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危险源辨识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管理

张才,金潇潇,张旭,仓基云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9)

近年来高校实验室火灾、毒害、爆炸等安全事故频发[1],既对师生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也对国家财产带来巨大损失,严重干扰正常教学、科研秩序,同时给高校带来负面社会舆情[2]。这些安全事故的发生表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对实验室危险源管理不到位,大部分高校还采取“放养式”“一刀切”的传统安全管理模式,未能结合实验室危险源风险情况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重点部位。2021年底,教育部发文要求各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实验室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建立完善适合学校实际的实验室分级标准,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实验室制定对应管理措施[3]。应用型本科院校正朝着新兴应用型大学建设目标转型,在中央专项资金、校企合作等各级各类资金的支持下,学校实验室规模、设备总值、危险源数量成倍增加,实验室安全隐患随之增多[4],创新一种科学、有效的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1.1 危险源定义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上述情况组合的根源[5]。危险源是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的源头,可以是物质、设备设施、装置等,在一定触发因素条件下转化为安全事故,如何规范管理危险源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关键[5-6]。

1.2 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管理现状

近年来,国家对实验室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部分高校已经着手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管理研究。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制定了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管理办法。浙江师范大学潘蕾[7]根据实验室存放或使用的试剂耗材、实验所用设备、实验过程及实验废弃物潜在的危险因素,将实验室安全分为四个等级。北京化工大学高惠玲[5]提出了实验室安全“三位一体”新型管理模式,即基于危险源辨识进行实验室分类、基于风险评价划分实验室级别、依据管理措施及成效开展达标验收的管理模式。北京大学李悦天[8]对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进行分级分类管理。部分高校[9-11]通过数学模型采取定量的方式对危险源可能造成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价,以此开展实验室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3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管理意义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也是开展科学研究、实践创新、社会服务的重要载体,确保安全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开展任何活动的奠基石。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种类、数量急剧上升,涉及危险源种类、数量随之增加,极易引发各类安全事故。此外,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安全管理人员缺乏等种种压力迫切需要一种科学有效、差异化、专业化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放在重点区域,实现精准化管理,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及校园和谐稳定。

2.1 研究方法

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认定方法主要有定性和定量两种方法,定性的方法通常操作简单、易于实施,即通过直观判断而来,定量的方法更加客观具体,即通过数学模型量化而来。本文对于实验室安全分类采取定性的方式,通过对危险源特性进行分类实现实验室安全的分类。对于实验室安全分级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建立危险源指标体系,实现对实验室安全分级的认定。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认定方法的选择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选择一种安全管理人员认可度高、可操作性强的方法。

2.2 基于危险辨识别的实验室安全分类研究

实验室安全分类的前提是正确辨识实验室危险源情况,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学校实验室危险源主要包含以下物质或设备: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危险化学品(易制毒、易制爆除外),普通化学品,机械加工类高速旋转设备、高压及大电流设备、激光设备、高低温设备,气体钢瓶、压力容器、特种设备(不含压力容器),用水用电设备(涉及非以上危险源)。根据实验室危险源特性不同,将实验室安全分成4类:化学类、机电类、特种设备类、其他类,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室安全分类表

2.3 基于危险源辨识的实验室安全分级研究

根据实验室安全类别涉及的危险源种类,构建含有13个危险源的指标体系,利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确定实验室安全等级,将实验室分为四个等级:一级(轻度危险),二级(中度危险),三级(较高危险),四级 (高度危险),见表 2。

表2 实验室安全分级指标体系

为确保实验室安全为前提,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假设实验室安全最高等级为m,而且有n个指标符合,则实验室安全等级评判方法为:(1)若m=4时,实验室安全等级为m级;
(2)若m=2或3,n=1时,则综合实验室安全等级为m级,若n≥2时,则综合实验室安全等级为(m+1)级;
(3)若m=1,当指标U6、U7、U8、U9、U13中有3个以上的指标,则综合实验室安全等级为(m+1)级;
其余情况该实验室安全等级为m级。指标体系中U1、U12为定性指标,若涉及该指标,不论数量多少,该实验室安全为四级,具有最高安全等级风险,需要管理人员平时花费更多精力重点监管。

3.1 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和教育培训制度

建立“校级-院级-实验室”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责任体系,学校层面制定实验室安全准入及安全教育培训规章制度,负责将实验室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学生整体课程建设计划中,组织校内外实验室安全领域专家编写相关教材,开设实验室安全通识知识必修课程,同时负责组织新生的实验室安全准入学习与考试,针对首次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要求进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学习并完成考试,成绩合格后才能获得实验室准入资格。学院层面负责协助并督促新生按时完成实验室准入学习及考试,同时要结合本学院学科特色开设相关选修课,组织学生专业方面的安全知识培训。实验室层面负责教育学生掌握实验室危险源分布情况及相应应急处置办法,同时向学生讲授实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步骤,并在实验过程中及时监督纠正。

3.2 建立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

针对不同等级的实验室制定检查频次安排,一级安全风险实验室检查频次:实验中心自查每两个月不少于1次,二级学院检查每季度不少于1次,学校巡查每学期不少于1次;
二级安全风险实验室检查频次:实验中心自查每月不少于1次,二级学院检查每两个月不少于1次,学校巡查每季度不少于1次;
三级安全风险实验室检查频次:实验中心自查每两周不少于1次,二级学院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学校巡查每两个月不少于1次;
四级安全风险实验室检查频次:实验中心自查每周不少于1次,二级学院检查每周不少于1次,学校巡查每月不少于1次。对于检查出来安全隐患相关学院要立即整改,一时难以解决的安全隐患要做好安全管控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积极落实整改,直至安全隐患闭环处理。

3.3 建立实验室及实验项目风险评估机制

危险源作为实验活动开展的必须物质,无法消除或禁止使用,只有正确掌握危险源潜在危险情况,从源头管控实验室和实验项目安全风险,才能牢牢抓住实验室安全管理主动权,因此需要对实验室及实验项目开展风险评估。主要评估实验室或实验项目存在哪些危险源,可能会带来哪些风险以及采取怎样的管控措施。实验室新建、改建、扩建和调整时在项目编制建设方案时由二级单位组织专家进行风险评估,审核通过后,将评估结果报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备案后方可建设。二级学院常规教学实验项目在每学年制定教学大纲时进行风险评估,创新训练项目、创新创业项目涉及的实验项目在项目申报时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开放实验在进入实验室前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毕业设计(论文)涉及的实验项目在开题时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教师科研项目中涉及的实验项目在合同签订前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3.4 建立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信息化管理平台

实验室因设备变化、实验项目方案变更危险源随着变化,所以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是个动态的过程,由于实验室数量庞大,单纯靠人力对实现实验室分类分级难度较大,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提前设定好实验室分类分级标准,由实验室房间负责人根据标准并结合本房间危险源情况直接进行认定,当实验室危险源发生变化时需要及时在平台变更实验室类别和风险等级,确保实验室安全分类分级数据准确,以便管理人员精准实施安全监督。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室规模日渐扩大,危险源种类也随之增加,潜在的安全隐患给广大师生生命健康及教学科研能否正常开展带来很大威胁,通过构建基于危险源辨识的指标体系实现实验室分类分级管理,同时提出实验室分类分级管理具体措施,能够将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心前移,实现变被动为主动,临时应对为积极预防的实验室安全管控目标,实现安全管理高效性、科学性及预见性,确保校园和谐稳定,共创平安校园。

猜你喜欢危险源分级应用型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江苏安全生产(2022年10期)2022-11-02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四川工商学院学术新视野(2020年1期)2020-07-24桥式起重机使用环节重大危险源辨识研究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9年11期)2020-01-16铁路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研究江西建材(2018年1期)2018-04-04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17年6期)2017-11-09分级诊疗路难行?中国医疗保险(2017年6期)2017-07-18分级诊疗的“分”与“整”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分级诊疗的强、引、合中国卫生(2015年10期)2015-11-10“水到渠成”的分级诊疗中国卫生(2015年6期)2015-11-08

推荐访问:危险源 辨识 分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