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溶解》PBL教学设计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学设计

  摘要:PBL是一种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思考、学习和行动的教学模式。本文将PBL理念贯穿于《物质的溶解》教学设计之中,实现了以下功能:增强学习动机;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学会学习。
  关键词:PBL;《物质的溶解》教学设计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6-0036-03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1]这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鉴于这方面的教学设计比较少,笔者将PBL(Problem-Base Learing――基于问题的学习)运用于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教学设计被评为河北省初中化学优质课评比第一名,愿和广大教育同仁共享。
  
  1PBL的特征及教学功能
  
  PBL教学模式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作为教学材料,把学生置于混乱的、结构不良的情境中,并让学生成为该情境的主人。教师则采用提问的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因此,该教学模式有如下特征:第一,教师要使学生成为问题情境中的角色;第二,教师要创造一种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问,不断引导学生深入地理解问题;第三,教师要围绕一个完整的问题设计安排课程,鼓励学生去学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然后解决问题。[2] 将PBL理念贯穿于教学中,可实现以下功能:
  第一,增强学习动机。学生处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且被赋予了一定的角色,他们真正把解决问题视为己任,问题情境中的不协调因素和未知因素吸引着学生不断地学习。学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解决实际问题。PBL教学模式使学生能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并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作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第三,提高综合思维能力。在PBL学习中,教师总会在认知方面给学生以指导。在这种指导下,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往往能学会对问题加以批判性、创造性地思考。他们会对教师提供的信息的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估,然后根据具体的问题设计出解决的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第四,学会学习。PBL学习能增强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在学习中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PBL学习中,学生总是不断地找寻并形成适合自己的准确界定问题、快速收集信息、建构假设和检验假设的方法。并把自己的方法和其他同学及老师的方法进行比较,在这一系列的活动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了如何学习。
  
  2教学案例
  
  2.1 教学目标
  2.1.1 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2)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2.1.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2)通过讨论,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及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
  (3)使学生加深对分类、实验探究等科研方法的了解。
  2.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明白溶液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感受化学对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2)通过“从生活中来,服务于社会”的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2.2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赋予角色]
  师:学校附近的洁丽达洗衣店最近送来了几百件化工厂的工作服,不同的工作服上沾了不同的污渍。
  投影:工作服上沾有NaCl、CuSO4、NH4NO3、润滑油、碘
  师:假如你是洗衣店的工作人员,你怎么清洗这批工作服?
  [激发思考、引导深入]
  师:在家里洗衣服时用到的主要物质有哪些?
  生:洗衣粉、肥皂、洗洁精、水
  师:洗衣服时水的作用是什么?
  生:溶解洗衣粉和污渍。
  师:洗衣服时污渍被溶解在水里,这也正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题
  板书:物质的溶解
  [提出问题1]这批工作服上的污渍能不能用水洗掉呢?
  生1:不能
  生2:有的能、有的不能。
  生3:能
  [设计方案]将NaCl、CuSO4、NH4NO3、润滑油、碘分别加入到试管里,模拟洗衣服过程。
  [实施方案]用试管、药品模拟洗衣服过程(学生分组,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
  [交流实验结果]NaCl、CuSO4、NH4NO3能用水洗去,润滑油、碘不能用水洗去。
  师:你的根据是什么?什么现象帮助你做出这样的判断?
  生:NaCl、CuSO4、NH4NO3看不见了就说明它们溶解于水,但是润滑油、碘还能看见说明不溶解于水。
  师:大家提到的溶解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一、溶解
  师:像NaCl、CuSO4、NH4NO3能溶解于水,它们和水混合形成了溶液,润滑油、碘不能溶解于水,它们和水的混合物就不是溶液。大家仔细观察、对比试管中的液体,讨论溶液和非溶液的区别。
  板书:二、溶液
  生:溶液是透明的,没有沉淀或分层现象,有的有颜色、有的没有颜色;非溶液有沉淀或者分层现象。
  师:通过上面的观察和比较,我们能不能总结出溶液的特征呢?
  生:溶液不易分层或沉淀,比较稳定
  板书:1.特征:稳定性。
  投影:Flash动画从微观角度模拟NaCl溶解于水的过程。
  师:从刚才的模拟中,我们还能得出溶液的什么特征呢?
  生:各种粒子是均匀地分布在水中的,各处都一样。
  板书:均一性
  师:上面实验中得到的溶液都是物质均匀地分散在水中,我们习惯把水叫溶剂,把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板书:2.组成:溶剂、溶质
  [提出问题2]衣服上不能用水洗去的碘、润滑油等污渍,通过什么方法洗去呢?
  生:用能溶解这些物质的溶剂洗。
  师:什么物质能将润滑油和碘溶解呢?
  生:沉默
  师:在实验台上给出了酒精和汽油,大家试试看酒精、汽油能不能将碘和润滑油溶解?
  [动手操作]用所给仪器、药品进行实验探究。
  [表达交流]酒精能将碘溶解、汽油能将润滑油和碘都溶解。
  师:你的依据是什么?
  生:形成了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特征。
  [拓展]这种洗涤方法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干洗。所以说溶液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师:酒精和碘形成的溶液、汽油和碘形成的溶液、润滑油和汽油形成的溶液中并没有水,那哪种物质是溶剂、哪种物质是溶质呢?液体和液体混合,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固体和液体混合,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师:究竟什么是溶液?什么是溶质和溶剂呢?
  投影: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水、酒精和汽油等),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NaCl、CuSO4、NH4NO3、润滑油、碘等)。
  师:日常生活中我们洗油污都是用汽油吗?
  生:不是,用洗洁精。
  [提出提问3]洗洁精是如何洗去油污的?
  [动手实验]将洗洁精加入盛放油水乳浊液的试管中,用力振荡。
  [表达交流]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油污洗去了。
  师:是不是洗洁精将油污溶解了呢?形成的是溶液吗?
  生:不是,因为形成了浑浊的液体。
  师:洗洁精不能将油污溶解却可以将油污除去,这是为什么?原来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
  投影:洗洁精的乳化功能:洗洁精能将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成大油珠,且小液滴能随水流走。
  板书:三、乳化
  [提出问题4]假如你是洗衣店的工作人员,你打算怎么洗这批工作服?
  生:沾有NaCl、CuSO4、NH4NO3的衣服直接用水洗,沾有润滑油的用汽油洗也可以用乳化剂清洗、沾有碘的用酒精洗。
  师:这位同学将衣服进行了分类,不同的衣服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很好。分类的方法不仅是学习、科研中常用的方法,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
  [小结]去除衣服上污渍的两种常见原理:
  
  二、利用乳化原理
  
  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化学知识,学生反思本节课能力和情感方面的收获。
  [学以致用]
  1.给爸爸、妈妈洗一次衣服,并和妈妈研究把衣服洗得又快又干净的方法!
  2.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溶液。分析该溶液的溶质、溶剂是什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2]Linda Torp, Sara Sage(刘孝群,李小平译).基于问题的学习――让学习变得轻松而有趣[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2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推荐访问:溶解 教学设计 物质 P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