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奈达“对等论”与许渊冲“优化论”:奈达功能对等理论

  摘 要: 奈达的翻译理论是西方具有较大影响的翻译理论。许渊冲在当代中国文学翻译史上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提出的优化论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证实了文学翻译要保持原作艺术魅力,译者要尽可能地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通过对奈达与许渊冲翻译理论的比较,我们应相互取长补短,以促进翻译事业与译论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奈达 许渊冲 对等论 优化论
  
  通过中西译论的比较,我们可以对中西方翻译理论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与了解,并且通过对两个乃至多个译论的横向比较,我们可以捕捉到翻译理论的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抽象性与实用性。具体说来,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了解到中西译论体系在互无影响、彼此独立的情况下,在对翻译的原则、方法、程序、标准、操作规则等多个方面的认识上,有着不少互为相通的理论成果。例如,西方译论肇始阶段西塞罗、贺拉斯、哲罗姆等人即提出“直译”与“意译”的区分,我国译论肇始阶段支谦、道安、鸠摩罗什等人亦有“改‘胡音’为汉意”与“案本而传”、“不加文饰”的翻译主张;后来西方又出现了法国多雷的翻译“五方法”和英国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我国则有了严复著名的“信、达、雅”。我们在译论的比较中可以得到启示,以便相互取长补短,促进翻译事业与译论的进一步发展。
  一、奈达的“对等论”
  “对等”,或称“等值”,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西方最早的翻译理论和方法之一。奈达提出的对等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最贴近的自然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在动态对等的翻译过程中,译者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即不拘泥于形式对应。这一翻译理论所提出的开放式原则,形成对中国传统译论关于静态分析翻译标准格局的一大突破。
  奈达认为,注重形式的直译者主要着眼于诗歌对应诗歌、句子对应句子、概念对应概念这样的形式等同,容易误解“作者的意图”,甚至“歪曲意义”(Nida,1964:191-192)。在奈达看来,进行动态翻译的译者比直译者可能更忠实于原文,因为前者可以更全面、更充分地理解原文的意义。他还认为,用增添、省略、转换等方式对原文意义进行解释,更能保持原文意义的完整。当然,按照奈达的定义,动态对等翻译不等于传统上的“自由翻译”或“活译”,因为动态对等翻译有严格要求,它要求译文在不同的语言结构里尽可能完满地再现原文意旨;而相对而言,自由翻译往往是译者毫无节制的自由发挥。
  另外,他将“对等”分为“最高层次对等”(maximal equivalence)和“最低层次对等”(minimal equivalence)。在他看来,最高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使目的语的听众或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的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而这种层次的译文,奈达认为永远无法达到,尤其是在两种语言的文化和审美价值差异较大时,就更不可能达到。而最低层次的对等则是指译文能达到充分的对等,使目的语的听众或读者能理解和欣赏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这种对等是一种最基本的要求,低于这一要求的译文就不可能让人接受。
  二、许渊冲的“优化论”
  “优化论”可以说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翻译理论。第一,“优化论”继承和发展了严复的“信达雅”论,许渊冲认为“雅”字已经过时,而“优雅”可以并称,所以用“优”代“雅”。第二,“优化论”继承了鲁迅的“三美论”。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中说:“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不过鲁迅说的是中国文字,这里应用于文学翻译,“优美”可以并称,所以可以算是发展了鲁迅的“三美”,还有林语堂的“五美”,茅盾的“美的感受”。第三,钱钟书在《林纾的翻译》中提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这里具体提出深化、等化、浅化的“优化”方法论,可以算是发展了钱钟书的“化境”说。第四,孔子在《论语》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谓知之,就是使人理解;所谓好之,就是使人欢喜;所谓乐之,就是使人愉快,也就是仿佛原作者在用译语写作。“优化”论把“知之、好之、乐之”当作文学翻译的目的论,这是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第五,朱光潜在《诗论》中说:“‘从心所欲,不逾规’是一切艺术的成熟境界。”“优化”论把朱光潜的艺术论借用作文学翻译的认识论,这是发展了朱光潜的《诗论》。第六,《郭沫若论创作》中说:“好的翻译等于创作,甚至超过创造。”“优化论”正是使文学翻译“超过创造”的“再创论”。第七,傅雷说:“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优化论”所求的正是神似,所以可以说是继承了傅雷的“神似说”。第八,叶君健在《翻译也要出精品》中说:“要把尽量多的世界文学名著变成中国文学的一部分,……这里要展开竞争。”而“优化论”主张竞赛才能优化,所以许渊冲先生把“优化论”总结为十个字:“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
  三、两者的比较
  1.两者的相同点
  重视读者反应。奈达的读者反应论是其翻译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按《奈达论翻译》中所述:“翻译的重点不应当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而应当是读者对译文的反应。”“要判断某个译作是否译得正确,也必须以译文的服务对象为衡量标准。”奈达强调译文读者作出的反应须与原文读者阅读原文时所产生的反应基本相同;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译者就应该对译文的种种表达方式进行修改,务必达到两种反应基本一致。许渊冲则提倡扬长避短、发挥译文语言优势,翻译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给读者欣赏,读者对译文的接受也不是完全的被动的,也会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这一点上,奈达和许渊冲的意见是一致的。
  2.两者的不同点
  (1)奈达理论集中在考察译文的交际性和可懂性,而许渊冲则注重“意美”。奈达认为信息对等优于形式对应。他主张从译文接受者角度,而不是从译文形式角度来看待翻译,要实现动态对等。动态对等就是译文的接受者对译文的反应要基本等同于原文接受者对原文的反应。所以判断译文质量的标准最终基于三个方面:能使接受者正确理解原文信息、易于理解、形式适当、吸引接受者。为了达到相似的反应,动态对等要求对译文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满足不同接受者的要求,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因此语义翻译较为客观,使译文与原文的形式更为接近,重在重现原作者的思想过程而不是意图,讲究准确性,倾向于超额翻译,重内容而轻效果。而许渊冲强调的意美主要是指诗歌的意境之美,要求译者在翻译时应针对不同情境的诗词,运用不同的转化方式,忠实地再现原诗的物境,保持与原诗相同的情境,深刻反映原诗的意境,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相同的象境。
  (2)奈达要求翻译要尽可能在形式上对等,而许渊冲则对形式没有过多的要求。奈达认为,有两类基本的对等,即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形式对等关注的是信息本身,包括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在这类翻译中,接受语中的信息应该尽可能地与源语中的不同成分保持一致。而最能代表这种结构对等的翻译应该是“释译”;要求译者尽可能地再现原作的形式和内容。这类翻译通常附有大量注释,以使译文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让读者得以更好地理解原语文化的习俗、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形式对等的翻译是以源语为取向的,目的是要尽可能地保留原文语言信息和语言形式。而优化论认为文学译文应该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是译者在原作句子结构的束缚之下,因难见巧,在信与美、神与形、化与讹的对立中寻求和谐的过程。译者应努力消除两种语言之间因为语文习惯的差异而可能露出的生硬牵强的痕迹,使译语的生成尽可能符合汉语的语文习惯。
  四、结语
  如果对等的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那么,优化论和对等论是相同的;如果对等的方式不是最好的方式,那就要舍“对等”而取“优化”。没有哪种译文可以和原文完全对等。因此翻译时找不到对等词,译文不是优于原文,就是劣于原文,劣不如优,所以应该发挥译语的优势,也就是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换句话说,对等论重真(或似,或忠实);优化论重美(文学语言)。“真”是文学翻译的必需条件,是个对错问题,不真就不对,真却不一定好,所以只是一个低标准;“美”是文学翻译的充分条件,是个好坏问题,不美的译文不一定算错,但美的译文却是更好的译文,所以是高标准。一般来说,文学作品应该是美的,如把美的作品译得不美,那也不能算是忠实,不能算真,所以似而不美的译文不能算是文学翻译,更不能算是翻译文学。换句话说,文学翻译如只求真,那说明译者还在必然王国中奋斗挣扎,以求生存;文学翻译求美,则说明译者已经超越必然王国,在自由王国中得心应手,寻求享受。
  
  参考文献:
  [1]Eugene A Nid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Eugene A. Nida.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1969.
  [3]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5]宋志平.试论“等效”翻译及其局限性[J].东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1,(6).
  [6]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7]谭载喜.中国翻译和西方翻译[J].中国翻译,1999,(5).

推荐访问:对等 试论 优化 许渊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