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分配与宏观经济均衡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ysd/sysd201028/sysd20102802-1-l.jpg
  ◆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日益向企业和政府倾斜,这种不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导致投资消费失衡、内需外需失衡、产业结构失衡。文章指出要改善这种不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应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占比、调整政府宏观调控手段,发挥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政策的共同作用。
  关键词:国民收入分配 投资消费失衡 内需外需失衡
  
  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随着改革的推进,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宏观经济越来越面临着结构性失衡,其主要表现为投资消费失衡、内需外需失衡、产业发展失衡等等,这些都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我国不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导致以上经济问题的根源之一。
  
  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现状
  
  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最终形成三部分收入:居民收入、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从1992 -2005年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的数据来看,在国民收入中,虽然在1992 -2005年之间,居民收入、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呈逐年递增,但从总体上来看,居民收入占比在逐渐下降,而政府收入和企业收入则在不断上升(见表1)。
  在表1中,企业收入包括非金融部门企业和金融部门企业,所以企业收入是《中国统计年鉴》资金流量表中非金融部门企业收入和金融部门企业收入之和,表1中的居民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资金流量表中住户相关数据。
  从表1可以发现,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比最高,1992-2005年以来一直高于57%,占绝对多数。但是居民收入占比除个别年份外,都呈逐年递减趋势,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则呈递增趋势。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政府收入比重和企业收入比重偏高,而且居民收入比重偏低。政府收入比重比政府收入比最低的美国高7.3个百分点,比政府收入比最高的法国高0.3个百分点;而企业收入比重比所有发达国家都高,而且比企业收入比最高的澳大利亚还高4.4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比则较低,比2004年居民初次分配收入比重最高的美国低16.7个百分点(彭爽、叶晓东,2008)。尽管我国和美国并不处在同一个发展阶段,但是居民占比下降,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占比递增,这确实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因素。
  
  国民收入分配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由于居民、企业和政府是一国经济中的三个重要主体,三个主体的收入大小以及收入投向哪些领域,关系到宏观经济的均衡。事实上,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具有重要的宏观经济效应。
  (一)投资消费失衡效应
  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环境中,企业收入主要用于扩大再生产,是社会投资需求的主体;政府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也是形成社会投资需求的主体;居民收入则是构成社会消费需求的主体。但近年来居民收入占比在不断下降,而企业收入和政府收入占比却在不断攀升,投资消费失衡不可避免。2007年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预测课题组曾经指出,“过高的企业留利和财政收入直接导致企业投资规模和政府基础建设规模高速增长,使消费投资增长速度差异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上”。
  白重恩、钱震杰(2009)、常兴华、李伟(2009)等也都提出国民收入分配是导致我国目前投资率居高不下,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不仅如此,投资需求最终形成社会总供给,消费需求最终形成社会总需求,投资消费失衡在经济上行阶段表现为通货膨胀,但积累时间长了则会导致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并最终导致失业率上升。
  (二)内外需失衡效应
  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企业和政府倾斜,导致投资消费失衡,这加剧了国内市场的供需矛盾,使我国经济高度依赖国际市场。但我国出口到国外的产品主要是附加值较低的加工制造业产品,从国外进口的产品主要是资源类初级产品,比如石油和钢铁等。
  由于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对制造业产品和初级产品的定价权,导致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低廉,而进口产品价格昂贵,我国出口产品不仅利润空间非常小,而且还会受到反倾销等贸易壁垒的限制。李俊霖(2008)指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虽然增强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导致庞大的贸易顺差,但这是在通过损耗国内劳动者的利益补贴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同时也使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屡陷被动。”更为严重的是,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增长方式依然是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扩大投入和数量扩张,而不是依赖科技进步和质量提高,投资所形成的社会总供给绝大部分是重复的、低水平的,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所形成的投资往往还会耗费很多资源,并造成环境污染。
  (三)产业结构失衡效应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升级,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据2008年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年底,我国三大产业的比重依次为:11.3% 、48.6%、40.1%。
  与国外发达经济体相比较,我国第二产业比重明显过高,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第三产业不发达是造成我国目前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从宏观角度来看,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企业和政府倾斜,导致投资率过高,第二产业占比较高,第三产业占比相对较低。从微观角度来看,我国居民收入两级分化明显,缺乏大量中间收入阶层的支持,所以第三产业不可能大规模发展。与居民收入结构相对应,我国消费市场也呈现两极分化,主要以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为主。
  因此,我国投资格局也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奢侈品产品供给为主,大量的社会资本积聚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中进行恶性竞争,劳动者报酬没有办法大幅度增加。我国就业市场也呈现出了明显的两级分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了农民工和城市技术工人,但大量大学毕业生则因为第三产业的不发达而被排斥在工作岗位之外。
  
  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以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居民收入占比,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居民收入比重下降是导致我国投资消费失衡、内需外需失衡和产业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居民的收入占比是改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破解一系列经济难题的首要工作。提高居民的收入,可以从以下个方面着手:
  一是提高劳动要素的报酬,这是因为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居民主要分享劳动报酬。
  二是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三是提高居民的博弈和谈判能力,通过立法提高居民收入。
  四是改变财政支出格局,增加政府对于教育、社会保障的支出,从而可以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五是从收入主体来看,应限制过高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培育大量中间收入者。限制过高收入主要通过税收制度调节,增加低收入者收入主要依靠政府转移支付进行调整。

推荐访问:宏观经济 均衡 收入分配 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