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调的灵魂


  中国烹饪的博大精深,不仅仅是调味、刀工、火力、技巧的运用,还蕴含着中国人长期认识世界的真知灼见。烹调如治国,是远古政治家的高明论断,对当权者影响很大。烹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劳动,表面上为了人的生理满足,它借烹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内涵。烹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烹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烹调,不仅品尝到色、香、味、形而又讲究营养的食物,更融汇了一些颠扑不破的东西。它是一个坚固的支点,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这个支点就是烹调的灵魂所在,也是烹调的基本内涵。笔者认为,烹调就其深层内涵而言,可概括成四方面精细、美妙、情感、礼仪。这四个方面反映了烹调活动过程中制作水平、审美观点、情感交流、社会功能等意蕴,也反映了烹调活动与中国文化、经济、政治的密切关系。
  精细,是对中华烹调功夫内在品质的浓缩,也是几千年传统因素的反映,特别是各个朝代统治者的追求。古人说:“五味神尽在都门”,就是如此。大圣贤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这反映了烹调操作者对于菜肴制作精益求精。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种意识作为一种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烹调制作过程中。选料、烹调、调味、搭配、造型、营养等,都体现着“精细”两个字,著名的“庖丁解牛”是有力的例证。
  美妙,体现了烹调活动的审美特征。其作为烹调的一个基本内涵,它是中华饮食的魅力之所在,贯穿在烹调活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中国的美味佳肴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讲究美。这种美来源于中国烹调活动形式与饮食产品的完美统一,它给人们带来一饱口福的同时,也带给人们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通常所概括的色、香、味、形、器五要素,便是很好的证明。烹调大师往往将“色”视作烹调的第一要素,继而以“香”吸引人们的感观,引起联想,入口后以“味”刺激神经细胞活动,使人产生快乐与愉悦,加上菜肴“形”的渲染和对人视觉的冲击力,精美雅致“器”同就餐环境的交融,将烹调活动的美妙刻画得淋漓尽致。
  情感,这是对烹调社会功能的概括。古代“饮德食和、万邦同乐”与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烹调,不是简单的做饭炒菜,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烹调操作是感情的发挥,是一种别开生面的社交活动。如果带着不好的心情烹调,菜肴质量肯定会“打折扣”:另一方面烹调产品上桌之后客人边吃边聊,做生意、通信息、诉心声。婚丧之事,迎来送往,人们都习惯于在餐桌上表达心情,历史上用宴会洒菜平息风波之事,比比皆是。这是烹调活动对于社会的调节功能,是不可忽视的,也可以视为对心理的抚慰与疗伤。
  礼仪,是指烹调活动的礼仪性。我国是礼仪之邦,饮食讲究“礼仪”,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作用的结果。人与人、国与国、各种节日、迎来送往、祭神敬祖都是礼仪,而礼仪与烹调密不可分。古代“三礼”离不开祭祖宗的酒和食物。礼仪指一种烹调活动秩序和规范。原料的选择、烹调的时辰、上菜的方位、坐次的排列、席桌的方向、箬匙的排列、上菜的次序……都体现着“礼仪”。烹调的“礼仪”,应该将它理解成一种道德规范,一种内在的民族的精神。
  精细、美妙、情感、礼仪,这四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概括了中国烹调文化的基本内涵,换言之,这四个方面构成了中国精髓。精细与美妙侧重于烹调活动的制作和品质,而情感与礼仪则侧重于烹调的过程和社会功能。这四个方面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精细”才能产生“美妙”,“美妙”才能激发“情感”;唯有“情感”,才能为“礼仪”服务。四者完美统一,形成中华烹调的灵魂。准确把握烹调活动的精细、美妙、情感、礼仪,才能深刻地理解烹调灵魂,也才能更好地在烹调中创新发展。

推荐访问:烹调 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