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匠心独具的写作特色:项链最大写作特色

  《项链》是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一个小职员路瓦栽的太太――玛蒂尔德(小说主人公)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直至最后得知项链是假的这一故事,尖锐地讽刺了贪图虚荣、追求享乐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当时法国社会崇尚浮华势利的风气和这种风气对人们的影响。
  莫泊桑认为,文学应当符合生活的真实,但又不是生活的照相。只有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才能把比现实本身更完全、更动人、更确切的图景表现出来。文学作品可以描写种种偶然性事件,因为“生活是由最相异、最意外、最相矛盾、最不调和的事物组成的”,但现实主义作品“布局巧妙”不是为了创造奇遇,作者的创作态度是严肃的,他要求自己笔下的人物和事件真实可信。《项链》正是这样源于生活的真实,在创作上又高于真实生活的好作品,这就要求作者在写作上必须巧妙布局、匠心独具,那么,此文在写作上有着怎样的艺术特色呢?
  一、典型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都是虚构的,是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以某一真人为主,综合其他人的一些特点重新塑造,产生的新人物,往往是“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正因为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重新塑造的,所以,这些人物形象反映的生活就更集中,更鲜明,更有代表性。
  玛蒂尔德无疑是一个形象典型的悲剧命运人物。她出身低微,只是一位小职员的太太,平淡的生活,寒怆的墙壁,破旧的家具,粗陋的布料,在其他妇女看来可以不放在心上,但她强烈的虚荣心与现实生活无法取得平衡。她梦想过“高雅和豪华的生活”,“一向就向往着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具有诱惑力而被人追求”,当这一切无从实现时,她就经常处于伤心、悔恨、失望和痛苦之中。教育部长的舞会让她的虚荣心暂时得到了满足,但她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以十年的辛苦劳作赔一挂只值五百法郎的假项链。这是她为强烈的虚荣心付出的代价,更为可悲的是,她的虚荣心根深蒂固,在十年劳苦的生活中,她仍念念不忘那个曾经让她风光一时的舞会。
  大家知道,在文艺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总是有其主观原因和社会原因的,玛蒂尔德的低微出身,贫困而平淡的婚后生活,强烈的虚荣心当然是其悲剧命运的主观原因。
  从另一个角度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是造成人物命运的社会原因。当时的法国社会崇尚浮华势利的风气充斥一切,小说虽未直接描写上流社会的奢糜生活,但玛蒂尔德的梦想为我们构勒了这样的场景:豪华的住宅、成群的奴仆、热闹的舞会、华丽的衣饰……这些都不可能是她的凭空臆想,而是现实社会风气的折射。另外,小说所写的佛来思节夫人正是与玛蒂尔德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物形象,她富有,过着舒适的日子,十年之后,仍然显得“年轻、美丽动人”,这种人与人之间财富的巨大差异也是促使玛蒂尔德追求虚荣的因素之一。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总是多面的,性格也是复杂的。丢项链前的玛蒂尔德爱慕虚荣,追求奢华的生活。丢项链后的玛蒂尔德陷入被动的困境,但她诚实守信,不仅竭尽全力借债赔项链,而且让所赔项链跟借来的一模一样,还项链时心里还惴惴不安。再如她不被厄运压倒,勇于面对生活的艰辛,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积钱还债,这使她的人物形象越发丰满起来,使我们在批判她的同时,又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同情。
  二、明晰的情节线索
  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故事情节的发展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故事还有序幕和尾声。这些情节发展过程中的几个步骤几个层次就好比项链上的颗颗珍珠,它们之所以成为项链,必须有根线索把这些散乱的珠子有序地串起来。小说情节中的线索有些是虚拟的,比如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四季轮回,昼夜晨昏的变化等;有些情节线索则是客观的、实际的,比如空间的转移,地点的变换;还有些则是以具体可感的实物出现,比如《项链》中的项链;此外有的情节线索是主观的,需读者细细品味才能感知,如作者的逻辑思维顺序和主观感受的变化,等等。
  小说《项链》以项链为线索,通过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等情节展开故事,并将结尾的高潮构思得独特巧妙,使整篇作品显得匠心独运,大放异彩。
  三、巧妙的整体构思
  本文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有开有阖。小说一开始交代了主人分的出身和她的不尽如人意的婚姻,她的梦想与苦恼,这是故事情节发展的社会大背景,展现了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为全文的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展示作了充分有力的铺垫,情节的开端部分写路瓦栽夫妇受部长之邀将要参加一个晚宴,玛蒂尔德心中先是一喜,但很快又被没有漂亮衣服、没有像样的首饰的自卑情绪所控制,乃至于要流下泪来。经丈夫提醒,她决定去向平日里不愿多见的女友借首饰,这一部分作者着意进行描写,她看看各式首饰爱不释手,犹豫不决,最后终于决定借一挂钻石项链,并因得到允许而激动不已,这时,她的心态、神情、动作,将平时只能坐着奢想的愿望全部流露出来了。故事的发展是本文情节展开最丰富、最有起落的部分。玛蒂尔德在舞会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乐极生悲,项链丢了,她一下子从狂热兴奋的高峰跌入到沮丧难堪的低谷,这好似一盆凉水把她浇醒,夫妇二人四处寻找,却毫无收获。于是,他们只能举债买项链还给女友,而玛蒂尔德也从此过起了比先前更艰苦的生活,并且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把债务还清。小说的高潮部分,也就是全文的结尾,令人惊叹不己。小说借佛来思节夫人之口点明真相:十年前,路瓦栽夫人丢失的项链是假的,至多值五百法郎。全文到处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当然,小说结尾的出色巧妙还得归功于整体构思匠心,文中有几处作了必要的铺垫和暗示:一处是借时,佛来思节夫人相当大方,没有丝毫的犹豫;一处是还时,佛来思节夫人竟没有打开盒子看,显得并不很在意;再一处是项链与盒子本不是原配的。有了这些细节描写作伏笔,意料之外的结尾显得合情合理,也平添了本文的艺术魅力。
  四、细微的心理描写
  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运用最多的是记叙和描写,作者可以对人物作概括介绍,也可作具体的描绘;可以根据需要插叙和补叙,也可细致描写人物外貌、行动、语言、神态;可以用其他人物的态度作陪衬,也可以直接深入人物内心,描写心理活动。我认为,揭示人物内心,展示人物复杂性格的最好方式,就是心理描写,小说的心理描写实际上是人物的内心独白。《项链》中有许多出色的心理描写,有的表现玛蒂尔德因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而感到痛苦,有的表现她因虚荣心暂时得到满足而兴奋和欢乐……这些心理描写都展示了她复杂性格的多重侧面,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
  五、精当的语词及句式运用
  小说《项链》中有许多精当的语词及句式使用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例如:“天生的聪明,优美的资质,温柔的性情,就是她们唯一的资格。”“唯一”,独一无二,是一种强调,这一标准的存在,正是当时法国社会把女性当作玩物,把美貌当作商品的表现。例如:“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一连串动词的使用,形象地刻画了玛蒂尔德借到项链后极度兴奋的心情,也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她爱慕虚荣的性格特征。此外,小说中大量使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感情和表现力,比如:“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另外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除了加强对课文艺术性的精深把握外,还要加强对课文思想性特别是课文中的文眼的理解。《项链》一文中有一句极为重要的话需要我们引导学生三思:“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的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已经不是一句普通的课文语言,简直就是一句智者对我们的告诫,充满了满腔的关爱和深遂的人生哲理。
  以上论述,也许仍不够全面与精准,需要我们在教学活动中继续挖掘与总结。

推荐访问:匠心独具 项链 写作 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