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军事创造性思维


  【摘要】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正确战略决策和战略指挥,对战争的胜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这又源于他战略思维特别是战略创造性思维的正确。毛泽东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战略目标、任务与实践发展相统一,战争发展的变化性与作战方法守常运用相结合,历史经验一般性与现实实践的求异性相适应等问题的正确解决上,而这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更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解放战争;毛泽东发展思维;超常思维;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6-0028-05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革命进入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在此时期,中国人民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进攻和决战胜利的历史阶段,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全局胜利,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伟大胜利的取得,毛泽东的正确战略决策和战略指挥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这种正确的决策和指挥,又源于他的战略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正确。本文对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军事创造性思维作一探讨。
  一、目标、任务预期与实践发展相统一的战争发展思维
  在战争中。军事作战目标代表了战争主体的整体利益。在工业化时代,战争主体一般都把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作为战争的指导原则和最终目标,而实现这个原则和最终目标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以军事手段消灭对方的生存条件为主要目标。即通过战争攻占对方生存的地方(包括城市和乡村),摧毁对方的生产基础和生活条件,迫使对方被压缩围歼和无法生存而败亡。二是通过军事手段以消灭对方军事战斗力量(有一定军事素质的兵员、火力和机动力规模)为主,迫使其失去战争的核心力量,进而无法维护自己的生存条件而败亡。在战争实践中,它们或分用、兼用及交替使用。
  解放战争开始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规定其军事作战的要求是:第一是要占领共军的政治根据地。使他不能建立政治中心,在国内外丧失其号召力。第二是要摧毁其军事根据地。捣毁其军需工厂与仓库,使其兵力不能集中,补给发生困难。即先占领据点,掌握交通,由点来控制线,由线来控制面,使共军没有立足的余地。这表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军事作战要求是,以占领和控制地域为主要目标,消灭人民军事力量及其生存发展条件是关联和最终目标。
  而人民解放军的作战要求是,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因为在强敌进攻下“我损失若干地方是不可避免的”,而“夺取地方是歼敌有生力量的结果”。
  军事作战目标正确与否,取决于战争主体控制、运用资源状况。而一切战争主体都会面临着作战目标与资源的矛盾,因此,战争主体必须正确处理这个矛盾,充分汲取、运用己方的资源优势,克服困难。并促使敌方资源优势的逆向发展,去夺取预期的胜利,否则,就会走向败亡。
  解放战争开始时,蒋介石集团面临的资源形势是:优势方面,占有大城市,控制了国家经济中心和主要经济资源;有机械化军队,兵员达430万;有美援。劣势方面:“内部有矛盾”,“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战争开始后,蒋介石集团面对的是拥有1亿3千万人口和120万以上正规军的广大解放区。这样,在战争中,蒋介石集团的军事作战目标和资源之间就出现了严重的矛盾,主要是巩固占领区的点、线和完全控制面与兵力不足的矛盾。因为他的总兵力虽有430万人,但主要起作用的陆军只有200万人,共248个旅(师),以这样的兵力去攻占解放区几百个县城,占领和完全控制漫长的主要交通线。并企图进而实现包围控制解放区广大农村的面的要求,显然是无法完成的目标任务。其发展必然是,要巩固占领区,必须分散更多的兵力来防守,而兵力分散到一定的变量,兵员、火力、机动力就会因分散、固守而削弱,强军就出现薄弱部分,从而被解放军加以各个歼灭,这就使其优势向弱化方向发展,而使其劣势向强化方向发展,促使其走向败亡。
  战争开始时,人民革命力量面临的资源形势是:优势方面“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劣势方面:“没有得到大城市,没有机械化的军队,没有合法地位”和“没有外援”,而且总兵力也比较小。这表明。人民力量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人的素质上,劣势则更多表现在量上,而现实的量的劣势就决定了总体上是敌强我弱的格局。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要完成粉碎敌人进攻和进而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伟大战略任务,同样也面临着作战目标与资源不足(主要是兵力数量)的矛盾,以及相应的生存空间相对较小和战争资源急需扩大增强的矛盾。要正确解决这些矛盾,必须使战争不能长久在解放区内进行下去。这又必须:一,在预期的时间内,各战略区歼敌有生力量能达到一定的量度;二,人民军队保持持续的作战能力和迅速得到发展壮大。过去坚持在根据地内进行反围攻战争和不断反复的“围剿”与“反围剿”战争形式的经验和思维已不能适应新的需要。
  在解放战争进程中,毛泽东正确地解决了实现目标、任务的矛盾问题。
  首先,确定以一定时间内全局作战歼敌目标与战略区实际歼敌任务量度要求作为战局变化的决定因素。他明确指出,一定时、空限度内歼敌兵力的量度是战争发展的转折点和主要途径选择。在解放战争进行了3个月。我军已歼灭敌军约25个旅之后,他就指出:战争全局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任务。是再歼灭敌军约二十五个旅。这个任务完成了,即可能停止蒋军的进攻,并可能部分地收复失地。”“在歼灭第二个二十五个旅这一任务完成的时候,我军必能夺取战略上的主动,由防御转入进攻。那时的任务,是歼灭敌军第三个二十五旅。果能如此,就可以收复大部至全部失地,并可以扩大解放区。”1947年2月,根据实际战争发展形势,又指出:如果能歼敌“共达一百个旅左右,则军事形势必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为了实现预期的战争发展进程,毛泽东向各大战略区规定了在一定时间内歼敌多少个旅(师)的量度,并明确指出完成此项量度任务对该战略区战场变化转折的重要意义。这样,就形成了人民军队作战目标任务十分清晰和实现任务统一协同的体制优势,从而保证了战争按我们预期的目标和进程发展。实践表明,解放战争开始后的8个月(1946.6-1947.2)内我军就已歼敌71万人,歼敌正规军56个旅,从而迫使敌军放弃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在战争一年后(从1946.6-1947.6),我军总计歼敌正规军97个半旅,迫使敌军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而我军则从此转入战略进攻,并按预期向夺取全国胜利目标前进。与此同时。在资源供给上实施了“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的策略和制度。即“以俘获敌人的全部武器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实践中,在战争进行二年后,已将80万人的解放战士(俘虏兵)和大量缴获的武器装备转为我用,这样就创造了解决目标与资源矛盾的良好条件和体制,不断增强和发展了我军战斗力,更好地保障了战争发展的需要和胜利,并促使敌人目标与资源的矛盾陷入无法缓解的境地。

推荐访问:解放战争 创造性思维 时期 军事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