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国有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公有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国有经济是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十八大报告延续了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两个毫不动摇的论述,指出“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但近年来,国有经济(国有企业)一直处于被质疑或被妖魔化的状态,因此,有必要重新宣示国有经济(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坚定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决心和信心。
  一、国有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作为一个有数千年中央集权历史的国家,一个仍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市场经济不完善的国家、一个在国际经济中定位于赶超型的国家,要求政府拥有强大的动员资源的能力,要求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中央企业目前肩负着保障国家安全、巩固国民经济命脉、保障和改善民生、参与国际竞争的职责,地方国有企业则发挥着服务当地百姓生活、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第一,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以公有制为基础,以国有经济为主导,是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保证。国有经济有助于减少社会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公正。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必然会加剧劳资对立和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催生私人资本,破坏社会稳定。
  国有经济在保障国计民生上发挥重要作用。私有企业服从于股东利润增长的压力和动力,必然忽略企业的社会责任。前几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暴涨的时候,中央政府三令五申控制房价,一些房地产商公然说总理不如总经理说了算。在煤、电、水、路等涉及民生福利的领域,国有企业能承担秉持民生宗旨、避免乱涨价的责任和义务,某些政策性亏损正反映了其稳定经济与建设幸福社会的功能;而粮食等重要民生物资战略储备经营更是国有经济防止“市场失效”、保障民生的体现。
  国有企业的利润成为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十一五期间,中央企业累计向国家上缴税金5万亿元,截至2009年底划归社保基金的国有股权转让收入占全部社保基金财政收入的41%。2010年,重庆国企上缴利润成为其第三财政,国企上缴利润占政府收入的三分之一。
  第二,共产党的执政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私有经济占主体,政府的财政收入、居民的就业、经济发展,完全依赖私营经济或外资经济,那么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必会受到影响。居于垄断地位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寻求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会要求共产党下台或改变其性质。若实行所谓民主选举,金钱也必然操控选举过程。俄罗斯就是例子,俄罗斯私有化改革中,形成了富可敌国的金融寡头,在叶利钦政府时期,要挟和控制政府。
  第三,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孙中山早年就提出“节制资本”,应防止私有经济,尤其是外资经济控制事关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国有企业和国家利益根本上是一致的,因此,关系国民经济的命脉主要产业和关键领域应掌握在国有经济手中,在这些领域,国有经济应发挥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主导力。在自然垄断性行业,公益性行业,国防领域,以及其他关键领域,如重要装备制造业,重要资源、能源,航空运输,铁路,金融等行业,国有经济必须处于绝对或相对控股地位,才能保证国家经济安全,保证国防安全,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目前,攻击国企的主要理由是国企垄断。且不说现在的问题是国企规模较小,垄断不够的问题,即使存在国有企业垄断,也不能通过私有化解决,因为私有化的结果(即使是所谓公平的私有化)是私人资本或外国资本垄断国家经济命脉。
  世界上许多行业不同程度地存在大型跨国公司垄断:比如15家棉花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棉花贸易的90%;6家铝业公司的氧化铝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飞机制造业中,波音和空客占据全球市场90%以上。如此规模和市场集中度,目前即使央企也赶不上。因此,作为后发国家,依靠私营企业很难赶上发达国家。在南北竞争的背景下,在西方国家独占、主导、垄断的前提下,中国应该培养自己的500强航母,而不是摧毁它。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国有企业仍将在中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关键性地位。
  不仅如此,一些技术要求高、投资大、风险大的领域,私有经济也不愿做或做不了,如大飞机、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重点工程和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射,都只能由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来做。
  国有经济有助于解决市场失灵问题。我国现阶段不仅存在发达国家也有的外部性导致的市场失效,还存在转型国家特有的市场不完善导致的市场失效和发展中国家特有的后发劣势导致的市场失效。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使我国经济调控除了除了传统的财政货币政策外,还有国有企业的调控力。中国率先走出2008年经济危机,国有经济功不可没。
  第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
  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大型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它们在国际竞争中占有绝对优势。这些跨国公司掌握着巨额资金、核心技术和销售网络,并在全球范围组织生产和销售。中国的民营企业由于低信任度的企业文化很难造就规模宏大,着眼长远,持续稳定经营的企业,一般为规模小,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差的家族企业,在应对外国跨国公司的竞争方面力量薄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大多数私营企业只能通过低价竞争进入国际低端产品市场,或者只能做加工贸易,结果资源耗费很大,但劳动者工资难以提高,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很少。当前,尽管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但我国出口贸易的主体是外资企业,出口的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较低。要使我国真正成为贸易强国,还需要发展我国本土的跨国企业,使它们真正掌握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销售网络。国有企业具有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它们最有条件与国外跨国公司在高端产业展开竞争,为我国谋取更大利益。发展壮大国有企业,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

推荐访问:国有经济 国有企业改革 地位 推进 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