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宏观经济不容忽视的威胁


  2008年,如何用均衡发展化解大起大落,是中国经济的一篇大文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2008年宏观经济存在一些重点问题,值得关注。
  
  防止资产泡沫
  
  2007年股市、楼市火爆导致资产价格大幅上涨,2008年需防止资产泡沫。温家宝同志在乌兹别克塔什干的一次讲话中指出:“防止资产泡沫和防止市场波动同样的重要。”从经济学上说,资产泡沫的负面效应有三:
  首先,损害社会公平。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越是富有的人往往越有能力持有更多的泡沫资产,而资产价格的膨胀又使得资产升值,从而使得原本就很富有的人变得更加富有,与此同时,则导致社会中原本很贫穷的人相对变得更加贫穷,因而损害社会公平。
  
  其次,导致非劳动收入增加。2007年,资产价格快速上升,这使得资产持有者可以不必进行劳动或努力就能获得资本收益。这种收益往往会超过资产正常投资的收益。巨大的利益吸引得人们趋之若鹜,从而导致资本市场变成投机市场,使得劳动者所得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相对比重下降,影响社会居民的劳动热情。
  再次,导致社会风气的下降。如果一个社会机会主义盛行,投机行为变成时尚,人们劳动热情必然下降,人心离岗,工不做工,学不从学,而且造成了大量的不劳而获者——这个阶层来钱容易,出手大方,使得不健康的社会消费大量增加,不注意引导会败坏社会风气。
  因此,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需要健康的资本市场,要防止资产泡沫。
  
  警惕投资过热
  
  2007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7%,虽比上半年下降0.2个百分点,但投资规模还是偏大,投资结构又有不合理的地方。具体看,投资增速上,2007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371亿元,增长29.8%,增幅比2006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行业结构上,一些新上项目不符合国家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产品结构趋同现象比较明显。
  虽然在每次宏观调控中,投资增幅会受到一定抑制,但导致投资过快增长的体制性因素未得到根除。根本原因在于,在我国开始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打破了原来一度有效的计划经济体制。然而,由于政府的考核体制未根本改变,这样为了增加业绩,地方政府必然以上规模、抢速度为目标,结果投资冲动强烈。一位浙江的企业家告诉笔者,他们以前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政府不予理睬;现在政府要争创名牌,不仅主动联系,而且为了企业“通过”,政府部门编造业绩,夸大企业收入。在所有投资热的背后,我们都能清晰地看到地方政府的影子。地方政府是这些产业投资扩张的始作俑者。由于地方政府的投资活动缺少风险约束机制,导致地方政府主导的投资往往会超越当地经济发展需要无限度扩张。
  2007年各级党政领导换届、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都有可能使投资趋向过热。如果投资过快,则经济必然偏快。
  
  通胀压力加大
  
  截至2007年10月末,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4.4%,食用油价格已较2006年同期上涨了34%,目前3.87%的基准存款利率已低于通货膨胀率。这意味着人们将钱存入银行会赔钱。
  现在,中国不仅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而且面临着工资上涨的压力和环境保护的压力。这三种压力将产生同一个结果——通货膨胀。
  从国际因素看,中国国内消耗的原油近一半要从国际市场上购买,所以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的高居不下必然会对国内价格的上涨造成影响。此外,国际市场上的其他一些重要商品,比如说矿石、粮食,甚至牛奶价格的上升,都会对国内市场的价格形成影响,也是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压力。
  缓解通货膨胀的压力,首要的是解决收入增长问题,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确保收入增长的指数高于价格上涨的指数。政府应该采用财政转移支付的行政手段,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补贴,保证中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不下降。
  
  消费不足引发失衡
  
  当前,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2007年以来,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态势继续扩大,内需不振。2007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51.1%,而在上世纪80年代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曾达62%。另外,2007年前三季度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9.9%,消费仅为35.7%。 这一数字明显低于当代国际一般的80%左右的水准。
  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不高是制约消费的关键因素。当前,物价在飞涨,低收入者没有预见的收入来源,“病”老虎、“子”老虎、“房”老虎一直威胁着低收入者,怎能拉动内需?有钱有权的人不需要买东西,没钱的人买不起东西。经济失衡的内因主要是由于家庭收入占GDP的比重在下降,而家庭在医疗、教育以及住房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却在上升,这种现象带来消费不足。因此,拉动内需必须把低收入者的顾虑打消掉,提高职工工资,让职工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加快建立现代社会保障体系。这才是启动内需的根本,其他的政策都是次要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好字优先,努力实现消费投资和出口相协调”;“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大对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根据会议部署,2008年中国将进一步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加快面向城市低收入群体的廉租住房建设,稳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上述措施真正落实,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
  
  汇率的波动
  
  对于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产生的直接影响就是持续的贸易顺差。尤其是2004年以来,主要是顺差所累积起的外汇储备更是以不可抑制的速度飞跃性扩大,成为国内货币供应量的最重要源泉。2007年1-10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7593.2亿美元,其中,出口9858.4亿美元,增长26.5%;进口7734.8亿美元,增长19.8%。受进口增速加快影响,1-10月贸易顺差为2123.6亿美元,同比增长59%。10月份我国贸易顺差为270.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创历史最高水平。
  在这种格局下,出口越多,顺差越大。外汇储备越多,货币供给量越大,人民币升值压力越大。可以预见的是2008年人民币以更快的速度升值,原因在于本币升值能降低进口产品的价格,从而有助于遏制通货膨胀。
  当前,人民币的稳定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并不是说不动,人民币汇率仍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才是正常的。从经济学来说,价格信号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如果强行将人民币保持在一个数值上不变,它就不能反映外汇市场的变化,不能反映国内要素市场的变化,可以说丧失了反映市场信号的功能,失去了资本配置的功能,在开放的国际社会中等于放弃了一种强有力的宏观调节手段。因此,人民币作为价格信号,它的走势取决于国际收支状况和国内经济发展状况。变是绝对的,有涨有落才是自然法则,才是正常的。特别是在中国经济走向一个新的制度平台时,还原它的宏观经济调节的杠杆作用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当前,中国的外贸和外资的总量、流向和结构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对市场外汇的供求基础产生深刻影响。如果灵活性不够,不能通过人民币调节外汇市场,那将是不利的。
  由此看来,人民币具备稳定的条件,但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利用人民币反映外汇市场和国际收支的状况,逐步回归它的价格信号功能,从而发挥人民币调节宏观经济的杠杆作用。同时应该防止极端,正如周小川同志会见欧元区代表团指出的,“防止汇率大幅波动。”
  
  过多依赖行政干预
  
  目前我国尚未在政府干预和价格运行之间建立规范、系统的关系,仍过多依赖行政手段干预价格和市场供求,调控手段和管理思维已显陈旧。尤其是行政干预带有较大随意性,缺乏前瞻性,缺乏成本和效益对比分析。如果宏观调控过多依赖行政干预手段,同时缺乏统筹考虑,将会造成市场的过度振荡。现代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理论告诉我们,不受管制的价格(行政垄断企业除外)能反映商品的稀缺程度,并在市场经济中起到调节供需的作用。因此,在宏调中应更多地运用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以此引导和规范经济行为。

推荐访问:不容忽视 宏观经济 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