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我们的“习惯性细节”]

  摘 要: 语文课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它除了要在宏观上把握课改理念与精神实质外,更要在细节上实践新课程。语文课有很多的习惯性细节,如开篇的僵化有余,激励参与的急功近利,巡视指导的徒有形式等,它是背离“创新”的。而“教学方法创新”却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创新”从何开始?细节。细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水平。实施新课程,需要创新,创新就体现在我们如何注意“细节”、改变“细节”之中。
  关键词: 细节 习惯性细节 创新
  “大礼不辞小让,细节决定成败。……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这是汪中求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开篇的话。它告诉我们,细节,即使是再小的细节,也不容小视。
  语文课,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的。语文课,除了要在宏观上把握其课改理念与精神实质外,更要在细节上实践新课程。因为每个课堂细节都承载着新课程的重量,每个课堂细节都蕴含着我们对新课程的理解,对学生个体的尊重,对学生发展需要的尊重,更蕴含着教育智慧与创新精神。
  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只要我们稍留心,就会发现一些习惯性细节,细细琢磨一下,有的令人哑然一笑,有的令人皱眉一思,有的令人深沉一叹。
  一、“课堂开篇”:僵化有余,变化不足
  上课铃声响,老师在讲台站定,要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上大大的课题(一般第一课时),要么就是“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一般第二、第三课时)。
  思考:
  这是一个毫不起眼的细节,许多人不会在意,包括一些名师的课堂也是如此。于是,习惯成自然,大家都这样,不管课题是简单还是复杂,似乎,这是约定俗成的,是不成文的规定。
  不禁要问:1.如果说课堂有模式,那这算不算模式的第一步?2.如果没有模式,那为什么大家都这样做?3.学生知不知道要上哪篇课文?4.有些简单的课题不用教师教学生是不是不会读,不会写?
  不禁要问:每堂课都这样,是学生喜欢的吗?
  我们在叹服一些精彩课堂的“导入技巧”之余,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课堂导入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
  不禁要感慨:这就是“惯性的力量”。
  从学生角度而言,如果一味地这样开始一堂课,就势必会造成学生的厌倦心理,学生根本提不起学习的欲望,从心理意义上说,这节课已经失败了一半,因为“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从教师角度而言,如果一味地这样开始一堂课,那就会很省心。从思维角度而言,这是不需要“创新”的,而“教学方法创新”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重要内容,“创新”从何开始――细节。
  二、“激励参与”:多了功利,少了兴趣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一朗读水平中等或较差的学生读后,教师说:“谁能比他(她)读得更好?”“我们来赛一赛,看谁读得好?”一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读完后,教师说:“让我们学着他(她)的样子一起读!”
  思考:
  乍看,这是一种激励学生更好地参与朗读的方法。细细分析一下,我认为这样引导则是不可取的做法。
  1.学生个体的巨大差异决定了学生在朗读水平的巨大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该教师置之不顾,盲目采取横向比较的方法,旨在营造一种竞争的课堂氛围。关注学生的发展,应重视学生的纵向发展,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试想,如果B学生没有A学生读得好,则无形打击了B学生,而盲目助长了A学生的骄傲情绪;如果B学生比A学生读得好,则使A学生受到了打击,而盲目助长了B学生的骄傲情绪。而且,这种评价只是教师站在自己角度的“客观公正”评价,大多数学生则无法参与进来。
  2.个别学生的示范作用在朗读教学中确实不可缺少,但“让我们学着他(她)的样子一起读”实则起不到作用。齐读,对于体现个性化朗读是极为不利的,再富有个性的朗读在齐读中也会被群体化的“无个性”带走。我认为,齐读在初读课文时和一节课的高潮部分煽情时使用能体现“有效性”,在一般性的朗读指导时要慎用。
  3.“谁能比他(她)读得更好?”“我们来赛一赛,看谁读得好?”“让我们学着他(她)的样子一起读!”……这类语言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感的培养是建立在对课文的深入理解基础之上的,而对课文的理解又建立在对词句理解的基础上。因此,培养语感应从字词句入手,通过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一些朗读技法的指导,学生的语感才能逐步建立和丰富起来。而上述三句话,对于朗读指导则显得空洞和低效。
  三、“巡视指导”:徒有形式,不见真功
  教师布置学生自读课文或分组讨论或进行课堂小练笔时,要么站在讲台前,要么双手背在后面转圈,要么象征性地东瞅瞅西瞅瞅,看似在指导,实则“心不在焉”。
  思考:
  1.课堂里学生自读、分组讨论、练笔时,是学生个体或群体化的自我学习活动,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可以等闲视之,充当局外人。课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服务”,而这服务应体现在每时每刻,每一个细节之中。学生在读、论、写时不可能不出现错误或问题,而教师在此时就应及时地进行个别化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在发现一些共性问题时更要进行集体指导。
  2.教师在课堂上的这一段“空暇”,无意间证明:自己是完全按教案来上课的,是“教师中心”的体现。不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将“预设”与“生成”割裂开来,或完全无视课堂生成,这样的课堂教学,质量必然不会理想。新课程《给教师的十八条建议》第九条这样说:“教师上课时要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这里的“即时反应”也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教师如果将此丢置,则无疑是不关注细节的鲜活案例。
  像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如教师的教态方面的习惯性动作、表情;对学生评价时的习惯性语言;课堂结束时的习惯性布置作业,等等。
  微小的“细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水平。这些细节,很多来自于“模仿”、或“经验”,最后“习惯成自然”。
  实施新课程,需要创新,创新就体现在――我们如何注意“细节”、改变“细节”。

推荐访问:习惯性 晒晒 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