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年轻人的感情观 英国年轻人为何爱兼职?

  英国失业率再创新高   今年27岁的英国女生乔斯分别取得英国两所顶尖大学牛津大学和国王学院的英国文学系学士、硕士学位,刚刚结束在英国皇家文学协会为期4个月的实习,从实习期开始到现在,她一直在一家连锁书店做兼职店员,求职一年以来,这份兼职工作让她有条件从事只有少量补贴的实习,也让她实习结束后的这段“空窗期”有了生活的保障。   乔斯只是一个个案,可能有其他年轻人拥有更高学历、更优能力或更长工作经验,可能有人在快餐店或零售商店从事更操劳的临时工作,但他们都一样,还没有找到与学历水平相当的全职工作。记者从英国高等教育数据部门(HESA)取得近3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数据。在21万至23万受访人中,表示自己只是在做兼职的人数一直上升,从2007年-2008年度毕业生中的9.3%,上升至2009年-2010年度毕业生的12.3%,即每10个人中有1个以上只是从事兼职工作。甚至有人只是从事志愿性质和无薪水的实习工作,该数据也从2007-2008年度的1.4%,上升至2009-2010年度的2.1%。而在这3年间毕业的大学生,真正投入全职工作的只占受访总人数的一半,数字在47.5%与52.7%之间徘徊,即没有从事正职工作的毕业生人数超过10万。   该机构发言人表示,找工作已经成为不少求职青少年的长期生活状态,在另一份规模较小的调查中,600名受访人中的15%,求职已经超过一年,仅25%受访人在递交申请后,收到面试邀请,半数受访人正考虑加入自雇队伍。而正在从事实习工作的受访人中,26%的实习生做过3份或更多兼职,39%的实习生实习期至少3个月。   在英国,像乔斯这样的年轻人多不胜数,拥有正规高等学历,却从事低技能要求的兼职或临时工作,为的是能给简历加分,并且作为找到正职工作之前的过渡选择,这样的折中选择不仅仅发生在一些中国应届毕业生身上,同时也发生在大量英国毕业生和年轻人身上。这恰恰折射了当下英国就业情况,尤其是年轻人的就业情况。   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1年8月至10月份的失业数据,在截至10月底的3个月中,失业人数增加了12.8万人,至总数264万人,是1994年来最高水平,总体失业率为8.3%,比5月至7月的7.9%失业率增加了0.4%。最令人担忧的是,年龄介乎于16岁至24岁的青少年失业人数为102.7万人,青少年失业率从3个月前的20.8%上升至22%,每5个年轻人中就有1个为NEET族,即没有工作、没有教育和没有技能训练的人(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or training)。也就是说,在庞大的失业大军中,将近一半比例来自于这个年轻、富有热情、应当承担社会发展接力棒的新生群体。   职业发展观   在导向上存在长远危机   求职艰难反映了招聘和应聘的供求关系失衡,而这一失衡源于经济问题,在全球经济的不确定环境下,公营机构和私营企业在招聘工作上都表现得保守谨慎。2008年集中发生于欧美国家的金融危机,让本来就发展缓慢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公营政府部门和私营企业都大幅削支,为其多年来的各类债务“埋单”,重则大幅裁员,轻则不聘新人,而且更倾向于雇用合同工和短期工,进入就业市场的求职者数量正在增加,而职位空缺却在锐减。   而且,在目前全球经济不确定的大环境下,企业宁可保留资金,也不敢贸然投资市场,对招聘工作持“观望”态度。英国知名人力资源公司Manpower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八成英国企业表示2012年停止招聘新员工,2012年总体就业市场前景已经跌至2009年信用危机以来的最低点。   作为英国的领头行业――金融银行业,其对待招聘前景的信心则从2011年初开始一直持续下降,对于2012年的招聘计划,金融以及商贸服务业均表示完全无意再招聘人手。建筑业为对待招聘前景最悲观的行业,调查录得-2%的百分比,即净裁员率最高的行业。只有13%的公司表示可能会招聘人手。   然而,招聘市场上的供求失衡并非单方面源于人员数量上的供过于求,也由于劳工技能上的供不应求,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和年轻人。英国《每日邮报》公布一个慈善机构的企业雇主调查,受访企业包括汇丰银行、桑坦德银行、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等大型企业,3/4企业雇主认为,毕业生缺乏进入职场必备的基本技能,当被问及年轻人缺乏什么技能的时候,很多受访雇主都表示“缺乏的技能多不胜数”,其中包括:商业头脑、英语表达和书写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人际关系。调查发布后,英国政府商业部门、教育部门以及高等院校随即开展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热议,而对于人力市场,调查也反映技能上的供不应求,在“硬件”条件大多得到满足的同时,“软技能”仍然尚欠。   年轻人的失业问题,不仅令公众对高等教育失去信心,也令求职者个人发展乃至社会整体发展进程造成长远影响,比方说个人投资置业以及个人债务偿还的延迟,导致债务累积和退休金投资减少、社会福利索取的增加以致纳税人负担的增加,债务困境和社会福利负担正是目前欧洲国家面临的问题所在。   对此,英国政府2011年11月公布一项耗资10亿镑、帮助年轻人就业的“青年合同计划”,计划3年内,令雇主为40多万名年轻人提供2-6个月的实习或辅助工作职位,雇主每雇用一名年轻人均获政府补贴,该措施意在资助公司在培育新人方面的花费,让年轻人有更多入门机会。   尽管,如何筹备和平均支配该政策涉及的庞大金额成为各界争议的问题,教育和培训的成果也向来不是立即起效,而是需要时间酝酿和观察,但不论如何,政策有所表态和投入,总是起了一个好的领头作用。这令大家意识到,就业问题不光反映了雇主招聘力度和市场需求的降低,以及求职者技能不符合招聘者期望的落差,更说明了这个社会的教育制度和职业发展观的导向存在潜在的和长远的危机。   (作者:毕业于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现为《星岛日报》驻伦敦记者)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