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大学生主体性培育和全面发展的关系


   [摘 要]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尤显突出。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不断提升的相互促进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系统动态的过程,实质就是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凸显和强化、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劳动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关系不断丰富、综合素质不断完善的过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就是在大學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努力培育大学生主体性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的主力军。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大学生;主体性;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3-0032-02     、
   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建设者的重大时代命题,即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协调统一的过程。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个人的全面发展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个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和前提,而个人的全面发展则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标志。人作为物质世界中最复杂的客观存在体,既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又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之中。“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在这里马克思是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与社会实践活动相关联的一个历史过程。当代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的飞速进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越来越坚实的基础和优越的条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全方位的提升和进步,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人格、智力、体力和能力的全面发展,等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提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理解:其一,人的各种活动及其能力的充分发展;其二,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其三,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其四,人的各种需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都得到满足。在此其中,人的独立个性的全面发展,可以包括人的主体性即自主性、人的个性、人的独特性、人的创造性,等等的都得到全面发展。现在人们所从事的一切工作,既是着眼于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是着眼于促进人的各项素质的提升,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的发展过程,实质就是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强化、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劳动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关系不断丰富、综合素质不断完善的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自主自觉的过程,在其发展和实现过程中表现为一定的具体性、过程性和相对性。同时,人的全面发展更是一个动态的变化发展过程,实质就是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强化、人的主体性认知不断提升、人的劳动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关系不断丰富、综合素质不断完善的过程。其中,人的主体性提升和发挥是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人的主体性的培育与发展对人生具有重大意义:它使得人的活动具有自觉性、目的性、意义和价值, 使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主体性使人创造并且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主体性能够赋予人的社会责任感,等等。
   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力就在于发挥人的主体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人的主体性也就是人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和人本身并创造自己历史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能动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马克思认为“人始终是主体”。主体性原本的一个抽象的哲学范畴,人们常常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关系中来理解主体性:主体性是主体——人,在对待客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实现改造对象的活动中展现出来的特性,也就是主体对客体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客体能动地认识和改造的特性,这个特性就是主观能动性。主体性作为人的一种独有的特性,可以理解为人在与一定对象的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态度、积极能动的作用和人类向往的支配地位;即是说,人作为主体具有的本质特征,高度集中地体现了人在同客体对象的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自我性、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的主体性作为人的本质属性之一,始终基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贯穿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全方位、全过程、展示在人的言行主,而且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具体展示出来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人的主体意识的产生、健全,对于人的全面发展极其重要。人的主体性发挥是生存需要和全面发展需要的基础,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法,就是以培养主动学习、勇于开拓创新的学习主体为目的,而且是一种培育和提高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尊重大学生的基本需要为起点、以培育和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使命。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关注他们的需求,提携他们的精神品味,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帮助他们构建自己健康、独立、美好的精神家园,这就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之一,其中,培育和发展大学生主体意识、塑造大学生积极独立的人格也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培育和发展,对于每一个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推荐访问:主体性 政治理论 全面发展 培育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