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首要条件是_在分层次教学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纲要》在组织与实施中明确提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它为我们的教育教学研究指明了方向。我们都知道幼儿的发展是有差异的,每个幼儿发展的速度、兴趣爱好、学习方式、个性特征犹如他们的面貌没有完全相同的一样,他们有的适应能力快,有的接受能力强,有的善于表达,有的安静内向……,可见,不同的幼儿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差异。以往一刀切的教育教学缺乏针对性,不能很好地促进每个孩子在不同层次上的发展,同时常常导致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时产生很大的困惑,左右为难,顾此失彼。那么我们应从哪里着手,把《纲要》的精神渗透到幼儿园
  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呢?我们通过深入思考,积极尝试,实践分层次教学,提高了我园的保教水平。
  
  一、集体教学中的分层次教学研究
  
  我们尝试“分组分区相结合”的教学研究,率先在集体活动中尝试分层次教学研究。我们通过必要的测试把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分成三个水平组:Ⅰ级幼儿智力发展水平高,接受能力、动手能力强;Ⅱ级幼儿各方面发展水平一般;Ⅲ级幼儿智力发展水平较差、动手能力弱。我们针对不同水平的幼儿,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例如在折纸教学中针对各层次幼儿的特点,我们一改以往教师教得累,孩子学得苦、学得死的局面,从最简单的图示入手,以循序渐进为原则,采用三种不同的教学方式,逐步提高不同层次幼儿的能力。1.对于Ⅰ级水平的幼儿,我们通过让孩子认识一些简单的折纸符号,引导他们学会看图示折纸,使他们都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刚开始先认识各种折纸符号,师生共同讨论、讲述每一个步骤,再提高到“放手”让幼儿自己先看图示折叠,遇到不会折的步骤,幼儿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此时教师的指导语言是:这一步谁能帮助他?接着通过让会折的幼儿示范,较难、较繁杂的教师示范,明确了教师指导的目的性,每位孩子也在自己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会了折纸,充分调动了Ⅰ级水平幼儿学习折纸的兴趣,使他们不仅得到技能的提高,而且得到学习方式、思维习惯的训练及创新意识的培养。2.Ⅱ级水平幼儿,教师完整演示折纸全过程,让他们通过回忆来完成折纸,再过渡到逐步学会看图示折。刚开始教师借助图示,一面用简明准确的语言进行讲解,一面具体示范每一步骤,渐渐地,幼儿在自行回忆探索中找到一些简单的折纸规律,在此基础上,教师开始引导幼儿看图示,师生共同探讨理解图示的每一步含义,教师再进行重点示范折叠,这使Ⅱ级水平幼儿在学的过程中既不感到能力上的悬殊,又使教师的“教”显得得心应手,幼儿不但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很大发展,同时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索问题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3.对于Ⅲ级水平幼儿我们在分步跟学法的基础上,再逐步提高要求。即先让幼儿边听教师讲解演示边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跟着折叠,在幼儿具体形象的感知后再慢慢出示图示,让幼儿在边看图示边听讲解的基础上一步步独立折叠,这样一来,Ⅲ级水平幼儿就不会因为难理解和跟不上而缺乏自信,放弃思考、探索,促使他们有能力通过自身实践来主动学习,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我们结合九五课题“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提供”,再次重新审视分层次教学。在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教学手段的有效性,教学材料的层递性, 教学形式的多样性等方面作了探索,挖掘出许多具有农村幼儿园特色的数学操作材料,基本形成了我园数学教学的特色。1.对幼儿进行隐性分层。教师深入了解并掌握每位孩子数学方面的发展情况,对幼儿的各种能力进行客观分析和分层,以此为参考依据,将幼儿分为一、二、三级,再针对每一级幼儿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准备不同的教学操作材料,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与方法,促使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2.对操作材料进行显性分层。每个数学活动都有一定的既定的目标,但目标一致,内容单一的教学已不适应每个幼儿,不能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因此教师根据幼儿的不同层次先确定分层次目标,一般分解成提高、一般、简单三个层次,再依据目标选择相应难度层次的内容,而后提供灵活多样的操作材料,(一般为三到四种),在集体教学时引导幼儿自由选择适合其水平的感兴趣的操作活动,启发他们向更高一级目标材料挑战,使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如中班数学“复习7以内的概念”,教师为孩子准备了四组操作材料,分别为:A组――按不同标记将图形上的数字从小到大排列,完成这一内容需分类、排序、认数字三种能力的综合运用;B组――为实物图印点子和数字;C组――为动物图印数字;D组数物接龙游戏(此内容以前玩过)。从以上四组材料来看,内容、目标均围绕“7以内数概念”的认识,而难度却逐层降低,利于不同层次幼儿进行学习。3.对操作活动作理性指导。在幼儿集体活动时教师不可能一下子提供许多材料,这时就要对各层次幼儿有针对性地提不同的操作要求,以此来体现材料和指导的层次性。如数学游戏“找得又快又对”中要求幼儿听教师指令找符合条件的卡片,这些要求有的需要幼儿的三维思维(找蓝色三角形上的数字5),有的需二维思维(找卡片上的数字7),有的仅需一维思维(找数字4),教师在发出指令时把三种要求溶入其中,让不同幼儿解决不同难度的问题,并对各层次幼儿的反映作出恰当的回应,使每个孩子都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这样各层次幼儿参与活动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既得到了增强,又有效地提高了集体活动的效率。
  
  二、区域性自主活动中的分层次教学研究
  
  我们发现分层次提供操作材料对实现师幼互动,发挥幼儿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受此鼓舞,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将这一课题研究成果在我园一日保教活动中进行扩展和延伸。
  1.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不同年龄幼儿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区角活动材料首先应具备递进性。小班幼儿感知事物经验少,动手能力弱,可多投放一些能促进其动作发展的活动材料(像做做玩玩角中的涂色卡,建构区中的大块积木构建等之类的操作);中班幼儿已有了感知事物的初步经验,认知兴趣高,可增设一些促进智力发展的材料,如科学区,教师在“颜色变变变”中提供了三原色胶水瓶、笔和相应记录卡,“称一称”活动中提供天平、砝码、规格不同的塑料片、积木块、小玩具及记录卡,活动中幼儿既有操作又可记录,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能充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动作操作、逻辑思维能力有了较大提高,这时就应适当增加材料的难度,如科学区中的机械操作,益智区中的棋类活动,需要他们付出相当的智力或体力才能完成。
  由于同一年龄幼儿又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又应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如在小班做做玩玩角中,既投放一些内容简单的涂色卡片,同时也投放有一定难度的能自制各种玩具的操作卡、废旧物品;再如中班数学区中的“依样接画”活动,提供的材料有幼儿熟悉的不同颜色的操作卡,有以颜色变化为基础,增加了方位难度的操作卡,还有以符号或各种简单抽象的物体的方位变化卡,幼儿操作时教师先提供第一类,再提供第二、第三类,这样就可使幼儿在活动中既始终保持新鲜感,又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2.教师指导的针对性
  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灵魂,在区域活动中的教师切忌过多的直接干预,而应该以观察者、发现者、引导者和支持者身份参与活动。我们首先必须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水平,并以此为依据研究教育策略,通过创设环境、提供材料、师生交往、言传身教等渗透教育意图,进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设自身的认知体系。
  在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教师应先观察幼儿玩什么,怎么玩,不过多干预,然后再依据幼儿的思路和具体情况给予适时适度的点拨、引导、提醒。如小班生活区活动,老师在观察幼儿穿脱衣物时发现个别幼儿因不会穿内心十分焦急,但他们往往大声叫喊或默不作声,不知向人求助,最终放弃。于是教师就提醒他们回忆语言活动时学会的交往用语“请帮我……”,告诉他们用它来向别人求助,别人一定会十分乐意帮助你,鼓励他们向同伴或成人尝试求助。结果可想而知,就这样在轻轻松松地你帮我、我帮你氛围里,学会了合作和帮助,他们在生活区不但学会了解决生活方面的困扰,而且也掌握了一些必要的交往技能。
  幼儿并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他们在活动中的各种反馈往往能拓展教师的教育思路,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此时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善于把握。如大班幼儿进行“沉浮”活动时,教师发现小朋友刚开始很有兴趣地把这个放进去看看,那个放进去试试,但仅维持了几分钟,幼儿就显得无聊起来,显然对大班幼儿来说,这个实验操作过于简单了。于是教师在他们发现玻璃瓶会浮,小铁块会沉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他们动脑筋想想怎样使玻璃瓶下沉,使铁块浮起来,进而鼓励他们积极探索。教师则根据幼儿的要求提供相关材料,启发幼儿再次操作,使他们进一步领会沉浮的知识,并对探索活动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由于在我园一日活动中开展了分层次教学研究,从而改变了以往幼儿在学习中出现“吃不饱”或“吃不了”的现象,也使教师的观察更明确,指导更到位,评价更客观。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把分层次教学渗透到幼儿园教育的每个环节,促进教师与幼儿的同步成长。

推荐访问:全面发展 层次 幼儿 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