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方法研究

李灿

大连市文化馆(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非遗的保护和继承必须与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在数字信息化时代,对非遗的保存与传承就要求人们主动探索信息化的途径与方式。而基于文化产业视角下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就必须充分运用当前的信息科技,把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现代性的数字信息技术加以有机融合,使非物体历史文化遗产才能真正以崭新的面目与形态展现在社会大众眼前,从而进一步促进非遗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促进社会主义文化资料的整合

数字化手段运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播能够拓宽社会主义文化的宣传渠道,更多的人能够便捷迅速地收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资料,同时能够整合更多的商业要素,能够为产业化开发创造条件,借助社会竞争力的提高,扩大社会效益。另外,为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我们能够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把各种产业的信息进行集成,打造生态圈,非遗项目进行产业化经营有了更多的有利条件,文化产业和经济社会能够达到联合效应,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带来更大的精神价值、经济效益,就会有更多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关于非遗的宣传发布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日益发达,消息的传递有了更多的渠道,传播速度也会日益增加,同时增强了消息的有效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数字手段能够进行更大的扩散,从而便于保存和传播。在当前,互联网使用者已经习惯了通过零碎时间获取互联网资讯,利用网络信息碎片化扩散的特性,能够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不同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播还可通过专题页面、公众账号、移动App等,搭建内容互动系统,提高互动性,收集潜在用户的诉求内容,使不同消费者能够通过搜索及时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资讯,进行良好的维护和传播。

(三)扩展非遗保护传播的渠道

在中国原有的教育管理模式下,非物质文化财产的传播大都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人许多时间都无法深入领会其中的含义。一些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和技艺多因为各种的因素而无法寻找合格的传承人。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若采取传统的继承形式很容易出现继承断层问题,从而造成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发生散失。利用计算机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电子化处理能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能够全面记载传统的,并且能够长久保留,能够便于收集相关的信息,减少了传统的时间,提升了传统的质量,也能够提高经济效益。

(一)数字化保护与继承的发展方向

非遗产的文化艺术项目要进行数字化保护和继承,不仅仅是单纯地收集、拍摄、剪辑、出版的各种作品,也不是仅限于录音、视频等,要进行静态信息的保存,要做到动态、全面地展示非遗艺术,就需要由原来断章取义注重抢救性的非遗项目,转为更加整体、系统化的。原来的抢救式数字化保存手法多局限于对国家非遗内涵的简要描述,多重视其表现形式特点,如针对国家非遗舞蹈的动态特点进行数字化制作等。这个方法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快速,对非遗项目进行的抢救性保护也具备一定成效,而其弊端则是只记载了有关非遗的历史人文活动,而遗漏了其文化空间。“文化空间”主要出现在非遗项目中,非物质社会历史文化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可以为非物质社会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机会,也是非物质社会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非遗为实现数字化保存和传播的不断提升,必须充分发挥文化空间的功能。艺术空间表现的历史环境,其具有动态性注定其难以达到数字化。

(二)明确维护和传播工作的重点

非遗管理部门要利用网络平台建立交互性业务模型,根据使用者的互联网社交环境,并通过数据挖掘的方法,来分析使用者的潜在需要,以提高非遗管理各项业务的针对性、个性化。交互性服务模式的发展重点在结合互联网与社会环境.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向传统的需求方提供为其配套的产品。数字非遗项目针对互相的业务是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对消费者的数据分析,从而根据所处环境向消费者提供有针对性地非遗项目产品。这种业务形式是互联网时代下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数字非遗项目可以相互性发展的有效手段。平台建设的关键在于通过客户端向使用者提供支持,从而提高非遗的用户接入的便利性。非遗的发展要借助应用的环境来建立交互的模型,还要充分考虑人们对文化的行为习惯、结合的情况,通过几年的实践,我国非遗的发展确实有效果,只是有缺陷。比如非遗产品存在的孤岛等。文化产品应该考虑满足各种的需求。当前,比较明显的现象就是文化的传播空间有限化,这也就使得了非遗项目的交互使用所收到的效果。

此外,由于各个类型的非遗项目的保存都选择各自发展为政的方向,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并不统一,所以要达到更大范围的无缝衔接、资源共享也有着诸多的困难,而非遗项目如何确保文化互动功能的实现也面临着诸多约束问题,所以就必须明确了非遗的保存和传播空间的范畴,以扩大使用规模。非遗工作要丰富内涵,并根据社会发展,做到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比如文化发展行业应充分发挥高新技术的资源优势,把各种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开发.进行有效管理,实施比非遗项目管理更高的功能,通过融入计算机技术、信息管理、在线咨询、网上查询、现场服务等.来确保与非遗项目实现良好的互动功能,从而达到非遗项目管理数字化、网络化处理的效果。

(一)将建设项目合理数字化,促进永久保存与整体共享传承

数字化社会的非遗传承和保存资源更为完整与丰富,对全面挖掘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构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遗保存与传播新系统是一个重要任务。首先,将原有的非遗建设项目合理数字化,更有利于非遗资产的全面永久保存。现代社会,我国非遗的传承人及其有关实物资料丢失问题严峻,数字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收集、记录、复制非遗活动的各类资料,进行永久保护。其次,数字化促进非遗信息的合理传播。把非遗信息作为数字化虚拟的资产,以供民众传播、交流和研究。例如,综合运用数字动画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交互技术等,再现项目场景,让群众体验项目全过程。

(二)不断提升人民对非遗品牌的认同感

通过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培育非遗的人、传播人,和政府文化事业管理机关也应主动推广非遗的品牌形象,进一步增强普通人民对文化内涵的认同,使非遗重返普通人的视线、再次深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构建出特殊群体对非遗文化的集体记忆,进一步拓展了非遗的受众人群,使越来越多的人自发地投入到了非遗的保护和传播事业当中。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和凝聚非遗文化优秀人才与发展专业科技人才有机地结合,全面提高各学科培养与运用能力,提高传统项目传承人的新兴科技、新媒体意识,激活青少年的兴趣,建立一个品质优秀、可发展的人才队伍。

(三)基于云平台的非遗文化服务需求收集、评估反馈机制研究

“互联网+”时期,中国民众对非遗文化服务的需要是全方位、个性化和动态变化的,政府应当采取各种方法、多渠道全面收集当地民众关于非遗与文化产业服务的需要。首先,利用国家非遗文化产业信息公共服务云平台的文化需求信息征集子系统,对本区域公民的非遗文化产业需要开展普遍调研、对具体文化服务项目的需要开展专门调研。以手机互联网、移动终端及其关联的应用程序为基础进行线上调研,进行研究数据的发布、问题收集、调查反馈和过程交互的操作。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研究云服务客户的活动数据等关键信息及发展趋势,准确、真实定位客户动态变化文化需求。其次,通过社会文化管理机关、乡镇和社会三级的联合,进行包括上门访谈、开展座谈会、纸质问卷等传统的线下调研工作,以拓展调研范围覆盖面。

(四)建设专业的网络传播平台,聚合多方力量,加强组织和引导

利用数字互联网信息技术,积极打造中国城市非遗文化全方位、综合性云服务、云宣传的网络平台,将各种非遗文化资源与服务手段的综合运用,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有效打造区域内独特非遗文化品牌,全方位提高文化产业服务效率,助力区域经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双赢的综合效果。平台的构建内容主要包含:数据中心、业务基础体系、应用系统,以及生态系统。建立好的网络平台可以起到整合、共享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效果,能够将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保存人和兴趣爱好者等联系到一起,既能为专家学者队伍和文化产业主管部门进行组织管理和引导工作带来方便,也能为社会力量直接介入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的工作创造渠道。

(五)推进非遗站点建设,提升站点的服务能力

目前宣传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大多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宣传,而当前全国各个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机构也纷纷建设了自身的非遗站点,但是非遗站点的产业化运营能力尚有待更进一步的提高,所以必须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需要,进行互联网数字化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将以非遗网络为基础,形成独立的非遗产品网络平台,向非遗消费人群推出更加全面的多样化产品服务,对非遗传统与技术产品进行私人定制,并将以非遗网络切实作为非遗产品宣传与营销的主要平台。另外,充分发挥非遗网络的信息数据的作用,通过对潜在的非遗企业需求数据进行采集,提供数据互动服务,使非遗企业可以利用非遗网络来查找需求的数据资料。再者,建设全国非遗信息网络交流平台,利用全国非遗网络,对非遗资讯进行统一发布,同时整合各类非遗信息网络平台,形成完善的全国非遗信息网络服务系统。

(六)利用VR科技,提升非遗的数字化影响力

未来,数字化技术传播的另一种重要趋势便是运用虚拟现实科技,透过利用虚拟现实科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存储和传输,从而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影响力获得了明显提升。除了可以对传统非遗项目的产业化方式加以探索之外,还可以对传统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本身加以探索,包括了充分挖掘传统民俗节庆、民间故事、民俗表演等民俗文化内涵的商业价值,而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则无疑的可以实现传承传统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中的文化风俗类、口头传达文学类、音乐舞蹈类产业化的良好平台。另外,利用VR设备的实景交互能力,可改善观众的场景感受,同时将以VR技术为媒介的各种数据信息呈现给观众,通过对这种信息进行可视化的处理与保存,使非遗工程的产业化运营得以更加深入。

(七)筹建数字博物馆

通过开辟非遗传承渠道在网络数字化社会,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播需要另辟蹊径,与时俱进,顺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浪潮,采取建设、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库、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形成立体化的数字宣传途径的方法,来保存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为人类可以随时随地认识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提供了有利条件,而利用这样的方法也使得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播途径得到了扩展,从而促进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发展。

(八)研发移动App,以满足新受众的需要

在移动互联网时期,手机App应用已变成了人类传递信息的最主要方式与渠道,通过开发非遗类的移动App应用,将能够更加高效完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量保存和传递,并满足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社会对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发展需求。目前,中国已经开发了很多专门介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移动App应用,可以推动中国非遗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往规范化方面推进。通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进行整合,并在非遗App的功能下对潜在非遗消费人群的碎片化时间信息进行整合,以此对他们的实际需要进行解决,并对他们加以指导,从而推动非遗消费。据此,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合理使用移动数据客户端系统,并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App平台的研究与运用,通过非遗App宣传与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开展市场调查,以及利用非遗移动客户端开展对非遗制品的营销与传播活动等。利用App客户端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数字化的保存与传播,能够激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综上所述,基于中国历史文化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需要运用目前的数字化技术,做好创新,并运用不同的宣传途径,来推动中国非遗产事业的良性运作,以鼓励人们对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消费,需要更加注重对非遗知识产权的保护,与此同时,中国各地政府部门也必须做好宣传指导工作,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播工作真正贯彻到实处,以进一步促进中国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物质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消费电子(2022年6期)2022-08-25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疯狂英语·新阅版(2022年2期)2022-03-17Task 3疯狂英语·读写版(2021年4期)2021-08-16数字化起舞董事会(2021年12期)2021-02-11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9-10Tough Nut to Crack汉语世界(The World of Chinese)(2019年3期)2019-07-01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1期)2019-05-28聚焦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试题与研究·中考化学(2016年1期)2016-09-30八大突破口攻克物质推断题试题与研究·中考化学(2016年1期)2016-09-30抓物质特征 巧解物质推断题中学生数理化·中考版(2015年12期)2015-09-10

推荐访问:数字化 文化遗产 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