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经济现状2018【战后日本女性就业的促进因素分析】

  摘 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女性地位不断提高,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在各个职业领域都可以看到女性活跃的身影。她们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就促进日本女性就业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位改变 教育普及 心理需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日本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对于日本女性而言,她们开始从传统的“女主内”的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由呆在家里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到步入社会,不少女性活跃在日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舞台上,为推动日本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地位的改变
  
  二战前,可以说日本女性是没有什么“就职”观念的。日本社会长期以来一直是以男性为中心,丈夫为一家之主,具有绝对权威,负责养家糊口;妻子则是呆在家里服侍丈夫、公婆,养育儿女,包揽一切家庭事务,完全处于从属地位。虽然明治维新后,日本女性获得了某种程度上的解放,但女性的法律地位仍然十分低下,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从属地位。直到二战后,以美国为主体的占领军在日本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建立和平民主的现代日本。对日本政府发出的“五大改革”指令,第一条就是妇女解放。据此1946年,日本制订了《新宪法》,1947年又制订了新的民法。这些法律法规都有保护妇女权益的相关规定,日本女性的地位由此开始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以此为开端,长期处于社会边缘的日本女性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并且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以前从来不必关心的社会生活。女性就业率不断提高。根据日本劳动省1988年10月30日发表的《妇女劳动白皮书》统计,1987年日本女性就业人数达161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6.5%。2002年初,日本女性就业人数已达到了46.2%以上。日本政府也不断制订新的法律法规,从实质上提高妇女地位,促进男女平等。1947年制订的《劳动基准法》和1972年制订的《劳动妇女福利法》,围绕妇女的体能、妊娠、生育等生理特征作出了一系列保护性规定,如限制女性从事危险或有害作业,给予产前产后休假等,还规定了男女同一劳动报酬原则。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妇女运动的推动,日本政府于1985年批准了《废除歧视女子条约》;1986年实施了《男女就业机会均等法》;1992年实施了《育儿休假法》;1994年设置了以首相为本部长、内阁官房长官为副部长的“男女共同参与推进本部”和“男女共同参与审议会”;1996年制订了《男女共同参与2000年计划》;1999年修改了《男女就业机会均等法》和《育儿休假法》,制订并实施了《男女共同参与社会基本法》;2000年在基本法的基础上,内阁会议通过了包括招聘和录用女性公务员的《男女共同参与基本计划》;为改变临时工面临的不公正的工资待遇问题,保障女性的应有所得,日本于2003年开始实施修改的《改正临时工劳动指南》,用以解决女性职工因生子而造成的正式工变临时工问题;2005年,日本政府又实施了《下一代育儿援助对策推进法》,将育儿休假扩大到了临时工人员。战后几十年来所实施的这些法案,在法律上逐步提高了日本女性的地位,不断改善女性的就业机会和环境,促使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中去,对于日本女性的就业可以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的普及
  
  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十分有限,即使有机会,也主要是学习家政方面的内容,例如缝纫、料理、茶道、花道等。受传统“男尊女卑”和“封建家长制”的影响,大多数女性也认为服务家庭是自己的天职。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开始重视教育,振兴教育,并大力发展女子教育,实施了男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女性开始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不过,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很少,女性的最终学历大多只有初中程度。
  二战之后,日本女性受教育的情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日本政府一系列法律与政策的出台,保障了女性受正规教育的权利。在《新宪法》和《教育基本法》中都规定了全体国民均享有毫无差别的教育机制。从战后女性受教育的状况来看,女性的教育水准在不断提高,学历水平也普遍提高。1950年高中就学率不到40%,1964年已上升为67.8%。同时,女性进入高校学习的人数也由1950年的3.8万人猛增至1964年的20.8万人,10年间增加了4倍。1987年,大学在校生共193万人,其中女性48万人;短期大学在校生44万人,其中女性就有40万人。[4]1997年,日本大学全日制学生中,女性占总数的37.3%,这还不包括该年升入短期大学的约20万名女生。同年在日本大学研究生院中攻读硕士课程的女生占24%,攻读博士课程的女生占23.7%。这一年,女性的大学升学率及短期大学升学率达48.9%,男性升学率为45.8%,女性已略高于男性。[5]2006年,在日本文部省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中显示日本的大学及短期大学的女性升学率已达到51%,首次突破半数。女性升学率已连续21年出现增长态势。研究生院的在读女生比例则超过了三成,刷新了历史纪录。[6]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教育环境的日益宽松,促使女性的学历水平不断提高。
  女性学历的普遍提高,是促使女性大量进入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和过去相比,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女性学历的不断提高,女大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也从传统的人文、教育、家政等领域开始转向从前多为男性涉足的理工科、农学、社会学等领域。男女性别角色分工意识逐渐淡薄,也有部分女性涉足尖端科学技术领域。越来越多的女性意识到自身具备的能力将是选择职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把握自己的命运,充当更为重要的社会角色,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更好地立足于社会。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职业领域不断细化工作方式,女性也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因结婚而退职的女性在逐渐减少,平均持续工作时间延长,曾因结婚生子而退职的女性在育儿结束后又重返工作岗位的越来越多。同时女性就业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从传统的护士、秘书、中小学教师等女性色彩非常浓厚的职业领域逐渐转向医生、律师、国家公务员等高层次职业领域扩展。在各种职业领域都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女性身影。她们同男性一样构成了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育的作用不可谓不重要。
  
  三、实现自我的心理需求
  
  1983年,日本NHK电视台首播就创下史上连续剧最高收视率纪录的剧集《阿信》,被奉为女性励志经典。这部剧集被翻译成20多国语言,在世界各地播放都创下极高的收视纪录,在中国也同样家喻户晓。它不仅鼓舞了众多女性观众,也感染了许多男性观众。这部剧集反映了日本女性在进入社会时所经历的种种艰辛和奋斗的过程,以及她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锲而不舍的精神。正是这种实现自我的精神需求,使女性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崇尚实现自我和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随着女性日益走向社会,经济上日渐独立,更激发了她们对于自身生活品质的追求。过去地位低下,只能从属于自己的丈夫生存,无法有自己的事业和作为;而现在可以有自己喜爱的工作,经济完全可以独立自主,不必依赖丈夫生活。这样的女性越来越多,也在不断激发更多的女性摆脱家庭的束缚,进入到社会中去。女性的高学历化也起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许多女性为了追求人生价值,期望过一种充实自我的生活,期望通过工作来接触家庭意外的世界。因此,越来越多的日本女性为了长期从事自己所喜爱的工作而晚婚,甚至选择不婚。女性对于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心理需求,大大加快和促进了女性走向社会的深度和广度。
  日本女性就业人数的不断增多还受到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产业结构的转换、就业形态的多样化等等。然而从根本上说,日本女性地位的提高,促进了女性平均学历水平的提高,激发了女性实现自我的需求,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女性积极地走向社会,成为职业女性。
  
  参考文献:
  [1]马红娟.战后日本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变[J].日本学刊,1996年第一期.
  [2]田晓虹.日本现代化进程中的家庭关系嬗变[J].日本学刊,2004年第一期.
  [3]田晓虹.战后日本妇女发展[J].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六期.
  [4]富士井春江.日本的女子教育[J].国外社会科学参考资料,1984年.
  [5]周维宏,宋金文.日本社会解读[M].北京实事出版社,2002年.
  [6]该数据来源于网络.

推荐访问:日本 战后 因素 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