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海明威的死亡观】 海明威一天写多少字

  摘 要: 现如今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旋律,但是死亡也随处都在,比如局部战争、自然灾害、人正常的生老病死等所带来的死亡。人类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作家在其作品中都有对死亡的描述,海明威是一位伟大的战争小说作家,他的一生中面临着很多的死亡,他的作品是其丰富的人生体验的展现,因此对死亡的描写非常多。读者通过对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男主人公们对待死亡的态度的研究可以看出处于不同时期的海明威,对待死亡有着不同的看法:由早期惧怕死亡到后来直面死亡。对海明威死亡观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不要惧怕生活中的死亡,要勇于直面死亡。
  关键词: 海明威 《永别了,武器》 《丧钟为谁而鸣》 死亡观
  
  最近通过广播媒体我们获知,很多国家的人相继受到自然灾害的袭击,有的人在自然灾害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些人的逝去给他们的亲戚、朋友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如何面对亲人、朋友或者自己有可能面临的死亡呢?对海明威一生的经历及他的作品的研究给我们留下的启示是:每个人都要面临死亡,只是早晚的问题;面对死亡我们不要惧怕,要直面死亡。
  海明威一生留给我们很多优秀的作品,大都是他个人亲身经历的体现,几乎都是对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真实描写。他的很多作品描写到了死亡,通过他的两部著名作品《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男主人公们对死亡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海明威起初是逃避死亡的,随着阅历的增加,他逐渐直面死亡。
  现在我们从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尤其是《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中的男主人公们对死亡的态度,来了解一下海明威的死亡观。
  1.海明威的人生经历
  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其作品《老人与海》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于1899年生于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医生家庭,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抑郁,1961年自杀。他的人生经历中充满了死亡。
  首先,海明威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海明威从小就看到父亲诊治病人死亡时的情形。1928年, 身为医生的海明威的父亲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享年57岁。他后来跟别人说:“我父亲是自杀的。我年轻的时候,还认为他是一个懦夫。但是后来我学会了正视死亡。”1961年7月2日62岁生日之前,海明威用那支结束父亲生命的左轮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其次,海明威一生中几次险些死亡。14岁时在拳击场上被打成重伤。20个月之后,海明威在一次训练中伤了左眼。在一战的战场上,海明威被炸成重伤,身上中的弹片多达230余块。1930年,他因打猎受过一次重伤,腮帮子里外缝了14针,右手3个指头骨折,左腕缝了16针。1939年,他在威尼斯附近打野鸭时,子弹的碎片崩进了眼睛,险些死于丹毒。平时雷雨天打电话时,他多次被雷电击中,所幸没有生命危险。1944年,海明威在伦敦一次灯火管制时汽车失事,几家报纸登出他的讣告。1953年,他去非洲狩猎,飞机连续出事,险些丧命:第一次失事,海明威肝部与腰部震裂,下脊椎骨受到重伤;第二天,飞机再次失事,机舱着火,门被夹住,海明威用头把门撞开[1]。
  最后,海明威参加战争的经历使他目睹大量的死亡。1918年他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救护队开车,在意大利前线受了重伤,经历并目睹了死亡。1936年西班牙战争爆发,他以战地记者的身份两次去西班牙报道战事,目睹了很多人死于战争。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他再一次赴欧洲战场作战地记者,而且亲自参加解放巴黎的战斗,目睹了大量的死亡。他还曾经到过二战期间的中国,看到了很多战士及无辜百姓的死亡[2]。
  海明威见证、经历了如此众多的死亡,在世界上实属罕见。基于海明威的人生经历,死亡自然成为他作品的主题。通过《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这两部小说我们可以看出海明威在不同时期对死亡有着不同的看法。
  2.《永别了,武器》中的死亡观――惧怕死亡
  海明威在写《永别了,武器》的第二稿时,听到了父亲自杀的消息,这对其影响很大。父亲的自杀海明威难以接受,他不能理解父亲的行为,认为这种行为是懦夫的表现。父亲不堪忍受母亲给他造成的经济上的压力,他是在逃避生活的重负和妻子的凌辱,海明威同情父亲和看不起父亲的心情交织在一起。他不理解父亲坦然面对死亡的态度,他惧怕死亡的态度在《永别了,武器》这部小说中也得到了体现。
  《永别了,武器》(1929)是海明威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战争题材小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海明威参加了战争并在前线受伤,当时他只有19岁,这次人生经历给他的身体和精神留下了深刻的创伤。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直接描写了死亡,深刻地反映出了他惧怕死亡的思想。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这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军中尉弗利德利克・亨利认识了英国女护士凯瑟琳・巴克莉。亨利在前线身负重伤后被送往米兰医治,凯瑟琳知道此消息后前往米兰并对其细心照料,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人的爱情与日俱增。亨利重返前线后,被派开车送医疗器材往南方。后来车子陷入泥潭,亨利没有办法只好弃车步行,却被误以为是逃兵而被捕,差点被枪决。逃离厄运后,他和凯瑟琳逃往中立国瑞士。在那里两人过了一段幸福生活,可是好景不长,凯瑟琳因难产而母子双双离亨利而去。亨利在战场和情场都失败后,没了去处,在黑夜里冒着大雨回到旅馆。
  《永别了,武器》深刻揭露了战争毁灭生命、摧残人性的本质。故事主人公亨利认为战争摧毁人的幸福,他的不少善良勇敢的意大利伙伴死于炮火;即便是告别了战争、逃避死亡,想去过一般人的幸福生活,但最后爱人还是难免一死,他心爱的凯瑟琳好不容易熬过了战争,却死于难产。亨利逃避战争是惧怕死亡、为了求生,跟凯瑟琳逃跑想过正常人的生活,爱情是他继续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凯瑟琳一死,亨利的精神支柱也崩溃了,想过正常人的生活的理想破灭了。这部作品强烈暗示了作者的死亡观:战争就是死亡,一旦卷入战争即使是笼罩在战争阴影下的和平生活也不能幸免[3]。
  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多处写到死亡:“倘若有人带着这么多的勇气到世界上来,世界为了要打跨他们,必然对他们要加以杀害,到末了也自然就把他们杀死了。世界打垮了每一个人,于是有许多人事后在被打垮之余显得很坚强。但是世界对打垮不了的人就加以杀害。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不偏不倚,一致看待。倘若你不是这三类人,你迟早当然也得一死,不过世界并不特别着急要你的命。”在小说的最后,海明威通过描写亨利观察木棍上的蚂蚁掉到火中丧命的意象,揭示出人正如蚂蚁一样,无论你想逃到哪里,木棍的尽头还是中央(世界的各地),都免不了被火(死亡)吞噬。作者惧怕死亡,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后悔。他曾经说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地球上前所未有的最大规模,最凶残,指挥最糟糕的屠杀。谁不这样写,谁就是说谎。”并且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他的伤害还是颇大的,据海明威的亲属回忆,海明威回国后什么也不想做,既不上班又不上大学[4] 。
  3.《丧钟为谁而鸣》中的死亡观――直面死亡
  《丧钟为谁而鸣》(1940)是海明威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的战争题材小说。1936年西班牙战争爆发,海明威以战地记者的身份两次去西班牙报道战事。在这部小说中海明威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描述反映了自己直面死亡的观点。
  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西班牙内战期间主人公美国人乔丹的任务是领导一支西班牙山区游击队去炸毁一座具有战略意义的桥,在游击队员的帮助下,他成功地炸毁了桥梁而身受重伤,为了掩护其他队员成功撤退,他勇敢地消灭了追上山顶的敌人,并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小说描写了他在游击队据点三天三夜的活动情况:他目睹了叛乱分子的破坏;他被其他游击队员的爱国精神所感动;他爱上了一位西班牙姑娘玛丽娅。
  《丧钟为谁而鸣》中桥在乔丹的眼中成了一种象征:它是所有敌对势力的总和,它代表着法西斯主义对人的自由和民主权力的否定。当领导给他下发炸桥的命令后,他认为:“有座桥非炸掉不可,这座桥可以成为人类未来命运的转折点……能左右这次战争中所发生的一切。”并说道:“我去干,没问题。”巴勃罗的阻挠和玛利娅的爱情都不能使乔丹对这一责任有任何改变。最后乔丹终于炸毁了大桥:“轰隆一响,桥的中段飞入空中,犹如浪花飞溅。……桥的中段已经被炸毁掉了。”乔丹在短短的三天里从游击队员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他深刻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明知失败和死亡已不可避免,却毫不气馁,他说:“我为我所相信的事业已经战斗了一年。我们要在这儿得胜了,我们就会在全世界胜利。世界是个好地方,值得为之斗争,要我离开这个世界真难过。”他是一个具有坚强信念和崇高理想,并甘愿为之献身的英雄。他的信念就是人民的自由意志:“我相信人民,相信他们完全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来管理自己。”为了这一信念,乔丹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乔丹懂得了为反法西斯事业而死是光荣的,是死得其所的。正因为如此,乔丹能坚持战斗到底,最后战死在反法西斯的西班牙战场上[5]。
  《丧钟为谁而鸣》充斥着死亡意象。围绕炸桥行动,人物接连不断地死去。善良的安塞尔莫死了,反感死亡的聋子死了,巴勃罗的背叛使五名战士丧生,民防军死于血腥的场面描写中,皮拉尔的智慧在于她能看手相而预知死亡将临[6]。主人公乔丹的脑海时时萦绕着对死亡的冥思,最后为事业献身,他不惧怕死亡。在本书的扉页,海明威引用了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的一段话:“任何人都不是一座岛屿,能孑然孤立;每个人都应是那广阔大陆中的一小部分……任何人的死亡都会使我蒙受损失,因为我包孕于人类之中共成一体;因而无论何时你都不要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是为你而鸣。”在西班牙内战期间海明威亲自拿起武器投身到西班牙反抗法西斯主义的内战中去。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海明威现在的死亡观是直面死亡[7]。
  4.结语
  从《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我们可以看出不同时期海明威有着不同的死亡观:一战期间的主人公亨利是一个惧怕死亡,逃离死亡的人,此时的海明威惧怕死亡。西班牙内战期间乔丹是一个有意志、有信念、有理想、有抱负的革命战士,在生死关头他不惧怕死亡,此时的海明威是直面死亡的。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用写作排解战争中受到的身体上与精神上的创伤不能奏效时,他用父亲自杀时的左轮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说海明威惧怕死亡,他在努力抗争后,在尽情享受生活之后,在和疾病作了顽强斗争之后,以一个艺术家的独特的方式告别了他非常留恋的世界,最后他对死亡的态度如同他的父亲一样是直面死亡的[8]。
  通过本文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死亡不可避免,在面对他人和自己都不能逃脱的死亡时,对于亲人、朋友的离世不要伤心痛苦;对于自己有可能面临的死亡不要惧怕,要勇于直面死亡。
  
  参考文献:
  [1]徐小芳.海明威风格之成因[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46-48.
  [2]刘果,江山.超越死亡的爱情――从凯瑟琳看《永别了,武器》的反战性[J].文化研究科教文汇,2006,(5):152.
  [3]海明威.永别了,武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4]廖维娜.从“迷惘”、“反战”到“主战”――读海明威的战争小说[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67-69.
  [5]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6]李亚白.论海明威的生命意识[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75-79.
  [7]李燕.谈海明威文学创作中的真实观[J].外国文学名作欣赏,2009,(3):101-103.
  [8]海明威.海明威文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推荐访问:海明威 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