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病句辨析方法探究|高考病句辨析

  “辨析病句”是“语言文字运用”中能力层级较高的考点,强调实际的语言文字应用,既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能力,又考查对病句的修改能力。      一、病句的类型
  
  病句从形式和内容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形式类(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和内容类(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一)语序不当
  常见语序不当的毛病有下列几种:多项定语排列不当;定语和中心词位置颠倒;状语位置不当;分句间次序不当;关联词次序不当;事理顺序不当。
  1.定语次序不当
  定语的一般次序为:名词代词或短语,表示领属置最前;指示代词数量语,表示多少紧跟后;动词之后是形容,各表怎样与啥样;最后接上名词语,表示性质是什么。
  错例:为了了解产品的质量,他走访了许多本厂的客户。
  2.多层状语的次序不当
  多层状语的次序一般为:表目的、原因或条件的介宾短语;时间状语;地点状语;范围状语;表情态或程度的短语;表对象的介宾短语要紧挨中心语。
  错例:昨天为使你们及早注意就清楚地对你们在教室里讲过。
  3.复句中分句次序不当
  错例:可怜的小狗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满身伤痕,这时它已无力叫唤了。
  4.关联词错位
  规则:(1)若两分句主语同,则关联词置于主语后。(2)若两分句主语异,则关联词置于主语前。
  错例:他们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我们也完成了任务。
  5.事理顺序不当
  如果句中并列的句子成分之间有先后、轻重、远近、高低、内外等逻辑关系,则据语境按特定的逻辑关系排列。
  错例:学生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动员报告。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错例:我县的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百分之二十的速度,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2.主宾搭配不当
  错例:今年麦子的收成是几年来麦子收成最好的一年。
  3.动宾搭配不当
  错例:在现代化建设中,每一个有志青年都要提高和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思想修养。
  4.修辞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错例:教育战线肩负着培养大批的科技队伍的历史任务。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包含正反两方面意义的词语配搭不当,如好坏、高低、是否、多少等词兼有正反两方面意思,这类词语只能和含有正反两方面意义的其它词语搭配,如果只顾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会造成判断不当的错误。
  错例:国家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高素质人才。
  6.关联词搭配不当
  错例:他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且还在努力学习技术。
  (三)成分残缺
  1.缺主语
  错例:看到老师们辛勤地工作,使我很感动。
  2.缺谓语
  错例:傍晚时分,李欣在回家途中,突然有个人躺在路边。
  3.缺宾语
  错例:我们要在广大青少年中造成一种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
  4.缺虚词
  错例:从云龙山北望,不远处有一个高耸的土山,这便是被项羽尊称为亚父的范增(的)墓。
  5.状语多余
  错例:我在心里真是由衷地感谢我的老师。
  6.补语多余
  错例:李明做任何工作,都非常认真得很。
  7.虚词多余
  错例:有的人在看问题的方法上是错误的。
  (四)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即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前后用了两种句式的语病现象,往往会造成句式杂糅。
  错例:要想真正学点东西,一定要下苦功夫不可。
  2.中途易辙(偷换主语)
  即在表达句意时,似乎是想说这个意思,又似乎想说另一个意思,结果两种意思杂糅在一个句子里,造成表意混杂。
  错例: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后,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五)表意不明
  1.令人费解
  错例: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2.歧义
  错例:这个人连校长都不认识。
  (六)逻辑混乱
  1.种属或交叉概念混用
  错例:学校门口有一个专卖汽水和饮料的小摊。
  2.自相矛盾
  错例:女儿多次劝止爸爸不要吸烟。
  3.强加或颠倒关系
  错例:这个工厂由于生产搞上去了,所以各项政策也落实了。
  4.多次否定引起混乱
  错例:难道能否认这次讨论会没有取得很大成功吗?
  5.不合事理
  错例:我国五亿农民自古以来就在这块土地上辛勤地劳动着,生活着。
  6.主客颠倒
  错例:鲁迅这个名字对青年人是不陌生的。
  
  二、辨析病句的方法
  
  (一)熟悉病句类型,对症下药。(略)
  (二)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辨析病句。
  运用语法分析的手段,先去掉句子的枝叶部分(定状补),压缩出主干(主谓宾),看看成份是否缺少,搭配是否得当。如主干无问题则再如法检查枝叶,如“为了防止此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主干“我们加强教育和管理”无问题,再检查枝叶“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结果是不合事理。
  (三)逻辑分析法。
  若句子无语法错误,则试着考虑从逻辑事理上进行分析,从概念的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恰当,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是否合适。
  如: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新产品。

推荐访问:病句 高考 辨析 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