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栗明

室性心律失常属于临床中非常多见的一类疾病,主要由于心肌耗氧量减少,引发心肌功能受损,目前临床治疗心律失常主要选择利多卡因,利多卡因属于一类心律失常常见治疗药物,能够帮助稳定患者的心律,起到扩张血管的效果,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发现利多卡因能够导致潜在性心律失常,造成患者出现室颤阈值降低,引发持续性并且难治性心律失常,从而影响到疾病整体治疗效果[1]。胺碘酮属于临床中非常多见的一类抗心律失常治疗药物,作为多通道阻滞剂中的一种,可以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内钾外流,明显刺激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发挥缓解心律失常的作用,同时胺碘酮可以缓慢减少心肌耗氧量,显著改善室性心律失常或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表现症状,提升自律性,应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2]。本文将过去1 年本院收治的60 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选作此次课题的研究对象,对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取胺碘酮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加以讨论。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本院收治的60 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30 例。对照组中男18 例,女12 例;
年龄62~78 岁,平均年龄(65.77±11.22)岁;
体重48~78 kg,平均体重(59.03±12.21)kg。研究组中男19 例,女11 例;
年龄63~79 岁,平均年龄(65.33±12.56) 岁;
体重50~78 kg,平均体重(64.03±10.03)kg。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n,)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n,)

注:两组比较,P>0.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获得临床明确诊断的患者;
②自愿接受此次课题研究的患者;
③本次治疗前10 d 内没有接受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患者。

1.2.2 排除标准 ①具有系统免疫性缺陷的患者;
②药物过敏的患者;
③恶性肿瘤的患者;
④甲状腺异常的患者;
⑤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

1.3 方法 治疗前指导患者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常规检测,包括X 线、肝功能、心电图和血常规。对照组接受临床传统治疗方案。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胺碘酮治疗,口服,3 次/d,200 mg/次;
治疗7 d 后药物剂量更改为2 次/d,200 mg/次;
治疗14 d 后,药物剂量更改为1 次/d,200 mg/次;
当患者的心律恢复良好时,药物剂量更改为50 mg/d 进行维持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8 d 作为1 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医护工作人员需要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其中包含心电图、血压、肝功能和肾功能等[3]。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重症加护病房看护时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重症加护病房看护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重症加护病房看护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重症加护病房看护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重症加护病房看护时间比较(,d)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比较(,mm Hg)

表3 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比较(,mm Hg)

注:两组比较,P>0.05

室性心律失常作为一类心脑血管疾病,在临床中发病率非常高,主要是由于人体心室中心律产生失常情况,具体包含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室性期前收缩等[4,5],室性心律失常十分容易造成血流动力学紊乱、加重心功能不全心绞痛以及血压低等,严重者会发生猝死,因为老年人群的自身身体机能相对更差,免疫力以及抵抗力较低,导致老年人群危害非常严重,所以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需要接受临床有效的治疗,选择最佳的特效药物,缓解疾病表现,降低对老年人群身体所造成的不良后果[6,7]。

室性心律失常属于临床中非常多见的一类病症,患者中绝大多数为老年人群,疾病的出现与老年人群生命体征密切相关,因为老年人群的年龄比较大,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导致心肌解剖结构也会产生改变,心肌各项生理特征随之出现变化,引发老年患者心肌兴奋程度显著升高。同时老年患者呼吸功能慢慢退化,二氧化碳滞留到患者的身体中,引发人体血清电解质水平产生变化,增强心肌兴奋度,引发心律失常疾病的产生[8,9]。临床中为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治疗期间受到患者年龄的限制,在选择药物治疗方面,需要从多角度并且多方面进行考虑,用药剂量同样需要具有针对性。现在临床大量研究实验显示胺碘酮在抗心律失常疾病治疗中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属于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胺碘酮,可以有效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病变,使患者各个部位有效不应期获得延长,同时延长心肌组织动作电位,当药物进入到患者身体之后,能够显著提高患者血浆中奎尼丁、福卡纳、苯妥英及普鲁卡因胺的浓度,可以有效抑制房室以及窦房结交界位置自律性,使房室旁路心房传导以及房室结获得延缓,帮助患者扩张动脉血管,降低血管动脉压,从而减少心律失常出现的风险[10]。由此可见,胺碘酮在治疗交界性、室性以及房性心律失常中具有理想的效果,根据本文对比研究资料可见,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9.11±2.18)d、重症加护病房看护时间(1.43±1.18)d 短于对照组的(12.10±4.34)、(2.44±1.2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收缩压(109.15±10.15)mm Hg、舒张压(71.15±7.32)mm Hg与对照组的(110.11±11.13)、(69.04±7.12)mm Hg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应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时,需要注意的是胺碘酮药物的半衰期比较长,患者口服之后作用时间相对比较长,不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药物的血液浓度,获得相应的治疗效果。口服胺碘酮药物能够造成药物堆积到人体器官中引发不良反应的出现,因为胺碘酮具有脂溶性,虽然可以造成相应的不良反应,但是在治疗室性心律失常中存在良好的治疗效果,老年患者需要依靠专业人员的指导确保正确口服药物,从而降低不良反应的产生。胺碘酮存在拮抗交感神经的作用,可以降低冠状动脉四周心肌耗氧量,对于心律失常患者钠通道产生阻断,减少通道开放率,为了保证胺碘酮治疗的安全性,提高临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在用药治疗之前需要掌握患者的具体情况,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帮助患者了解药物治疗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与配合度[11]。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大部分具有恐惧以及焦虑情绪,对此医护工作人员需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良好的方式开展疏导,鼓励患者表达自身不良情绪,缓解紧张情绪,并且需要加强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自身所患疾病,认识药物治疗疾病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保证药物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加快身体康复速度,具有推行空间与价值。

猜你喜欢 室性胺碘酮收缩压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5期)2020-11-16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探究中华养生保健(2020年7期)2020-11-16简单三招轻松降压祝您健康·文摘版(2018年6期)2018-10-21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中国新闻周刊(2017年16期)2017-06-15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年11期)2017-01-12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2期)2016-01-14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6例临床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年2期)2016-01-14急性心肌梗塞早期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年6期)2016-01-07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中国循环杂志(2015年10期)2015-12-24室性心动过速电风暴的诊治及进展医学研究杂志(2015年7期)2015-06-22

推荐访问:心律失常 疗效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