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诗歌教学中的美育:全民美育诗歌的样子

  什么是美育?“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校中的美育是形成年轻一代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诗歌是一种最简洁的文学样式。优秀的诗歌以其语言的高度凝练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行列形式的特殊性,强烈的抒情性,联想和想象的丰富性,创造出深邃的艺术境界,给读者以动人的美感。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诗歌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感受韵律美、音乐美
  诗歌教学,在扫清语音、语意障碍后,让学生反复诵读,既是理解诗歌内容,再现诗歌意境的有效方法,又能让学生在“读”中一步步地体会出诗歌的韵律美和音乐美。古代诗歌都讲究平仄,对仗工稳、押韵,节奏感、音乐感很强,读来朗朗上口,学生有节奏、有感情地、反复地“读”和教师适时地“导”,其韵律美、音乐美自然会凸显出来,给学生以美的体验。现代诗歌,虽不严格讲究平仄和对仗,但仍有极强的韵律感和音乐性。如贺敬之的《回延安》,全诗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运用富有地方色彩的口语,两行一节,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把诗人离别10年后重返延安的激动心情抒发得淋漓酣畅,读来高亢悠远,具有很强的韵律美和音乐美,而比兴手法的运用也增强了诗歌的陕北民歌风味。“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前者是比,贴切自然,后者是兴,联想丰富,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又如一年级上册所选的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一、二、四句的“光”、“霜”、“乡”押韵,且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相对,让学生感受韵律美。
  二、在理解分析中,让学生领悟诗歌的意境美
  在学生熟读、背诵后,教师应再作进一步的引导,让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领悟其意境的优美深邃,在心灵深处与诗人产生共鸣,受到美的熏陶。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首词描绘了春江水涨,烟雨迷蒙,鸟飞鱼肥,悠然垂钓的图景,抒发了诗人隐居生活的乐趣。你看,西塞山前白鹭在水上自由自在地飞翔,漂流着片片粉红色桃花瓣的水中,肥美的鳜鱼趁着“桃花汛”在追逐、嬉戏。廖廖数语,就把一幅山川秀丽、落英缤纷的江南春景图展现在读者面前。接下来是“画龙点睛”的几笔:请看,在这幅优美的春天图画里,还有一个渔翁,坐在小舟上,戴着箬竹叶做成的斗笠,穿着龙须草织成的蓑衣,在斜风细雨中垂钓。江南的春色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垂钓的老翁更是悠然自得。这样,一幅丽而不艳、疏而不空的写意山水画,便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其意境之优美深邃,给人以想象和启迪。再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不仅诗句工整,而且用喻独具特色,联想也很自然,“街灯”像“明星”,“明星”像“街灯”,回环往复的互喻,相映成趣,创造出一个充满幻想、充满诗情画意的和谐美妙的意境。
  三、在精读品味中,让学生理解诗歌的语言美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诗人的情感,往往就在关键的字词中体现出来。研读片断,抓住关键词语,特别是关键动词,仔细地品味,分析比较,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情感,领悟到诗歌的艺术精髓,而且能深刻地理解到诗歌的语言美。如贺敬之《回延安》:“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抓”、“贴”、“搂”这些动词表达的感情分量特别重,抒情色彩也特别浓,充满激情地表达了作者对延安故土无限热爱的情感。“扑”更是真诚地表现了诗人对延安乡亲的炽热情怀,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再如贾岛对“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是用“敲”还是用“推”,斟酌良久,举棋不定。韩愈认为“作敲字佳矣”。一个“敲”字何等传神,不仅与前一句相互照应,表明夜已深,而且用词之妙,语言之美,成为千古佳话。
  四、在指导改写中,引导学生创造美
  在语文审美教育中,不仅要欣赏,而且要创造。古诗多用五字或七字的对偶句来展现极美的田园风光、古朴而又淳美的民风,而小学生很难品味出其中的意境。因此,将古诗进行改写,不失为美育中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改写不是简单地把诗句解释一下再连成短文,而是通过文体的转换,在准确表达出诗句意思的同时,还可将自己学习完古诗之后,把对有关内容的体会加以想象、联想,用自己的语言传达出来,奏出情感与诗文的共鸣。改写使美成为一种情感体验,化为具体的形象,更重要的是经过这种创造性的阅读,主体与客体有机统一,达到最高境界。改写使主体对客体有创造性的补充与发挥,使文字的美转变为有别于原文的更为广阔的意想群,艺术形象得到再造与扩展。如在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看到学生能真切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之后,趁热打铁,让学生根据诗句意思结合生活体验,把古诗改写成书信的格式,以第一人称“我”的语气来抒发诗人特定情况下真情的流露,以此直接唤起学生心理上喜、怒、哀、乐的情绪反映,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各种情绪体验,陶冶性情,达到美育的目的。
  当然,诗歌教学中的美育不只这些,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认真总结、积累,定会不断丰富诗歌的美育内涵。总而言之,我们在诗歌教学中,应在引导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时,在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美的活动时,凭借形象思维的方式,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实现,“教育寓于其中,寓于娱乐之中”,使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美的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好出高尚的审美情操,获得知识的满足和精神上的愉悦。

推荐访问:美育 论诗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