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激发初中思品课情感教育


  【摘 要】普遍应用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能在感性中,再现教材情境,在情感交流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信息扩展中,拓展学生知识面,点燃了学生主动学习初中思品课的火焰。本文以课堂教学实例,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情感提升;思想品德
  俄国著名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思想消融在情感里,而情感也消融在思想里”。因此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体验一直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期望达到的目标。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大放光彩,也改变着传统的单一化、程式化的课堂教学,逐步向多元化、具有实效性的优化教学迈进。
  现代教育学的实践证明:学生在获取知识时仅依靠听觉,那么三小时后能保持70%,三天后仅能保持10%;若仅依靠视觉,则三小时后能保持72%,三天后能保持20%;若综合依靠视觉和听觉,则三小时后可保持85%,三天后可保持信息量的65%。由此可见,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可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力。多媒体走进课堂教学,将它的图文声像并茂、过程充分展示、反馈及时有效等特点,让我们的课堂变得多姿多彩。特别是在思想品德课上的巧妙运用,能将思想与情感更大限度结合在一起。那么如何将思想品德课的情感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呢?笔者将就此问题做一些探究,提几点看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挖掘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经常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例如各种学生实践活动材料、录像、多媒体光盘、网络、报刊、电视广播等。在新课程理念倡导下的教师也不能“一心只教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而需要我们平时去做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有心人,将及时捕捉、收集、整理与思想品德课程有关的各种资源、信息整合起来。更因为思想品德课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要让学生着重体验情感,就更需要多种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例如在《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一课中,教师在备课中就可以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开始搜集资源,例如我们的区长信箱中的一些建议信,报纸上的一些信息反馈、网络电视上的一些新闻报道等等都可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一些信息,我们从中再进行分析提炼,就可以将此用于我们的课堂教學中,学生也感觉到很贴近自己生活,也会从内心发出共鸣。更有效的还可以开发多种资源,如录制一些生活中的场景来作为与此课相适应的问题情境,录制本校区人大代表及党代表选举等贴近生活的信息资源,这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多种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使教师的一些教学设计得以很好的贯彻。特别在上思想品德课的时候,我会更加注重教学设计中情境的设计,以突出学生积极情绪的培养,衬托教学主题,活跃课堂气氛。这些思路的实现最终还是依靠了信息技术。例如,在上《合理调控情绪》一课时,我在设计中就采用了将学生平时的生活场景利用摄影机拍摄下来,截取了其中的一些片段用于上课之用。当我将片段播放时,学生的情绪达到了一个高潮,我趁机点击暂停,提问学生“你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此刻的心情?”学生对于自己此时此刻的情绪概念就印象深刻了,接下去的课堂教学比预设中顺利、开心得多了。学生对视频中同伴的处境深有感触,也理解了身边的同学,更懂得了如何调控自己的不良情绪。在课后的反馈中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于以前因为冲动做错事情却没有很好调控自己情绪感到比较后悔,小部分同学联想到自己在家庭中对着父母亲大吼大叫的做法表示深深的愧疚。这是我意料不到的一个收获。我觉得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使现代教学正发生着技术上的革命,作为教师要学会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扩大教学内容,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使我们的课堂愉快有效更有情感。
  二、信息“精用”,打造富有活力的情感课堂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集知识性、可读性、科学性、社会性于一体的有丰富内容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感觉到离自己太遥远,而在以前的“黑板+粉笔”教学的传统教学影响下,学生参与思想品德课中活动的机会也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平台将深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有良好的效果,才能打造出富有活力的情感课堂。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合作和探究,并且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获得课堂上的第一手资料。例如我在上《诚信是金》一课时,我大胆尝试在课中采用计算机一些软件进行现场调查,对于社会上、生活上碰到的不诚信的事情经历以及你是怎么去采取措施等做一个统计,让学生在课堂中就将自己的情况真实展现出来。本来预设学生或许对此感觉到陌生,不会主动去展示自己,但是在课后,我去了解学习效果时有好几个学生兴奋地告诉我,“看着自己的想法成为一个数据在班级中展现出来觉得很有成就感,并坚定地表示自己今后要去争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听到这些,我感觉到很欣慰。意外的设计,意外的收获,却让我确信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精用”,帮助了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细微之处,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正视了自己,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此外,利用信息技术还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信息密度,我们可以在课中将繁琐的实例通过浅显易懂的视频片段来感知,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具体化。例如八年级的一系列法律知识,我则将一些案例用“漫画”的形式把前因后果、细细展现出来,学生理解起来也是轻松许多;或者我采用“录音”把事件以广播与故事结合的形式播报出来,形式新颖,又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整个课堂显得紧凑有序,学生更是主动参与其中,津津乐道。
  三、巧妙利用,走出信息技术的误区
  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给我们的教育教学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收获,但是还有教师在使用过程当中走进了一些误区。比如有的教师为了制造花哨的场面以及轰动的效应,而勉强使用计算机,更有为了“公开课”、“评比课”而使用计算机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教师在利用课件辅助教学时候,却只是将思想品德书本上的插图搬进了我们的课件,成了“翻版”;又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以“电子板书”代替“黑板板书”,上课只需要点点鼠标,使课堂由“人灌”变成“机灌”,学生成了听众,效果却是寥寥无几的;还有的教师在上课时为了赶教学进度,没有很好处理好计算机速度“快”与学生学习“慢”(有一个思考过程)的关系;更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过滥使用各种电教手段,在某节思品课上,上课教师为了让学生有更多体验,甚至不惜将“三机一幕”都派上了用场。一会儿放一段让学生观看,一会儿放一段学生讨论,一会儿再一段让学生个别发言,而学生却忙于观看教师制作的节目,还要思考老师的提问,思路会跟不上。待下课时,最后的讨论还没有完成。我们听课教师一片木然。这样的使用计算机都使得上课成了“照屏幕宣科”,也把原来教学的“以学生为中心”变为今天的“以课件为中心”,也极大阻碍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更严重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这不正是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掩饰下,走着应试教育的老路吗?
  因此,在利用信息技术的时候,我们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真正将信息技术这颗石子铺在教学之路上,甚至是情感之路上。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以下一些方式方法。
  利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让这最好的老师带动他们主动学习。一般我们可以应用在情境创设中,将理论与现实连接在一起。
  上课过程中,根据思想品德课的特点,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内容和顺序,利用课件在运行时改变与控制教学活动的内容和顺序,不仅呈现信息,而且接受学生对指定问题的回答,提供真实信息和反馈。加上思想品德课重在让学生体会情感上的变化,因此可以真正利用多媒体做到情感教学,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根据学生的需要创设不同的情境,避免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
  学校对于“公开课”等的评价应扩展至多媒体的应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是否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等等维度。让教师有正确的认识,并且走出误区。
  我们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教学中我们不可喧宾夺主,同时还要注意多媒体的实用性。教学时以生为本的,科技同样也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正确运用信息技术,才能将它发散出光与热,真正辅助我们的教学。
  参考文献:
  [1]付建明.教育原理与教学技术[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1.
  [2]钟陈香.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课程整合实践[J].文学教育(中),2012-03.
  [3]吴松年.有效教学艺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5.
  [4]田义合.借助信息技术活化思想品德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
  [5]刘爱君.浅谈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J].教育教学论坛.2009,2.
  作者简介:
  包红飞(1975年~),女,民族:汉族,职称:中教一级教师,工作单位: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

推荐访问:信息技术 激发 初中 思品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