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中医诊疗研究概述

陆璇霖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子宫腺肌症(adenomyosis,AM)为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的弥漫或局限性病变[1],主要临床表现为子宫增大,月经周期延长或经量多,进行性痛经,慢性盆腔痛,贫血和不孕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4]。现代医学对AM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认为其是免疫炎性疾病[5-6],是雌激素依赖引起的疾病[7],还有学者认为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8-9]。针对该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或激素治疗,手术治疗虽能解除患者临床症状,但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无法接受;
口服激素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且复发率较高,患者难以坚持治疗[10-11]。子宫腺肌症目前没有对应的中医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为中医的“痛经”“癥瘕”“月经过多”“腹痛”等范畴[12-15]。中医药治疗AM疗效显著,具有独特优势。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AM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1 寒邪凝滞 产前、经期、妇人或食寒凉、或受风寒,外寒直中血脉及胞宫,寒凝血脉,气血运行不通,故发痛经。孙佳颖等[16]认为气滞寒凝导致血瘀,聚于胞宫而发为本病。王璐[17]认为因寒凝血瘀,瘀血积聚宫中而致。陶彦彦等[18]认为妊娠流产后,恶露之血未尽,陈旧之血停滞胞宫,则发为积聚癥瘕。

1.2 肾虚血瘀 张碧云等[19]认为子宫腺肌症痛经的根本病机是血瘀,血脉运行不畅,瘀血停于胞宫而致。石利香[20]认为该病系本虚标实,肾虚为本,血瘀为标,虚实夹杂,肾虚血瘀并存。王慧玲等[21]认为肾阳不足,机体失于温煦,则血运行不畅,胞宫冲任得不到肾阳温煦而虚寒内生,血液凝滞而成瘀,瘀积日久,形成癥瘕。

1.3 湿热内结 何呈宁[22]认为素有湿热内蕴,或经期产后,感受湿热之邪,与血搏结,流注冲任,蕴结子宫,胞脉气血更加壅滞,“不通则痛”,致使经行腹痛。孙铮等[12]认为患者经血不循常道、离经之血蓄积胞宫,瘀血内阻而发病。

子宫腺肌症病因与气滞、肝郁、气虚、外伤、寒凝、湿热、肾虚等因素有关,最终导致瘀血停于胞宫发为本病。“瘀”既是病因,也是病理产物。

2.1 中医内治 辨证治疗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精髓,可针对疾病病因病机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2.1.1 脏腑论治

2.1.1.1 从肝论治 女子以肝为本,体现肝的体阴而用阳的特点。陈秀芳等[23]从调肝方面入手,以疏肝行滞、扶正养血、利湿消癥为治则,运用柴苓消癥汤(组成:柴胡10 g,茯苓15 g,当归10 g,白芍20 g,黄芪15 g,淫羊藿10 g等)治疗子宫腺肌症痛经,对照组予散结镇痛胶囊口服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和痛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和痛经症状积分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1.1.2 从肾论治 成臣等[24]予补肾益气扶正,兼活血散瘀法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腺肌症,治疗组使用补肾活血散瘀汤(组成:紫河车10 g,菟丝子10 g,当归10 g,川芎10 g,延胡索10 g,青皮6 g等)治疗子宫腺肌症,对照组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曼月乐),每日释放左炔诺酮20μg至宫腔;
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痛经症状积分、月经量评分、肾虚血瘀证候评分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均较治疗前缩小(P<0.05),血清糖类抗原CA125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2.1.2 病因论治 瘀血祛,则新血生。房劳过度、胞宫手术、逆经等引起离经之血留于下腹,瘀滞胞宫引起痛经、宫体增大、崩漏等临床症状。沈玉莲等[25]使用桂枝茯苓丸合失笑散,从活血化瘀的角度治疗子宫腺肌症,结果显示该法可以明显减轻子宫腺肌症患者痛经症状。郑颖等[26]使用中药消异方(组成:茯苓12 g,菟丝子20 g,炒王不留行10 g,红藤10 g,醋香附10 g,三七3 g等)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症患者;
对照组仅给予生活指导3个月经周期。结果表明中药消异方可以减轻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痛经症状并改善其子宫内膜容受性。

2.1.3 分期治疗 袁敏等[27]使用补肾化瘀法治疗子宫腺肌症,从补肾阳而化冲任之瘀滞治疗腺肌症。以补肾化瘀为纲,选用少腹逐瘀汤加减,根据经前期、经期、经后期气血阴阳化生不同而加减用药,获得较好疗效。经前期:治法以消瘀为主,治以活血化瘀止痛;
月经期:治法以温经止痛为首要,治以温经散寒止痛;
经后期:治法以扶正消瘀并举,治以温补肾阳而活血。根据其周期阴消阳长、阳长阴消不同生理特点制定不同治疗法则的分期用药,经前期助阳理气;
行经期通络止痛、活血化瘀,使陈血祛,新血生,消癥块;
经后期补肾阴养气血,兼消瘀,疗效显著。

2.2 中医外治 王爽等[28]运用宣郁通经汤(组成:当归,酒白芍,牡丹皮,焦栀子,炒白芥子,柴胡等)通过缓慢灌肠直肠给药法治疗AM痛经,从清肝理气方面入手,舒肝解郁、理气活血化瘀,使冲任、胞宫气血通畅则痛止。经过3个月经周期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痛经症状,减轻疼痛程度,总有效率为90.9%。潘丹等[29]采用针刺联合隔药饼灸周期调治法治疗AM。经前期:先仰卧位针刺大赫、中极、足三里、太冲穴,隔药饼(附子、鹿角霜、当归、川芎、白芍按5∶2∶1∶1∶1比例混合打粉后用黄酒调匀,做成直径4 cm、高0.5 cm的药饼)艾柱灸关元穴,再俯卧位针刺膈俞、肝俞、脾俞、命门,灸肾俞穴,每次灸3壮。行经期:仰卧位针刺中极、合谷、地机、三阴交,隔药饼(丹参、香附、延胡索、乳香、五灵脂按4∶1∶1∶1∶1比例混合打粉)灸关元穴,俯卧位针刺膈俞、肝俞,灸次髎穴。经后期:仰卧位针刺气海、气穴、足三里、太溪,隔药饼(浙贝母、夏枯草、猫爪草、薄荷、砂仁按1∶1∶1∶1∶1比例混合打粉)灸关元穴,取俯卧位针刺膈俞、肝俞、脾俞,灸肾俞穴。针刺留针及药饼灸时间均以3壮艾炷燃烧完为准,大约30 min,隔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6个月,结果显示患者痛经程度显著降低,痛经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何惠娟等[30]观察运用中药热敷法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使用桂枝、吴茱萸、当归、丹参、艾叶、乌药各20 g,三棱、莪术各15 g制成热敷袋,热敷下腹正中部15 min(非经期使用)。对照组单纯口服孕三烯酮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36.7%,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中药热敷治疗子宫腺肌症,可以透过表皮直达病所,避免了长期口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性。

2.3 中医内外治联合 甘小利[13]运用热敏灸配合中药温经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AM患者30例,中药于月经干净后开始服用,每个月经周期服15剂,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热敏灸疗:从月经前3 d开始,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腹部、腰背部及小腿热敏强度最强的腧穴上施灸,先回旋灸2 min使局部气血温热,接着予以雀啄灸,再循经往返灸2 min使经气激发,后施温和灸发动感传,使经络开通,如此反复灸至热敏感消失为度,每个月经周期治疗5 d,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予以单纯中药温经汤加减内服,结果显示,治疗组痛经的缓解程度和对子宫体积的缩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黄涛[31]运用针刺与中药内服分期治疗AM。行经期:疼痛以腹部正中或两侧为主者,取百会、合谷、关元、水道、子宫、足三里、地机穴进行针灸;
疼痛以腰骶部为主者,或肛周坠胀者,取百会、十七椎、肾俞、次髎、长强穴进行针灸。非月经期采用黑附子与胶艾四物汤、小柴胡汤加减化裁,治以温阳益气、散寒通络法。结果显示患者痛经程度较治疗前降低,疼痛时间较治疗前缩短(P<0.05)。

AM已成为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与生育功能的难治性疾病,西医保守治疗主要以激素类药物为主,虽然能暂时缓解症状,但停药后复发率高,且副作用较大。手术治疗包括子宫切除、子宫内膜剥除术、子宫动脉阻断等[32],可明显缓解AM症状,但影响患者生育功能及生活质量。因此,对于年轻且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如何在保全子宫的前提下,不影响其生育能力,缓解月经量增多、淋漓不尽、痛经、周期紊乱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当前临床医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综上,中医在治疗子宫腺肌症方面方法众多,其治疗大法离不开行气、活血、补肾、补肝脾、补气血、止痛、消癥等。治疗上标本同治,从根本上消除本病的致病原因,中医外治如针刺、督灸、隔物灸、药饼灸等治疗方法结合方药内服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近年来,广大医者通过临床研究证明,中医辨证论治予中药内服、外治或联合治疗AM,临床疗效显著,但尚缺少进一步的实验研究证实。如何应用中医多学科解决子宫腺肌症的难题,是今后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月经周期血瘀针刺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13期)2022-05-10身痛逐瘀汤治疗血瘀型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典型病例大全(2022年9期)2022-04-19清明的雨散文诗世界(2022年2期)2022-03-10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2021年18期)2021-02-28观舌头辨血瘀程度保健与生活(2020年17期)2020-09-27女性怎么知道自己即将绝经伴侣(2019年12期)2019-12-27女性经期出现3种情况可能是早衰了伴侣(2019年6期)2019-06-26月经周期短,绝经就会提前吗伴侣(2015年2期)2015-09-10新疆抓获75名“针刺”嫌犯环球时报(2009-09-16)2009-09-16血瘀与活血化瘀在斑秃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浙江中医杂志(2004年1期)2004-07-30

推荐访问:诊疗 子宫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