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走出去”战略中财务管理重点关注的风险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企业“走出去”成为目前国内企业发展的新机遇,海外扩张、并购,抢占国际市场,成为国内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有效战略,国内企业也积极尝试“走出去”。但是,因各国政治、经济、人文历史、宗教信仰、社会等等情况差异较大,企业“走出去”依然面临很多风险,其中财务管理方面的风险也是重点之一。
  【关键词】“走出去” 风险 财务管理
  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思想孕育了“走出去”战略,江泽民同志承前启后,正式提出把“走出去”作为国家战略,胡锦涛同志对“走出去”战略也非常重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习近平同志“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推动了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发展。经过上述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综合目前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国内企业也充分认识到“走出去”将是企业发展一次重要机会,国内众多企业正在积极尝试向国外扩张战略,力争抢占国际市场。
  虽然目前全球政治经济环境相对稳定,为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是由于各个国家政治、文化、历史、经济、社会、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等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因此“走出去”战略依然充满风险,包括战争、法律、经济等各方面风险,稍有不慎,可能出现投资失败或者大额投资损失等情况。作为“走出去”企业中的一名财务人员,本人想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及企业“走出去”过程中所遇到一些问题,在此探讨一下企业“走出去”战略中财务管理工作应重点关注的风险,为“走出去”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状况
  (一)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目的与企业类型结构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国际化的,不能再如从前一样固守在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必须跟上国际化的步伐才能发展的更长久。我国企业“走出去”正是为了更好的适应激烈的竞争环境,将中国的产品、服务、技术等推向国外,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扩展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的出口能力,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另外,还有一部分比较特殊的企业,对能源及资源型企业来说,“走出去”能够加大资源的开发,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对技术型的企业来说,“走出去”能够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研发实力,加速国内产品的更新换代。总之,我国企业“走出去”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我国“走出去”的企业涉及的行业和领域非常广泛,从传统制造业到金融业、互联网、甚至旅游业等等均有涉猎,类型主要包括四大类:1.贸易型跨国企业:以华润、中化等为代表;2.产业型跨国企业:如联想、华为等大型企业,在海外建立产销基地;3.金融型跨国集团:以中信集团、国有四大银行为代表;4.其他中小型企业。
  (二)我国企业“走出去”活动的发展现状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开始的时间不长,但尽管历程短,发展却极为迅速。据商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2014年,中国实现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加上中国企业在国(境)外利润再投资和通过第三地的投资,实际对外投资规模在1400亿美元左右,超出中国利用外资约200亿美元。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国内涌现出了非常多的知名企业,这些企业技术过硬、产品畅销、管理上也十分有效,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比如联想收购IBM、华为中兴不断扩张海外市场、吉利并购沃尔沃等。通过这些实际案例可以看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态势良好,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驰骋。
  二、“走出去”战略中财务管理活动需要注意的风险
  (一)税务风险
  众所周知的是税收一直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一般来说企业会设立单独的税务部门来对税务进行核算,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由于各个国家的税收政策和税的种类都有很大的区别,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会因为税法的不同遇到很多问题,比如所得税的扣除规定不一致或不明确、税收协定的内容不明确等等。这些问题严重起来可能会违反其他国家的税法,对企业造成不利的影响。另外,根据《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意向调查报告》,有33%的受访“走出去”企业希望政府能够签订投资保护协定,从而避免对企业的双重征税。
  (二)资金风险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投融资的问题,“走出去”企业也是一样,不过不同的是,这些企业有可能既在国外也在国内进行投融资,这就需要企业对投融资政策有十足的掌握,否则可能会对企业的资金造成不利影响。
  另外,汇率风险需要企业增强重视,因为国际汇率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稍有不慎会造成企业损失惨重,比如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我国在泰国、韩国投资的企业也因汇率变化损失严重。去海外市场投资或承包工程的企业都会面临汇率变化的风险,随着人民币汇率机制的改革,汇率风险更加凸显,企业应掌握规避汇率风险的各种工具,以免遭受损失。
  (三)报表管理风险
  我们都知道,每个国家的会计准则都是有区别的,中国的会计准则目前也只是与国际准则趋同而已,并非完全等同,而由于“走出去”企业在国外上市或者建立分子公司,企业将面临复杂的财务问题,其中最复杂的莫过于不同的财务准则下的财务报表的转换问题,不同会计准则下会涉及到会计期间的转换、币种的折算以及会计核算信息折算这三大类的问题。这要求财务人员必须理解所在地的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因此,“走出去”不但要求财务人员熟悉所在地的会计准则和财务制度,还要掌握国际会计准则。另外,这些转换问题很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数据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常常有企业按照国内的会计准则核算利润较高,但按照海外当地国家的会计准则转换后财务表现并没有那么优秀,当然也有相反的状况,企业也要做好财务报表的管理。
  (四)财务队伍建设及人员管理风险
  “走出去”战略需要公司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尤其是财务人员更是至关重要。首先,财务人员不仅需要做好财务核算及报告分析的本职工作,更应该深入了解国际宏观环境、行业状况以及国际会计制度,以确保财务决策及战略决策能够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其次,如果企业“走出去”是通过并购的途径进行,财务人员还要跟进尽职调查过程,收购目标的选择及谈判过程。这些对于财务人员的素质要求比较高,也就需要企业建立一只高素质的财务队伍来推动“走出去”的进程。除此之外,我国企业到海外发展,不可避免的会从当地招聘一部分财务人员,企业要对这部分人员进行评估和管理,涉及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问题。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走出去”企业的财务队伍的建设及人员管理是一项复杂且充满挑战和风险的任务,如果队伍建设不好,人员管理不到位导致效率低下,出错率高的话,财务人员无法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科学性的支持,会对企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这部分的风险企业应当予以重视。
  (五)其它风险
  “走出去”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风险涉及到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除上述说明的风险外,还包括股息红利分配风险、应收账款管理的风险、坏账的风险等等。企业同样需要重视这些风险,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规避,全面防范风险才能让企业处于不败之地。
  三、结束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国际竞争愈演愈烈,这对中国的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这也要求了中国企业需要“走出去”,积极扩展海外市场,需求更多的发展机会,深度挖掘企业自身的潜力,以便企业能够做大、做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
  然而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它充满了未知的风险,其中也包括财务管理中的风险,本文阐述了我国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还希望企业能在国际化的进程中,识别、规避这些风险,建立高效良好的财务管理体系,让财务管理成为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助力。
  参考文献:
  [1]江泽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1.
  [2]张严德上下其手 荣华实业末路狂奔[N].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2007.
  [3]伍菊英.论我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D].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4]陈桂香.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思考[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赵书博.我国“走出去”企业所得税相关政策研究[J].涉外税务,2010.
  [6]课题组.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政策环境及其改进[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2.
  [7]张云华,缪慧星.完善财税政策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J].财政研究,2012.
  [8]吴丽敏.中国资源型企业海外拓展战略研究[D].厦门大学学位论文,2008.
  [9]刘一娇,刘靖.中美合资企业成立初始阶段的问题成因分析[J].中国外资,2010.
  [10]吕韶菲.完善我国企业“走出去”政府管理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学位论文,2014.

推荐访问:走出去 财务管理 重点关注 风险 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