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生成的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内容开发策略

  摘 要: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新课标精神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绝不是照搬教案的过程,而是在教案框架的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真实情境借助教师教学智慧即兴创造的一个宏大工程。课堂的动态生成表现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教学内容的生成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来实现,如超越、回归文本,开发教材资源,运用教学智慧,打破预设程序和避免滥用多媒体手段等。生成的课堂教学是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因为充满机智和动态生成将会更富有生机、更富语文味道、更具人文魅力。
  关键词:语文 教学内容 动态生成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生成是一个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过程,生成的可持续性取决于生成的动力,生成的动力来源于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交往互动,充满生成的课堂是一个动态的交往过程。课堂教学绝不是照搬教案的过程,而是在教案框架的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真实情境借助教师教学智慧即兴创造的一个宏大工程。
  后现代课程观表明:“课程应具有‘适量’的不确定性、异常性、无效性、模糊性、不平衡性、耗散性与生动的经验……课程内在的疑问性、干扰性、可能性不仅赋予课程以丰富性,而且带来存在的意义。”[1]新课程理念强调教材的范例性,既要依据教材,又要超越教材,使教材成为教学活动的真正“跳板”,成为学生学习和创新活动的有力凭借。学生的经验是课堂教学得以开展的“基础性资源”,学生的差异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性资源”,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和行为是不同程度的“生成性资源”,新课堂教学应吸纳学生的经验,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求知欲、探究欲,教师关注的中心应放到对课堂生成的信息的捕捉、判断和重组上,不要把教学过程看成既定内容的一板一眼的演绎。[2]教学内容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作业、课外书、报刊杂志等都可以作为教学的内容。由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转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内容的开放性。
  在教学中,教学内容的生成是很普遍的。不同风格的教师会有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生成。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成。
  
  一、超越、回归文本
  
  新教学价值观认为,教学内容是对象世界和意义世界的统一。学生学习这些内容,不只是把它作为客观对象去认识,以获得关于它的知识,而是与它相遇并对话,站在自身的人生经验和时间中理解它,把它看作是与人生相关的东西。这样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开放的、创新性的过程,学生在不断理解课程的过程中理解自己、理解人生、理解社会,不断投入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发现和感受概念、判断、公式、语法等背后的丰富意义,去创造出前人未能创造出的新意,在创造的过程中全面展现生命的活力。[3]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文本的理解至少有三个不可分离的层级,即基于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不论怎样解读,文本本身的含义是基础,鼓励多元解读,不等于任意解读。唯有读透文本,有忠实并超越于文本的理解,才会让同一文本有新的内容上的生成。
  《范进中举》,历来教参都是对范进进行全盘批判和否定的,揭露了范进的丑恶灵魂,作者借描写范进喜极而疯来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迫害。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执著地坚持,希望通过考试改变命运,这是范进坚持三十五年参加考试的动力。他的毅力是可贵的、可敬的。再看胡屠户,他在打了范进一巴掌后,觉得手疼,不仅仅是觉得打了“中了老爷”的女婿不该,这里更反映了他对权势的一种天生的惧怕、敬畏。只有这样的解读才是深刻的。教参上把胡屠户性格概括为“前倨后恭”,嗜钱如命,嫌贫爱富,这只是表层的。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造成他的性格的社会基础是科举制对人命运的影响和操纵,唯有这样的挖掘才能真正读出立体的人物形象。可以说,这样的解读角度是新颖的、独到的,因为小说的深刻的背景和社会意义等都被挖掘出来了。
  再比如,《项链》这篇著名小说的主题多年来一直被确定为“尖锐地讽刺了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谴责和批判了金钱万能、以贫富分贵贱的资本主义社会。”这样的理解是不够确切的。小说《项链》的主角玛蒂尔德,因体体面面参加了一场舞会而换来了惨重的代价,但在这代价付出的过程中却显现了她的真实、讲诚信的品质和面对困难的勇气。为了参加一个豪华的晚会,精心装扮,这是人之常理。虚荣心不是只有那个时代那个社会才有,我们不能谴责她的虚荣心,况且,玛蒂尔德的这份虚荣里掺杂有一定的想改变生存处境的理想追求。小说开头刻画玛蒂尔德虚荣心的这一部分,只占整篇小说的七分之一,结构上起铺垫作用,即这一部分刻画她的虚荣心是为了更好地反衬丢项链之后人物在突发性灾难之后的性格的质变,表现她面对困境的勇气和坚强的性格,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欲扬先抑”。玛蒂尔德身上具有的面对命运的捉弄所表现出的“气概”让她能坦然地正视困难,勇往直前,并最终以她的不屈的主观能动力量战胜了命运的捉弄,战胜了一个昔日的旧我而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女性。玛蒂尔德对命运的勇敢抗争是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这一抗争的过程和结果充分显示了具有震撼人心力量的人的内在的一种价值和力量。作者莫泊桑在小说里对她前面一段的态度是讽刺、嘲笑的,后面却是敬佩与同情的,作者赞颂了她身上的高贵的人性。按照这样的思路去解读文本,才可能真正地“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要想对人物形象有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就要遵循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方略,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解读不需要教师做定性的说明,对于文本所固有的可能性,教师应该始终保持开放的态度,而不是理性分析的、终结宣判式的,更不要认为课本、教参或教师自己准备的答案就是唯一正确的答案。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这是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基础,也是进行阅读反思、阅读批判的前提。在面对同一文本时,能否有内容上的生成,主要表现在能否真正做到基于文本、超越文本和回归文本。基于文本,是前提,超越文本,才能有更深刻的认识,但必须回归文本,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与作者、与文本的对话,才能更深刻地领会文本精髓。
  
  二、开发教材资源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 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语文教材不仅仅指课堂所用的课本,还应包括许多可用的其他资料、文本。教师要凭借这些“例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寻求适合学生特点的一切有利于教学的教材,真正“用教材教”而不是机械死板地只限于“教教材”。
  《幸福加减法》、《珍爱生命》、《慎对优势》、《人生就是与困境周旋》、《感悟“享受贫穷”》、《学会放弃》、《活着才有可能》、《道德的大厦》、《朋友如钻石》、《机会的本质》、《心境的魔力》、《生命中的大石块》……以上这些不是哪一套教材里的篇目,而是笔者在语文课堂上课前五分钟口语训练时为学生提供的文章的题目。抛开对以上文本的一切分析、评价,单看这些题目,就有理由相信,学生在面对这些题目时,内心会掀起或大或小的情感涟漪。即便是口语训练,但因其拓宽了视野,立足于课标,从教材中走出,而又超越了教材,学生每节课都能受到饱含人生哲理、充满人间真情的作品的熏陶,在与作品、同学、老师对话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感悟人生真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在笔者的一节语文课上,一位学生背诵了一篇《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的文章。之后教师、学生之间展开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因为观点有不同,尤其是发言中反映的世界观、生活态度的不同,甚至有少部分学生的人生观过于消极,因而由讨论变成了对话,最后形成了代表消极生活态度与积极生活态度的两派学生之间的辩论。尽管用了半个小时,但从阅读文本、指导生活、尤其是从语文对“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这一角度看,这样一篇写得美也充满了生存智慧的文章,是非常好的教材。下课前,笔者作了统计,全班有23人主动发言,平时不敢发言、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这是最让笔者有收获的地方,因为这样的课堂是以学生为本的,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精彩生成是因为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材、开发了教材而形成的。
  
  三、运用教学智慧
  
  《风筝》是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集《野草》里的一篇文章,被选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的语文教材里。下面是笔者在这一篇课文的教学后记里记下的一部分内容。
  范读时,我以字正腔圆的女中音的音色加上情感的处理,语音语速的恰当把握,很好地表现了作者“悲哀”“沉重”的情感。学生们通过听老师范读已经一定程度上理解了课文的意思。学生们自己读一遍后提了许多问题,字词的、主题的、写法的,涉及方方面面。引导学生提问,可以刺激他们认真地研读文本,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主动意识,还可以锻炼教师调动积累来解决语文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学智慧往往会在解答学生的提问中得以展现。
  有学生提问道:“文中有一个句子有问题,‘我在破坏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一句,应该是‘又很愤怒他瞒了我的眼睛’。原文多了一个‘的’。”
  这是一个备课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我带着学生们将这两个句子慢慢地读了两遍,就在朗读中大脑里突然有了清晰的答案。于是引导学生们仔细体会其中的细微差别。“注意,‘我’愤怒的究竟是什么?只是愤怒他瞒了我做风筝这件事?还是愤怒他的眼睛里的其他可能的种种含义?”
  经过一番讨论、比较,最后师生一致认为,文章中的这个“的”少不得:纵观全文,作者之所以在此事发生后二十年还要重提它,是有其深刻的原因的。作为兄长的“我”,在发现小兄弟偷做风筝后,将他做的风筝毫不留情地折坏踏扁,这一点让“我”有满足感,因为哥哥管教弟弟是天经地义的,更何况在“我”看来,玩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干的事,而小兄弟却偏偏就是喜欢,这哪行!?我们可以想象出“我”当时既愤怒又趾高气扬、暗自窃喜的虐杀者形象。而面对这么一个兄长,胆小瘦弱的弟弟能做什么呢?尽管我们不难想象,在做风筝期间,小兄弟的心里有投入到自己喜爱的事情中的激动、兴奋,又有对做成并放飞风筝的憧憬,但我们更能相信并理解他更有不可避免的怕被哥哥发现的内心的紧张甚至恐惧。在遭遇到哥哥的粗暴干预后,他眼里流露出多少的委屈、害怕啊!“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不仅仅愤怒他瞒着“我”做了风筝,更愤怒他的眼睛里折射出的他对“我”这个哥哥的不敬和躲闪。多年以后,在“我”读到那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时,刺激“我”反省自己过去的直接动因或许就是又浮现在眼前的那双饱含可怜、苦楚、委屈、不甘但又慌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那眼神告诉“我”,小兄弟在无声地顶撞“我”的管教。对于那时的“我”而言,自然是愤怒至极的。
  接着我以班级里的具体的人和事为例子,通过生动的表演,让学生观察出不同的表情、眼神确实有迥异的含义。然后又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回想是否见过与文中相类似的眼神,交流他们所读懂的眼神的含义。这样一来,小兄弟的怜楚、胆怯的模样就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了。有谁还能在这样的眼神前做出虐杀其精神的行径呢?于是,文中“我”想向弟弟讨个宽恕就很容易理解了。
  在处理这个“的”字的有无问题的过程中,笔者首先从读句子找语感入手,然后引导学生联系作者创作背景,再通过现场真实情境的再现和把握,一步步走进文本,而又能超越文本,带领学生读到了别人没有读到的鲁迅的深沉情感。这是一次灵机一动的表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运用教学智慧能够生成和升华教学内容。
  上课前的备课,许多教师相当程度上都是准备好不少所谓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留着问学生,下课前所有问题问完了、答完了,教学任务就算是完成了。可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是学生!语文新课标中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通过教师的生动的介绍或者有深度的激疑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思考,主动提出疑惑,再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解决疑惑,这样的教与学才是有针对性的,亦是有效的。“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而是教师的思想观念。”只要教师投入地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好自己的教学智慧,就一定能带领学生领略语文课堂的魅力,获得知识和精神的双赢,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四、打破预设程序
  
  不管是“五步教学法”还是“八步教学法”,抑或是各种名目的“导读法”、“导学法”,它们的共同点是受“法式”的影响,讲究教学过程的程序化、格式化。教学程序往往千篇一律,从创作背景到写作手法,学生听得生厌,教师教得无趣。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文章的风格和特点,可以采用打乱教学程序的方法,使课堂教学有效生成,以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
  《蜡烛》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通过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坟头的故事,讴歌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这样的文章在教学中容易落入窠臼。下面是一篇《蜡烛》的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作者介绍;朗读课文,把握记叙六要素,整体把握文意;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产生感人的艺术效果的奥秘;揣摩语言,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按照这样的程序上课,再配上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几个大问题和PPT课件,是能够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缺少真正的对话和交流。尤其是问题由教师提出,学生讨论后,教师总要“明确”答案,这是很无趣也有违新课标阅读教学精神的做法。如果能让学生的思维飞跃起来,师生的情感得以交流,那么就有可能真正实现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师生生命的共同提升。请看下面的教学实录的片段:
  师:今天我们学习《蜡烛》这一篇通讯。(在黑板上画一支没有燃烧的蜡烛)蜡烛的光是微弱的,可是为什么西蒙诺夫却认为“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呢?是不是夸大其词了?
  生(表情疑惑,思考状)
  师:这是谁的蜡烛?
  生:南斯拉夫的一位老太太的。
  师:她用蜡烛做什么?
  生(七嘴八舌):给一个青年。给一个苏联青年。祭奠一个苏联青年。插在苏联青年的坟头上。
  师:这位老太太与苏联青年有什么关系?
  生1:没什么关系。
  生2:不对,有关系。苏联青年是红军,他去帮助南斯拉夫打德国兵的。老太太是南斯拉夫人。
  师:这蜡烛是老太太家里平时用以照明的普通蜡烛吗?
  生:不是。是她结婚时的喜烛。她已经珍藏了45年了。
  师(语调生动):具有这么特殊意义的蜡烛怎么可以随便用呢?更何况还是点在一个不认识的人的坟头上,值得吗?
  生1:因为这个苏联青年是来帮助老太太的祖国赶走法西斯统治的。
  生2:比起这个青年的生命,这对蜡烛又算什么呢?
  师:老太太在献出这一对喜烛的过程中,对这个青年的情感是怎样的?
  生(七嘴八舌):是崇敬的。疼爱的。怜爱的。尽管她一句话都没说,但可以感受到她就像自己的儿子牺牲了一样的难过。
  师:在这样特殊的环境下,蜡烛具有了怎样特殊的含义?
  生(在文中找相关语句):“永垂不朽”
  师:这是文章的最后一个词。我们把最后一段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以最后一段为钥匙,我们一起来理解这篇充满了神圣的爱的文章。
  没有繁复的导语,开门见山地直奔教学内容。教师用反问法一下激起学生的思维,“具有这么特殊意义的蜡烛怎么可以随便用呢?更何况还是点在一个不认识的人的坟头上,值得吗?”这一问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而“以最后一段为钥匙,我们一起来理解这篇充满了神圣的爱的文章”这一看似平凡简单的过渡语更是给学生以方法上的提示,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同时也暗示了末段的作用。
  在后面的教学中,整个教学程序完全在激疑、感悟和品读中进行,尤其是对老妇人形象的理解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的理解上,师生已经不仅仅是解读文本了,更是就战争、就关爱进行了一场对话。随着教学内容的拓展,黑板上的蜡烛也渐渐地被画上了光芒,蜡烛的含义被巧妙地镶嵌在了它的光芒间。下课前,全体学生看着黑板上的蜡烛将课文由后向前地复述了一遍。师生的情绪都达到了高潮。那支饱含着“苏联红军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哀思”和“见证着两国人民战斗友谊”的蜡烛深深地刻在了师生的脑海里。直到现在,一说到这一课,笔者的学生都记得当时讨论、对话的主要内容。按他们的说法,老师太神奇了,那节课就完成了蜡烛从没燃到燃的过程,居然给我们这么深的印象。他们不会明白,是老师运用了动态生成的原理使他们的课堂变得如此生动、难忘的。
  
  五、避免滥用多媒体手段
  
  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觉得课堂上可以被利用来生成的因素太少,他们宁愿花许多时间去做课件,也不愿多钻进教材里挖掘、探究,结果就造成了课堂上教师的思维被课件牵着走的情况。
  就如同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的进步一样,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一场变革。但是如果利用不当,这一手段也会给课堂教学带来不小的冲击和影响。在某些教师的课堂上,滥用多媒体手段已经严重干扰了语文课堂的动态生成。
  笔者作了一项问卷调查,涉及南京的不同层次的四所学校的近50位初中语文教师。共发放问卷512份,收回问卷497份,回收率97.1%。
  据调查,语文教师每篇课文都用课件的有223份,占填写该题总数(有一所学校因合并和基建问题,两年左右几乎没有多媒体教学,该校的96份答卷不算入总数。只计算其他三所学校的396份)的56.31%;经常用的112份,占总数的28.28%,两项合计达84.59%。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使用多媒体课件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手段,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相当多的教师有了课件依赖症。
  对课件内容所作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教师的课件上通常都有以下这些内容:a.字音;b.词语解释;c.作者介绍;d.写作背景;e.图片资料;f.文章结构;g.重点问题;h.问题答案。“重点问题”和“问题答案”的出现率更是达到了88.14%和81.4%。不知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主动思考和探究都表现在哪里了?更令人深思的是这样的课堂到底是为学生的成长还是为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
  “精读课文”、“拓展延伸”、“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等反映教学环节和学习方式的短语会经常出现在教师的课件上。在489份有效答卷中选“是”的有351份,占总数的71.78%,选“否”的有138份,仅占总数的28.22%。不少教师将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简单化、形式化。因为囿于课件,因而教师上课完全按照和几乎完全按照课件上的教学程序进行教学活动的合计占51.33%。难道课件上呈现了“拓展延伸”、“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等字样就一定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拓展、合作和探究吗?从某种意义上讲,多媒体手段的滥用已经使课堂动态生成受到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课堂教学是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更应该是充满机智和动态生成特点的。课堂生成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如导入的生成、提问的生成、结课的生成,还有教学策略生成、教学目标生成、教学内容生成等。从生命的高度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只要我们都能够真正读透和实践语文新课标精神,我们的语文课堂将会变成因生成而更富有生机的、更富语文味道的天地,将会给学生、给教师带来心灵的愉悦和享受,不论是知识积累还是生命成长,师生都会获得双赢。这是语文课堂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250-251页.
  [2] 索桂芳.发展性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9期.
  [3] 余文森,吴刚平,刘良华.解读教与学的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推荐访问:教学内容 生成 语文 课堂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