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王梦磊,吴柏清,2*

(1.成都理工大学 旅游与城乡规划学院,成都 610059;
2.四川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青藏高原及其东缘人文地理研究中心,成都 61005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缩影,是本民族得以生存发展延续的根基,是孕育未来文明的源泉[1]。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被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2-3]。保护非遗对地区文化血脉赓续、精神文明的建设以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有着重要意义。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隋唐大运河的中心,有5000年的文明史,历史上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是中国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的古都,孕育了许多极具地方特色,非常宝贵的非遗资源[4]。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娱乐方式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洛阳市非遗面临着处境艰难,濒临消亡的尴尬局面,严重制约着非遗的有效保护和持续性发展。了解洛阳市非遗的结构类型和空间分布有助于进一步保护非遗[5],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承。目前关于洛阳市非遗分布等问题的探讨较少,本文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洛阳市非遗类型结构特征,进一步运用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度指数和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洛阳市非遗进行空间分布的分析,为洛阳市开展非遗资源的继承、保护与开发工作提供参考。

1.1 数据来源

本文涉及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洛阳市文化馆(http://www.lyswhg.cn/)、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henanfeiyi.com)、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其余数据信息资源来源于洛阳市政府门户网和河南省统计年鉴。

1.2 研究方法

1.2.1 最近邻指数。本文采用ArcGIS 10.5中的最近邻指数[6-7]来判断洛阳市非遗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平均最近邻指数是用来评价整体空间分布态势的一种地理指标,用于衡量点在地理空间上彼此邻近的程度指标。理论最邻近距离公式如下:

式中,为最近邻距离;
A为洛阳市行政区划面积;
n为洛阳市非遗数;
D为洛阳市非遗的点密度。最近邻指数R的公式如下:

式中,为实际最邻近距离。

当R>1时,即>,洛阳市非遗为均匀型分布;
当R=1时,即=,洛阳市非遗为随机型分布;
当R<1时,即<,洛阳市非遗集聚型分布。在均匀、随机和集聚三种分布类型中,均匀分布的最近邻距离值最大,随机分布次之,集聚分布最小[8]。

1.2.2 地理集中指数。本文采用地理集中指数[9]来分析洛阳市非遗空间分布的集聚程度。公式表示为:

式中,G为非遗分布的实际地理集中指数;
Xi表示第i个县(市)的非遗项目总数;
a为非遗项目总数;
n为县(市)总数;
为非遗项目平均分布于各县(市)的地理集中指数,即理论地理集中指数。当G>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县域空间分布表现为集聚状态;
当G<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县空间分布趋于分散[10]。

1.2.3 核密度估计。本文采用ArcGIS中的核密度估计工具[11]分析洛阳市非遗在整个区域内的空间集聚状况。其公式表示为:

式中,f(x)为非遗的核密度估计值;
x为非遗地理坐标点;
h为核密度半径值;
n为点数;
k()为核函数,可通过核密度估计值来估计洛阳市整体非遗的聚集情况,并反映每项非遗对周边区域的影响程度;
f(x)值越大,表示此区域非遗分布越密集。

2.1 洛阳市非遗的级别结构特征

非遗在级别上可分为: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与县级5个级别[12]。由于洛阳市拥有的世界级非遗名录数量较少,仅有3项(龙门石窟、中国大运河、丝绸之路),加之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纷繁复杂且对应的门户网站信息不完整,无法确认所搜集信息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因此,本论文主要针对洛阳市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进行分析。

为了保证本文的严谨性、科学性和洛阳市非遗地域性分析的精确性,笔者对本文所涉及到的非遗项目进行了数量和类别上的校正。即:同一非遗项目同属于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多个级别取最高级计入,各级别之间做到无重复;
将同时分布在多个地区的非遗项目,进行拆分统计,最终统计得出洛阳市非遗项目240项,其中国家级非遗9项,省级非遗82项,市级非遗149项(表1)。由此可见,洛阳市非遗级别呈“金字塔”结构,级别越高,非遗项目就越少。国家级、省级和市级比例的显著差异表明,洛阳市申报较高级别非遗项目的潜力较大。

表1 洛阳市不同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特征

2.2 洛阳市非遗的类型结构特征

按照《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的要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民间文学;
传统音乐;
传统舞蹈;
传统戏剧;
曲艺;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传统美术;
传统技艺;
传统医药;
民俗,共10个类别[13]。对其非遗项目数量的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洛阳市非遗的类型结构图

总体上看,洛阳市非遗项目在不同类型上的分布存在着差异。从类型上看,传统技艺类分布最多,共80项占比为33.33%;
其次较多的是传统医药类、民间文学类、传统舞蹈类、传统美术类、民俗类,分别占13.33%、12.08%、10.83%、8.75%、8.33%;
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类、传统音乐类、传统戏剧类、曲艺类,分布最少,分别占5.83%、3.75%、2.50%、1.25%。

非遗项目数量的具体分布也有显著差异。国家级非遗项目共9项,在传统音乐类、传统舞蹈类、传统戏剧类和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类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均为0,均衡分布于6大类;
省级非遗项目共82项,遍布10大类,传统技艺类18项,居于榜首;
市级非遗项目也主要集中在传统技艺上。

无论是从总体上看还是从各个级别上看,洛阳市非遗的类型分布都存在着较为不均衡的特点,差异性较为显著,其中传统技艺类、传统医药类以及民间文学类较多,而传统音乐类、传统戏剧类以及曲艺类的数量较少。

2.3 洛阳市非遗的空间特征分析

2.3.1 总体空间分布特征。为分析洛阳市非遗的总体空间分布特征,本文应用ArcGIS 10.5中的平均最近邻指数对洛阳市非遗数据进行计算,得到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实际最近邻距离:=2 028.86米;
理论最近邻距离:=4 018.19米;
最近邻指数:R=0.50,R值小于1,说明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空间分布属于集聚型。同时采用地理集中指数衡量非遗在洛阳市的集聚程度,计算出洛阳市非遗实际地理集中指数G=29.83,理想地理集中指数=17.14,G大于。由此可知,洛阳市非遗项目在空间分布上呈集聚状态。

最近邻指数与地理集中指数只能从整体上判断洛阳市非遗呈集聚型分布,但不能呈现非遗在区域上的分布格局,因此,利用ArcGIS 10.5的核密度分析工具,对洛阳市240项非遗项目进行核密度分析,并与标准椭圆差进行叠加,生成非遗空间分布的核密度与标准椭圆差叠加图(图2),以得到洛阳市空间分布的集聚状况。

图2 洛阳市非遗的核密度与标准椭圆差叠加图

由图2可知,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密度分析具有以下特征:(1)洛阳市非遗的集聚区域层次明显,总体呈现出“东北密集,西南稀疏”的特征。(2)洛阳市非遗核密度值分为五个等级,其密集程度以洛龙区、老城区组成的高度密集区向周边扩散,宜阳县、洛宁县以及嵩县非遗分布较少,核密度值较低,其余地区非遗分布较均衡。(3)洛阳市非遗分布椭圆中心点位于洛龙区,总体上呈现“东北-西南”走向。

2.3.2 县域的空间分布特征。为了直观地看到洛阳市各县域范围内非遗的分布特征,本文对14个区县非遗数量分别进行统计,得出洛阳市非遗区县分布状况表(表2)。

表2 洛阳市非遗的区县分布情况表

从非遗分布的数量来看,洛龙区居于首位,共有非遗项目数量34项,占非遗总数量的14.17%;
洛宁县仅有7项非遗,占总量的2.92%,两极分化特征明显。从空间分布的密度来看,洛阳市非遗分布的平均密度为154.84项/万平方千米,在平均密度以上的(区/县)个数达7个,老城区的分布密度为最高,高达5 535.71项/万平方千米,洛宁县的密度分布最低,为29.98项平方千米,仅为平均密度的五分之一。由此可见,无论是从各区县的空间数量还是从空间密度来看,洛阳市非遗项目在区域分布上存在着较大差异。而造成差异的因素较多,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们生活习俗和整体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洛阳市非遗项目的分布。

3.1 结论

以洛阳市非遗为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以及ArcGIS 10.5对其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从非遗级别结构上看,呈现“金字塔”型分布,即级别越高,数量越少。

(2)从非遗类型结构上看,主要是以传统技艺类和传统医药类为主,民间文学类、传统舞蹈类、传统美术类、民俗类项目次之,传统体育、游艺和杂技类、传统音乐类、传统戏剧类、曲艺类项目稀缺的结构特点。

(3)从总体空间分布上来看,整体呈聚集型分布的特点,总体空间分布密度显示洛阳市以洛龙区为中心向外围扩散,空间疏密分布主要体现为“东北密集,西南稀疏”。

(4)从县域空间分布上看,洛龙区、老城区以及孟津区的非遗数量较多,新安县、洛宁县的非遗数量较少,其他几个区县非遗数量分布较均衡。

3.2 讨论

本文仅对洛阳市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结构类型和空间分布做了相对较全面的呈现,为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开发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并为洛阳市非遗进行旅游开发提供相关依据。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打开非遗保护的新局面,利用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技术使非遗“活”起来;
同时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的融合发展,积极推进非遗文化产业园、非遗主题景区等建设,为非遗“活”起来开辟新路径;
另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与人口分布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进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保护、传承与开发。

猜你喜欢 洛阳市文化遗产数量 河南省洛阳市东升第三中学中小学校长(2022年7期)2022-08-19与文化遗产相遇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洛阳市河南水利年鉴(2020年0期)2020-06-09统一数量再比较小学生学习指导(低年级)(2019年3期)2019-04-22活态文化乡村地理(2017年3期)2018-01-11《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文化遗产(2017年1期)2017-02-13洛阳市建设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工程咨询(2017年5期)2017-01-31头发的数量小猕猴智力画刊(2016年6期)2016-05-14洛阳市建设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工程咨询(2016年12期)2016-01-29

推荐访问:洛阳市 文化遗产 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