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人文化冲击下的自我迷失] 迷失丛林游戏

  摘 要: 托尼・莫里森是著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在《最蓝的眼睛》这部小说中,她从黑人女性的视角出发,对黑人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探讨,揭示了黑人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价值观、审美观及道德价值取向的变异和扭曲,并试图探寻抵抗白人文化冲击、保留黑人文化的途径。
  关键词: 《最蓝的眼睛》 反殖民主义 白人文化 冲击
  
  美国黑人文学,也被称作非裔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学重要的流派之一。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非裔美国文学开始兴盛起来,并经过了三个阶段的发展,越来越多地受到了美国人民的欢迎,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黑人作家,对美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著名的美国黑人女作家,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黑人女性得主,为当代美国文坛树起了又一座丰碑。她坚持并推进黑人文学,试图通过描写美国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向世人展示白人及白人文化对黑人的深刻影响,以此告诉黑人民族,只有坚持和固守自己的民族文化才能在西方社会找到立足之地。
  在《最蓝的眼睛》这部小说中,莫里森对美国社会中存在的白人文化对弱势黑人群体在审美观、宗教信仰及道德价值取向的影响作了全面的讲述,整部作品是对美国社会各个层面上后殖民性的编码,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文化殖民主义的影响下,一些黑人被同化了,他们弃绝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和传统,最终丧失了自我。
  
  一、后殖民主义与文化殖民主义
  
  后殖民主义是研究和分析这部小说时的合理选择。后殖民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研究,在西方理论中通常被定义为殖民地时期之后的研究。后殖民主义在一些殖民研究也被命名为非殖民地的延伸,在西方学术里得以继续,作为人文学科的一个分支,它集合了“用来检验欧洲王国原殖民者文化(文学、政治和历史)与世界其他国家关系的理论和评论策略”。后殖民主义作为一个复合词,可能在这里导致误解:在字面意思上,“post-”的意思是:在……之后,但是“由于所有的后殖民主义货架仍然以不同的形式处于公开或微妙的新殖民统治之下”,这个术语应该包括殖民时期中有着不断的反抗和重建的部分。因此,后殖民主义这个词(就像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一样),就显示了与前面包括的几乎完全不同意识形态。
  一般来说,后殖民研究至少包括四个明确的领域:1.帝国文化。2.殖民地文化。3.反抗帝国主义的文化。4.第一世界的主流文化与第三世界的边缘文化。后殖民研究关注“殖民主义的物质效果和全世界对此的隐藏反应的巨大分化”。而且,这也提示了帝国主义文化在找到自我后,帝国文化和本地文化之间的对话。与其内容不同,后殖民主义不只是一个“无意识的、无痕迹的和一成不变的”反抗过程,事实上,它包括与帝国主义明显有关的宽范围的行为。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后殖民理论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它主要研究攻击性文化对第三世界的影响,这在本质上,就是文化殖民、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由于后殖民主义一般是研究殖民主义对第三世界攻击的影响程度,将后殖民主义放到文化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后殖民主义主要是文化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
  文化殖民主义意味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流文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他们的经济理念、政治、军事、舆论、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依靠其强大的经济、政治、军事和媒体,比如杂志、书籍、电脑软件、电影、电视和网络等,在文化和思想上影响和同化其他国家,这正是殖民态度和行为的延伸,但是与殖民主义也有所不同,因为文化殖民改变和同化的是第三世界人们的精神世界,而殖民主义改变的是人们的物质世界。
  
  二、白人文化对黑人心灵的冲击
  
  黑人作为美国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从当作奴隶被贩卖的那一天起就一直被社会所歧视,因此他们所代表的文化也就自然被看作是弱势文化。在美国社会中,白人文化是作为强势文化而出现的,因此黑人文化这种弱势文化一直受到强势文化,即白人文化的一轮又一轮的冲击。文化殖民主义不再通过武力来达到其同化其他民族,而是通过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及媒体,改变被统治者的思想和文化。在西方社会中,强势文化有更多机会向人们证明其合法性,向被统治者灌输自己做统治者的天经地义,慢慢地,这种不平等的现象便会被接受为生活的自然秩序,被统治者不再质疑和反抗,从而达到了统治者的目的。
  《最蓝的眼睛》的切入点是美国主流文化下的审美观,莫里森通过对小说中几个女性的自卑甚至渴望改变种族类别的畸形心理的描写,向人们展示了白人强势文化下的黑人审美观的扭曲过程。黑人因他们的黑皮肤、大鼻子、棕色的眼睛和他们独特的身体特征,可以很明显地和美国白人区分出来。因为人的身体是最明显区分种族的标志,所以黑人的对自己的憎恨就经常地表现在这一方面。
  《最蓝的眼睛》主要是为围绕一个黑人女孩佩克拉展开。佩克拉由于肤色的原因,得不到教师、同学甚至是父母的喜爱。佩克拉将她不受欢迎的原因归咎为她缺少一双蓝色的眼睛,因为她认为在白人和黑人中,那些受欢迎的人都是因为有着美丽的蓝眼睛。从小说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佩克拉多么渴望有一双蓝眼睛。对佩克拉来说,蓝眼睛就代表着她生命中追逐的无尽梦想。佩克拉希望拥有蓝眼睛的梦想,正是白人文化认为标准的美丽法则:“大人们、大女孩们、商店、杂志、报纸、橱窗――全世界都一致认为所有的女孩儿都喜爱蓝眼珠、黄头发、粉皮肤的布娃娃。”[1](p12)
  对蓝眼睛的痴迷,让佩克拉越来越憎恨自己,我们可以从她对蒲公英的态度察觉出来。当佩克拉用自己的眼睛看到蒲公英的时候,蒲公英是漂亮和讨人喜爱的,拥有蒲公英,让她成为世界的一部分,也让世界成了她世界的一部分;而当她从白人的角度来想这些花的时候,她就觉得这些蒲公英是“丑陋的种子”,这不同的想法,正是由于她对自我的放弃。在小说中,她竭尽全力让自己变成一个白人女孩。比如,当弗里达给她放在蓝白色印有雪莉・坦布尔的杯子中的饼干时,佩克拉“喝牛奶喝了很长时间,看着雪莉・坦布尔带有酒窝的头像时充满爱慕之情”。[1](p12)她花光所有的钱,用来买包裹着玛丽・珍照片的糖果,因为她觉得“吃了糖块就好象吃了那两只眼睛,吃了玛丽・珍,爱上了玛丽・珍,也变成了玛丽・珍”。[1](p32)
  佩克拉是白人审美标准的牺牲品,她的悲剧也来自她的家庭。我们都知道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教育和心理发育是极其重要的,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在小说中,佩克拉对自我的憎恨首先来自她母亲的影响。在这部小说中,佩克拉的妈妈波林就是一个在西方主流文化下迷失自己的人。
  在文化殖民主义的影响下,波林不是一个爱自己孩子和丈夫的好妈妈和好妻子,她和乔利之间的恶劣关系,不仅影响了他们自己,而且把他们的孩子带进了痛苦之中。她不爱自己的孩子,她爱着她所工作的白人家庭的成员。虽然波林一天要工作12到16个小时来供养自己的孩子,但她从来对自己的孩子不亲热,不向她们显示自己的母爱。为什么波林对她的家庭有这样的态度,对自己的孩子如此漠不关心?这都是由于统治文化和西方美丽标准的影响。就像佩克拉羡慕雪莉・坦布尔和玛丽・珍,波林羡慕拉克・嘉宝和琴・哈罗,她们都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接受了西方社会的美丽标准,她们都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迷失了自己。电影给了波林心理上的满足,而这种满足,是她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得到的,“在银幕上她最终找到了昏暗的树林,僻静的小路,无尽的河岸,以及温柔的目光。在银幕上,丑陋变得完美,盲人重见光明,跛足扔掉拐杖。在那里没有死亡,人们随着音乐举手投足。在那里黑白形象由光线打上银幕聚拢在一起,形成完美的整体”。[1](p78)
  在我们的思想中,不论是深黑还是浅黑,都是属于黑人的。但是在小说中,深黑色皮肤和浅黑色皮肤并不是属于一个群体。在浅黑色皮肤黑人的眼里,他们和深黑色皮肤的黑人不同,他们和白人更接近,他们由于自己的外表便有了优越性的错觉,并认为与白人美丽标准的种族纯净性有了一定的关联。在这个小说中,佩克拉和波林这样的深黑皮肤成了最明显的和白人的对比,与他们相比,浅黑皮肤的人,像杰拉尔丁和莫林,她们是属于白人群体的。杰拉尔丁是白人文化错误引导的体现,就像小说中写的一样:“她们上公立学校师范学校,学习如何尽善尽美地替白人干活;上家政课学习如何为他们做饭;学教育学来教育黑孩子顺从听话;学习音乐好安抚劳累的主人和他那颗迟钝的心灵。”[1](p54)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看出,杰拉尔丁已经彻底被白人文化所同化,她把自己的家庭叫做“干净和安静的有色人种”,而不是“肮脏和喧闹的黑鬼”,以此展示自己的不同。她由此放弃了
  自己的黑人身份,放弃了自己的传统,放弃了自己的文化。
  
  三、结语
  
  《最蓝的眼睛》是一部沉重的小说,它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被扭曲和变异的世界,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了白人主流文化对黑人心灵的深刻影响。虽然小说中描述了被白人文化同化和扭曲的黑人,但是小说中对克劳迪娅一家的描写让我们从黑暗中看到了一丝的光明,克劳迪娅对洋娃娃的肢解表明了黑人对白人文化的抵抗,克劳迪娅的母亲对布鲁斯音乐的坚持唱出了黑人在逆境中求生的信心。莫里森的目的是要告诉黑人,如果放弃了自我身份,弃绝了黑人文化与传统,那么后果就将是悲惨的,只有抵抗白人文化的侵蚀,保留黑人民族文化,才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参考文献:
  [1]托尼・莫里森著.陈苏东译.最蓝的眼睛[M].海口:南海出版社,2005.
  [2]王守仁,吴新云.性别种族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赵娜.《最蓝的眼睛》后殖民解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1).
  [4]胡俊.《最蓝的眼睛》中非裔美国人的自我憎恨[J].山东外语教学,2006,(1).

推荐访问:白人 迷失 冲击 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