介及教学资源的一种全新的教学媒介。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既可以调动学习者整体感官,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动一种或几种感官;教学内容既是高清晰的,又是低清晰的;在教学中要求学习者高度参与其中是网络教学的特色之一。可以说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集冷、热媒介特点于一身的教学媒介,但从目前教学实际情况来看,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学习交互并没有发挥出理想的作用,这种教学媒介更多的是表现出一种热媒介的特性。
  
  三 教学媒介冷与热的实用性原则
  
  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划分具有时空观,即冷媒介、热媒介的划分必须放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之内[4],而且媒介冷与热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正确认识教学媒介的冷热属性,对于我们今天合理有效的利用教学媒介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 冷热教学媒介的转换原则
  冷媒介和热媒介之间的界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冷和热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界定的,而且,在某些条件下,冷热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正如麦克卢汉用冷和热形容爵士舞在不同时期的属性一样,教学媒介的冷热也具有时间性。一种新的、能为大众认可的教学媒介出现时,它必然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刚开始的时候它可能是热的教学媒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对其适应、麻木,它的温度会下降,在它冷到一定程度,要么消失要么被新的教学媒介所取代。
  在我们的教学历史中曾经出现过的一些教学媒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比如由于受电视、网络等媒介的冲击,今天收音机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为大家所陌生,只有司机、老人等人群对其仍情有独钟,目的也完全是为了娱乐和消磨时间,而收音机在我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扮演着一个重要的教学媒介角色---农业广播电视大学进行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此外,基于地域的差别也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在我国山区还存在许多人吃不饱、穿不暖、孩子上不起学的情况。相对于贫困的山区,一台收音机决不再是无关痛痒的娱乐工具,相反,它可能是人们了解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是孩子学习知识的唯一来源[5]。
  另外,当一种新的教学媒介对原有教学媒介造成冲击时,原有的教学媒介会通过自身功能的调整适应用户需求,以保持其热度,避免被淘汰。因此,技术的革新会促使冷媒介向热媒介的转换。比如,今天的黑板在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下越来越失去其原有的生命力,但黑板这一教学媒介根据自身的特点不断调整,发展了白板、绒布板、磁性板、电子白板等一系列类似的产品,使其既保持了黑板的特点,又能适应现在的教学改革的需求。
  2 冷热教学媒介动态匹配原则
  热媒介只延伸一种感觉,冷媒介则要求接受者高度参与。合理搭配和组合冷热教学媒介,使教学系统和谐稳定在冷热平衡状态。
  在教学过程中,当使用的教学媒介过冷或过热时,都有可能对课堂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可以通过对热的媒介“降温”,对冷的媒介“升温”来改变在教学中信息传递的不平衡、不对等现象。如在教学中,过分注重多媒体音视频热媒介,不重视黑板、书籍等冷媒介的使用,就有可能给教学带来不利的后果,从而可能使教学效果反而不如单纯使用黑板、书籍等冷媒介的效果好,这在现实教学中比比皆是。我们常听到教师和学生的抱怨:明明使用了最先进的多媒体或网络教学,学生一开始使用时兴趣高涨,但用不了多久,就会对其失去兴趣,教学效果反而有下降的趋势。这是没有对课堂中冷热媒介进行合理搭配、融洽组合使其有机统一的结果。每一节课都是一个冷热媒介组合的生态系统,教师要对每次课的冷热媒介进行设计,使冷媒介不至于过冷,热媒介不至于过热,做到冷中有热,热中含冷。因此,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展现多媒体的教学直观、内容清晰以及网络教学的资源丰富、链接众多等特点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使用黑板、书籍等冷媒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要感到教学信息丰富清晰,又能在课堂中恰当的参与教学,深入思考教学内容,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使教与学稳定在一个冷热和谐的动态平衡状态。
  3 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冷热平衡原则
  教学媒介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双重影响。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如何最大化的发挥教学媒介对教学的正面推动作用,减少其负面影响,这就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研究各种教学媒介的冷热属性,针对不同的教学氛围、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师要选择最适合的教学媒介。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发挥出图像、视频等热媒介的特长外,还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情景使用板书等冷媒介穿插其中,从而引发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思考。试想在原来使用黑板的时候,教师在板书的过程中,也可以进行思考,通常在这样的过程中还会有很多的即兴发挥。往往教学中的闪光点就是在这里激发出来的!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适时的采用手写板或电子白板这类的冷媒介。
  如今网络技术提供了高效快捷、丰富多样的交互手段,如电子邮件、聊天室、QQ、MSN、BBS及视频会议系统等。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为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在与学生交互过程中的优势,教师要加强网络交互的组织管理和引导作用,要对交互信息进行管理,使其成为促进学习的高效资源[6]。充分高效的利用网络提供的交互技术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还要注重传统教学媒介与学习者交互的使用。在讲解需要学习者深刻思考、表达丰富感情的教学内容时,教师的语言,更适合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师的声音不断交替变化,或高扬、或低吟、或激荡、或吟唱、或独唱、或慢拖、或跳跃,他的声音始终对教学情境的构建做出反应,需要学习者在聆听的过程中调动全身的感官投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可以想象,计算机自动合成的语音对于这样的教学是多么枯燥乏味。
  因此,对于教师来讲,充分把握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冷热媒介特点,既要发挥教学冷媒介的需要学习者深入思考,调动所有感官参与教学的优点,又要发挥教学热媒介的信息丰富,注重感性思维的优点,还要在实际教学中注重多种交互技术的合理应用,才能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从而才能使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
  
  四 结束语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内涵丰富而深邃,从冷热媒介的角度分析思考教学媒介,是一种新的视角和尝试,能为教学媒介的应用带来新的启示。引用一下麦克卢汉的原话:“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有可能比巨人看得更远”。
  
  参考文献
  [1]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 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1-52.
  [2] 郭光华,胡雪松.冷热媒介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39-40.
  [3] 章伟民,曹揆申.教育技术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33.
  [4][5] 黄志斌.冷热媒介划分标准的重新界定及其现实意义初探[D].北京:北京印刷学院,2006:37-38.
  [6] 袁新瑞.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中的交互作用与运用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2):50-51.

推荐访问:媒介 冷热 视角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