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探讨

陈璐

(兰州财经大学)

(一)规避财务操作风险

财务操作风险隐藏在财务处理的各个流程中,财务人员稍有疏忽,就会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因而,企业需要规避财务操作流程中的风险,落实企业内控工作,保障企业的稳步发展。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将很好的帮助企业降低财务流程中的风险,通过对财务处理流程的全流程跟踪,提高财务透明度,降低企业隐形风险。同时企业可针对财务共享中心预测到的“危险因子”做出防范措施,提前企业应对风险和挑战的能力。

(二)降低经营成本

针对中小企业自然谈不到建设财务共享中心,而针对具备一定规模的大型集团,成立财务共享中心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大型集团公司在管理上往往人数较多,管理层需要“承上启下”,连接集团总部与子公司信息畅通,财务共享中心可以承担减少信息误差和提高指令传达速度的平台责任,进而提高员工对公司规章的执行力,减少公司间的沟通成本以及企业整体的管理成本。另外设置财务共享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子公司与总部的岗位设置重复率,减少企业一部分的人力资源成本。更重要的是随着设立财务共享中心带来的各种成本费用的减少,带来企业毛利率净利润的提升,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增加竞争力

财务共享中心的设立打通企业总部与子公司的信息渠道,总部财务人员可以远程处理子公司的财务问题,或者为子公司财务人员提供财务问题指导。总部管理人员可以从企业整体宏观考虑,利用兼并或者收购等其他方式来整顿和规划企业商业版图,提高企业整体市场经济资源的利用率。此外企业财务共享中心的设立提高企业上行下效的效率,以及提供清晰明了的企业各部财务数据,使得总部财务管理人员有精力和依托建立和实施更合理的管理会计工具,帮助企业管理层做出更适合企业发展的经济决策,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财务共享中心定位不明确

在大数据逐步发展的推动下,一部分企业引进了财务共享中心,但由于没有深入了解财务共享中心的作用以及只有在企业管理深度参与的实践操作中才显露的问题,造成对财务共享中心的目标定位不明确,使得财务共享中心并没有创造出本该的价值,导致企业财力上了浪费。由于没有制定财务共享中心相关的公司章程,造成了子公司与总部财务工作的重复甚至冲突,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同样由于没有及时更新财务共享中心设立后的工作岗位内容和考评标准,使得员工工作以及其薪资评判失去了参考标准,导致员工丧失主动性甚至造成人员流失。财务共享中心的定位不明确激发了子公司与总部以及各子公司之间的负面摩擦,反而增加集团的管理成本,这与当初设立财务共享中心的初衷南辕北辙。

(二)财务与业务衔接不够紧密

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共享中心是子企业与总部财务信息快速流通的渠道,但财务信息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还是需要各子公司的业务人员将业务信息付诸财务信息中,加强企业的业务与财务信息的融合。当前由于财务人员对业务知之甚少,业务人员认为财务与自己毫不相关,使得业务与财务信息的融合程度不够,造成企业财务信息量浮于表面,不能给管理人员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使得财务共享中心明珠蒙尘,无法创造出应有的价值。

(三)财务共享中心系统存在风险

大数据背景下的企业要想不让建立的财务共享中心流于形式,就需要财务共享中心的深入应用,而财务信息对企业的重要程度尽人皆知,财务共享中心中的财务信息保护就成了企业重中之重。首先财务共享中心在试建立初期,由于缺乏对财务共享中心的认识,导致大多数企业是通过外包形式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同时并未签署相关保密协议,这造成了企业财务信息泄露风险。其次在财务共享中心运行阶段,缺乏相关的防忘记储存或者实时备份系统机制,对于财务人员的粗心大意无法做到防患于未然,造成一部分财务信息的永久性丢失。最后在财务共享中心运行成熟阶段,该系统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系统以防止黑客恶意盗取企业财务信息,这一点一旦发生将给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面对财务共享中心运行各阶段的系统问题即使是亡羊补牢,也还可能存在未发现的隐患,而企业由于缺乏对财务共享中心的重视,常常对其视若无睹,不能及时采取改善措施,导致企业无形中增加经营风险,甚至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四)专业人才存在不足

财务共享中心在实际应用阶段,由于企业的自身实施不当,使得财务共享中心并未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进而导致企业不能深刻认识财务共享中心的价值,致使企业不愿主动为财务共享中心进一步花费人力和物力的投资,而正因为财务共享中心没有随着企业发展而跟进技术上的更新迭代和人才上的培养进修,更加深了大数据背景下财务共享中心发挥作用的阻碍,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导致财务共享中心名存实亡。

对于已经从事财务共享中心相关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晋升以及薪资,都是企业能否留住人才的关键,也是财务共享中心升级维护的基础。首先企业缺少工作人员进修机会,一方面不利于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转,另一方面也阻碍了工作人员的职业发展。其次相比于其他岗位,财务共享中心的相关工作岗位晋升渠道设置不明确,让工作人员看不到职业的未来。最后由于缺乏相关的评估标准,财务共享中心的相关岗位薪资评判依据模糊,使得一部分人萌生了离职的想法。缺失的培训、阻塞的晋升通道和模糊的薪资考评标准既无法留住企业已有人才,也无法吸引社会新型人才,导致企业因为人才缺口使引进的财务共享中心出现“瘫痪”迹象。

(五)监督管理不科学

一个系统的健康运行,离不开管理制度的监督,只有通过完善的监督机制,才能发挥财务共享中心的真实价值。大数据背景下,由于财务共享中心是存在于计算机的系统,不同于以往现实的系统,财务共享中心具备一定虚拟性,所以导致对于财务共享中心运行的监督产生了两点疑问,一是谁来监督,二是监督什么。谁来监督的疑问是由于监督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要求不明确,缺乏财务知识的监督人员照本宣科,缺乏工作要求的监督“形式主义”“走过场”,此二者致使监督失去的真正效用。监督什么的疑问是由于对财务共享中心认识不深导致的监督客体模糊,监督人员不明确到底是监督财务共享中心系统有无运行漏洞,还是监督相关工作人员工作是否存在纰漏,这导致无论是系统的运行还是人员的工作都存在或大或小的隐患。对于监督客体的模糊从根本上否定了监督工作的意义,给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行带来潜在的风险。

(一)明确财务共享中心目标定位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设立财务共享中心初衷即是想提升企业整体财务管理能力。避免因为目标定位不明确带来的子企业间沟通摩擦,将为企业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进而提升企业整体实力。要明确财务共享中心设立的定位,第一,要结合财务共享中心的运行和财务人员日常工作制定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守则,落实总部与子企业的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以及考核标准,使其工作有依据,考评有标准。大数据背景下各岗位可能不定时发生变动,企业同样需要根据具体变动动态调节各岗位财务人员工作内容及考评依据,力争保证财务共享中心正常运行。第二,集团管理人员要明确财务共享中心并非简单的集团内部财务信息收集工具,相反,通过合理有效的利用,财务共享中心要成为企业外部拓宽利润空间的工具。依托于财务共享中心收集整理的财务信息,企业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市场调研,找到目标客户群体,将被动提供普遍产品转为主动供应个性化产品,进而提升市场份额增加企业利润率,为企业提升整体核心竞争力。

(二)强化企业业财融合深度

财务共享中心的高效率高质量运作离不开企业业财深度融合带来的连锁反应。以企业价值链为基础的财务共享中心的产品研发可以拉近产品与消费者之间距离,减少销售成本以及研发成本,以增加价值创造为基础的财务活动将同步提升企业业务与财务能力,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另外。大数据背景下企业通过财务共享中心反映出的企业当前市场地位,合理预测市场未来变动,据此长远规划企业战略目标,结合市场及企业业务水平制定实施策略,降低企业发展的潜在风险,在加深业财融合的同时,推动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同样的企业可结合业务流程的变化动态调节优化财务共享中心的流程标准,提升财务共享中心服务效益的同时整合企业财务与业务流程融合,进而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降低财务共享中心运行风险

财务共享中心在运行各阶段出现的技术风险和系统风险,企业需要提升对其的重视程度及时亡羊补牢,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着手解决,以免造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连锁反应。

技术方面首先针对工作人员信息输入时出现的信息遗漏、忘记储存等问题,财务共享中心需要升级为实时保存且实时共享,对于工作人员出现的常规信息输入错误,财务共享中心需要增加提醒,从输入源头杜绝信息错误。其次针对财务共享中心应用过程中遭遇的黑客和病毒攻击,企业需要投入资金加强财务共享中心“防火墙”,阻挡黑客攻击,并且定时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杀毒防患于未然,对于可能连接到财务共享中心的硬件设施需经过查找并消灭病毒方可连接,保证财务共享中心系统的健康运行。最后,定期对财务共享中心系统维护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对杀毒软件查找不到的病毒的解决技能,防止黑客打破“防火墙”后盗取和更改财务信息,从技术层面提升企业风险应对能力。

从管理方面入手是要完善企业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通过对各部门各流程财务信息的采集,综合完善财务信息的风险评估标准。利用往年数据对其加以验证之后,定期对其进行观测。一旦某段时间出现不寻常波动,相关风险监控人员便可上报管理层,帮助管理层调整相关经济决策,做好风险防护减少企业损失。而一旦触发风险预警警报,则需要各公司单位根据报警数值针对性的排查风险原因,依靠于财务共享中心的联动性,精准找到风险点对症下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挽回企业经济损失。

(四)培养专业人才

财务共享中心将财务人员从琐碎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可以从原来的财务会计转向管理会计发展,而这也同样提高了会计人才的专业素养要求。企业要想财务共享中心发挥其高效率,就要匹配财务共享中心的应用阶段完善专业人员的培育机制,从人才引进、进修、考核到激励等环节,都需要以丰富的培训形式和扎实合理的培训内容,提升企业人才培训的质量和数量。另外,大数据背景专业人才的培育不但要符合其岗位特性,更要符合大数据背景。企业为适应市场环境引进财务共享中心,相关人才培育就需要同步提升财务技能与计算机技能,财务人员要熟练使用软件系统,兼备财务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大数据分析能力。除针对人才培育之外,企业也要积极调节财务岗位使其满足财务共享的需求,推动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创新。

专业人才的缺口除了靠培育已就业员工补救,还可以通过人才引进补齐。但无论是培育还是引进,企业最终要做的还是留住人才。而留住人才,最重要的还是薪资待遇。企业可以通过完善薪资考评体系,将业绩考评与薪酬合理挂钩多劳多得,保证员工待遇的同时激发其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除了物质奖励也可以增加一定的精神激励,提升员工就业幸福感,增强人才留职意愿。此外,清晰明了的晋升通道也是留住人才的重点。依托于企业切实可行的晋升渠道,工作人员可规划自身长期职业道路,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同时避免了人才流失,这不仅有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更是大大降低了企业管理成本。为保证财务共享中心工作的有序推进,相关管理者需要定期开展企业文化培训,提升员工的凝聚力。还要打通员工与管理层的信息渠道,收集并反馈员工对工作相关的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改善员工工作环境和氛围,降低企业员工离职率。

(五)落实监管工作

关于财务共享中心监督工作中产生的两点疑问,将监督管理工作纳入内控是最好的应对方法。财务共享中心的监督工作混乱主要是因为监督人员职责和工作内容不明确以及监督对象的不明确造成的,而将监督工作融入内控,则可以很好的解决。首先,企业内控机制中原本已经存在监督工作,关于财务共享中心的监督职责以及工作内容只需要根据岗位特性和大数据背景的特点,对原有的监督工作职责及内容进行取精华弃糟粕。兼并传统监督全面的工作内容,还要依托大数据背景获得各部门数据审查权的职责范围,明确“谁来监督”。对于获取的数据信息,基于监督工作内容的要求,对其展开详细综合的分析,对于检查出的漏洞及其产生的原因,监督人员要及时汇报上级并根据指示做出补救措施。

财务共享中心的另一个疑问“监督什么”,即监督相关工作人员还是监督该系统的运行是否顺畅,在解决第一个疑问时就已经得到了解决。正因为监督人员的职责范围包括获取各部门数据信息,那么监督的客体就应该是数据本身。其实数据的真实可靠同样是对相关工作人员和财务共享中心系统的监督,换言之,如果数据出错是人为因素,那么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一定出现了懈怠,如果数据出错是因为系统,那么系统运行一定遇到了阻碍需要疏通。监督人员工作内容的确定顺带解决了监督客体的疑问,将监督对象从“对人”转变为“对事”,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监督岗位与被监督岗位的摩擦,减少企业管理成本。如此一来,对企业数据的监控就成了监督工作的重点,企业要为此制定符合的岗位标准以及培训相关职员的技能,保证监督工作的可行及有效,从而保证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进而保证企业经济决策的高效性。

猜你喜欢 中心财务监督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作文小学高年级(2022年9期)2022-10-17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华人时刊(2021年15期)2021-11-27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现代经济信息(2020年34期)2020-06-08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意林·全彩Color(2019年9期)2019-10-17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智富时代(2019年2期)2019-04-18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智富时代(2019年2期)2019-04-18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领导决策信息(2017年13期)2017-06-21

推荐访问:企业财务 探讨 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