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出版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摘 要:《新青年》倡导的民主、科学精神和广泛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和激励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实现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到民族独立和现代民主的重大历史嬗变,推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新青年》描述的“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是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这样一个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的转型已经基本实现。
  关键词:中国现代出版史;新青年;里程碑
  中图分类号:K2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139—02
  
  《新青年》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自1915年9月15日创刊至1922年7月,共刊出9卷54号,是中国在五四文化转型期所出现的诸多新型报刊中最具革命性、最有影响力,因而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优秀刊物之一。她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吸引了大批进步学子,当代史中许多政治家、革命家、文学家等杰出人物,都曾以它为媒介,对陈腐的封建文化进行过猛烈的抨击、批判,为构建革命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促成了中国现代文化史的全方位革新。
  
  一、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反对封建主义。团结了大批进步学子
  
  1915—1918年这段时期,《新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对封建专制制度和旧礼教展开了猛烈的攻击。陈独秀的文章言辞激烈、笔锋犀利。他在创刊词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新青年》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反对封建主义,高擎“破旧立新”倡导新文化的大旗,团结了一批进步的文学青年,如高一涵、刘书雅、吴虞、汪叔替、李亦民、易白沙、胡适、吴稚晖、刘半农、苏曼殊等,他们先后都成了《新青年》杂志的热心撰稿人。毛泽东读了《新青年》后,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毛泽东开始觉得“国人积弊甚深,思想太旧,道德太坏”,要改变这种状态,须“从哲学、伦理学人手,改造哲学、改造伦理学,根本上变换全国之思想。”这一时期,编辑活动的中心在上海,但其编创群体已扩展到了北京。
  1919—1921年这一阶段,《新青年》实现了由民主主义刊物向社会主义刊物的转变。这期间,《新青年》编创群体吸引了一批北方的进步人士,如鲁迅、沈尹默、俞平伯、傅斯年、罗加伦等。自第六卷起,《新青年》正式成立了编辑部,由陈独秀、胡适、钱玄同、李大钊等人轮流担任执行主编。但为时不久,由于思想上产生分歧,使带有“统一战线”性质的编辑部出现了严重的分化。代表右翼思潮的胡适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李大钊,展开了现代史上著名的“问题与主义”的论战。至1920年初,《新青年》编辑部又迁回上海,而此时其主要的编辑人员,则大多已是初步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季、陈望道、李达、李汉俊等,其编辑的主导思想也逐渐转移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方面上,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1921—1926年7月停刊期间,《新青年》已经明显地表现出其无产阶级理论刊物的性质。其编辑出版方针已确立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研究中国革命的纲领和策略。1923年6月,《新青年》在广州以季刊的形式出版。此时的主编是刚从苏联回国的瞿秋白同志。这一时期《新青年》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机关刊物。
  
  二、开中国现代出版业之先河
  
  《新青年》的问世,促成了20世纪初叶中国文字符号及其代码的规范,影响着学界,影响着一代先进的中国人,影响着中国文体的演进。众所周知,每一种出版物都是由文字符号构成的一种特定的传播媒介。在《新青年》之前的出版界(包括初期的《新青年》),所使用的都是旧式的文言文体和章法。但是,从1917年起,《新青年》便开始大力提倡白话文。至1918年1月第四卷第1期的《新青年》,则已完全改版为白话文刊物。为此,当时还曾遭到晚清遗老们的强烈反对。追溯历史,《新青年》并非是最早使用白话的期刊。在它之前,亦曾出现过一些使用白话文的报刊,如《杭州白话报》、《安徽俗语报》、《绍兴白话报》等。但由于内容腐朽、思想陈旧,均没有形成较大的影响和规模。而真正提倡白话文,并使之成为一场革新运动且把文言逐出报刊乃至出版界的,还是当推《新青年》。
  事实上,文言和白话只是语言文字符号的代码规范不同。在编辑出版领域里,这一规范还包括标点符号的使用问题。严格的文言文,在早期是没有标点的,后来经过发展,用加圈的方法表示停顿,此后又以顿号代替逗号或着重号。沿袭的是乡学、私塾先生教蒙童用圈点断句的老办法。以上两种方法在《新青年》的前三卷均曾使用过,待到第四卷的第一期,《新青年》开始了新式标点的使用,其标点符号的铜模是以外文标点符号为样板刻就的。尽管如此,对中国现代出版业而言,此举亦同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新青年》的革命性变化,创造了中国现代新型期刊出版的模式。在它以前,中国期刊的版面形式,多如同古代的册页、刻本,很少变化,且没有栏目设置。其文字往往是连续接排、一贯到底,自然也谈不上什么编辑技巧。辛亥革命后,虽然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也只是少数报刊,有了些许变通,与现代意义上的期刊相比,仍然差之甚远。而《新青年》自发刊之日起,便配置了新颖的封面、清晰的目次,且在正文中设置了“国内大事记”、“国外大事记”及“小说”、“传记”等时新的栏目,并做到了栏目相对固定,而内容变化不一。这一创造性的特点,亦被以后的期刊、报章广泛采用,并相承至今。
  《新青年》整体为16开本形式,相对定期出版。从封面、目次、版式、栏目,到使用白话文体、新式标点其文章的分段编排,创立了现代期刊全新的媒介模式。直到今天,中国的期刊仍然沿用着《新青年》所开创的这种定期连续出版的方式。
  《新青年》的编辑思想及编辑特色,曾直接影响了一批当时的新型报刊,如《每周评论》、《新潮》、《国民公报》、《晨报》、《湘江评论》等。它们同《新青年》相互呼应,连成一片,共同推动了五四文化转型的进程。在这些报刊中,《新青年》则一直起着“总编辑”的作用,如它对《每周评论》等几种刊物的目录,常常是全文转载,团结、支持当时的进步刊物,共同进行新文化、新思想的宣传,以此来扩展新文化运动的阵地。
  《新青年》在出版史的作用,还表现在直接影响、改造了一批旧式刊物。当时,有许多杂志由于内容保守、思想陈旧,而受到了进步刊物的猛烈抨击,使其读者人数日渐减少,印发数量逐月下跌,以致走向了即将停刊的困境。较有代表性的便是商务印书馆的《小说月报》。当时的《小说月报》主编王莼农,是位不思变革进取的旧式文人,抱残守缺的编辑思想及传统的才子佳人的古旧内容,最终使他主持下的《小说月报》,变成了“鸳鸯蝴蝶派”的“救生所”。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小说月报》的印发数量即呈急速下降之势,而《新青年》的影

推荐访问:一座 史上 里程碑 中国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