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蘩漪人物性格分析 略论蘩漪的“雷雨”性格

  摘要: 蘩漪可以说是贯穿《雷雨》整部戏剧的主线,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也正是由她来推动。她是最具有“雷雨”性格的人物,在她身上还充分体现了受压迫性与变态的因素。一切“雷雨”皆因蘩漪而起,蘩漪自身的“雷雨”性格推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本文具体分析了蘩漪的“雷雨”性格。
  关键词: 《雷雨》蘩漪“雷雨”性格
  
  著名的戏剧作品《雷雨》通过细致的描写、激烈的家庭矛盾与社会矛盾创造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典型人物,而在这众多的人物当中要数周蘩漪最具特色,她如黑夜中的一道炸雷划破了周家虚伪、冷酷、残忍的面纱,她以她所特有的雷雨性格与行为毁灭了自己与所有人的幸福。
  
  一、蘩漪是《雷雨》当中最具“雷雨”性格的典型人物
  
  蘩漪的性格复杂独特,她悒郁而乖戾,热情而冷漠,任性傲慢而孤芳自赏。在周公馆里,她是一个被伤害被压迫的女人,同时又是一个敢于冲破封建家庭束缚的“叛逆”者,是中国现代出走的“娜拉”。她不愿再过情妇不像情妇、母亲不像母亲的生活,却又无法摆脱这种处境,行为和性格上的矛盾使她成为《雷雨》中最具“雷雨”的人物。曹禺先生评价蘩漪是《雷雨》中最“雷雨”的性格,因为她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将剧情中的所有矛盾凸显,直至走向极端。
  
  二、蘩漪自身惑人的魔性,让蘩漪在《雷雨》中大放光彩
  
  蘩漪自己本身也存在着让人难以忘怀的魔性魅力。如果蘩漪会像周朴园的第二任太太,那位大家小姐一样默默无闻地来,默默无闻地去,一直只是一位温顺贤良,甘心忍受孤苦、寂寞,甚至连曾经留过的痕迹都不曾有过的女人,那么蘩漪就不值得我们去深思与关注了。可她偏不,她用自己尖锐的个性、恶毒的手段、近似疯癫的举动来报复、对抗着命运,甚至是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让自己活出生命的意义,在折磨、破坏、毁灭别人幸福的同时也狠狠地撕扯着自己。她不甘心默默地死去,让心渐渐枯萎,她要以这种近似恶魔的方式、恶魔的方法手段来证明自己鲜活的生命存在于这个让她倍受压迫与折磨的世界上。就像曹禺曾带着极大的怜悯和尊敬赞美蘩漪,赞美她“有火炽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于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搏斗”。只有这样的蘩漪,才可以在《雷雨》当中担任着推动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无形的助力,才会在破坏周萍、四凤、周冲、侍萍等人幸福人生过后,再狠狠地给周家一击重创,导致最后的家毁人亡,造成自己与别人的悲剧。蘩漪是《雷雨》当中一个耀眼的明星,在整个故事的发展当中大放光彩。她“雷雨”般的性格,与“雷雨”式的行事作风让她当之无愧地成为《雷雨》当中最具有“雷雨”风范的典型人物。
  
  三、婚姻的不幸、爱情的缺失、家庭的不和谐造就了蘩漪“雷雨”的性格
  
  在我看来,蘩漪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她的疯狂举动是她所处的社会和家庭环境所引发的。
  
  1.名存实亡的婚姻,让蘩漪生不如死。
  蘩漪与周朴园之间的婚姻实际上是一场名存实亡、没有爱情基础(周朴园需要一名太太)的婚姻,从周朴园对蘩漪的态度与行为当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点。蘩漪在跟周朴园结婚后的18年里,生活是凄惨与无助的,她从嫁进周家的第一天起就未曾得到过丈夫的宠爱,哪怕是一丝的呵护。这样的婚姻是可悲的,也是令人十分痛恨的。她恨周朴园,恨周朴园对自己的无情与冷酷,恨他娶了自己却始终不肯用正眼看自己一眼。甚至在18年后,她都已经发疯了,却终比不上梅侍萍在他心中的地位。即使侍萍已经死了,周朴园也都小心地保留侍萍用过的家具,保持侍萍的生活方式。和早已死去的侍萍相比,活生生的她在周朴园的心中更像是个已经死去的人。周朴园长期在矿上工作,在他看来工作远比对妻子的关切更为重要,甚至他都不会想起她――蘩漪才是他现在唯一的伴侣,是他周朴园的妻子,需要他的呵护,哪怕是一丝的温存。至此,我们可以想象到蘩漪内心的凄楚与无依。更何况周朴园身为周家的大家长,封建制度下的大家长制度已经在他的心里根深蒂固,即使难得回来一次,他也不忘时时刻刻都以大家长的身份与权力压制、压迫、限制着蘩漪的一举一动。在喝药的情节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周朴园对妻子的无情、冷酷和他大家长权利的无比霸道,他说什么蘩漪都必须听他的去做,他不允许蘩漪有一丝的反抗。甚至不需要经过医生的诊治,只要他认为蘩漪病了,她就是病了,就要喝药。长期的压抑,心中的苦闷,笼中之鸟的生活,日日夜夜的凄苦与寂寞,均折磨着蘩漪,使她的精神出现了问题,使没有自由、自尊、自主,甚至连家庭地位都没有的蘩漪变得疯狂起来,人性也发生了极度的扭曲。在她的思维里,不是爱就是恨,爱你可以像一团火一样热情,恨你也要像一团火一样燃烧你、毁灭你。于是她以恶作为武器,像一只刺猬一样用她特有的利刺来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撕破每一个虚伪的面纱,以此报复不公的命运及其苦闷的人生。她想用自己的恶为自己谋得一份短暂的幸福,让自己可以在这压抑的生活中得以喘息。所以她做出来的一系列怪异带有神经质的魔性的举动也就变得不奇怪了。这实际上也就是蘩漪对她名存实亡的婚姻,以及生不如死的生活的最后挣扎。
  
  2.爱情的缺失,让蘩漪变得疯狂。
  如果说周朴园是制造蘩漪不幸人生的根源,那么周萍就是把蘩漪进一步推向地狱的罪魁祸首。这也是促使蘩漪进一步疯狂,人性进一步扭曲的根本原因。在整个周家,蘩漪都得不到她想要的温暖与怜惜,精神上的困苦长久地压抑着得不到排解。正在她准备为自己悲惨的人生画上凄惨的句号,让生命如鲜花一般慢慢凋零,渐渐枯萎死去的时候,让她遇到了人生的一缕光明――周萍。可惜的是光明的背后是黑暗,这也就注定蘩漪会走向更加黑暗与悲惨的人生。正像蘩漪所说:“我已经预备好棺材,安安静静地等死,一个人偏把我救活了。”周萍身上散发的与周家截然相反的活力与少年特有的阳刚之气吸引着心如死灰的蘩漪,而周萍身上表现出来的丰富情感更是蘩漪渴望得到的光明与希望,所以蘩漪爱上周萍是理所当然的。为了这好不容易获得的新生,为了能紧紧抓住这棵救命稻草,她甚至舍弃了自己的身份与地位,冲破道德观念成为周萍的情人,过起了“情人不像情人,母亲不像母亲”的生活,企盼从周萍那里获得真爱,可以与他相守。但是她爱上的周萍并不是一个值得她去爱的人。周萍懦弱而软弱,虽然受过“五四”新思想的影响,但始终是封建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封建家长专制下,对于自己的父亲周朴园是极为顺从与尊敬的,胆小怕事的他不敢做出任何有违封建家长制度的事。这也是后来周萍一直为自己与蘩漪私通而痛苦的根本原因。所以在遇到与蘩漪阴郁浑浊截然不同的四凤时,周萍便一下子爱上了简单纯洁的四凤,从而想从蘩漪身边逃脱,抛弃聪明狡诈甚至是有点神经质的蘩漪,也为自己私通后母的罪恶画上句号。周萍自私而又无情的离去,无疑是给已经抓住浮木得以求生的蘩漪狠狠的一脚,其惶恐也就可想而知。面对周朴园的压制与无情,蘩漪显得很无奈与可悲;面对周萍的冷酷与抛弃,她在悲伤、慌张的同时还有着愤恨。为了守住自己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她先是好言相劝,希望周萍能回头,在不得之后,她恫吓他,威胁他,希望以此来把他绑在自己的身边;再次不得之后,极度恐慌的蘩漪已经顾不得脸面、地位与身份了,她只想把眼前这个可以给她带来一缕光明的男人――周萍拴在自己的身边。于是她做出了疯狂怪异的举动:在下雨天像鬼一样地跟着周萍来到四凤家,从窗户外观察周萍的一言一行,发出一声鬼叹,甚至做出愤恨地把窗户给锁上等变态似的动作。为了挽留周萍,蘩漪苦苦哀求他,甚至放弃骄傲与尊严:“萍,好了。这一次我求你,最后一次求你。我从来不肯对人这样低声下气说话,现在我求你可怜可怜我,这家我再也忍受不住了。不,不,你带我走,――带我离开这儿,(不顾一切地)日后,甚至于你要把四凤接来――一块住,我都可以,只要,只要(热烈地)只要你不离开我。”可偏偏就连这样也无法留住自己心爱的人,所以在听到周萍绝情的言语后,蘩漪便不再有理智了,她决心要把一切说出来,她要和周萍他们来个鱼死网破。正像她所说的那样:“一个女人,不可以受两代人的欺辱。”她自己得不到幸福,也不允许别人能到,她要打破整个周家的和谐与沉默,毁灭这个令她身心都备受折磨的地方,毁掉所有人的幸福。
  
  3.蘩漪人性的扭曲是家庭压迫与自由缺失的双重压迫下的产物。
  蘩漪本是一个聪明大方、美丽动人的大家小姐,她的修养与健康人生应该都是无可厚非的。可事实上从我们刚开始与蘩漪正面接触时,蘩漪的形象就已经是一个做事乖张、带有“雷雨”性格的人物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这与蘩漪所受的家庭压迫与自由的缺失很有关系。从周萍与周冲相差的年龄可看出,蘩漪应该是在17岁左右嫁给周朴园的。而此刻的周朴园已经是一个30多岁的中年人。或许蘩漪曾经努力过获得丈夫的爱,甚至生下周冲也是为了得到周朴园的爱也说不定,可是周朴园至始至终的无情与冷酷伤透了她的心,让她活得很疲惫,很凄苦。家里的大家长对她这个太太的不重视足以使蘩漪在周家没有立足之地,更何况蘩漪严格来说只是周朴园的续弦妻,本来的地位就不高。我们从鲁贵对蘩漪的态度中就不难看出蘩漪在下人面前的地位是不高的,甚至连下人都可以欺负她这个主子。所以说在周家蘩漪是备受压迫的,这也使得她的人性得以扭曲。另外,虽然蘩漪是受过一点新式的文化教育的资产阶级女性,但她毕竟还是“旧式的中国女人”,她时刻都要恪守妇道,不能有行动上的自主自由,长期只能呆在家里相夫教子,还要保持她太太应有的身份,做符合太太身份的事,可以说是一只名副其实的金丝雀。没有自由,心中的苦闷也就没有了疏解与缓和的地方,久而久之,她自然而然地就会人性扭曲,形成疯狂似精神病的性格。
  
  四、蘩漪是受社会新文化新思想影响下的革命者,但同时也是妥协者
  
  蘩漪这个人物的形象比较复杂,我们很难从某一个特定的方面来给她下定义,也很难说清楚她是新思想下的女性代表还是旧思想下的典型妇女。但曹禺在《雷雨》中给了蘩漪这样的一个定位:“她是一个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繁漪是个追求个性解放,要求获得真爱的资产阶级女人,另一方面她因受传统文化与旧思想的影响,自身还带有非常浓厚的封建色彩。
  
  1.蘩漪是受社会新文化新思想影响下的革命者。
  就蘩漪自身来说,她出身于富贵人家,上过私塾,又“受过一点新式教育”,这不仅使她具有了较高的文化水平,丰富了感情和精神世界,更重要的是使她具有了较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条件,所以当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掀起以后,受到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她不再安于“三从四德”所规定的命运,要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改变身为“工具”的命运,力图作为一个“人”而“真实地活着”。她不顾封建礼法高呼:“我的心,我这个人还是我的。”加上她所爱的周萍深受“五四”文化的教育,爱屋及乌也就会特别关注这一方面的文化,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尤其她是处在大家庭里受压迫受压制的一方,所以蘩漪本身的反抗性就会比别的人物来得激烈与彻底。她与周萍的相爱,并不是为了反封建,也不是为了追求个性解放,除了满足自己的情欲之外,是对自己丈夫不尊重自己的一种报复。她痛恨周朴园,要以自己激烈的举动来反抗周朴园。甚至到了最后,那个残忍的秘密都是由她这个被周朴园认为是疯子的人所揭开的,而这正是她勇于反抗的表现。
  
  2.蘩漪是受旧思想旧观念压迫下的妥协者。
  蘩漪身为封建大家庭之中的一员,旧的思想观念早已在她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了。更何况在她嫁给周朴园的18年里,她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在周朴园的监控下生活的,她想改变这种可悲的人生却又心有余而力不足。蘩漪之所以像几乎所有的大宅院中的姨太太一样阴差阳错地爱上丈夫前妻生的大少爷,并不是因为她天生放荡,而是环境所迫,在她平时接触的人中,无人可爱。而她从来就没打算走出家庭,也与她是一个“旧式女人”有关,她不愿也不敢走出家庭,一方面是因为她没有自立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她不愿放弃养尊处优的太太生活。在思想深处,蘩漪有许多沉重的无法消除的封建思想意识,如她很看重“名分”。尽管在文中蘩漪以“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我不这样看,我的良心不是这样做的”来否认与周萍乱伦的罪恶,但事实上蘩漪与周萍的相爱也存着难以摆脱的“犯罪感”,必须通过“闹鬼”来使其爱情合法化。又如蘩漪明明知道周冲爱上四凤,却对他的选择大加阻挠,提醒他:“她始终是个没有受过教育的下等人。”并决然地说:“我的儿子要娶,也不能娶她。”在周冲面前,蘩漪对四凤的偏见显然不是出于对四凤的嫉妒,因为四凤与周冲的相爱对她有利,这恰恰反映了蘩漪真实的封建贵族意识、等级观念、门第思想和家长意识。自己已经是封建婚姻的牺牲品,但仍然用封建婚姻的标准去要求下一代,甚至在为了留住周萍这个事件上,她还依赖起这个令她痛恨万分的封建家长制度,希望借周朴园的家长地位与权力帮她留住周萍,制止周萍与四凤离去。由此可以发现封建家长专制制度也是被蘩漪所认可与接受的。她在这种压迫与权力面前采取的是妥协态度,是顺从于这种制度。
  总之,对蘩漪这个形象我们要辩证地来看:一方面,她身上具有反封建专制的个性解放色彩,很大胆、勇敢地追求自由、爱情。她是周公馆这个死寂的封建专制家庭的一场突发的“雷雨”,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照亮了所有的黑暗与罪恶,发出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呼。另一方面,我们要把她与追求真正个性解放和民主自由的新女性区分开来,看到她身上的封建落后女性的局限性,这使她无法摆脱家庭、社会的束缚,无法获得最起码的个性解放,最后终被黑暗吞噬。她是旧制度、旧家庭里被凌辱、被摧残、被遗弃的受害者,是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和黑暗社会造成的悲剧人物,具有较深刻的典型意义。她的悲剧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她的不幸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她的叛逆和挣扎是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有力冲击。通过追求个性自由而产生的爱情,不是美丽的。所以,她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她的悲剧也就成为必然。《雷雨》成功塑造了蘩漪这个丰富、复杂而微妙的人物形象,刻画了她复杂而隐秘的灵魂。
  
  五、正确理解蘩漪这一人物形象,把握蘩漪内心的复杂情感
  
  蘩漪不像西方文学中的恶魔性形象那样直接用杀人、嗜血来表现一种复仇的欲望。她其实并不是真的想复仇,一直到最后都只是想把周萍拉回来。她的恶恶在骨子里,在恶的同时,始终有所求有所得,不是破罐子破摔。虽然蘩漪是以恶摧毁了周萍、四凤等人的幸福,但她也有不为人所知的善良与温柔。当周朴园公布了周萍的生母就是梅侍萍的时候,此刻已经与周萍发生了乱伦关系的四凤,无法忍受这突如其来的噩耗,冲出了门外,在这个节骨眼上谁都没有过多地考虑到四凤的心情,或者观察到四凤非正常的举动,只有蘩漪发现了这一点,她让周冲去追四凤,担心她会做傻事。由此可以看出,蘩漪其实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人,只是因为她长期地受压制才使得人性发生了扭曲。另外,虽然在最后蘩漪一再伤害着自己的儿子周冲,表面上她是一个自私不合格的母亲,可实际上对儿子的否定也只是一时的气愤,而并不是真的不爱儿子。她本身对周冲是十分宠爱的,在第二幕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一幅很好的母子图。蘩漪恨周萍但也很爱周萍,虽然她经常威胁周萍,甚至最后把周朴园搬出来与周萍来个鱼死网破,可她并不想真的想让周萍难过,当她得知因自己的一时气急而造成无法挽回的伤痛时,她悔恨起来:“萍,我,我万想不到是――是这样。”从表面上看,这个女人非常疯狂,甚至用卑鄙的手段,但实际上,她的动机不是要毁灭这个家,而是要挽回这个家庭;不是要毁灭周萍,而是要挽回周萍,她不希望周萍离开这个家。她实际上也只是一个渴望被爱的女人,只是一个渴望自由恋爱的女人。所以,蘩漪是可爱又可恨的,是一个内心火热却被阴霾所遮盖的人。我们在评论她的时候不能简单地以恶或善来作概括,而是要融入这个人物当中体会她那种复杂的情感。
  《雷雨》是从恶魔性出发来毁灭世界。恶魔在人性里面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因素,蘩漪之所以令人动容,我认为这个动容不包括同情,也不包括厌恶,使人感到非常震撼的是她把人性深处邪恶的东西翻出来。其他人都想掩盖这个东西,可是,她为了得到自己的幸福,像一个魔鬼一样,一步一步逼着周萍,逼得周萍与四凤走投无路,最后把这个家庭逼到绝路。所以我们要想很好地把握《雷雨》这部戏剧,对蘩漪的人物形象分析就显得至关重要。一切雷雨皆因蘩漪而起,蘩漪自身的“雷雨”也推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蘩漪是《雷雨》当中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对蘩漪这个人物形象的正确分析与理解有利于我们对那个时代的掌握。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第3版.
  [2]胡受昌.就《雷雨》访曹禺同志.破与立,1987,(5).
  [3]钱谷融.简评《雷雨》.语文学习,1980,(4).
  [4]曹禺.简谈《雷雨》.收获,1979,(2).
  [5]孙光萱.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读.教育出版社,1987.12.
  [6]王自立.中国现当代文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
  [7]郭沫若.关于曹禺的《雷雨》.沫若文集(11卷),1959.5.

推荐访问:略论 雷雨 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