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道德素质和公德素养培养


  作者简介:张利民(1982-),男,工作单位: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宋琦(1984-),女,工作单位: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公德素养是个人优良素质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大学生的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在就业、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下,当前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现状是令人困惑的。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道德现状进行分析,以期为高校提高学生道德水平提高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素质 公德素养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1(a)-0000-00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造就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现代社会良好道德风尚形成的重要支柱和前提。《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大力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指出“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守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道德建设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施行效果和水平,切实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质,是我国高等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内容,应当值得当前高校德育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深入探讨。
  
  1 当前大学生群体道德素质和社会公德现状
   总体来说,我们认为大学生群体的主流道德素质和水平是比较高的,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是一个积极向上、精力充沛、富于创新、团结奋进的优秀团队。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高校当中,也不缺乏道德素养下降,缺乏起码的社会公德的现象。
  1.1 社会责任感缺失
   社会责任感是支撑一个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当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但同时,我们却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了大学生群体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重利轻义,部分学生眼中只有自己,社会认同感普遍较低,缺乏理想追求,关注国家和社会不多,有较明显的向个人利益倾斜的特点。
  1.2 社会公德素质偏低
   传统的文明礼仪和道德被部分大学生所不屑,道德失范的现象时常在我们身边重演,部分大学生“我”字当先,缺乏集体观念,缺乏公共卫生的意识,这一点在学生公寓当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不遵守公共秩序,大声喧哗,没有礼让精神,损坏公共财物现象比比皆是,所谓的“课桌文化”、“厕所文化”现象以及寝室内偷盗事件也不鲜见。
  1.3 学习道德缺失
   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不明白到底为什么而读书,“60分万岁,对一分浪费”,拿文凭是他们唯一的最终目的,更有甚者,连拿不拿文凭也无所谓。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将大好光阴浪费在睡觉、打游戏、谈恋爱、忙着做生意,平时学习不努力,考试小抄满天飞,虽然各高校都对考试作弊采取高压措施,然而效果却十分有限。
  1.4 道德认知与行为的偏离
   道德评价,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目前,高校部分大学生一方面对社会上的不良道德行为愤愤不平,另一方面却又做着与之背道而驰的事情。知道诚信是人的重要品质之一,但对于旷课现象却又认为“偶尔为之,可以理解”;明白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但实际生活中又不愿意去帮助关心他人,哪怕是举手之劳。知道是一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对别人要求高,但自己自觉遵守又比较困难,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间存在较大的反差。
  
  2 当前大学生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缺乏相应的高水准的道德素质和公德素养的问题,其根源在于缺少自我完善的要求,同时也是社会变革时期普遍存在的浮躁心理的表现。
  2.1 唯分数论下的“道德”教育的“隐性”缺失
  道德教育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但在应试教育条件下,家庭、学校、社会等教育主体在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时过于关注眼前利益,目的性太强,出现了与“全面育人”方向的背离而只片面追求“分数高低”,导致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公民意识和道德教育的缺失。
  2.2 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和冲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务实”风气的感染下,大学生的价值观转向讲求利益,追求实效、快效,结果使得公民道德教育成为社会秩序的“软肋”。过分看重眼前利益,只追求世俗的、功利的物质目标,理想和人文精神失落,这自然使公德意识模糊淡化。
  2.3 互联网时代的影响
  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得学生淡化了公德意识。对网络的迷恋使得某些大学生践踏社会公德,据一些校图书馆、资料室的管理员反映,学校图书馆的各类被偷撕的图书和杂志中,涉及网络游戏内容的量最多。这一方面说明了学生公德自律素质的低下,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网络对大学生公德行为的强大影响。
  2.4 家庭教育的不当方式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父母的言行、观念对孩子的影响极大。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严重弱化了社会公德教育,过度的溺爱包容和过多的粗暴干涉,都不利于社会公德素养的养成。部分家长未能很好地起到榜样作用,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社会现实,教育孩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凡事自我为中心,没有给孩子树立遵守社会公德的榜样作用,严重影响孩子日后良好社会公德意识的养成。
  2.5 社会人才评价的误导
  “德才兼备”是社会对人才的理想评价变准,但现实中往往两者难以两全,那么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之间孰轻孰重,在逐“效”逐“利”的现实背景下,似乎才比德更加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3 加强大学生道德素质和公德素养的对策思考
  3.1 优化道德环境,创造有利于大学生道德建设的氛围
  首先,优化社会大环境,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我们要把大学生道德教育与全民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深入贯彻执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利用媒体、舆论加强引导,积极倡导社会公德,从根本上优化社会公德环境,创造大学生公德建设良好的社会氛围。
  其次,优化高校育人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和健康向上的校园风貌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道德教育讨论与实践的积极性,注重发掘身边的道德模范,通过“感动校园人物”“寻找身边的榜样”“十佳道德之星”等的评选,加大舆论的宣传和引导,扩大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充分运用校内外资源,多多开展道德讲座和论坛交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提高自身修养。
  3.2 将传统“孝”道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道德教育中
   孝,是立人之本,中国传统“孝”道依然是我们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优秀文化传统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将传统“孝”道为代表的优良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道德教育中,注入以爱国、感恩、仁爱、明礼为基石的传统文化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推荐访问:公德 浅谈 素养 道德素质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