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将五德”制胜“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马嘉瑛

(晋城市孙子兵法学术研究会,山西 晋城,048000)

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不仅在冷兵器时代被奉为兵学宝典、处世哲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是备受各国政治、军事、外交、企业、体育、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人士的广泛关注与重视。现如今虽然人们都在喊“信息爆炸”“知识爆炸”,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高新技术日益发展的同时,也依然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世界各国专家学者、爱好者和研读者。因为它博大深邃的思想与智慧具有超强的生命力,其内涵蕴藏在人生成长之中,可以帮助新时代青年在世情、国情、人情变化多端的今天摆脱困境,从而立足、立稳社会。

“为将五德之智信仁勇严”不是简单排序,也不是独立存在,五德俱全是真名将,得其一二也可史书留名,新时代的青年若能以将者标准要求自己,就能成就一番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1]不容置疑,增强“三气”成为当代青年的必修课。为此,青年一代要学会运用孙子的兵法思维,以“智”为首、以“信”为本、以“仁”为重、以“勇”为要,以“严”为体,制胜“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智慧、信条、操守、斗志、尊严,让人生之道绚烂精彩!

中国儒家思想把五常“仁义礼智信”作为最高道德原则,兵家文化更重视和强调将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著名的“为将五德”:智、信、仁、勇、严。兵家五德与儒家五常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能够看出兵家和儒家都具有仁、智、信的文化理念,在本质上不但不对立不冲突,反而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共同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人格特征。青年一代要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就必须以“智”为首,制胜“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智慧。

人生的航向是每个人都必须高度重视的,这就需要用智慧的头脑慎重决策。“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始计》)。孙子强调重战、慎战——战争是国家大事,军队间的殊死搏斗关乎百姓生死、江山社稷兴亡,不能不认真考察和研究。孙子强调战场的状况是千变万化的,为将者不应墨守成规,更不能纸上谈兵,而是要依据战场形势变化,机动灵活地采取应对策略,并提出警示,“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在战争问题上切不可感情用事,轻举妄动,要时刻保持理性,切实做到“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国家的存亡往往决定于一场战争的胜负,涿鹿之战,黄帝兴,蚩尤亡;
鸣条之战,商朝兴,夏朝灭;
牧野之战,周朝立,殷商亡;
巨鹿之战,秦亡,楚汉兴;
赤壁之战,三足鼎立。“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吾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
吾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这些论述与观点,反映了孙子重视战争、对战争抱慎重态度和有备无患的思想。[2]

但决策并不是一瞬间的事,其背后包含着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首先要认识慎重决策的重要性,“兵者,国之大事”;
其次,要进行拍板决策前战略分析和研究预测的方法,精心计算双方“五事七计”等方面的客观情况;
再次,思考落实战略决策的一系列谋略措施——“诡道十二法”;
最后,在以实力为基础的前提下得出结论,“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3]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作战》),“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谋攻》),兵家强调将帅对国家社稷的重要性。在论述优秀将领必备的五种品质时,孙子把智放在了首位,这是兵家独到的理性思维,“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用间》),不可以用迷信鬼神的方法,不可以用曾经相似的事情做类比,不可以透过日月星辰的运行位置去占卜,这种人本思想对现实世界进行了深层次观照。“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九变》),孙子认为将帅必须有能力灵活处置复杂的、易变的、充满矛盾的战场情况,对于整个作战过程要善于分析判断,考虑利害得失,定下正确的战略,拥有“因利而制权”的灵活应变能力。

新时代,新征程,新担当,生逢其时,重任在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人生如兵法,人场如战场,新时代的青年如果不重视决策,不能科学决策,人生这场大仗就会打得稀里糊涂,所以必须懂得什么样的生活适合自己,什么样的生活是社会和自己所需,在这个过程中,“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所选道路确定后,坚定地走下去,“斗乱而不可乱”“形圆而不可败”,完善自己的人生。“智者,人之大事”,明确作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的青年一代,拥有足够的智慧是人生的基础,是实现人生梦想的资本,把大量的精力用于积蓄智慧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不二选择。

儒家有言“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兵家也把信看得很重,“信者,使人不惑于刑赏也”(《杜牧注解》)。信,要赏罚分明,每个人都必须清楚,立什么功受什么赏,犯什么错受什么刑。这就是兵家的诚信,对士卒的一种承诺。商鞅变法,在都城南门竖一根木头,张贴告示,说谁能把这根木头背到北门必有重赏,从赏十两金子没人信,到赏五十两金子有人试,试者最后果真得到了五十两黄金,这就是著名的徙木立信。信,则民心民力可用;
不信,则民心民力皆不可用。

信,有赏罚分明之信,也有默契之信。兵家在儒家诚信的基础上又做了进一步完善,《孙子兵法》从客观上强调了君主与将领之间要互相信任,“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
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始计》),心里要装着对方的利益,还得有能力让对方清楚这一点。君主与将领在战前,一定要形成一种信任默契,这是必胜的关键,所以要想成为“将者”,取得君主的绝对信任是关键因素。新时代青年,总会在纷繁复杂的人场中处于某种角色,作为下属,必须取得上级领导的信任;
作为合作关系,也必须互相信任;
作为朋友、夫妻,更需要互相信任,心里装着对方。这样的人生才会被认可、走得长远,才能立足社会、取得制胜之道。

兵家的信还包括自信,有自信不一定成功,但没自信肯定失败。信,不仅是一种机制,更是一种人格力量。“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战争是主观的,而决定战争胜败的各项条件却是客观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完善己方的一切防备,防止被敌方利用,人生之道也首先要做好防守,先为不败、守正第一、修心为上;
其次在等待时机的过程中养好精力、提升能力、蓄势待发,进可攻、退可守,自信即便处于低位,也能“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机会永远垂青于时刻有准备的人,这也是兵家的理性处世之道。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使命,承载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责任,传承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信”是中华文脉的精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根本,是传播中国智慧的宗旨,是树立中国形象的关键。我们青年一代重任在肩,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以信为本、诚信至上、坚定自信,做到守正创新、信仰为上,旗帜鲜明地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制胜“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信条。

“仁爱”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以“仁”为重、以“智”取胜,而非以力取胜,这正是孙子重智、重仁、慎战、反战的伟大之处,孙子反对穷兵黩武,不盲目鼓吹战争,他爱好和平,兵家充满智慧的“仁”体现了鲜明的人本主义。对外,孙子主张“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谋攻》),建立在“仁”之上的智慧较量,优于暴力对抗,尽量避免硬碰硬的血流成河,减少伤亡,“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要以“全胜”达成战争目的的最高目标,[4]以“全”争于天下,做到“兵不顿而利可全”,以仁为重,达到最高境界;
对内,孙子也有仁的要求,“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
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地形》),只有爱兵如子,以情带兵,士兵才会赴汤蹈火,出生入死。一个士兵脚上长疮化了脓,吴起埋下头就用嘴给他吸,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嚎啕大哭。有人问:“将军对你儿子那么好,你哭什么呀?”母亲回答说:“当初我丈夫就是脚上长疮,吴将军用嘴给他吸,他就被感动战死了。现在我儿子肯定也不要命了呀!”吴起吸脓疮的故事正是兵家“仁”很好的例证。

“仁者,爱人悯物,知勤劳也”(《杜牧注解》)。“爱人悯物”四个字的本质是要爱人,还要悯物。“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作战》)。这段话包括了对人力、物力、财力三个方面的要求,“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懂得计算成本的将领,才值得国家和人民依托,所以悯物也是仁,随意浪费,即不仁。兵家提倡的“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闪耀着人性的光芒,又为国家选定优秀人才提供了标准。[5]这些都体现了孙子爱人悯物的思想。

新时代青年,应该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以文培元,以“仁”为重,爱人悯物。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思想和行动的指南,把爱党、爱国、爱民置以至高无上的地位,把仁爱之心奉献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伟大实践之中,才能真正成为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使命的青年一代,制胜“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操守。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军争》)。士气,即士兵的战斗意志和同仇敌忾的气势,士气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精神因素。士气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战争的胜负。战士之所以能冲锋陷阵而不怕死,乃是高昂的士气所致。“合军聚众,务在激气”“立志是一切开始的前提,青年要立志做大事”,霍去病屡立战功,拥有高官厚禄,汉武帝甚至给他建造了一栋豪宅,但霍去病谢绝了汉武帝的馈赠,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霍去病在自我荣华富贵的享受和国家民族的责任之间,选择了后者。在美国留学的钱学森先后获航空工程师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诞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钱学森和夫人蒋英便商量着早日赶回祖国,为自己的国家效力。他们将“小我”融入为人民服务的“大我”,涵养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新时代青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应当立大志、立远志、立恒志,将自身发展和祖国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将深厚的家国情怀落实到实践奋斗中,做有志气的中国人。

新时代青年,还需要有果断做出决策的勇气,当机立断,“将不勇,则三军不锐”(《六韬》),一个人如果总是优柔寡断,瞻前顾后,迟疑不决,在多种观点中游移不定,或不知道该选择哪一条路径,不能“择人而任势”,则会无所作为,这样的人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命运。“勇”还体现在“进不求名,退不避罪”,面对名利诱惑,不贪图居功,面对责任担当,不回避罪责,做有骨气的新时代青年就是要磨炼坚强的意志品格,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对于失败勇于承担责任,面对不良风气勇于坚决斗争,在新的征程中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

“勇”还必须有底气。《孙子兵法》中提到了“知”,出现频率最高,共出现79次。知,一为认知,二为知识,《始计》开篇就从“五事七计”认知比较,“道、天、地、将、法”,只有这五个方面的问题了解得清清楚楚,才能取得胜利,只有“庙算”了,才能提前预知胜负,“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练?士卒孰强?赏罚孰明?”敌我双方哪方实力更优先,“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知彼知己者,百 战 不 殆”“先知”“常知”“知 变”“知 天”“知地”“知兵”“知胜”等,《孙子兵法》多角度、多层次指出要认识客观事物,掌握客观规律,说明知在先,谋在后,“知”全面,才能“善”决策。从知识方面来讲,拥有足够知识的军人才能够打胜仗,“凡军必知有五火之变,以数守之”(《火攻》),仅火攻就有五种方法,古代中国人早就懂得研究风向知识了,并把研究风向的学问称为“风角”。“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易经·系辞》),自然气象、地理环境,是打仗必然要面临的客观环境。诸葛亮就凭借对自然气象的了解,不费丝毫成本,不伤一兵一卒,从敌人那里获取了十万支好箭,留下了著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①打仗不能靠蛮力,需要靠大量的知识做底气,现代社会更需要知识,更需要有勇有谋,也只有智勇双全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新时代青年,必须以“勇”为要,拥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顽强斗志,拥有胜不狂喜、败不妄馁、心有惊雷而面如平湖的良好心态,拥有不畏艰险、不惧艰辛、冲锋陷阵的英雄气概。勇而有谋,不负青春年华,以十年磨一剑的决心和勇气,发奋图强,苦练真本领,做有肝胆、有作为、有担当的青年一代,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制胜“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斗志。

“修道而保法,能为胜败之正”,善于指挥打仗的人,务必要修明政治,确保法制,从而掌握战争胜负的决定权。孙子治军强调“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军队不仅仅需要有严明的法纪,更需要有完善的制度,需要以“严”为体,立威显效。“严者,以威刑肃三军也”(《杜牧注解》),古来名将出兵找茬杀人立威,就是在变革整顿。孙子吴宫教战杀吴王宠妃,司马穰苴杀皇上亲信庄贾,严字为先,所以君子行中道,不能认为有领导做靠山就恃宠而骄,而要靠独立人格、独立价值安身立命,遵纪、守法、知止。[5]

诸葛亮曾说:“兵者,有可见之兵,有不可见之兵,可见之兵颌戟之戈肉身之士,不可见之兵,日月星辰,风云水火,如此万物万象均可为兵。”何为万物万象之兵,就人而言,就是人的综合素质、整体实力,或是人的精气神,“为将五德”之“严”,就是人的智、信、仁、勇的集中体现。《荀子·致士》言“尊严而惮,可以为师”,一指尊贵庄严,二指可尊敬的或不容侵犯。尊严是对人的认同,既要自尊又要尊人,是人人共有的平等权利。而这份认同来自于自身的努力,是人一生的积淀,代表着智、信、仁、勇的最高境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必须持之以恒地去追求这份认同,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份尊严。

为此,新时代青年要以“严”为体,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人生的第一追求,始终牢记并忠实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伟大实践中,努力奋斗,建功立业。用真心、真爱、真诚和真本领去获取党、国家、人民的认可和认同,决胜千里之外,制胜“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尊严。

人生如兵法,人场如战场,《孙子兵法》不仅是一本兵书,更是一部明人生、处世之道之书,学习《孙子兵法》无疑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处世。用孙子的眼光看世界、读人生,用兵家“为将五德”的高标准要求自己,鞭策自己,去思考、去总结、去感悟,让2500年前的中华兵家风采老树继续开新花,以“智”为首、以“信”为本、以“仁”为重、以“勇”为要、以“严”为体,制胜“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的智慧、信条、操守、斗志、尊严,让新时代的青年成为“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的“善战者”,做自己命运的主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磅礴力量。

注释:

①央视《百家讲坛》马骏品读《孙子兵法》

猜你喜欢兵家志气骨气巴西侨商叶兴平:宽厚养大气,淡泊养志气华人时刊(2020年19期)2021-01-14人小志气大心声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盖叫天的骨气和风格公民与法治(2020年18期)2020-10-28朽木颂老友(2020年2期)2020-03-08欲望与志气文苑·经典美文(2019年6期)2019-06-17欲望与志气文苑(2019年12期)2019-06-12拓展延伸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2018年27期)2018-09-26惟有骨气映青松宝藏(2017年7期)2017-08-09兵家名言录军事历史(1988年6期)1988-01-18《兵家史苑》第一辑出版军事历史(1988年4期)1988-01-18

推荐访问:骨气 志气 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