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眼皮是隐性基因【隐性辍学的形成原因探究】

  摘要: 隐性辍学的形成原因来自教育、社会、经济、文化、情感各个方面。“唯升学教育”是形成隐性辍学的教育原因;“唯学历是举”的用人体制是形成隐性辍学的社会原因;“一切向钱看”的价值体系是形成隐性辍学的经济原因;“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期望是形成隐性辍学的文化原因;“有谁在乎我”的情感指向是形成隐性辍学的情感原因。不改变这些原因,就不能遏制隐性辍学的蔓延,克服教育的危机。
  关键词: 隐性辍学 形成原因
  
  隐性辍学已上升为现阶段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要坚决遏制和逐步消除隐性辍学,完成教育发展新阶段赋予义务教育的历史任务,就必须深入全面地探究隐性辍学的形成原因。由于隐性辍学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厌学和“缺学”,而“缺学”又往往导致厌学,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厌学的原因也就是隐性辍学的原因。厌学和隐性辍学二者具有同源性,只不过厌学的原因居于表层,容易探寻;而隐性辍学的原因匿于深层,较难挖掘罢了。由于隐性辍学学生群的核心由“差生”构成,因此,研究“差生”的成因,也就是研究隐性辍学的原因。“差生”和隐性辍学二者具有同源性,只不过“差生”不是隐性辍学学生群的全部构成,它的成因也只是隐性辍学的局部成因;而隐性辍学的成因要广泛得多。所以,从研究厌学和“差生”的产生原因入手,继而克服已有研究的表层性和局部性,深入挖掘,广泛探究,细致梳理,就能够找到隐性辍学的众多源头,溯其源而识其本,为正确认识隐性辍学的基本性质,提出遏制隐性辍学的对策建议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一、“唯升学教育”是形成隐性辍学的教育原因
  
  1.唯升学教育不简单等于应试教育
  在研究厌学原因和探寻“差生”成因的时候,人们几乎众口一辞地把矛头指向应试教育,认为“一切为了考试”是形成厌学和“差生”的罪魁祸首,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把教育手段误认为教育目标。从字面理解,应试教育就是应对考试的教育,它并不包含具体的考试目标、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它是一个广义的中性词,而不是狭义的专用词。任何教育都存在教育目标和教育质量实现程度的考核评价问题,考试就是考核评价的一种手段。作为一种手段,任何教育都可以使用它。科举考一篇八股文是考试,木匠师傅让徒弟独力完成一个小板凳也是考试;参加统一高考是考试,参加技术实作考试也是考试,甚至参加一场街舞比赛也是考试。只不过考试的目标、考试的内容、考试的方式、评定成绩的标准不一样罢了。所以应试教育本身并没有错,而是现在承载给应试教育的目标、内容、方式出了问题。换句话说,考试没有错,错不错要看为什么考、考什么、怎样考。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都必须进行质量评价,都必须进行相应的考试,为真实评价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质量的考试何错之有?我们缺少的正是这样的过硬考试,缺少的正是为应对这种全面考试而实施的教育。现在人们把板子打在应试教育身上,是因为现在的应试教育没有以义务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而是只以升学选拔功能为唯一教育目标,以统一高考和中考为唯一教育质量评定方式。在这种特定的语境中,应试教育由一个广义的中性词,演变成了狭义的专用词,专指应对我国统一升学考试的教育。人们群起而攻之的不是一般意义的应试教育,而是以升学为唯一目标、以统考为唯一评价方式的应试教育,即唯升学教育。唯升学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祸根,“应试教育”成了唯升学教育的代名词和替罪羊。所以,不应从应试教育中去寻找隐性辍学的原因,而要从唯升学教育中去探究隐性辍学的教育原因。
  2.教育目标和评价机制的唯一性
  唯升学教育成为隐性辍学教育原因的根源在于现行教育目标和评价机制的唯一性。教育目标和评价机制的唯一性的本质是以升学统考为唯一目标的精英教育,这种教育改变了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促成了隐性辍学状况的形成。
  我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第三十四条中明文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我国对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的法律规定。对教育对象的规定说明义务教育的学生是所有我国适龄儿童、少年,而不仅仅是已经在校学习的学生。对教育目标的规定说明义务教育必须做到“两个全”:一是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部分有升学可能的学生;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促进学生应对升学考试能力的发展。从本质上说,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在教育目标上的体现。所以,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是全人教育、全面教育,它虽然有选拔人才、培养精英的任务,但这只是培养目标的一部分,决不允许以部分目标代替整体目标,将精英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
  然而,现实中的学校教育目标与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目标之间存在本质的差别。前者只以升学为唯一教育目标,只以有升学可能的学生为教育对象,只以统考科目为教学内容,只以统考分数为质量评价依据。从本质上说,就是“以升学为本,片面发展。一切为了升学的学生,为了一切升学的学生,为了升学学生的一切”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在教育目标上的体现,义务教育被偷换成了以应对文化统考的精英教育为本质的唯升学教育。
  我们绝不反对义务教育为培养精英作准备,相反我们认为义务教育应该奠定培养多样化精英的基础,但是我们坚决反对义务教育以培养精英为教育目标,特别反对只培养升学统考精英,而不去精心培养一般学生和有专业技能的“另类精英”。我们之所以旗帜鲜明地反对以应对文化统考的精英教育为本质的唯升学教育,是因为这种教育改变了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违法故意”。它将那些升学无望或不愿升学的学生排斥在教育对象之外,使这些学生得不到完整的真正的义务教育,成为隐性辍学的学生群体,甚至将隐性辍学中的部分学生最终“逼上梁山”,走向显性辍学,使义务教育的教育目标落空。
  唯升学教育将义务教育的学生“逼”成隐性辍学的学生,主要是从动力缺失、厌学厌教、划一模式、枯燥手段等方面形成的,下面分别进行论述。
  3.唯升学教育造成的动力缺失形成隐性辍学
  义务教育是国家以法律手段实施的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教育,按照其性质而言,应该不存在教育动力问题。然而由于义务教育法的普法宣传、执法难度和执法力度等问题,仍然需要有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动力参与,才能得到真正的完整的实施。“大部分学生还能坚持到初中毕业考试,这主要是很多家长怕罚款,国家不是有规定,不送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就要罚款吗,因此,还是有很多学生熬到毕业会考,当然,有的学生也是为了出去打工方便,毕竟有个接受义务教育的学历。这总比那些没有的好吧。”[1]唯升学教育正是在这个问题上造成了义务教育动力的缺失,使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出现了隐性辍学的状况。义务教育动力的缺失表现在学生、家长、学校三个方面:
  (1)“白学”――隐性辍学的学生丧失学习动力。
  唯升学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具体目标就是考上普通高中,进而考上大学。然而,这个目标并不是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所需要的。
  一是学习困难,升学无望的学生。认为升学目标可望而不可及,学也白学,丧失学习动力,形成隐性辍学。杨润勇等人的课题报告表明:占应届毕业生70%的差生中有86%沦为辍学生,这些辍学生占该届辍学生总数的81%。学生选择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学业成绩长期居于其他同学之后,是因为他们实在无法摘掉差生的帽子。[2]邵珠玲在山东滕州市某农村初中二年级10个班的问卷调查表明:学习成绩处在下游的占约30%,学习成绩处在中游的约占50%,学习成绩处在上游的约占20%。学习成绩不佳造成的压力,成为初中学生走向辍学的基本原因。[3]一名辍学后从事建筑小工的青少年说:“其实我也想上学,可我学不好,跟不上,就是学了将来也考不上大学,学那有什么用啊,还不如跟他们(村里外出务工的人员)出去打工挣钱呢,也还能学点手艺。反正我们村像我这样的大部分都去打工了。”[4]有的孩子说:“我不怕劳动,但一看见书就头痛,实在是学不进去。本来就不是念高中、读大学的料。虽然学校领导、老师与家长苦口婆心地规劝,但我还是不想返回校园。”[5]据笔者所知,初中生辍学的原因除了极少数是由于家庭困难外,绝大多数同学都是因为学习成绩差而产生厌学情绪而离开学校的。这些学生在没有彻底离开校园之前,都有一个隐性辍学的过程,大多数选择在二、三年级完全辍学。
  二是无升学愿望的学生。认为升学目标没有意义,学不学无所谓,丧失学习动力,形成隐性辍学。调查结果表明,10%的农村初中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农村初中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农村初中生选择就业,27%的农村初中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6]卢国辉等对云南省元阳县胜村中学调查,发现辍学学生的家长中有55%的父母觉得孩子读书对改变家庭生活没有什么好处。特别让人担心的是有75%的辍学生觉得读书对改变自己命运和家庭经济没有什么帮助,还不如出门打工实惠。[7]高校不菲的学费,大学生就业的艰难,也使得农村初中生不愿意再读高中,他们不想以自己几年的青春做“赌注”去赌一个在他们看来并没有成才希望的未来。就业、成才信心的缺乏导致许多农村初中生辍学。[8]
  三是认为课程是为升学设置的,学了无用,不如不学,丧失学习动力,形成隐性辍学。唯升学教育片面抓智育,在智育中又只注意与升学考试有关的科目,除了学习和应试,学生在学校得不到任何其它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让大部分没能力或没机会升入高中的学生两手空空地回到农村,成了“致富无门路,打工无出路”的一群“农盲”。覃琦在调查中发现他们寨子有两个堂兄弟,堂哥小学都没有读完,而堂弟则是高中毕业,只是没有考上大学,就回寨子来了。回来是回来了,可什么事情都不会做,高中里没有教怎么犁田吧,没有教如何插秧吧,也没有教你如何使唤牛吧,而学到的其他知识在我们这里又有什么用呢?而堂哥从小就跟随父母,那些农活都学会了,自己还自学做木工,挣到很多钱,现在有好多媒婆给他介绍对象呢;相反,堂弟整日无所事事,好吃懒做,还特别清高,寨子里的老人一看见他就躲,好像是碰到瘟疫一样。[1]这种情形让广大农民和农村学生深切体会到“读书无用”,从而失去学习的动力。相反,在民族地区的寺院或清真寺里,有不少适龄儿童,都是自愿进入的。这种现象常常令一墙之隔的学校十分困惑。为什么学校没有寺院那样具有吸引力?主要原因是学校所学与当地所用没有多大关系,而寺院里反而教孩子们学一些实用技术。[9]
  (2)“白送”――家长丧失送教动力。
  家长送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动力虽然有所不同,但在唯升学教育的环境下,这些不同的送教动力都会逐步减弱,甚至丧失,使其孩子形成隐性辍学。
  一种送教动力是让孩子通过义务教育进入高中,考上大学,取得经济回报,从而改变孩子的命运和改善家庭的贫困生活。据刘守义的调查结果,86.5%的家庭以让子女学到文化知识为今后生活,工作打基础为其投资的主要目的;有53.4%的家庭希望子女通过读书跳出农门;12.9%是家庭定向性的,即“考大学,为家庭争光彩,自己将来可以安度晚年”。[10]但是随着大学费用高昂难以承受投资压力,以及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就业收益不足以收回投资,这种送教动力就受到了很大影响。因此,除非初中学习特别优异,否则还不如不上高中,因为高中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在社会上竞争的相对优势并不明显,他们所从事的工作和获得的收益没有性质上的差异。而不上高中,就没有必要上完初中,就上一两年,年龄也大点了,在家长、亲戚、朋友的带领下可以出外打工了。孩子了解到家长的这种想法后,往往就放弃学习,进入隐性辍学状态,等待家长安排打工时机的到来。
  另一种送教动力是因为孩子还小,让孩子通过义务教育学习一些基础文化知识和简单的实用技术,长大一些后就回家劳动或去打工挣钱,养家活口。一个教师给记者讲了一个家长会的故事:“一次开家长会,我问家长们,孩子初中毕业后想送孩子继续读高中的请举手,43个家长当中只有8个人举起手。我问不举手的家长们为什么不支持孩子继续念书,他们面面相觑,有人就说,举还不是白举?我们家那块材料(指自家孩子)就那样了,还指望他什么?只要筋骨练硬一些,出来能干活就行了。我接着问:为了完成9年义务教育的请举手,有21个家长齐刷刷地举起手,我无奈地笑了,看来家长不用心,孩子肯定会懈怠,勉强上到初中毕业也是因为有法律管着。”[11]当家里的大孩子上到初中时已经可以从事一定的劳动,而小孩子还小无法出外打工给家庭带来经济收益和帮助时,这样家庭就会选择让大孩子放弃学业出外打工,给家庭带来经济创收的同时供养和维持小孩子的学业。当家里需要农业工作时初中的孩子更容易替代一个成人劳力去从事农活以减轻家庭负担。有一部分农村家长认为“孩子读几年书能识几个字就成”,因此往往在孩子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时便认为孩子没必要再继续学业。[12]即使家中不缺劳动力和经济收入,也因为只为升学考试开设的教学内容对孩子就业没有帮助,而听任孩子放松学习,进入隐性辍学状态。“即使有的地区开设了一些农业实用技术课程,但针对性不是很强,同时也没有专业教师,学不到真正能应用的知识,更多情况是实用技术课只写在课程表上。这种情形对于大部分升学无望的学生来说,读书不能为其日后谋生提供多少帮助,没有多少眼前的经济利益,也降低了农村家长送子女读书的积极性,正如有的农民所说的:初中毕业生回家务农,‘学过的没有用,要用的又没学’,‘种田不如老子,理家不如嫂子,挣钱没有路子,致富没有点子’。农民们是最讲究现实的了,一旦看不到教育所带来的实际效果,他们往往放弃对孩子的教育,这也导致部分孩子失去进一步求学的机会。”[13]
  还有一种送教动力是把学校当成“托管所”。“有不少富裕的家庭,把子女当作掌上明珠,对孩子有求必应。这些‘小皇帝’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到了学校,受不了纪律的约束,更懒得读书写作业。有一学生在学校除了睡觉别无他事,老师向家长反映,家长竟不以为然地说:‘我只想让他在学校开心玩玩,至于学不学什么东西无所谓,反正我的财产他两辈子也花不完了。’这种富而骄奢的态度,以为有钱就有一切的心理,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后来,这位学生连在教室睡觉也不愿意了,结果可想而知。有的学生家长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凭自己的一技之长,抓住了机遇,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占据先机,成为身价不菲的老板。在他们眼里,读书似乎没有什么价值。‘大学毕业了,还不照样给别人打工?’‘我没读什么书,还不照样当老板?’这种‘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也是一些富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14]
  (3)“白教”――学校丧失教育动力。
  唯升学教育考核政府业绩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当地的教育质量,看当地的中考、高考升学率;社会、家长评价一个学校主要看该学校的升学率,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学校也以教师的教学成绩来评价教师,这样升学率就与奖金、评优、评职、晋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对于那些升学无望的学生,学校认为教了也白教,自然就失去了教育动力。严重的直接用提前毕业、退学转学方法,把这些升学无望的学生赶出学校:巴中市巴州区义兴中心校初三2班本学期开学突然减少了16人,原因是成绩排名靠后“伤心”辍学打工。15岁辍学打工的小华告诉记者:“在上学期半期考试前,班主任李老师就明确宣布,排名30以后的同学,下学期自找出路,要么转学,要么留级。”“老师的话刺伤了我们的自尊心,所以好多同学都不想读书了。”记者分别与远在广东打工的小佳(化名)、小芳(化名)和转学到离家很远的另一所学校的小辉(化名)取得联系,这几位同学均说,在上学期末的时候,李老师当着所有同学讲,排名40以后的学生应该尽早自找出路。“因此,我们没有脸面继续留在原来的学校。”[15]一般的则是用班级编排、课时设置、座位安排等方法,给予这些升学无望的学生歧视性的教育,缺管少教,任其混到毕业。轻微的则是用冷淡、漠视、放任的态度对待这些学生,让他们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自生自灭。[16]在学校失去了教育动力的情况下,这些学生如果不选择离开学校,就不可避免地要处于隐性辍学的境地。
  4.“唯升学教育”造成的厌学形成隐性辍学
  隐性辍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厌学,广义的厌学是厌烦、厌恶、排斥学习,而狭义的厌学则是指厌烦、厌恶、排斥唯升学教育的学习。厌学是导致初中生隐性辍学的最主要的直接原因,而厌学的根子又在于唯升学教育。
  一是因不堪重负的学习压力而厌学。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不得不采取延长学生学习时间、强迫教师加班加点,进行各种各样的变相补课,有的学校甚至连节假日也不放过。各科任科教师为了高分数也是轮番上阵,搞题海战术。一些学校干脆把‘副科’、自学和课外活动时间全部压在‘主科’上,超负荷、高强度的学习任务使学生不堪重负。据统计,一名初中生每天早晨5点起床,晚上11点休息,睡觉时间只有6个小时,早、中、晚用餐时间也只各有30分钟,其他时间全部用在上课、背诵、做题当中。枯燥乏味、紧张疲惫的学习生活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许多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对学习毫无兴趣可言,必然产生厌学情绪,导致辍学。”[13]学生对这种生活深恶痛绝:“只要不让我做作业,我愿变成一只小狗”(山东省胶东地区某一小学生日记),“讨厌死了,见他的鬼去吧!把书扔进高压锅里,用小火煮上一天,拿出来再用锤子砸,砸,砸,再浸入浓氨水,浓硫酸,浓硝酸――用棒砸,狠狠地砸,打,送入火炉,烧成灰,最后为他拍张照,留作幸福的纪念!”(某离家出走的学生的作文)。
  二是因不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而厌学。唯升学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是为升学选拔精英人才而设计的,没有真正体现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和多样性的需求。学校课程结构单一、教学系统缺乏弹性,“全国统一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和教师都有距离感。表现出的主要特征就是‘高’和‘深’。所谓‘高’指的是教学内容过于城市化,离孩子们的生活经历太远。‘深’就是教学内容太难,超出了孩子们的接受能力。就教学内容难的问题,一位从事了40多年农村教育的老教师说:‘现代的中学课本也太难了,其中的许多事别说懂,听都没听说过。’教学内容偏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升学竞争。”[17]这些升学教材的内容怎么能够激发起不升学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不厌学呢!为了与统考“接轨”,课程“一刀切”,学生的选择权被剥夺;教师仍是课程实施的主宰者,学生被“边缘化”。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学困生处境艰难。调查发现,初一学生的成绩差距往往并不是很大,分化较为严重的是初二年级,初二又是辍学的高峰,这一点也被其他的研究证实。学困生转化为“辍学生”,有一个“厌学”和“隐性辍学”(指学生由于厌学而经常缺课,这时家长往往不知情)的过程,如果教师不闻不问,学生便会最终走向辍学。[18]
  三是因不能克服的学习困难而厌学。唯升学教育的残酷竞争性加大了义务教育的学习困难,使之产生厌学。“学习困难的学生是辍学学生的重要来源之一。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一般都很低,许多学生小学时仅语文、数学两门课就没学好,到了中学,学习科目增多,知识更难,由于无法跟上课程进度,上课就像坐监,……最终必然产生厌学、恐学心理,这部分学生往往熬不到初三就早早离开了学校。”[13]“我已经尽最大的能力去做作业了,做到晚上11、12点多钟,做到自己脑子已经用光了,还是做不出来,可爸妈还是逼我做。我被一直闷到现在,闷坏了。我看到爸爸妈妈有恐惧感,我觉得爸爸、妈妈、爷爷都对我不好,所以我恨他们。[19]“我们学校,初二年级,仅我知道的,就有3个学生在4月份相继辍学,平均10天走1个。3人都是因为成绩下降,跟不上,不想学了。”吉林省东丰县那丹伯镇某中学初二辍学学生郑绪民(化名)说。“俺们这儿,多半孩子没念完初中就不念了。学校道儿远,孩子上学遭罪,再说,100多个学生,能考上高中的也就10多个。”儿子正念初三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某饭店女老板说。“九年义务教育,俺村没有能完成的。教育系统的人倒是挺负责,总来做思想工作,但主要是孩子厌学。”[20]从总体上看,13%的学生学习成绩属于中等偏上,42%的学生学习成绩中等,45%的学生学习成绩很差。只有44%的学生能够适应学校的学习,其余56%的学生不能适应学校的学习。[21]面临这种不能克服的学习困难,学生能不厌学、能不隐性辍学吗?
  5.“唯升学教育”的划一性教育模式形成隐性辍学
  唯升学教育为了能够准确、便利、高效地实现选拔精英人才的教育目标,就必须对教育的各种要素实行划一性原则,并将划一性原则制度化,用统一的“一把尺子”来实施教育、评价教育。这种划一性原则无视地区、学校的类型差别,取消教育的多样化需求,扼杀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于是,不符合这种划一性原则的学生就必然被排斥在实际的教育对象之外,成为“人在学校而不学习”的隐性辍学学生。
  (1)“一切为了升学”――划一性教育模式的资源配置形成隐性辍学。
  由于我国国情的不同,优势教育资源有限,所以,为了使有限的优势教育资源更好地适应“一把尺子”的要求,就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相对集中优势教育资源为升学服务,有效地提高升学率。划一性教育模式的资源配置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政府层次。政府将学校划分为城市重点、城市普通学校、农村重点、农村普通学校这样四类,形成从高到低的差序格局。在教育内部,在分数决定升学的前提下,尖子生和优等生往往进入重点学校,而差生往往进入所谓的“三流学校”或辍学。同时这种层层设置中小学重点学校,为高校输送“尖子”的做法,导致我国的基础教育具有高度的竞争性、淘汰性、学科知识的难度和深度成为“世界之最”,其后果在筛选出一小批“尖子”之时,造就了大量教育的“失败者”,即所谓的“差生”以及辍学流失的学生。[22]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非重点学校和农村学校缺少最基本的教育设施、实验条件、信息技术设备条件等,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僵化,教学条件差,因而根本不能适应唯升学教育的划一性要求,造成这些学校的学生基本都成为以“缺学”为表现形式的隐性辍学学生。
  二是学校层次。学校依据入学成绩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分类编班:“重点班”或“择优班”(快班)、“平行班”或“普通班”(中、慢混合班),有的学校从“平行班”里又暗暗划出几个慢班,但名义上不加区分。许多学校在学生入学以后还根据年级考试成绩再次编班,淘汰“重点班”中的“落伍者”。编班后按等级分配教育资源,“学校安排任课教师优先考虑快班,担任快班的任课教师往往整体素质较高,而慢班的任课教师则相反,甚至有‘拼凑’现象。同时,学校在其他教育资源的分配上也是快班优先。”[23]“差班”的自习课多、体育课多、活动课多,而“快班”则是在确保正课课时之外,还有大量的课外辅导课、提高课,甚至将晚上的自习课也转化为讲授课。几乎所有的初中在初三下学期一开始就举行毕业考试,然后让升学无望的“差班”、“差生”提前回家,等待期末领毕业证书,这些学生几乎整整一个学期没有上课。于是,“重点班”的师资强、设备好、课时足、活动多、管理严,而那些从统考成绩看以后升入高中希望不大的学生,自然而然就享受不到“重点班”的待遇,只能接受次等教育,成为以“厌学”为表现形式的隐性辍学学生。
  三是教师层次。教师再次依据入学成绩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将课堂教育资源再次按等级进行分配:教师总是安排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坐在靠近讲台的座位,“差生”的座位大都被安排在后排、两边及角落。在课堂教学中,不提问或少提问“差生”。“差生”经常被安排参加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如义务劳动、校外公益活动等。如果遇到与学习无关的临时任务,老师尽可能地指派“差生”去承担。一些教师甚至直接将“差生”赶出教室。在相当的时间里,课堂教学内容变成了研究升学对策,使得基础本来就不扎实的差生受到最差待遇。”所以“差生”哀叹:“老师课堂上讲的东西我听不懂,讲得太快了。”处于这种境况下的学生,根本享受不到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人在教室,心在课外,进一步成为以“厌学”为表现形式的隐性辍学学生。
  (2)“以优秀生为中心”――划一性教育模式的教育过程形成隐性辍学。
  在唯升学教育的划一性要求下,学校和教师关注的是有几个“六百分”。一是从源头上增加尖子生的数量,不辞辛苦、不计代价去找尖子,挖尖子,甚至买尖子,然后就把尖子当作宝贝养起来。二是在教育过程中以优秀生为中心。教学内容以优秀生能够“吃饱吃好”来选择,加宽加深教材内容,适应日益“难、繁、深、多”的统考要求;教学进度以优秀生的接受程度来安排,只要优秀生能消化,就奔命朝前赶进度,尽量上完教材,进入总复习,用铺天盖地的模拟统考试题进行反复轰炸;课堂教学以优秀生的互动情况来设计,提问回答、黑板演练、作业展示、范文宣读等等,都成了优秀生的“专利”;教师态度以优秀生的情绪而变化,难过时安慰,困难时鼓励,骄傲时提醒,高兴时帮衬,犯错时宽容,总之是一颗爱心、一张笑脸、一腔热情。学校和教师对于升学无望的学生是不屑一顾的,有的甚至把“差生”当作影响升学率的“包袱”加以歧视。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不考虑“差生”和“中等生”的实际情况,不管他们是否听得懂、跟得上、消化得了,课堂教学中没有被提问回答的机会,得不到教师关注的目光,课外辅导“开小灶”没有份,作业做不做、对不对没人管,随时得到的是教师冷漠嫌弃的态度、冷嘲热讽的语言、“白榜题名”的羞辱、罚站挨揍的遭遇,成了少数尖子生的“陪座生”。以致成绩越差、越厌学,在校坐冷板凳,度日如年,由隐性辍学一步步走向显性辍学。
  (3)“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划一性教育模式的考试方式形成隐性辍学。
  划一性教育模式的考试方式用一张试卷,一样的教学难度和教学进度,去考核不一样的城市农村的学生,不一样的重点非重点的学生,不一样的升学不升学的学生。同一种刻板的方式来塑造完全不一样的学生。这个刻板的划一性的标准就是考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所以在唯升学教育里边最核心的就是分,分就是命。老师看着分,学校看着分,教育行政管理看着分。在功利的驱使下,家长抓学校,政府抓校长,校长抓老师,老师抓学生,学生抓自己。在貌似公平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尺子面前,升学率、平均分、高分率、最高分、最低分、录取线使仅仅要求接受起码的义务教育的学生望而生畏,分数成为高悬在这些学生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心头重压,使他们在学校充满挫败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学又学不进,走又走不了,时刻处于无奈的隐性辍学状态之中,当实在不堪忍受或有适当时机时,就会逃之夭夭,彻底离开学校。
  6.“唯升学教育”的纯知性教育手段形成隐性辍学
  唯升学教育的统一考试是文化科目的笔试,而且记忆性、复述性的题目占了很大比例,这就导致在教育中不得不采取纯知性的教育手段。用一位语文教师的话来说明这个问题:
  “学生只注重考试技巧和分数。有时我偶尔搞搞语文活动,响应的人少之又少。我不敢大胆鼓动,因为校长的话语常常在我耳边响起。于是,我又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怪圈。教学始终围绕着高考的指挥棒转。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语文教育的堕落和懒惰。因为要想应付考试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现在的高考模拟试卷大都有详细的标准答案,即使自己一窍不通,依然可以装模作样蒙混过关。假如再加上五花八门的这个方法那个方法,使学生眼花缭乱,他们更会佩服得五体投地。要提高学生的成绩,用不着老师花多大心思,也用不着体现老师的聪明才智。最直接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搞题海战术。我固执地认为,目前没有什么教学方法能够超越它。只不过以消耗老师和学生的体能为代价。在高三备考昏天黑夜的日子,老师和学生都筋疲力尽,师生呕心沥血打磨出来的东西――几个阿拉伯数字,除了敲开大学的大门,基本上没有什么用处。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辛苦,到底为了什么呢?我常常面对学生的测试卷扪心自问。为了学生的前途,为了自己的声誉,我还将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我明明知道,这样走下去,是极端错误的。很多学生大学毕业还要我这个高中老师为他的毕业论文捉刀就是佐证。每每想到没完没了地对学生进行测试和试题轰炸,我就有些心惊肉跳。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收获的却是僵死无用的知识,不能不叫人一声长叹!这种错误还要延续多长时间,我不知道。我现在最大的痛苦是,莫过于知道错误而不敢改正,就像柏拉图洞穴故事里那个跑出来的人,见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回去以后不能唤醒别人,索性自己又麻木不仁起来!”[24]
  这种纯知性的教育手段缺乏对学生心理状态的研究,缺乏对学生个性的尊重,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缺乏对学生专长的发挥,缺乏对学生创新的鼓励,缺乏对学生实践的支持。填鸭式的满堂灌、刻板式的标准答案、重复式的题海战术,使学生感到枯燥而乏味,特别使升学无望或不愿升学的学生难以忍受,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进入“人在心不在”的隐性辍学状态之中。
  
  二、“唯学历是举”的用人体制是形成隐性辍学的社会原因
  
  唯升学教育是隐性辍学的教育原因,而唯升学教育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全国人大代表、姜堰实验小学副校长楼文英认为:“我觉得,课业负担重是追求分数惹的祸,追求分数是考试惹的祸,考试是追求升学惹的祸,升学是追求学历惹的祸,追求学历是社会惹的祸。”她说,政府招公务员、毕业生求职都要考试,分数的地位至高无上;在选拔和任用人才上,学历的地位至高无上。人才市场上,博士生由市长谈,硕士生由局长谈,本科生由科长谈,大专生跟自己谈,中专生无人谈。可想而知,学历被放到了何等重要的位置。“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确实越来越高。但衡量人才的标准要多角度、多元化,不能唯学历。在人才问题上,选拔和任用的模式左右着培养的模式,培养的模式决定着学生的课业负担。”
  不仅选拔官员唯学历是举,连企业也是盲目追求高学历,非大学毕业生不用,动辄搞什么学历占全员人数的百分比。更有甚者,评职称、晋等级、加工资、办落户、考技术等级证,都要大学文凭,“学历即人才”、“高学历不一定有能力,低学历一定无能力”的观点颇有市场。更荒唐的是看重原始学历,鄙薄最后学历。唯学历论的观点和现实,成为唯升学教育的社会支撑点,势必影响到我们的下一代,如今他们认为“学好学坏已无关,只要有个大学文凭。”所以那些升大学无望的学生,自然认为前途黯淡,勉强学习毫无用处,就混到毕业算了,实在混不下去,就干脆离开学校。
  
  三、“一切向钱看”的价值体系是形成隐性辍学的经济原因
  
  当社会的价值体系发生扭曲的时候,人们对教育的期待也随之发生了扭曲。孩子接受教育不再是为了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而是为了取得理想的金钱;当通过教育取得理想的金钱不能实现时,教育就被无情地抛弃了。
  “读书就是为了挣钱”,这是当前许多农村家长对教育的朴素理解,而且这种理解,就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而言,有其相当的合理性。让子女升学“跳农门”,曾是许多农民咬紧牙关、节衣缩食供子女上学的最大希望。但因为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像计划经济时期那样,由国家“包养”和统一分配工作,自费读大学已被视为“教育投资”。既然是投资,就要看收益。家长觉得孩子念了大学再当普通劳动者,在经济上不合算,孩子自己也因此不愿多念书,而且在外打工,一个月至少也可以赚几百元钱,便感到继续供子女读书不划算,“与其继续念书,不如早点学门手艺挣钱”。这些靠打工先富起来的农民,受这种“小富即安’思想的影响,也带着子女离开学校,走进工厂企业。这种情况在“因富辍学”的孩子当中占很大比例。[14]
  劳动密集型经济的发展,给农村青少年(包括没有读完初中的)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很多初中生正是在这种新经济形势中看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萌发了放弃学业外出务工的念头。而在家长看来子女辍学不仅可以减轻负担,而且他们辍学后能够找到相应的工作,工资甚至不比成年人低,有些还要高,现实的经济利益使他们对子女辍学也就采取变反对为容忍的态度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不少经济条件已经得到明显改善的农村地区,就开始出现大量初中生加入南下打工潮的现象,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中西部农民家庭对教育的投资和中学生的求学心态。[25]
  在当今的一些农村中,有这样一种特别明显的现象:村中房子盖得漂亮、日子过得富足的并不是那些家里供养着学生的人,反而是那些孩子早早走上社会打工挣钱的家庭。如此明显的反差令很多的学生家长急功近利,宁可让孩子早早地打工挣钱,也不愿意把钱投在毫无保障可言的上学上,甚至不少人还认为,读书的时间越长越吃亏。于是乎这便成了农村中学生大量辍学的诱因和催化剂。这些孩子不是没钱读书,而是觉得读书没用。[26]
  学生辍学行为也存在相互影响的问题。学校里的边缘学生因为相同的处境或遭遇往往会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他们关系密切,讲哥们义气,遇事共进退,其中一个学生产生辍学念头就会影响一大片。先辍学的学生脱离了学校、老师的管束,感觉到天空似乎也宽了许多、蓝了许多,有意无意地就会把这种情绪传给与他关系密切的在校的伙伴;有的学生辍学后很快加入了打工队伍,离开落后的家乡,奔赴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当过年过节回乡时就会刻意摆些阔气,于是那些对读书本就没什么兴趣的在校生也就逐渐地跟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所以,每到春节后开学时,各初中都会流失很多学生。[13]
  这些辍学的学生在未离开学校之前,受家长、同学的影响,早就萌生了辍学的念头,人虽然还在学校,心早就飞到社会上去了,哪有什么心思学习?所以说“一切向钱看”的价值体系是形成隐性辍学的经济原因。
  
  四、“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期望是形成隐性辍学的文化原因
  
  “学而优则仕”的教育期望有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社会主流文化,期望并相信能够通过“学而优”挤进“仕”的行列;另一个极端是贫困文化,预期无论如何努力,也达不到“学而优”的标准,更不可能挤进“仕”的行列。贫困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衍生的亚文化,实质是从反面认同“学而优则仕”的社会主流文化。
  社会主流文化的期望把孩子的升学看得高于一切,胎教、早教、择校、特长班,无所不忙,乐此不疲。给孩子订目标、要成绩、上重点,要求孩子门门功课优异,限制孩子和伙伴间的交流沟通。在许多家长眼里:“只要学习成绩好,其他无所谓”、“家务事不要做,你只要好好读书学习就行了”。孩子要啥给啥,捧在手中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一味地望子成龙、望女望凤,若是成绩略有下降,则如天塌一般,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轮番轰炸,“大棒加胡萝卜”,无所不用其极。结果使孩子厌恶学习、恐惧学习,成为潜在的隐性辍学学生,一旦总爆发,或是辍学离家,或是自杀弃世。特别是当孩子看到“学而优”却挤不进“仕”的行列,甚至连找一般工作都困难的社会现状时,更是对学习的前途充满疑问,迫于家长的压力又不得不学。据相关部门统计,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网上报名通过资格审查人数超过了104万,而最终能捧上“金饭碗”的仅仅13566人,也就是说,有超过100万人将成为“炮灰”,淘汰率高达98.7%。[27]这无疑给抱有“学而优则仕”教育期望的孩子更多的打击,有可能使更多的优秀生也进入隐性辍学的行列。
  贫困文化的期望把孩子的升学看得无足轻重,这些家长“已经将自己的人生定位于失败者,不再期望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改变,而完全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更希望子女获得那样的生活。但是这些仅限于理想中的追求,他们自身根深蒂固的贫困文化又使得他们在现实中放弃这种想法,仍陷于眼前的状态之中,满足于‘能识字’、‘初中毕业’、‘懂门技术,能自己养家糊口’、‘不回农村种地就行’的低水平预期。对于贫困人口的子女来说,针对父辈们辛勤劳作却始终无法摆脱贫困的事实,进而会产生一种预期:自己也终将难逃贫困的梦魔。”[28]“属于社会底层的学生在经历了学校情境下挫败的经验之后,在同辈相互倚靠和阶级文化的影响下,容易抱着与学校成就取向相左的主张,也比较易于有越轨的举动出现,当问题累积到某一程度时,就可能会产生中途辍学的举动。”[29]“社会上一些行业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也对部分家长和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家长和学生对未来和前途失去信心,逐渐产生弃学心理。”[13]
  对于确认自己不是“学而优”的料,永远也不可能成“仕”的那些孩子来说,颓废文化更容易成为他们隐性辍学的直接原因。对于好奇心强而自制力差的初中生而言,网吧是一个抵挡不住的诱惑。本研究中,一小部分初中生辍学就在于长时间上网,荒废了学业。另一个原因是不良读物的的误导。目前,市场上充斥着大量学生不宜的图书制品,除了武打、凶杀、色情之类外,还有许多明显带有急功近利特点的图书,如教人怎样圆滑处世、如何轻松赚钱、怎样迅速致富等。这类图书宣扬的观点与学校教育所倡导的诚信、正义、脚踏实地等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这类明显蔑视学校教育的读物,极易扭曲十几岁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大大降低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走向辍学的过程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30]
  
  五、“有谁在乎我”的情感指向是形成隐性辍学的情感原因
  
  还有一部分学生隐性辍学的原因是来自“有谁在乎我”的情感指向。这种情感指向主要来自家庭、教师、同学三个方面。
  来自家庭方面。问卷分析和统计结果表明,父母对孩子做事和学习的处理方式对孩子是否辍学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情感支持对在读生和辍学生有着显著影响。父母经常鼓励孩子去做事情,在孩子成绩不好时,鼓励孩子要更加努力。这使孩子在精神上得到支持,在无形之中消除了辍学心理。家长对待孩子的做事方式和学习方式不对,会给孩子造成消极影响。比如不问青红皂白地责骂孩子、打孩子,使孩子在情感上得不到支持,孩子就会和父母产生隔阂,父母将更难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根据以往的相关调查可知,一个和睦的家庭比离异家庭、父母关系不融洽家庭中孩子的辍学率相对要低。对父母关系的统计分析可知,在读生和辍学生在这个影响因素中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31]留守儿童不断增加,成为辍学率增高的又一主要原因。近年来,留守儿童已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给农村中小学控辍保学带来了新的、巨大的压力。留守儿童潜存着多方面的辍学动因:首先是监护不力。其次是情感抚慰不够,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没有保证。由厌学发展到逃学再到辍学。据调查,现在初中阶段辍学的学生,有50%以上是留守儿童。[32]
  来自教师方面。为了追求升学率,教师在不断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也加重了自己的教学负担,整天忙于备课授课、组织考试、阅卷检验,根本无暇顾及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他们手里只有一把“分数戒尺”,灌输考试知识是他们的思维定势。由于长期超负荷运转,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部分教师常对学生发火,造成了师生关系紧张。有的教师对待“差生”的惯用手法是强行补课和批评处罚,甚至借家长之手殴打体罚学生,使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急剧下降,学生自然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33]老师把精力主要用在有培养前途的学生身上,对学习成绩差、升学无望的学生应付将就,有的甚至冷落歧视。这样,部分失去升学希望并受冷落的学生便成为应试教育的“弃儿”,对学校、教师、社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以逃学、辍学来表示抗议。[14]
  来自同学方面。如一些性格柔弱、老实的学生易遭受同伴们的欺侮,常被学校里的一些霸王学生勒索,为寻求保护,有时会转向结交这些不良朋友,参加到他们的小团伙、小帮派中,而所结交朋友的辍学经验则会促成这些学生辍学行为的发生;一些因学习或品行差而经常受到老师批评、指责的学生会因失败的体验逐日加重,感到在其他学生面前没面子而逐渐在感情上疏远同伴和教师,陷入内心孤独、自卑自怨之境;有的因缺乏社交能力,难以很好应对、处理同学间的人际关系而被其他学生孤立等。这些情形都为将来辍学埋下种子。[13]
  综上所述,产生隐性辍学的原因有教育原因、社会原因、经济原因、文化原因、情感原因,不改变这些原因,而去奢谈什么“控辍保学”,无异于缘木求鱼,像堂吉珂德与风车搏斗一样可笑。必须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学生共同努力,逐步消除这些原因,才能遏制隐性辍学的蔓延,克服教育的危机。
  
  参考文献:
  [1]覃琦.直面大山的倾诉[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04.
  [2]杨润勇,王颖.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现状调查和规律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01:38.
  [3]邵珠玲.沉重的话题: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8.01:05.
  [4]樊雅丽.农村青少年职业教育走向――基于河北定州彭家庄村辍学现象的调查分析[J].文史博览,2007.12:59.
  [5]翟大鹏.河南焦作农村初中生辍学令人担忧[N].人民政协报,2006.08.07.
  [6]陈爱丽.关于农村初中生学习动机问题的调查及对策[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01:11.
  [7]卢国辉,何克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初中学生辍学原因的调查及对策[J].考试周刊,2007,(35):25.
  [8]魏晓娟.农村初中生流失的心理因素及学校教育的重构[J]教育探索,2008.03:128.
  [9]王鉴.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龄女童辍学问题追踪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8.01:117.
  [10]刘守义.河北省尚义县农村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06.
  [11]张建莉.“两免一补”为什么挡不住孩子们辍学的脚步?[J].农家女,2007.05:07.
  [12]张瑛,路宏.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现象的一些新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07.02:33.
  [13]崔随庆.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原因探微[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6:42.
  [14]华慕兰.反思“因富辍学”[J].绿色中国,2008.08:90.
  [15]李传君.16人成绩排名靠后“伤心”辍学打工[N].四川日报,2008.02.29.
  [16]兰靖,张念蒙.隐性辍学学生群的境况描述[J].考试周刊,2008,(47):185.
  [17]马万华,郑真真.她们为什么不上学了?――河北某县女童辍学问题案例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3.
  [18]郭浩.课程视角:贫困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原因分析[J].教育导刊,2007.01(上半月):32.
  [19]董小苹,魏莉莉.上海初中辍学生研究――个案调查与发现[J].青年研究,2007.10:3.
  [20]彭冰.厌学而非贫困,破解农村初二辍学现象[N].中国青年报,2004.06.14.
  [21]金东贤等.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问题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8:46.
  [22]刘淑华.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差生问题[J].理论观察,2008.01:103.
  [23]王永崇.对校园不公平现象的透视与建议[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05:91.
  [24]李成林.一名语文教师在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间的徘徊[DB].光明网,2005.11.04.
  [25]黄春荣,龚艳萍.“自愿性辍学”并非“自愿”[J].现代农业,2008.01:94.
  [26]刘华杰,许琦.农村中学辍学率为何居高不下[N].保定日报,2008.06.26.
  [27]国家公务员考试百态考生自嘲“国考炮灰”[DB].人民网,2008.12.01.
  [28]尚晓丹.贫困文化:贫困的循环[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7.4.
  [29]李忠耀.心中有爱,温柔相待――陪三位中辍复学生走一段路[D].国立台北师范学院硕士论文,2001.
  [30]王颖,邵长兰.小康农村地区初中生辍学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J].中学校长,2008.01:29.
  [31]李霞.家庭社会资本对贫困地区儿童辍学的影响[J].中国农业教育,2007.01:8-9.
  [32]张其龙.农村中小学辍学率反弹原因分析[J].河南教育,2008.Z1:28.
  [33]李康熙等.当前农村中学生问题行为调查与分析[J].青少年研究,2008,(1):35.

推荐访问:隐性 辍学 探究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