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动手操作_五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

  动手操作,是新课程中一个重要理念,自然也成为课程改革中的热点话题。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不仅能有效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的矛盾,而且对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数学思维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下面就如何组织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动手操作谈点看法。
  一、慎选操作材料,排除干扰
  动手操作是一种探究知识的手段,是多种感官参与认识过程的学习方式,包括用眼观察、张口叙述、动脑思维等外在与内在活动。大部分小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往往被操作材料奇特的形状、多姿的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能始终对操作对象保持有目的、定向的的注意,不能准确地抓住重点做深入的观察研究。特别是当观察的重点为操作的过程而非操作的结果时,学生往往并没有对稍纵即逝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注意。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慎重选用操作材料,弱化操作材料本身的色彩、形状对学生的吸引力,尽量选择间接地操作材料。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排除无关属性的干扰,研究事物的本质属性。选择操作材料的一条重要标准是要看该操作材料是否有利于认知活动的开展。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直观操作材料就是无益的,甚至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和妨碍他们的思维进程。由此可见,操作材料的选择要同时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并不是越直观越好。
  二、适度指导,提高动手操作效益
  学生的年级越低,越需要教师的指导。小学生的知觉选择性发展不健全,很难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经常有一批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被操作材料奇特的形状、多姿的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能持久保持对操作对象定向的、有目的注意。特别是当观察的重点为操作的过程而非操作的结果时,学生往往没有对稍纵即逝的过程给予足够的注意。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和操作结束后,都要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指导的内容,一是观察的重点,主要观察什么;二是观察的方法、顺序,怎样观察。对于操作过程中的指导,要引导学生将观察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离开操作材料后,才有可能在头脑中留下准确、完整的表象,进而分析综合,从而起到帮助抽象概括的作用。
  三、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在操作活动中实现自主的发展,做深层的探究者,就必须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操作活动中。只有学生认为操作活动不是在教师的命令下展开的,也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义务,而是一种自身需求引发下的自觉行为,这样的操作才是有效的。
  操作材料是为了加强直观印象,让学生体验探究知识面而设的,但是教师可能因为教学时间的关系,常常使得动手操作流于一种走过场的形式。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应当让学生了解动手操作的作用,培养学生对使用操作材料辅助解决问题的热情。在操作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体验操作活动带来的成功感,使学生体会运用操作材料带来的价值,感悟操作活动对解决问题的作用。学生只有清楚地了解操作活动的作用,才能对操作材料的热情保持长久,操作活动才能成为他们的一种自觉行为。
  四、放手探究,提高学习能力
  要想促使小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就要把他们都当做一个小小的研究者,相关探究材料由教师提供,让他们在动手操作中自主地探索知识,主动地感知、理解、抽象和概括知识,只有如此,这些知识才能真正内化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多采用观察、操作和合作等方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学习的时空条件,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和“创造”知识,并在发现的过程中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教师利用动手操作可以给小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究的时空,由于学生自己动手参与了探究,经历了前人发现知识的简缩的思维过程,因此他们不但获得了知识和技能,而且学会了如何学习,同时其探究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供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究的时机。应作好铺垫,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尝试解答新知识,使学生能够有独立探求解答问题的体验,经历数学知识获取的全过程,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从中享受成功的喜悦,继而以更饱满的热情参与学习。动手操作中要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得到提高。
  总之,动手操作能够丰富小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唤醒他们已有的知识储备,使他们对所学内容形成清晰的表象,从而形成新概念,掌握新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尽管如此,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决不能搞一刀切,操作材料的直观性程度应该依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水平,不同难易程度的教材来决定。力求做到动手操作和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活动相结合,力求保证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之间有紧密的联系。

推荐访问:动手 数学 操作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