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绘画作品审美意境的构成:中国画最讲究意境,通过绘画作品

  [摘 要]从绘画大师作品的内涵,感悟出审美意境的构成,本文根据笔者自身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经验,从绘画方面来谈点对审美意境的认识。  [关键词]选择;取舍和浓缩;持久性;欲露故藏;似是而非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7-0121-02
  1 前 言
  欣赏一件作品,不论是文学作品、音乐作品,还是美术作品,个人认为就是欣赏作品的审美意境,接受审美意境的感化,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审美意境的深度和广度,是体现作品的力度所在,也是作品得以被判断为一般或者优秀的标志。那什么是审美意境呢?审美意境就是客观的自然景象和主观的生命情调的交融渗化。
  我们都知道绘画作品是以瞬间可视形象状物抒情的艺术,它不同影视作品,可以动态地展现事情的全貌。绘画作品自身静止的特点限制了自身只能表现瞬间,如果要在一幅画面上展现整个事件的全貌,只会使画面杂乱无章,主次不分。绘画的瞬间表现,也不全是把生活中瞬间的形象进行简单截取,而是对生活瞬间的重新创造,只有比生活中瞬间形象更引人入胜的那一片刻,才能获得高于生活原型的艺术美。
  2 绘画作品的内涵
  纵观美术史上众多的作品,笔者得出绘画中的审美意境构成不是生活素材的简单拼凑,它是在审美观念的引导下对大千世界各种事物的选择,取舍和浓缩后产生的新的生命。画家们知道“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又岂能尽秀?一概画之,版图何异!”因而不会,也决不肯把自然形态不加改变地全部“搬”进画面,而是在自己的审美观念思想主导之下进行选择取舍和浓缩,只描绘认为最能体现主题的事物。如果照搬客观事物,不做选择,取舍与浓缩,就等同一部照相机器,只是一个复制品,没有做选择,取舍和浓缩处理,谈不上有什么创新,审美意境自然也不会存在,作品也就一般般了。
  国内画家吴冠中的作品,以它诗一般的意境和空灵透脱的风格受到中外观众的好评。大师作品之所以有这样的风格,第一、注重选择与取舍。例如,当他面对古长城附近的古松,有所感悟,取掉周边的杂树,留下松树,突出古松浓荫覆盖烽火台那坚实而缠绵的形态,构成松与堡紧紧拥抱的画面,表现了历史上一段悲惨的爱情故事,促使观赏者不由自主地想到孟姜女与其夫万杞良抱头痛哭的历史场景;当画家面对武夷山下的小屋,有所感想,便以浓彩取山,淡彩取屋,绘制出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俯身捧起自己一群天真的儿孙的画面意境。画家通过选择,取舍处理,恰当地表达了作品的立意和主题。第二,注重嫁接与浓缩。就是把时间与空间不同的景物或者人物纳入同一画面,放在一起进行重新组合。前面谈到的古长城和古松的画面,古松就是嫁接到长城身边的,也不是说长城旁边就没有古松,而是现有的古松与长城的造型,没有符合表现历史画面中的孟姜女与其夫万杞良抱头痛哭的形态,只有经过嫁接,才能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另外,画家选用松树寓意了茫茫的历史长河,这一段爱情故事和松树一样常青,赋予了作品更深远的内涵。国外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拉斐尔的作品《雅典学院》,也说明了绘画作品需要进行选择,取舍和浓缩。《雅典学院》的画面内容是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建的雅典学院为题,以古代七种自由艺术——语法、修辞、逻辑、数学、几何、音乐、天文为基础,以表彰人类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画家以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寄托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的主题思想,就是崇拜希腊精神,追求最高的生活理想,这正是人文主义艺术家自己的宿愿。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大厅上汇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有以往的思想家,也有当世的名人。画家把在时间与空间不同的学者画入一个画面,进行选择,取舍与浓缩,表达主题。我国现代画家罗中立的作品《父亲》,原型是一位守粪农民,表达了对父亲的热爱,画面是一位饱经风霜、布满皱纹的老人的肖像,其实是浓缩中国千千万万个父亲的形象。凡是观看了这幅作品的人,不由得会联想到自己的父亲,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作品更深层的内涵是画面上那张布满皱纹的脸见证了中华民族沧桑的历史。可见绘画作品的选择,取舍与浓缩处理,引导观赏者在自己的审美情感的意识形态中,显现出自己巨大的威力。
  3 绘画作品的审美意境
  (1)绘画作品内涵的持久性是审美意境构成部分。绘画作品没有引起人们的留恋,或者仅仅只是一段时间内让人留恋,过后烟消云散,也谈不上是个优秀的作品,要想使作品成为优秀作品,需要作品的审美意境存在持久性。绘画作品的审美意境要保持经久不衰的,令人牵肠挂肚的魅力,就必须注意抓住方兴未艾的矛盾,引而不发,把它控制在高潮将到未到的最佳状态。绘画作品受自身静止特点的局限,不能动态表现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就只能挑选整个事件里最耐人寻味的“瞬间”,至于挑选事件发展中的哪个环节来表现,根据题材和画面的要求而定。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师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就是挑选了隐藏在面部那含蓄丰富的神秘微笑,这微笑似乎只是将笑未笑的开端,像一朵欲开花尚未绽开的蓓蕾,人们很难准确地估摸出花蕾里藏些什么,留些悬念让人展开想象。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人们,依据自身的审美意识观看此画,产生不同的见解。美术史上也评论说,面对这幅杰作,有人从微笑中看出她的庄重娴雅;有人看出她内心世界丰富复杂;有人看出她对中世纪宗教的叛逆;有人看出她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乐观与自信。悲哀的人觉得她的微笑里带点感伤;快乐的人感到她的微笑里藏着甜蜜,被后世人誉为“永恒的微笑”。还有法国大革命时期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画家——大卫特的作品《马拉之死》。描绘的是法国革命家马拉被杀手刺杀在浴缸里的历史事件,画家用写实的手法再现了当时马拉刚刚被刺的惨状:马拉倒在浴缸里,被刺的伤口清晰可见,鲜血已染红了浴巾和浴缸里的药液,握着鹅毛笔的手垂落在浴缸之外,女刺客是利用马拉对她的同情趁其不备下的毒手,我们还可以看到丢在地上的带血的凶器。在浴缸的旁边立有一个木台,这就是马拉办公用的案台,“案台”之上有墨水、羽毛笔、纸币和马拉刚刚写完的一张便条:请把这5法郎的纸币交给一个5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为祖国献出了生命。这件作品看起来是描绘一个人被刺杀的场景,实际上是画家在缅怀和歌颂革命家马拉,画面上革命家马拉身患皮肤病,为了革命工作,把身体浸在药缸里,继续忘我的工作,不幸被反革命刺死的画面,作为最耐人寻味的“瞬间”来表达作品的持久性,促使革命人士看到作品以后产生对革命领袖的热爱,对反革命的更加仇恨,激发革命斗志而把革命进行到底。

推荐访问:意境 审美 绘画作品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