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 享受朗读培养语感

  摘 要: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在教学中应立足于读,通过指导感情朗读、比较揣摩、联系生活体验、内外结合等方法,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他们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
  关键词:语感 指导诵读 内外结合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学生的语感如何,直接影响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和运用,影响其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指导诵读
  
  美学老人朱光潜说:“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作出努力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行文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桂林的山真奇啊”、“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险啊”六个句子,在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时,可重读“静、清、绿、奇、秀、险”,而在体会作者感情时则可把重音称到六个“真”字上,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具体描写的是“真景”,心中要表达的是“真情”,即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学生愈读愈能同作者情感产生共鸣,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而语感培养自然也在其中了。
  
  二、比较揣摩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的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并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挖掘其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如:在教学《燕子》:“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一句时,把句中的“痕”与“根”做比较,使学生体会到,一个“痕”字,把处于高远处的电线只能隐约可见的特点极准确地表达出来,产生了一种朦胧美。通过对“痕”字的挖掘,使学生懂得了如何用最贴切的词语来准确地表情达意。学生在边比较、边揣摩、边赏析的过程中,发现了文章中的一字一语的特性。“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发掘文章的意蕴,没有一点含糊;也惟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够养成用词造句的好习惯,下笔不致有误失”。
  
  三、联系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中去。”要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也越见深切。一些年代久远与学生生活有距离的文章,在教学中可联系电影、电视的有关镜头,或利用投影、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将语言文字所描写的具体情景再现出来,使学生入情入境,诱发学生敏锐的语感。其次,也可以引导学生拿生活中见到的同类事物,同课文描写的未曾见到过的事物做比照。如《麻雀》一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时,“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战斗”的情景,可启发学生拿生活中常见到的猫或狗要扑向小鸡时,母鸡保护小鸡的情景来作比照,使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形象浮现于学生的头脑中。
  
  四、唤起想象
  
  别林斯基说:“阅读时你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阅读时语言,但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所以,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写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含的情感。如在教《草原》中描写草原的句子:“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抓住“欲流”和“流入”设问:“‘欲流’是说翠色将流未流,而‘流入’是说翠色已流入云际,岂不是矛盾了吗?”唤起了学生的想象。学生说,“翠色欲流”是说那碧草绿得深,绿色都快要溢出来了;那“流入云际”是说一碧千里的草原像茫茫的草海,风吹绿草,碧波荡漾,随天而去,与天接近。这就像照相一样,一个是特定镜头,照的是碧草绿得浓,另一个是全景镜头,照的是辽阔的草原茫茫无边。学生从两个矛盾的词中想象出了一个鲜明的画面,感受到了那种静与动、柔美与辽阔、情与景融为一体的草原美。学生能悟出这样的内涵,就是语感。这种语感的培养教育,来自对语言表层意义的感知,更是来自它表层意义和隐含意义的关系的联想和想象。
  语感是通向更高语言文字境界的桥梁,是学生语言基础、生活体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用不尽。朱作仁先生指出:“敏锐的语感即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语感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感受语言的灵敏度和顿悟力,必将对他们从更高层次理解语言和使用语言起到促进作用。

推荐访问:语感 朗读 培养学生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