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未完成的探索与创造


  10月中旬的贵阳,已是深秋时分,然而我却没有一点寒意。看着桌上即将付印的《穿越——贵阳工业历程亲历、亲见、亲闻》,不由思绪万千,作为一个“老工业”,总觉得有许多话想说。
  《穿越》一书的组稿和编辑起念于去年年初,初衷在于为那些曾经对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工业企业作一个介绍,也即起到“存史”的作用。但随着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战略的确立,我依稀感到《穿越》一节的意义和价值或将超乎编书的初衷。因为,《穿越》的出版既是对那些为贵阳工业的发展付出了艰辛的亲历者们的一种敬意,更是对贵阳工业历经近60年成长后的一种新的期待与祝福。
  贵阳的工业发展史犹如一条奔腾不息、连绵不断的河流,流淌着许许多多可歌可泣而又剪不断、理还乱的故事,其间的艰辛与快乐,教训与经验,挫折与成功,甚至巨大创造中包含的巨大的局限,都统统演绎成为一本无言的大书,留待后来者来翻阅,去回味、去反思、去超越,而后实现新的复兴。
  纵观历史,贵阳工业经济的发育,始于抗战时期,当时地处“大后方”的贵阳,迎来了她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迁徙,也迎来了她历史上第一次最好的发展机遇。当时内地工业企业的大量迁筑,使得一些先进生产机器设备以及生产管理和技术人才被带进贵阳,同时也带来了资金的注入,促进了当时贵阳工业的快速发展,在机械制造、卷烟、化工、电力、橡胶、水泥等行业方面不仅填补了贵阳工业的空白,还带动和促进了这些行业门类在贵阳的发展规模,为解放后贵阳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然而,特殊时期的无奈之举,加上国民党政府的无能与短视,贵阳工业经济的“战时繁荣”最终随抗战的胜利而归于凋敝,因此,贵阳工业体系的真正形成和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历史始于解放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1949年11月贵阳解放,国民经济进入恢复时期,到1953年,这期间的国营工厂都很少,像贵阳矿山机械厂、贵阳电厂、贵州卷烟厂、贵州水泥厂、贵州机械厂等,都属于接管解放前遗留下来的厂。从1953年开始,到1958年,国民经济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贵阳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扩建和改建了发电、水泥、卷烟、玻璃、化工、矿山、交通机械、修配及汽车配件等工业企业,也是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已经形成。
  这一时期有一大批公私合营企业开始转化为国营,包括贵州农业机械厂、贵州柴油机厂、贵阳电池厂、贵阳化工机械厂等。同时,在“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思想指导下,1958年至1965年,贵阳新建了贵州铝厂、贵阳钢厂、贵州轮胎厂、开阳磷矿、贵阳棉纺厂、贵阳日化工厂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成有色、冶金电力、机械、化工纺织造纸、印刷、医药、食品、建材等工业行业,形成了门类较全的工业体系。对于那段历史,在《穿越》一书中有着很生动的记述:
  1958年9月12日,贵钢试轧成功,一根根刚材轧制出来了。全厂一片欢腾,他们选出代表抬出轧制出来的钢材,敲锣打鼓,步行由油炸街通过中华路,到云岩招待所(即云岩宾馆)向正在开会的中共贵州省委报喜,宣告贵州不出钢材的历史结束了。(张经五《贵钢创建时期的回忆》)
  在那段时期里,轧钢车间里红光一片,映红了哗哗流淌的南明河;轧机欢快的“哐哐”声不断,在厂对面成片菜地的上空回响。团坡桥头,运出、运进的车辆来来往往,占了半边街。(席卫普《贵阳轧钢厂忆旧》)
  1964年至1978年,国家产业布局调整,在三线建设中,上海、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等17个省、市约2万名管理及生产技术骨干、9400余台设备内迁贵阳,对于奠定贵阳的工业基础,改善贵阳的工业布局,开发贵州丰富的资源,扩大工业生产规模,推动贵阳乃至贵州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虽然这段历史已经过去了30来个年头,但许多往事仍使我记忆犹新,难以忘怀,如果没有这些远去的工业企业,很难想象今天的工业发展、消亡、破产、重组、再生。这是历史演绎、进化的必然,没有对与错、成功与失败。
  贵州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贵州三线建设,是以铁路为先导,以国防工业为重点,使能源、钢铁、机械、化学工业等相互配套的全面建设。到1965年下半年,大、小三线建设全面展开并在全省范围内形成高潮,三线建设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和展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自然不少。由于有了兄弟省市的大力帮助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已经三线职工的无私奉献和艰苦创业,三线建设初始阶段遇到的许多困难都得到了顺利解决,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局面,这场大规模的建设,给贵州带来了诸多好处,为后来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陈璞如在他的《贵州三线建设琐忆》一文中,对当年的“三线建设”有着如此回忆。
  1978年以后,贵阳经济进入振兴时期,在市场经济建设中,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成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实施资产重组,增产增效,优化产业结构,使贵阳工业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乡镇企业的嵋起,为贵阳工业经济注入了活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各项经济指标大幅增长,大部分工业产品产量增幅较大,相继新建、组建了一批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中外合资、外资独资及私营经济共同发展,贵阳工业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显著增强,技术创新成就明显,一批有实力的企业不仅成为上市公司,一些高科技产品在国际市场已处于领先地位。
  在贵阳工业发展过程中,贵阳的工矿区也分别形成,为贵阳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以铝工业为主体形成的白云工矿区、以机械铸造与建材为主体的甘荫塘工矿区、以国防工业和矿山机器为主体的小河工矿区、以钢铁生产和农机制造及仪表为主体的油榨街工矿区、以汽车配件及磨具磨料和橡胶为主体的马王庙工矿区、以仪器仪表为主体的太慈桥工矿区、以磷化工为主体的开阳磷矿工矿区等,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聚集了各行骨干企业,连片集中规模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规模效益。
  回首来路,从解放初到现在,工业经济在贵阳市经济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某些方面,也对当时的国家建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譬如当时的贵州汽车制造厂,“挂牌不久,该厂就成功地制造了‘马王牌’六轮载重汽车,是贵州第一次造出的汽车。1966年生产了军用的导弹挂车,1967年生产了军用照相车,1969年生产了水陆两栖作战车,1971年生产了‘乌江牌’汽车 (赵云来《贵州汽车制造厂掠影》)”;还有我国第一个潜艇望远镜生产基地,“新天公司的803大楼,在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台潜艇望远

推荐访问:未完成 探索 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