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扩招8年回想|大学扩招是哪年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我国实施大学扩招政策以来,高等院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招生人数急剧增加,满足了国民对高等教育日益增加的需求,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人才,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1999年至今,大学扩招已走过了8个春秋。实践表明:高等教育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出现了高等教育需求与市场供给的失衡等一系列矛盾,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等一系列社会性问题。因此,回首大学扩招8年,分析大学生就业与大学扩招的相关性,实属必要。
  
  大学扩招的缘起
  
  199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平稳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992年和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4.2%和13.5%。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政府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宏观调整的政策措施,经济增长开始逐步回落。至1996年底,通货膨胀得到了有效控制,宏观经济运行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1998年以来,在投资需求尤其是国有企业投资高速增长的情况下,消费需求增幅持续下降,物价指数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市场供过于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迹象表明,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而此时,广大老百姓不愿将自己的钱拿出来购物促进流通,造成不理性消费。我国老百姓素有倾其家产培养下一代的传统习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根深蒂固,因此,家长们会不惜代价让子女上大学,甚至出国留学,因此,合理引导那些有想让其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欲望的家长,这当中也就存在着一个潜在的消费群体。刺激广大老百姓让子女受教育的欲望,从而促进经济回升,这是当时大学扩招一个初衷。
  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以长期、持续、稳定地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的,以最大限度地发展社会经济为准则,因此,它的发展道路受社会经济的促进和制约,反过来,教育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但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与国际上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较大,我国高等教育需要有一个补偿性发展的阶段。因此,1999年我国政府采用了扩大招生的计划,旨在拉动内需,扩大供给,促进经济发展。大学扩招扩大了教育需求,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原动力,西方学者已有证实。我国的高等教育投资严重不足,大学扩招带动了教育投资的增加。1999年的大学扩招为增加教育投入提供了新思路,促进高等教育投资来源多样化的形成。高等教育不仅被认为具有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促进经济发展的长期功用,也被看作可以在中短期内增加社会需求、居民消费,带动教育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供给,缓解就业压力,这也是当初国家扩大高等教育招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人口基数大,劳动力增长速度快,就业竞争日益激烈,造成持久的就业压力。1999年初,需要就业人数高达2300万人,其中登记失业600万人,下岗未就业600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高校扩大招生规模,让更多的青年进入高校三年、四年或更多时间学习,延缓社会就业压力。
  中央政府面对如此困难,推动改变了中国几十年来的高校招生规模。大学扩招从一定程度上是中国在特定时期的产物,大学扩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8年的历程证明,大学扩招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缓解了国内矛盾。
  
  大学生就业矛盾凸现
  
  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招生107.36万人,1999年普通本专科招生159.68万人,比上年增加51.32万人,增长47.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2000年、2001年,扩招增幅分别达38.16%和21.61%。2002年,增幅有所降低,降到10%左右,但招生总数仍达340万人。但如此同时,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日益凸现,2001年全国大学生本科初次就业率仅有70%,约有34万人待业,2002年约有37万人待业。面对这些数字,甚至有人惊呼,这是否意味着知识失业时代的到来。
  大学扩招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扩大内需、拉动近期经济增长以及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解决再就业问题;储备人才, 增强未来国际竞争力。其次,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使高等教育更好更快地适应国家人才的需求以及各界家长对子女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引导家长的消费,扩大社会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大学扩招的进行,扩招后凸现了一些实质性矛盾。时隔3年,扩招的就业滞后效应开始显现,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或人才类型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造成“结构性失业”的就业矛盾。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市场将成为人力资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就业与社会的诸多因素存在关联,对于诸多因素中对大学生就业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有哪些,起作用的因素中,对大学生就业关联度哪个更大,成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非常引人关注和关心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有助于对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进行指导。
  
  问题分析
  
  大学扩招初衷是促进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难问题,但扩招后却出现了难就业、就业难问题,这就陷入两难困境中。本文从多维角度分析难与“难”之间的成因,力陈他人将大学生就业难完全归咎于扩招政策的观点。
  1.社会宏观层面上变革制约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特定的历史时期注定着特定历史形态,社会正在架构与先前社会极不相同的社会形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着新的演变趋势:第一,中国社会从生活必需品时代向耐用消费品时代的转型。伴随这一转变,面临着一系列逻辑关系的改变,还有种种阵痛。第二,改革进入利益格局形成的新阶段,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与人们利益最相关的那些改革在这个时期决定,资源配额方式从扩散向重新积聚趋势发展。第三,全球化的趋势以及中国更深地加入全球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力量在重组,新的游戏规则、新的社会生活的逻辑在生成。在利益博弈、急剧重构式的社会形态,以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主导宏观社会背景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大学毕业生带着仅有的文化资本――文凭,想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场域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方乐土,谈何容易。诚然,“知识分子……更多的是,往往被经济资本、政治资本所打压,失去自己的话语权。”从就业市场上资方需要求职者有工作经验这点上,我们就可以窥见一斑。
  (1)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尖锐
  自从大学扩招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等机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社会处于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加,恰是我国总体就业矛盾加剧的表现。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我国2006年城镇安排就业人数突破1000万人,但待业却有1400万人。2007年,据估计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约为1200万人,新增就业人数却达到2400万人。如此,劳动力供给严重大于岗位需求,大学生就业空间必然受到挤压。冷静地思考,大学扩招着力凸现出我国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大学扩招将三、四年前就业压力延缓到了现在的大学毕业生身上。
  (2)城乡二元发展模式的弊端
  我国目前的户籍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在稳定社会秩序、防止“城市病”等方面曾起过积极作用。但这一制度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加以改进,反而日益僵化,造成了我国城乡两元经济格局。由于区域和城乡之间的鸿沟,大学生在择业时更多地考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众多的人竞争有限岗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有关数据显示:2005年仅北京、广州、上海、深圳4个城市就接收了15个省市10.9%的大学生。而同时,广大欠发达地区和基层普遍缺少人才,急需智力支持和投入。在当前,往往因户籍问题,毕业生与自己心仪的工作失之交臂,户籍制度改革动作迟缓,户籍制度的壁垒依存,用人制度、保障制度、编制数量等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困难。
  2.就业微观层面上冲突
  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人才培养有一定关系。高校在自身发展、招生中盲目性大,不能敏锐地感知社会需求变化。
  (1)大学的招生计划性和就业市场化
  目前,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每年都在增长,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达413万人,比2005年净增75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我国大学生就业人口在疯长的同时,而人才市场的服务手段、服务方式以及社会各中介服务部门为大学生就业的服务却还处于初级阶段,与日趋增长的总量配置需求和个性化服务需要还有差距,具体表现为定位初级、管理粗放、产品粗糙。即高校内部运行机制“欠市场化”与社会市场化间冲突。高校在应对社会改革时显现出“反应迟钝”,高校中专业设置不能随着社会需求而变动,专业老化现象非常严重,而新型专业却又不能掌握更新法则,促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四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四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供给与需求错位,造成毕业生在就业压力下处于被动,专业上无法应对“优胜劣汰,双向选择”的游戏规则。我国高校专业层次也存在严重不合理性,重理轻文,重理论学习轻视技术实践,出现“门不当户不对”现象,理论知识转化率低。据悉,我国许多地方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如上海市仅高级“蓝领”就缺3万多人。有报告称,我国目前现有技术工人7000 万人,而其中高级技工只占3.6%,这与发达国家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2)大学生准备不足,生涯模糊,就业观念错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价值多元化,我们面临着期望爆增(Explosion of Expectation)的挑战,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出现多种误区,“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推行,扩招后大学生大多数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生活自理能力偏差,价值取向单一,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找好工作,生活高枕无忧。中国学生由于经受了高考门槛的煎熬,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后缺少了学习激情,放松个人警惕,大学四年里没有对自己的日后发展、人生进行规划,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大多用于应付考试。很多人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地结合。据统计,多数大学生参加人才交流会都有一种“赶集”的感觉,没目标、没准备,全凭运气碰,结果造成了有意向的没信心,有信心的准备不足。
  (3)大学就业评价标准不能适应社会市场化
  中国大学一向奉行“严进宽出”政策,教育评价上倡导量化,追求“GDP”指标。学生就业评价上也只是根据一张就业协议书进行裁定,大学毕业生往往出于无奈,随便盖个章,应付一下学校的压力。评价模式不能合乎时代步伐,导致僵硬、制度化,束缚大学生就业的流动。
  一言以蔽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中出现的阶段性问题,是社会转型期所特有的,产生问题的原因也是多元化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
  大学生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资源,也是经济建设中的稀缺资源。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占从业人员的 37%~40%,而我国则不到10%。合理配置大学生资源是我国人才战略中的重要工作。实现其充分就业,发挥好这部分人才的作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难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特定背景下供与求相脱节的结果。解决这样一个社会性问题,各方面对问题产生原因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找准各自的缺陷,社会各界都来关心、关注并在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范先佐.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陈桂生.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 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运作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 王洪明,佟曾.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研究[J].教育研究.

推荐访问:扩招 回想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