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客家同乡会与自我认同


  摘要:同乡会是以地缘为基础建立的组织,外来人口为了适应大都市的生活,建立同乡组织互帮互助。与普通的同乡会不同,上海客家人同乡会不是以地缘为基础的,而是以“客家”为基础成立的组织。上海客家同乡会在上海客家人的自我认同中起了很重要的纽带作用。
  关键词:文化认同;客家人;同乡会
  一、引言
  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自开埠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带着各自不同的乡音和乡土文化走进上海。作为外来人口,在陌生的城市,面对新的环境和自己不熟悉的文化,基于地缘关系建立的同乡会,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角色。同乡组织是移民在新的迁入地基于地缘关系建立的民间社会组织,俗称“老乡会”。同乡会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是移民离开家乡后在异地建立的组织;第二,这个组织建立的基础是地缘关系,也就是这些人来自同一个地方。近代上海旅居者的同乡会组织广肇公所、潮州会馆、顺德邑馆、嘉应会馆等,大都是联谊类团体,主要功能是设立丙舍山庄,调解同乡之间的各类纠纷,设立一定的公益设施,开展慈善救济活动,在商业上也履行信用担保、维护商业秩序等职能。上海广东旅居者的第一个新型同乡团体是建于1910年的大埔旅沪同乡会。此后,广东同乡的建会工作加快,至1949年,上海的广东旅居者设立的会馆、公所和新型同乡团体至少有29个。有记录可查的上海最早的客家人同乡会是嘉应会馆,在《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中有记载。在上海这样的移民城市,来自各地的移民众多,并不缺少同乡会这样的组织,同乡会是他们在上海建立的另外一个想象中的“家乡”,是他们对家乡共同的记忆,提醒着他们的身份,是移民在上海身份认同的标志之一。同乡会的存在,让他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身份,唤醒族群的记忆,维持自己的文化。同乡会的存在能够帮助初到上海的外地人更加快速地适应环境,建立自己的社会网络,更加快速地融入上海的生活。本章通过对上海客家人的同乡会组织——上海客家联谊会的历史沿革,组织架构,日常运行机制和功能的梳理,展现在同乡会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上海客家人自我认同的不断深化,对自己身份的不断强化,以及对自己族群身份的重新理解并赋予族群身份新的意义。
  二、上海客家联谊会
  同乡,顾名思义来自同一个地方,拥有共同的故乡,很多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还会有血缘关系,不仅是同乡还是亲戚。同乡会是以地缘为纽带的,但是也不能忽略血缘上的联系。事实上,一面有着血缘关系,一面有着地缘关系,更有着最为密切的共同生活者,是家人及其亲族,也就是最直接的直接群。我们之认定血缘关系是同乡观念的基点,正是为此,而同乡组织,我们也可命名为“半血缘”组织了。上海客家联谊会是上海客家人的同乡组织,是客家人在上海的大家庭,它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上海嘉属各校校友联谊会时期、上海梅州知识分子联谊会时期、上海客家知识分子联谊会时期、上海客家联谊会时期。
  (一)上海嘉属各校校友联谊会时期
  20世纪80年代初,落户上海的梅州市各县中学,如东山中学、梅州中学、兴宁一中、大埔中学、蕉岭中学等校友,他们经常聚在一起,唱歌、聚餐、讲客家话(“阿姆话”),交流家乡信息,联络乡亲情谊。为便于大家定期经常联络交流,各校校友按各自中学纷纷成立校友会。
  1985年2月3日,上海市嘉属各校校友(嘉属即梅州)100多人,聚会于上海高等机械专科学校餐厅,举行嘉属各校校友联谊会。根据与会人士的提议,仿照广州市成立的“梅县市各中学广州地区校友联谊会”,成立“上海嘉属各校校友联谊会”,并推举了筹备组组长和成员,进行随后的筹备工作。1985年6月2日,在上海高等机械专科学校举行“上海嘉属各校校友联谊会”成立大会,出席的各校校友共一百三四十人。大会选举了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此后开始一些列的会务活动,制定会章。大会下设智力开发小组、经济开发小组和医疗服务小组等开展具体工作。1989年2月6日,联谊会应邀出席梅州市客家联谊会成立暨世界客属联谊大会,从此,联谊会对外与客家世界开始进行广泛的联络与交流活动。
  (二)上海梅州知识分子联谊会时期
  1989年“六四”事件之后,上海市政府对民间社会团体进行全面清理整顿。联谊会按上海市社团管理局精神进行会员重新登记,修改会章,请审计部门进行审计等工作,并报上级审核。因为联谊会情况特殊,成员的海外关系较多,与一般校友会不同,经上级主管部门建议,改为“上海梅州知识分子联谊会”,呈报审批,于1993年4月8日获批准,从5月1日起,联谊会正式更名为“上海梅州知识分子联谊会”。这一时期,联谊会主管上级自1985年成立至2001年上半年一直为上海市委统战部知识分子工作处。后来鉴于市委统战部当时工作性质与本会性质不同,经其提议报请市社团管理局审核批准,联谊会主管上级改为上海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三)上海客家知识分子联谊会时期
  联谊会作为客属民间社团组织,在上海乃至全国都属于较早成立的社团之一它走过了近30个春秋,经历了社会的风风雨雨,具有较强的凝聚力,成为海内外知名的客家社团。为了适应当前海内外客属社团的蓬勃发展形势、更好地与世界客属社团接轨、开展更广泛的联络交流活动,经本会申报,2006年7月11日,由上海市民政局和上海市社团管理局审核批准,联谊会更名为“上海客家知识分子联谊会”。近年来,随着来沪客籍经商者逐日增多,为了满足各方面的需要,2006年1月7日成立了下属专门机构:商业委员会(简称“客商会”)。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大批白领客籍青年涌人大上海,2008年6月12日筹备成立了青年委员会(简称“客青会”)。这两个委员会的诞生,表明联谊会对客属企业界的支持,有不少白领阶层和小业主的年轻客家人加入,联谊会后继有人,正呈现出生气蓬勃的发展景象。
  (四)上海客家联谊会时期
  自1985年6月2日成立“上海嘉属各校校友联谊会”,历经“上海梅州知识分子”、“上海客家知识分子联谊会”,会员基本是以广东梅州地区落户上海的客家人士为主体,但是从开始至各个时期都有来自其他省市落户上海的客家人士参加联谊会的活动。如广东省的陆河、惠州、河源、韶关、清远;福建省的龙岩、永定;江西省的赣州;广西省的北海、玉林、柳州、贺州;海南等省市的客家人士。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更广泛联络、团结在沪各界客籍人士,联谊乡情,交流信息,团结互助,共谋发展,同时为适应海内外客属社团发展形势的需要,显然“上海客家知识分子联谊会”这一称谓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不能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经本会提出申请,2009年7月10日正式更名为“上海客家联谊会”。同时,会章也做出相应的修改,联谊会的组织机构设置和称谓也要做相应改变。其中最大的改变就是将原来的“联络组”改为“委员会”。

推荐访问:同乡会 客家 上海 认同 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