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导师制 [解读我国高校导师制]

  郑礼平(宁波大学生命学院)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在今后及今后一个时期,缺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造性人才,已成为制约我们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面对教育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它为高校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越来越成为我国高校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必须回答的问题,而推行导师制将是一项极为有效的工作机制。我院推行导师制已有三年,在实践中我们深感在理工学科中推行导师制对学风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导师制的起源与发展
  
  “导师制”(tutorisat system)早在十四世纪就由英国教育家提出。十七世纪,英国的牛津、剑桥等高校在研究生教育中普遍采用这种制度,其实质也就是对研究生的“个别辅导制”,并不用于本科生。1869年,哈佛大学校长艾略特(Eliot)在哈佛力主推行本科生选课制(elective system)。伴随着选课制出现,1872年,哈佛大学开始实施学分制(the credit system)并很快带动美国其他高校实行选课制和学分制。1916年,蔡元培先生出任北大校长,积极倡导“兼容并包”的方针下进行北大的教育体制改革。开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随后许多高校仿效。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一度学苏,学分制被废止,高校改为学年制。直到1978年,教育部提出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试行学分制,开始在一些重点大学推行了导师制的管理模式。经过十几年的摸索,我们对导师制管理模式已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也从中显示出社会主义高校的自身特点。
  从导师制的起源来看,他主要来源于两大条件:其一,是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即推行学分制。其二,是教育个性化的发展――要求重视激发与培养学生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呼唤。因此,导师制的推行很大程度适应了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但从人才培养要求来看,导师制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因为,人才培养是多元化的,不但需要个性化,也需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培养与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作为社会主义高校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政治性、民族性、时代性等要求。我们简单地引进西方导师制的管理模式是不够的。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探索一条完善的学生培养新途径、新机制是十分重要的。
  
  二、导师制与班主任制或辅导员制的区别
  
  导师制、班主任或辅导员制都属于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内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主要围绕学生培养的工作机制。对学生的培养是全方位的,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说,全面推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只靠导师制或班主任制所能完成的。它需要社会与学校各方面力量的努力才能完成。对此,我们在探索学校教育机制中力求创新,寻找适合学生与教育发展规律的教育新机制。在长期实践中,我们发现推行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相结合的新型培养机制,是符合当代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对于导师制与班主任制我们都可以称为“导师制”。这里的“导师”包括了教师与班主任或辅导员,因为他们对于学生来说都是某方面的导师,有着共同的职责――培养学生成才。只是在实际工作中侧重点不同、特点不同、工作方式不同,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各自的优势,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对于承担教学、科研指导作用的教师称为学科导师,对于承担思想品德教育任务的教师可称为班导师或辅导员。因此,对于导师制内涵的拓展是十分重要的。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学生培养机制上采用方式有多种,其中有导师制与班主任或辅导员制。过去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把此混淆、或者相互对立,都是一种失策。过去,我们许多高校在具体管理模式上以“班级”为单位,管理内容侧重于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日常生活。管理者大多为年轻教师和政工干部。几十年来,这一管理模式在学年制高校中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也显示出班主任或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
  (一)班主任制的优点
  1.对于当前一些学生行政性工作的落实,班主任与辅导员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众所周知,当前高校贫困生占有20%以上,如何做好贫困生工作,做助学贷款、帮困助学等工作不是靠专业教师所能承担的。还有现在每年新生中约20%左右的同学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因为现今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大重点便是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专业教师也是难以承担的。它需要班主任或辅导员们的工作才能完成。
  2.学生社会化进展加快,需要班主任、党团组织、辅导员们的工作才能完成。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培养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已成为学校的重要任务。教学教育内容与形式必须要创新,把学校与社会连成一体,已势在必行。因此,在加强学校内教育的同时,必须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因而,每年的社会实践锻炼,一方面靠学生自己,另一方面也靠学校党团组织和政工人员的组织,才能使活动起到作用。因此说,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需要政工干部的努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能力,需要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努力。因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组织能力必须在一个群体中才能得以培养,学校最基本单位是班级,如果没有班级,恐怕学生的集体感、团队精神培养会受到很大的损失。有了班集体,必须有班主任的管理。
  尽管班主任或辅导员管理模式有许多优点,但是随着学校实行学分制和后勤社会化以来,原先的班集体受到冲击。许多原有的群体发生变化,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个性化教育也随之而来。尤其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重视学生综合素质,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学校教学与教育改革的主题。这些对教育理念与学校管理必定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班主任制的弊端
  1.个性化教育存在问题。因为班主任、班导师制面对的主要是班集体建设,而且许多班主任、班导师都是年轻教师或由行政干部兼职,不可能开展一些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因而,无法做到完全个性化教育。
  2.学风建设存在力度不足。由于许多学校班主任或班导师制都由年轻教师或行政管理干部来担任,他们有时很难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科发展的特点,因而在推进学风建设上就会显得力度不足。
  3.难以落实全员育人的目标。以班级管理为主体,很多教师难以做到具体的育人工作,只能靠课堂教学方式来完成育人工作。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对师生关系的冲击影响,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的确很难。如果没有一种机制,提供一种载体,难以体现出教育的责任感,我们提倡的“全员育人”的目标也无法完成。
  导师制(实际上只能称学科导师制)可以弥补班主任或辅导员制的不足。所谓导师制就是利用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以教学、科研为纽带,每位导师指导3-5名学生,帮助学生选课、学业理想设计和学生科研活动。形成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一种教育互动机制。导师制侧重于对学生的学风、科研工作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它具有自身的特点。
  (三)导师制的特点
  1.导师必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富有责任心。
  2.充分发挥导师在教学上的指导作用与学生学习上的主体作用。
  3.导师制具有连续性,它可以从一年级贯穿于毕业。
  4.具有亲和力和个性化教育的特点,因为由一名教师指导3-5名学生,以教学、科研为纽带,连接着导师与学生,关系直接。因此具有较强的亲和力。
  5.导师制也存在弊端。首先表现在导师的价值观对于学生的影响作用很大。因此,对导师的要求也很高。在现实中做好这项工作难度很大。其次,由于导师只能带少数同学,这样不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集体观的培养。这些问题只能靠在群体管理中得以解决。同时,对于学生的心理问题、生活上的困难导师也难解决,只能靠党政组织给以解决。
  
  三、实行导师制的意义
  
  在推行导师制的实践中,我们深感其意义很大,尤其对于理工科学生更加重要,归纳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一)推动了理工科教学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了机会。实行导师制,必定要求学校与教师重视科研,争取各类课题,同时也必须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因此,在教学计划改革中,必须更多地重视学生实验环节的设计,拓展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这对理工科教学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为了更好推行导师制,使学生在四年中学有所成,必须对理工科类本科实验室进行改革。像我院在食品科学、生物工程、水产养殖学、生物技术等专业相继推出开放实验,指定管理人员,制定管理制度,采取自行选题进入开放实验室开展科研活动,这些措施的推行,大大提高了导师制的成效。通过加强学生科研工作,增加了学生参与实验的机会,改变了过去只在书本上谈知识,无法从实验中去求证的现象,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由此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人才培养打下基础。
  (二)实行导师制对促进学生学风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由于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加科研活动,既锻炼了自己的科研能力,同时又从科研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从实验中求知识,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我院几年来的实践来看,成效明显。近三年,我院生物技术、水产养殖等专业的学生考研率达到50%左右。
  (三)实行导师制促进了“全员育人”德育目标的贯彻与落实。现代教育的一个理念,就是推进“全员育人”的德育氛围,保证素质教育的开展。但是要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并非一件易事,它不仅要有制度,还要有一整套运行机制和氛围去激励全体教职工投入到育人工作中。其中发挥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从目前各学校来看,尤其经过市场经济的影响,要保证绝大多数教师真心、真意、真情地投入到育人工作中去是非常困难的。但通过导师制,可以比较好地发挥教师的作用,尤其让一些有名望的教授们去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载体,让教师们在指导学生科研中关注学生的成长,这是一件最好的德育工作,真正使德育工作产生实效。
  (四)实行导师制,体现了个性化教育的要求。由一名教师指导3-5位学生,这样能让导师从个体上去教育去引导,在教学中能够做到手把手地教学,真正能做到因材施教,使教学相长,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推行导师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学校要从人才培养高度重视导师制的推行。因为推行导师制不仅是学校管理机制、教育理念的变革,更是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学校要从制度上保证导师制的健康运行,这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一要与教师业绩相挂钩。对于成绩优异的导师进行奖励与表彰。二要与教师工作量相挂钩。做导师的教师,要给予相应的科研工作量,这样使他的劳动得以承认。三要建立学生科研基金和营造学生科研的良好氛围。只有这样让学生有机会、有条件来申报课题,保证其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从教学改革中考虑导师制。在推行导师制中必须深化教学改革,要以立足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着眼点,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尤其对理工科类的基础实验室的配置与管理,必须要面向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加大开放实验室的建设力度。同时,学校对于学生科研工作作出相应的学分,以鼓励导师制的持之以恒。
  (三)学校要从构建“全员育人”新德育模式中考虑导师制。推行导师制,不仅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学校提供了一条新型的育人之路。因此,学校党政团要协调各要素,共同来打造好导师制,尤其要对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加以改革,以增加学生科研活动的经历,拓展评价的新思路。要积极探索育人的新路子、新机制,努力构建起导师制与班主任制相融合的新型育人机制,以充分发挥导师制的作用。

推荐访问:解读 高校 我国 导师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