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三个优化

 教学设计的三个优化 作

 者:

 薛法根

 作者简介:

 薛法根,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原文出处: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太原)2020 年第 20207/8 期 第5-7 页

 内容提要:

 文章基于设计有效教学活动需要遵循的三个原则,结合具体案例阐释小学教学设计的三个优化路径——由“直”而“曲”:充分经历过程;化“平”为“奇”:创意挑战任务;从“线”到“块”:用时间换空间。

 期刊名称:

 《小学语文教与学》 复印期号:

 2020 年 12 期

  关

 键

 词:

 教学设计/优化/过程/任务/空间

 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需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一致性原则,即以教学目标为主线,将“教、学、评”三者统整起来,进行系统思考和整体设计。活动的设计思路,将传统的“目标→活动→评价”三段式结构变革为“目标→评价→活动”,先设定教学目标,再根据目标设置评价任务,清晰界定学习的结果表现,最后围绕评价任务设计对应的学习活动。二是交互性原则,即教与学实现多层面、多层次的交流互动。改变传统教学的“单向传递”,将教与学的互动过程逐层展开,教中有

 学、学中有评、评中有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呈现“多向传递”,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融与能力的迭代,实现教学活动的“立体效能”:情感体验有深度、有效思维有长度、实践能力有高度。三是层递性原则,即一个教学活动与一个教学活动之间,呈现“台阶式”结构。设计的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学生体验拾阶而上的“爬坡感”,改变传统教学的“同一水平重复”。如此才能呈现学生的学习变化过程,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让学习看得见,让进步看得见。

  一、由“直”而“曲”:充分经历过程

  苏州园林的艺术之美在于“曲径通幽”,读懂了“曲线设计”的奥秘,就找到了教学活动设计的诀窍,那就是“直与曲的转换”。所谓“直”,就是“直截了当”的告诉,就是“直奔主题”的提问,就是“直道而行”的训练。比如教学小说《半截蜡烛》,可以设计三个“直问”:(1)小说写了一件什么事?(2)作家写的是什么样的人?(3)为什么要以“半截蜡烛”为题?这样的三问就能让学生从情节到人物再到主题,在小说里面走一个“来回”。所谓“曲”,就是“明知故问”,就是“旁敲侧击”,就是“设置障碍”,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去寻找方法、发现真理及获得能力的生长。同样教《半截蜡烛》,可以设计这样三个“曲问”:(1)阅读这篇小说时,哪些地方让你的心提起来?哪些地方让你的心放下去?小说结尾,你的心是提起来的,还是放下去的?(2)假如要颁发一枚勋章,你认为最应该奖给谁?(3)读这篇小说就是一场“惊叫之旅”,这种“紧张感”小说家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你能借鉴小说家的方法,制造一个令人紧张的环境吗?一“直”一“曲”,不一样的设计,有着不一样的精彩。“直”,目标明确,思路清

 晰,教与学可以“单刀直入”,过程必然简短;“曲”,寓教于境,任务导向,教与学需要“迂回曲折”,经历必然延长。有的老师性格直爽,不喜欢“兜圈”,用“直”的设计更顺手;有的老师性格细腻,不喜欢“直白”,用“曲”的设计更合适。

  教学活动要设计成“直”的或者“曲”的,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类型来选择,“直”与“曲”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众所周知,人学习知识需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知识的发现与形成阶段;二是知识的迁移与运用阶段;三是知识的整理与结构化阶段。第一个阶段属于“发现性学习”,从生活现象和问题解决中发现规律、凝练知识,需要经历复杂而艰辛的知识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灌输、直接告诉,宜“慢”不宜“快”,宜“曲”不宜“直”。第二个阶段属于“运用性学习”,将所学的知识在变化而复杂的条件下加以创造性的实践运用,在运用中化知为能、转识成智,获得知识的智能意义。这个过程重在对知识的实践体认和转化,宜由“慢”而“快”、由“直”而“曲”。第三个阶段属于“建构性学习”,是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梳理、整合以及网格化,将知识纳入原有的结构系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进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重在知识的抽象与逻辑化,宜“直”不宜“曲”。

  二、化“平”为“奇”:创意挑战任务

  俗话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好课最忌讳的是“套路”,一遇到这样的内容,就不假思索地搬出熟悉的那一套教法。读课文的题目,总会问:“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然后还是从识字学词开始教起,提问只是一种摆设,一个过场,甚至是一个烟幕弹。如此简单重复,教学就变得索然寡味。要保持教学的

 “新鲜感”,活动设计就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进行“私人订制”,化“平”为“奇”。这里的“奇”是指活动设计“有新意”“有变化”“情理之中而又在意料之外”,既不落俗套,也不刻意追求奇思怪招。

  一是创意情境。知识往往是“冷”的,但情境可以让它变“暖”;学习常常是“苦”的,但情境可以让它变“乐”。在一个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学生有特定的“角色担当”,有特定的“目标任务”,有特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教学《西门豹治邺》,我们紧扣西门豹烧的“三把火”,设计了三个情境复述任务:一是读了“调查民情”,让学生扮演西门豹,拟一道给魏王的奏折,将事实真相用 50 个字写清楚;二是读了“破除迷信”,让学生扮演老大爷,劝告逃到外地的百姓回乡来,把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治官绅和巫婆的经过说生动;三是读了“兴修水利”,让学生扮演西门豹,激励那些有怨言的民众,将开凿水渠的意义讲深刻。三次创造性复述,即使是“仿真”的情境,学生也能“身临其境”,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有情境的活动,就具有“唯一性”,就有真切的“体验”,就能获得“经验”,就能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起与生命自然融合的“个体知识”。

  二是挑战智慧。很多教学活动之所以显得“平淡”,一个原因是活动缺乏“思维含量”,没有经历长时间的“艰苦思索”,就没有解开难题后的“学习快感”。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我们不妨故意设置一些“难题”,考验一下学生的学习智慧。要知道,学生天生有一种“不服输”的心理,有一颗天然的“好胜心”。教学活动“坎坷”一些,反而能让学生产生一种“新奇感”,获得一种“成功感”。教学《火烧云》,一般都要设计仿写活动,让学生想象火烧云的变化,将变化的过程

 “分步写具体”。这样的仿写是“近迁移”,不具有挑战性。我们设计了一个仿写活动:运用“间接写”,将“烈日炎炎”这个成语写成一段话,要求只能借用“霞光”一段中写到的事物和人物。学生居然被“逼”出了精彩:大白狗躺在树荫底下,伸出长舌头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红公鸡不安地在林子里转来转去,红红的鸡冠也耷拉了下来,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最可笑的是那只黑母鸡,走着走着下了一个蛋,转身一看,蛋居然熟了……

  三是多元组合。学习活动可以千变万化,但是不变的是一个“动”字。具身学习理论告诉我们,身体的活动与大脑的思维是息息相关的。只有让学生身体的感官都“动起来”了,课堂才能“活起来”。听说读写,画一画,演一演……多元的活动组合,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情感,语文学习才能变得“立体”起来,课堂才能呈现生动活泼的局面。教学李清照的《如梦令》,我们设计了三个教学活动:一是“读”,根据字的平仄读出“节奏”,学生一边做手势一边诵读,双手直竖为“短”,双手平伸为“长”,节奏感就找到了;二是“讲”,按照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先把一首词讲成一个故事,再把“争渡”这个细节讲成一段对话,后用上三个“没想到”,把故事讲得一波三折;三是“听”,播放蔡琴和尤静波演唱的《如梦令》,一个舒缓深沉,一个轻快甜美,让学生辩一辩:哪一个演唱更合李清照作词时的心境?“读、讲、听”的组合式学习,调动了学生整个身体和心灵来阅读、来体验、来思考,从课内读到了课外,从“读词”学到了“读人”。

  三、从“线”到“块”:用时间换空间

 设计教学活动需要把握两个维度:一个是时间维度,呈现出线性的时间流;一个是空间维度,呈现为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物理空间是有限的,心理空间是无限的。教学设计一般都按照时间维度来设置教与学的活动,活动内容往往被分割成一个个“点”,教学将这些“点”串联起来成为“链”,看起来“点点相连、环环相扣”。然而,这样的线性设计,每一分钟都被“塞满”了,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赶路”,每一个环节都匆匆而过,留不下足够的时间来充分思考与练习。如果将线性的活动整合成块状的活动,一节课设置 3~5 个教学活动板块,每个板块聚焦一个学习目标,留有 10 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展开教学过程,学生就有足够的时间来“折腾”,也有足够的空间来“升腾”。这样的板块设计以“学”为主,关注的是经历过程,而不是教学流程,看起来有点“糙”,学起来却很“嗨”。教师需要设计的不是承前启后的导语,而是针对学习现状的及时点拨,呈现出教学的多重交互,有点“乱”,但是“乱”中进出“真知灼见”,“乱”中练出“真才实学”。当然,一节课中的几个板块活动是有内在关联的,呈现一种阶梯式的结构。

  一是化零为整。将线性设计中零散的活动碎片,围绕核心目标整合为若干个综合性、立体式、多维度的活动板块。一个活动板块突出一个目标任务,设置多层面、多形式的实践活动,充分展现学习过程。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教学点无处不在,叠词、排比句式、比喻手法、连串追问、情感变化……如果顺着课文“教”,看似教得多,实则学得碎。与其蜻蜓点水,不如取其一瓢饮,聚焦在时间的多个“意象”上:一是将八千多个日子比作“一滴水”,二是将每一日子写作“一个人”,三是将八千多个日子比作“轻烟、薄雾”。借助这些“形象”的语言,在朗

 读、比较、仿写中,体会作者那种焦虑、自责、无奈与不甘的复杂情感,领会“匆匆”背后的人生思索与诗意表达。这样的“焦点”教学,有整体感,更有纵深感。

  二是拾阶而上。登山就是“拾阶而上”,一步一步往上走,看得到进步,看得到变化。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的是板块之间的“递进性”,而非“重复性”;“递进”在于“升级”,“重复”在于“熟练”。教学寓言《狐狸和葡萄》,无非就是讲讲故事、说说道理,但是从故事到道理之间,如果没有设计“过程”,就会造成思维的“脱轨”,体会不到“理解力”是如何生长起来的。我们设计了三个问题台阶:一问“狐狸到底想不想吃葡萄?”,嘴上说不想吃,可“边走边回头”,身体却很诚实,骗的是自己;二问“这里的‘酸’到底指什么?”,表面指葡萄酸,实际指心里酸,这就是“酸葡萄”心理;三问“‘酸葡萄’心理到底好不好?”,乍一看不好,细一想,“放弃”是一种自我疗伤、自我安慰,也是一种人生智慧。这样的整体设计,体现了思维的进阶。

  三是乱中取胜。所谓的“乱”,不是杂乱无章,而是一种无序中的有序。在一个板块活动中,每个学生都紧紧围绕目标任务,用自己的方式来思考、实践,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个体的独立思考,也有小组的合作实践……这样的活动设计,不是线性的程序设定,而是板块的定向开放。这样的板块活动,往往设定一个主问题,或者设置一个任务群,教师需要把握活动要点,预测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准备多种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思路和点拨对策。教学《灰雀》一课,我们就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活动板块。朗读对话,先想一想:列宁和小男孩在对话时,心里各自在想什么?将列宁和小男孩心里想的话填在表格内。再议一议:为什么他们不把心里想的直接说出来呢?最后写一写:你认为什么是诚实?这三个学习任务都是开放的,

 没有统一的答案,每个学生都可以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见解。但无论是什么样的见解,都要以文本的语境为依据,是有理有据的思考。这样的板块活动,在有限的教学时段内,给学生打开了思维和想象的空间,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如果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揣摩人物的心里话,然后出示一个标准答案,给“诚实”下一个抽象的定义,就逼仄了教学的创造空间,看不到课堂教学中师生生命的活力。板块式的活动设计,本质上是以时间换空间: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就能换来学生成长的空间。

推荐访问:教学设计 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