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为什么意思 [无为而为]

  一.传统师本模式及其弊端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学理念一直遵循着师本模式。师本模式主要受凯洛夫教育理论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要求教学活动紧紧围绕着教师如何教而开展。凯洛夫认为,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教科书等构成的封闭式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教师加工的对象,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掌握知识,整个过程就是学生将教师传授的知识“复制”的过程。所以,他的教育学更多强调的是教师如何教,而不是学生如何学。
  凯洛夫教育理论传人中国后能够长时间影响中国教育界,除了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的缘故外,还与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有关。首先,社会本位思维模式下的师生关系不可能有以学生为本的自由理念;其次,专制性的师道尊严思想排除了师生平等的可能;再次,以教师为中心的社会观念,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且压抑了学生的个性特别是创造力。
  师本模式在中国的实践至少存在着三个主要弊端:第一,以教师为中心,忽略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第二,以教科书为中心,割断了书本知识与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过程的丰富、复杂的联系;第三,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使课堂教学脱离实际生活。
  显然,师本模式是一种机械式的单向传输形态。它过于注重教学目的中的“知识”目标,强调知识量的掌握和积累,从而忽视对知识本身的深刻认识;只选择追求知识的工具价值而忽视知识的教育价值;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教学的施动者,而学生是学习的接受者,是教学的受动者,这样的单一传授方式,必然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生本模式的提出
  针对师本教育模式的弊端,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提出了生本模式。顾名思义,生本模式就是以学生为本,提倡个体本位,一切工作皆围绕学生如何好学而开展。它既是一种教学方式,又是一种教学理念。该模式建立在对师本模式的深刻反思基础上,强调围绕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安排,即“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它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习为基调,处处突出学生的学习,不仅重视学习的内容,更重视学习的方法;以小组合作为形式,主张合作学习,使学生充分适应在团体中的角色;以探究为归旨,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创造条件激发学生思维的潜能。生本教育的本质是保护每个学生内在的积极性,挖掘并扩展学生的内在潜能,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利益根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生本模式下的教师作为
  生本教育模式的最好阐释,可以说是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描述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要在教学中正确贯彻生本模式,教师的恰当作为十分重要。
  1.教师要明确教育教学中的主体
  生本教育认为,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教师可以是导演,但他把更多的权利下放给学生,自己只是充当引导者,如此则调动了演员的热情,“戏”更加精彩。在生本模式下,教师的角色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现成真理的人。
  苏格拉底认为教学好比产婆术。对产婆来说,孩子是别人生的,她只是帮忙生孩子而已。在此过程中,主体是产妇而非产婆。郭思乐教授把传统的“教师苦教”比作插秧。多少年来,农民把秧苗插得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得越多。可是,这样做既折磨着秧苗的根系,又没有给它们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破坏了秧苗自身的生长规律。后来人们发现了“抛秧”的方法,减少了劳动量,却保护了秧苗,也带来了高产。过去,我们大量做着类似插秧密值的事情,就想不惜损害根系,强行进行秧苗密值一样,把知识和行为变成一个一个细密的目标,对学生提出十分细密的要求,以为只要落实了这些细密的要求,就会达到我们对学生获得知识的期望。然而,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活动就被局限在这个细密的棋盘之上,他们没有必要想什么,也想不出什么,后来是懒得想什么。实际上这就是对违背教育规律的报复。儿童对这种“保姆式”的教育是不领情的。
  2.教师最重要的品质是尊重、爱心与激情
  教师的核心能力应该是培养学生自主有效地进行学习和生活的能力。而要形成这种核心能力,首先应尊重学生,具有爱心和激情,具备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专业思维和对自身教学领域融会贯通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要把学生当做活生生的人,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信任和爱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同时教师特别需要激情,因为激情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对生活的热爱。
  3.教师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生本教育强调“无为而为”,即在课堂上,教师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可以通过教师的课堂“作为”来完成,但教师的课堂“不作为”则可以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有为有形,无为无形,二者相互转化,相得益彰。所谓有为,一是以积极的心态影响和感染学生,将师生关系从传统的从属关系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创造与提升的关系”,转化为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欣赏的的平等关系。二是对学生的引导和点拨,并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作为教育的本体,具有无限的学习潜能,教师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潜能。郭思乐教授认为教师不应该做拉动学生的“纤夫”,而应成为激扬生命的”牧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本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比传统教育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而不是降低了。那种手把手式的教表面上是为了学生,实质上剥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考的权利,抑制了学生创造的潜能和激情。三是精心设计与安排教学过程,让学生“先做后学”“先会后学”,这是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在学生先学的同时,教师可以清楚地、冷静地看到学生学习的情况,并作出教的内容与方法的选择。概而言之,教师的有为就是提出学习的主题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维持必要的教学秩序,给予学生支持与鼓励,做到恰到好处的引导。
  所谓无为,即是要求教师坚持贯彻“教是为了不教”、善教者少教甚至不教的理念,使学生在教师缺场、少说与沉默中学到比师本教育更多更深的知识与道理。一是教师要给学生时间查找、整理与分析资料,让学生先自由学习、广泛学习、深入学习。这一无为环节十分重要,因为它能极大地锻炼学生收集、整理与分析资料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正是教师的无为促成了学生的有为,有为则有体验,有体验则有可能生成能力。二是教师要给学生机会,放手让学生发表意见、展示自己。鼓励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评价,使学生间的交流远远超过师生间的交流,课堂处处呈现激情和活力。三是教师要学会只做“参谋”不做“主帅”,也不做“先锋”。生本教育遵循“教少学多”的原则,教师尽可能让学生多开动脑筋,仅在不明白的时候给予指导。只要有可能让学生自己学,教师就可以不教。不能自学的,教师要创造条件,转变方式让学生自己学。不教的最高境界便是使学生早日得“道”。
  教师的无为而为要求弱化教师自己的形象。教师要教出“活孩子”而不是“死孩子”。教师要把讲台还给学生,把书本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只有教师转变思想,转换角色,才能真正地给学生以发展空间。
  4.教师要视学生为重要的教学资源
  生本模式认为,除教材内容、教师的知识经验与人格因素、教学的设备与器材等传统的教学资源外,学生是另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的教学资源。“学生的先天自然、学习热情、学习经验和既有知识都是教学资源,并且是最大的教学资源。”学生有自己的学习经历,有多元的价值观,学生个体经验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因此教师要调查研究学生的需要、兴趣、家庭环境、生活经历,了解学生对一些事物的感受、见解和困惑等。这都是重要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具有很强的动态生成性。教师要及时捕捉、归纳和总结,使之成为教学过程的生成点。学生的全部既有经验、智慧、知识和学习的内在积极性都应当为教师的教学所用,应当成为动力之源、能量之库。形象地说,生本教育体系下教师应该“借力”,依托学生资源来进行教育而获得事半功倍之效。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扶持和引领,因此需要教师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学生内心的愿望、需求、情感、思想,做学生信任的伙伴。正如萧伯纳所说:“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共同的前方。”在生本教育中,教师就是与学生并肩前行的合作伙伴,在求知的道路上共同前进、共同成长。

推荐访问:无为 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