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话语理解中的语义空位】 话语语义分析

  摘 要: 语言的理解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本文详细讨论了语义空位在话语理解中产生的方式,并通过关联理论与具体语言现象分析了认知语境在话语理解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语义空位 关联理论 话语理解 认知语境
  
  语义是通过各种信息结构方式、各个层次表达出来的,语言语义学的任务就是要描写各种表达意义的方式、手段所组成的分层次的结构。然而话语的理解是一个动态的千变万化的认知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对话语的空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理解话语是一个重构意义的过程:听话人需要结合各种语境信息,运用语用推理规则,解读说话人发出特定话语所传达的意义。
  
  一、话语的理解
  
  言语交际的话语大量充斥着不确定性、不完整性、不明晰性,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一方面,话语所表征的只是充满跳跃、变化的思维活动和内容的一部分,存在一些表面意义含混、模糊的话语并不意味着思维也是混乱不清的。另一方面,言语活动总是发生在相对确定的时空、社会和心理环境中的。交际双方共享的各种语境信息以及特定场合下的交际意图,有助于从不确定、不完整、不明晰的话语中整理出明确的、完整的、清晰的内容来,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交际的目的。
  
  二、关于空位的界定
  
  (一)概念
  空位是话语交际的特点之一。简单地说,空位是较常见的。配价成分未体现出来的位,分为句法空位和语义空位两种,前者是指句子中省略了某个成分。例(1):
  a.[他打开( )]的
  b.[( )打开房门]的
  c.[( )打开( )]的
  然而语义空位是指话语中含有并非现有词语表示出来的意义,即说话人并没有直接、完整地陈述他的观点,而是通过一种语内表现行为(即以言行事)来表达另一种语内行为(Searle),这种间接的言语行为就形成了语义空位。
  (二)语义空位产生的方式
  语义空位在话语中形成了不完全表达,有多少不完全表达就有多少语义空位,关于其产生的方式大体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1.因省略推理步骤而产生的语义空位。
  在理解对话的复杂推理过程中,交际双方常常省略推理链条中的某些环节,为此选择一个关键条件来代替整个推理,从而蕴含一个无需明说却是必然的结论,形成一个语义。例(2):
  Clerk:What about this shirt?
  Customer:It’s too expensive.
  从以上的话语中,语义空位产生于too的使用。我们知道too表示“太……”时往往是相对于某一参照物来说的,即完整的表达方式应是too...for sth./sb.(对于某事/某人来说太……)或too...(for sb.)to do sth.(太……以致某人不能干某事)。这里,顾客认为服务员所推荐的衬衫太贵,心目中也一定有其特定的参照物。服务员要彻底理解这位顾客的意思,就需推断出顾客心目中的这个参照物,否则将无从做出相应的促销反应。
  2.因省略对话性而产生的语义空位。
  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往往发现这样的情况,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语的整个过程中,总是设想着受话人可能做出的种种潜在的反应,如潜在的质疑、评论、补足等,并将它们作为参照系。例(3):
  A:Shall we visit the museum?
  B:If time permits.
  在以上对话中,我们可以根据语法知识知道B的回答是一个省略句,缺乏完整的语义表征,需要结合上下文予以填充。
  3.由非正常使用词的各种语义关系而形成的语义空位。
  会话交际中的一些语义空位是利用词义关系造成不完全表达体现出来的。这种词义关系有很多种,比如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上下义关系、整体―部分关系、词的内涵与外延关系、词的搭配关系,等等。其中尤其是词的伴随意义或附加意义,它既是形成空位的关键因素,也是帮助人们理解空位的主要依据之一。例(4):
  A:How are you?
  B:I’m in good shape.
  shape前面有了good的修饰限定,故表示“我很好”。若没有good的修饰,句中shape的意思就不得而知。这符合费斯所提出的“意义取决于搭配”的语义分析原则。语词的逻辑搭配不同于背景平面中的固定习惯搭配,它只有在语法规范下才能成语义理解。这是因为意义不是由词汇表达的,而是由词汇和语法作为一个整体表达的。在英语中同音词(homonym)和多义词(homograph)大量存在,由围绕该词与其它词组合的搭配联想,可折射出多种不同的词义。若缺乏逻辑语境的限制,话语理解将是困难的。
  4.由于使用含糊表达方式而造成的语义空位。如(5):
  A:When can I take back my watch?
  B:It will take some time to repair your watch.
  在(5)中,B并没有确切地告诉A何时可以取回手表。some time是一个模糊表达,可以是几分钟,也可以是几个小时,甚至是几天、几个月。这一不确定性导致整个话语意思(指显义)变得不够明朗。
  由此,语义空位对话语理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很有意思的是,尽管我们每天的对话交际中存在着许多类似上面例句中这样的语义空位,但我们有时候仍能成功地实现交际目的。这是为什么呢?帮助人们填补语义空位,领悟会话含意,实现交际任务的根本机制是什么呢?
  
  三、成功理解话语的依据――共同的认知语境
  
  在谈这个问题前先让我们来看一个公式。西方语言学家们曾以逻辑公式“Sg(m(p))”表示句子意思的结构组成,其中“Sg”表示语境、交际目的、合作原则等语用条件,“m”表由说话人的主观情态所决定的语调语气等,“P”则是命题语义内容(周祖全,1994:72)。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句子的意思结构体系由以下三个层次综合而成:第一个层次是“语义知识”所涵盖的句子客观性意义;第二个层次是“语用层次”,包括语境背景知识、推函、交际切分、指称的变化等;第三层次是言语主体层次,即说话人、受话人因素,它具体化为交际意图、言语目的、主观感受、对真假值的把握程度等。这个公式虽是概括表达句意结构的,但我们认为它对对话意义结构体也很适用。每一个对话结构体也都是由语义知识层次和语用操作层次综合而成的。在语用操作层次里,最关键的条件就是交际双方共同的认知环境。这是一个范围很大的概念,既包括哲学、心理学含义上的认知属性和特征,也包括具体到交际双方在某时、某地、关于某人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它们是填补语义空位的基本依据。逻辑层语境平面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以共有的逻辑思维形式为前提;(2)建立在语法规范的基础上;(3)以语词、语句、语篇的组合方式及其前后的逻辑联系为特征。
  传统语用学认为,话语理解的过程是先有确定的语境,然后是理解过程,最后才获取相关性。而关联理论认为,相关性并不是理解过程的最终目的,而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因此恰恰相反,人们总是先期待话语是相关的,然后再试图选择一个最相关的语境,并获得最大语境效果,所以说认知语境是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建构的结果。
  Sperber&Wilson指出,一个回合的交际结束时,经过上下文的推理而得出的新的语境含义和处理过的假设会存留在演绎机制的记忆中,构成处理下一个信息所需的即刻语境,又称初始语境。听话者在理解话语时可以对这个初始语境加以延伸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语境。语境的延伸有三种方法:1.回忆过去,利用以前的演绎过程中已推导或利用过的假设。2.利用百科知识。3.从情景语境中获取信息来扩大认知语境(刘家荣,1997:22)。
  
  四、结语
  
  由于语言本身的模糊和语境的变化,话语可能引起多种解释。关联理论认为,理解话语的标准是人类认知假设,而人类认知假设认为,人类认知事物时总是遵循着一条关联原则即根据与之有关联的信息来认知事物。关联理论从认知的角度为探讨语言形式与语用理解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框架,对重新研究语义与语用学界面的许多现象提供了一条新的探索路径。
  
  参考文献:
  [1]Sperber,D. & Wilson,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Oxford:Blackwell,1986a/1995.
  [2]何自然.再论语用含糊[J].外国语,2000,(1).
  [3]刘家荣.话语相关与认知语境[J].外国语,1997,(3).
  [4]钱冠连.何为语言全息论?[J].外语研究,2002,(02).
  [5]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推荐访问:语义 空位 话语 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