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与火之歌,回首冷战军事对抗史(七)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bq/xdbq201110/xdbq20111007-10-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bq/xdbq201110/xdbq20111007-1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bq/xdbq201110/xdbq20111007-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bq/xdbq201110/xdbq20111007-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bq/xdbq201110/xdbq20111007-3-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bq/xdbq201110/xdbq20111007-4-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bq/xdbq201110/xdbq20111007-5-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bq/xdbq201110/xdbq20111007-6-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bq/xdbq201110/xdbq20111007-7-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bq/xdbq201110/xdbq20111007-8-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xdbq/xdbq201110/xdbq20111007-9-l.jpg
  在上一篇中笔者提到,70年代是西方国家比较被动的时间。不管是在政治上、军事上,还是经济上,西方的优势都被削弱,西方国家的民心士气陷于消沉。但是,进入80年代,西方开始了复苏和反击。首先表现为以里根和撒切尔夫人为代表的新“鹰派”领袖上台,他们鼓励西方社会尊重传统价值观,回归家庭。在经济上抛弃凯恩斯主义,开始采纳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而在军事上则增加军费,对苏联集团强力回击。而苏联从70年代末开始步入老人政治,到80年代初起,从勃列日涅夫到安德罗波夫再到契尔年科,一个老人换掉上一个死去的老人,统治集团失去了活力和对外界变化采取强力应对的能力。而苏联的经济也进一步步陷入困境,到1985年戈尔巴乔夫接掌时已经内忧外困。虽然尝试着改革但已经无力回天,到80年代末整个东欧集团逐步瓦解,继而在1991年连苏联自身也以崩溃告终,从而结束了战后长达40多年的冷战。笔者将分上、中、下三篇来介绍对冷战结束至关重要的80年代。上篇将主要介绍东、西方在常规军力方面的发展变化。
  里根政府的冲击波
  70年代末执掌美国的是民主党的卡特政府。卡特是位虔诚的基督徒,从小在教会长大,做过教堂的主日学老师,为人非常温和诚恳。美国人之所以选择他在尼克松-福特政府之后接掌白宫,就是希望他能重塑美国社会的诚信价值观和民族信心。卡特对中国持友好的态度,和邓小平一起开启了中、美关系正常化。他对苏联也主张以缓和为主,甚至当霍梅尼的极端宗教势力扣押了美国大使馆人员后,在美国国内的巨大压力下他依然坚持和平谈判。而在国内经济问题上,他所领导的民主党政府主张高税收政策和保持中下层人民的福利,当时税收之高以至于被认为是在对富人抢劫。虽然初衷是好的,但这种政策显然是过了头。同时,美国国内还陷于高油价和外部制造业竞争的多重压力下,经济长时间陷入滞涨。卡特政府的经济政策本意就是要摆脱滞涨,但最终可以说是失败了。美国国内选民最终被营救美国人质的“蓝光”行动的失败彻底激怒,选择了一个以果敢和强硬而著称的共和党“鹰派”总统——罗纳德•里根。
  从某种意义上说,笔者把卡特和胡佛、约翰逊并列为几大生不逢时的总统。如果卡特是在风平浪静的90年代执政,他的个人魅力或许会给人不一样的感受。可惜他却是在美国面对最严峻外部挑战的70年代末任职总统。卡特的虔诚和信义对于医治国家信念受到重创的美国社会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很显然其政策理念用以在那个时代保障美国战胜外部复杂严峻的挑战是不够的。此时,处于战后谷底的美国需要一个英雄式的人物来带领他们重振雄风,而他们也确实选对了人。
  里根是一个演员。虽然就如他所说的,自己并非好莱坞的蹩脚演员,但也终究不是一线当红巨星。里根的政治生涯以好莱坞演员工会的工作为起点,从工会领袖到州长再到总统,演绎了一个传奇。他和卡特有一点比较相似,都是信念坚强的人。里根以保守的基督教信仰著称,坚持家庭道德观,和妻子南希恩爱一生。其政治理念属于美国右翼保守主义,他坚信美国的伟大,坚信苏联作为“邪恶帝国”(这个词就是里根所创造的)必然失败。而且里根毫不畏惧斗争,他一上任就专注于如何回击并击败美国的敌人,其态度之强硬使得敌人和盟友都颇为忌惮。
  为了让美国重振雄风,里根提出了一整套策略。在国内事务上,里根大力实践右翼保守主义的治国之道和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供给学派经济学,搞小政府大社会,缩小税收、减轻企业的负担,同时扩大国防开支。而在对外事务上,他抛出了“星球大战”计划、600艘舰艇计划等一系列军备发展计划,并开始对苏联在世界各地的扩张进行反击,大力支持对东欧国家的渗透和和平演变,将战场推进到铁幕的那一面。有关里根政府对苏反击的各项政策,笔者在之后的篇章里再详述,下面先分析一下东、西方在70年代中期之后常规武装力量的变迁。
  苏军陆、空力量的发展
  在上一篇中笔者提到,1975年以SS-18为代表的几款洲际弹道导弹的服役,宣告了苏联依靠重点发展陆基核力量,终于基本达成了与美国的战略核平衡。这一年可以看作是一个分水岭。从那时起,任何指望单纯靠核力量来阻止苏军的计划都是不现实的,常规力量再次成为双方较量的焦点。在本篇中,笔者将对从那时起到80年代东、西方常规军力的情况进行分析。
  苏联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段时间军备建设的重点是战略核力量,致力于造导弹、挖发射井、建核潜艇等等,其常规力量只能说是稳步发展,规模上变动不大,而质量上的提高也相对有限。但是,随着国力的增强以及危机感的加重,苏联不断加强其常规军事力量建设。可以说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段时间是苏军常规力量发展态势最好的时期。
  80年代中期苏军总兵力440万人。这其中大约70万是相关辅助单位,包括军事院校24万人、总部机关和武装力量后勤部所属部队46万人,此外还有民防部队约4万人、边防部队21.5万和内卫部队23.5万。扣除这些部队后,作为主要作战兵力的 5大军种总兵力约370万,其中战略火箭军29.6万人、陆军200万人、空军45.4万人、国土防空军52万人、海军47.7万人。在上一篇中笔者提到,国土防空军是苏军为了应对美国及其西方联盟强大的空中打击力量而特意设立和加强的,和战略火箭军都属于国家战略性力量。也就是说苏联用于常规进攻性作战的仍是陆、海、空三军。
  苏联陆军最大编制平时为集团军,战时为方面军,而最基本的战术兵团为摩托化步兵师、坦克师和空降师,共有约180个师。其中,坦克师49个、摩托化步兵师123个、空降师8个,此外还有很多旅级单位。平时,除8个空降师保持齐装满员外,其他师按照战备等级和满员率分为一、二、三类。一类为战备师,兵员达到战时编制的75%~90%,可在数小时或两天内完成动员,这种部队在苏军中的比例不到一半;二类师是简编师,兵员为战时编制的50%~75%,5至7天内可补足员额,完成战备;三类师是架子师,兵员为战时编制的25%~50%,需数月或数周时间补充,这种部队大约占苏军的三分之一。
  苏军摩托化步兵师的编制人数在60年代后期为13000余人,编有坦克259辆、装甲输送车470辆,而坦克师人员11000,编有坦克369辆、装甲输送车281辆。也就是说,按照满编计算,这180个师应该装备的坦克数量大约是5万辆,但是考虑到战备率,真正满足战备要求的大约是2~3万辆,其余大部分处于库存状态,需要临战实施大量动员工作才能恢复技术状态和战斗力。
  对苏军力量分布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得不提一下,那就是其国土沿东西方向绵延近8000公里,而联系其欧洲部分、中亚部分、远东部分的交通主要就是依靠西伯利亚大铁路。其远东部分面对着日本、韩国等美国盟国和美军太平洋战区部队,中亚部分面对着中国、伊朗和阿富汗战场,部署于这些地方的军事力量可以说基本与苏联的欧洲战区是隔绝的。具体来看,苏军的区域兵力部署如下:在亚洲总兵力129.3万人,其中战略火箭军10.8万人,陆军67.9万,60个师。而在战略重点欧洲,苏军在其欧洲部分领土和东欧四个国家共部署兵力310.7万,占总兵力的70%,其中战略火箭军27.2万,陆军兵力138.2万,编有120个师,防空军兵力42万人,空军兵力31.8万人,海军兵力37万人。扣除战略火箭军和海军,其陆军、空军和防空军总兵力约200多万。
  苏联空中力量在60年代的主力战机仍然是米格-17、米格-19、米格-21、苏-7和苏-9等机头进气、缺少雷达航电的轻型飞机。依靠这样的机群显然只能依托地面雷达网实施防空作战,而无法发动大规模的空中进攻性战役。像美军在越战时发起的“滚雷”战役和“后卫”战役,需要航程远、载弹量大、雷达和航电设备完善的战机,如F-4、F-111、F-105以及空中加油机、电子战飞机等的协调配合才能实施,苏军当时不具有这样的物质基础。苏联在初步具备了相应的财力和工业技术基础之后,就立即着手加强这方面的能力。以1970年米格-23交付为标志,苏联空军终于有了设备相对完善的中型战斗机。米格-23采用了两侧进气,机头装有一部火控雷达,可发射和引导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由于采用可变后掠翼气动布局,其航程性能相对于米格-21有了很大的提高。与过去相比,这确实是苏联前线航空兵装备的进步。

推荐访问:之歌 冷战 对抗 回首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