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P协议达成对中国经济的长短期影响


  短期来看,现有规模的TPP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相对有限,但应警惕TPP未来可能带来的强大示范效应和连锁反应,及其对中国外部环境、竞争优势和经济地位的伤害。
  10月5日,美、日等12国经贸部长在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发表联合声明,宣布“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达成基本协议,震动全球。一个囊括全球40%经济规模、迄今搭建的规格最高、覆盖领域宽广、战略色彩浓厚的环亚太自贸区初露峥嵘,身处卧榻之侧但却游离其外的中国无疑感受到强烈的心理冲击,社会各界都予以高度关注,其中也有不少担心和忧虑。笔者认为,短期来看,TPP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但长远挑战不容轻忽,中国须尽早做好准备。
  TPP:美式贸易规则的全球演进?
  宽覆盖、高标准的协议凸显了美国试图夺回竞争优势、重塑国际经贸规则的战略决心。11月5日,TPP全文公布,洋洋洒洒几千页,包括30个章节和大量附录,涵盖所有贸易和与贸易相关的议题,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政府采购、知识产权、竞争、劳工和环境等多个热点领域,全面性、综合性空前。TPP协议不但纳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多边框架和现有各类自贸协定中的既有关切,还创新性提出一些新内容,如“国有企业和指定垄断”、“中小企业”等。TPP旨在打造“21世纪贸易协定”,拟在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几乎一切领域消除或削减关税及非关税壁垒,实现全面的市场准入;大幅提升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促进成员国监管规则与行业政策趋于统一透明;提升非成员国的进入门槛,纳入国有企业和数字经济等新关切,升级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至高要求,树立环保、劳工、人权、廉政等新标准。
  笔者认为,TPP虽冠以“自由贸易协定”之名,但实质是追求美国主导下的所谓“公平贸易”,反映出美国试图重塑增长版图、夺回竞争优势的战略考量。这一方面是基于现实的考虑:金融危机至今,美、日等国复苏乏力,百般寻找增长动能,提振出口需求迫切,日本把TPP称为“百年之计”,试图以此推动国内停滞的结构性改革;另一方面也是针对中国崛起,希望改变游戏方法重占上风:美国一直把中国视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认为中国不对等的市场准入、竞争政策和土地、劳工、环境等方面低成本导致了美国对华巨额贸易逆差和就业流失,希望通过TPP来削减其认为的“不公平”竞争优势。应注意到,TPP的规则和标准具有浓厚的美国色彩,在原产地、投资、知识产权、环境与劳工等规则方面基本沿用美国模式,成为“扩大和升级版的北美自贸协定”。随着TPP的生效,美式规则的作用领域将从边境线拓展到他国边境内,意味着其他成员国需让渡更多的经济主权,美国的规则主导能力和对他国影响力大大增强。这对近年来新兴经济体集体性崛起背景下,美国不断下滑的经济影响力和国际事务话语权无疑是剂强心针。
  短期内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
  短期来看,现有规模的TPP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相对有限。尽管国内有声音称之为“经济北约”,担心要“二次入世”,但这一潜在威胁更多在政治博弈层面,不必过分忧虑其经济影响。据国内学者2013年测算,即使现有框架下TPP成员完全实现自由贸易后,不加入TPP对中国实际GDP的影响仅为-0.14%,对中国出口的影响也只有-0.32%。
  首先,TPP协议本身并不完善,正式生效有待时日,尚须克服有关国内政治障碍。TPP拖延到现在匆匆达成,与即将到任的美、加等国政府急于在任内有所交代,以利于选情或未来评价不无关系。与预期相比,现有协议是“缩水版”,充满妥协色彩和模糊表述,美国在其所认为的关键问题上做出不少让步,激起大量国内不满,总统奥巴马所在的民主党党内分歧尤重,协议批准存在被拖入下一任总统任期的可能;加拿大哈珀政府已然败选,新领导人对TPP的态度暧昧不明;日本国内对农产品问题的担忧难消,国会通过前景尚不明朗;越南领导人明年也面临换届。即使一切顺利,按照各国政治程序,TPP仍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获得立法机构的授权,而根据文本显示,各国实现完全的关税免除需要数十年之久。
  其次,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和经贸地位使其能有足够底牌进行周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重要投资来源地,中国仍然保持着中高速经济增长,7%的增速一年创造的经济增量高达8000亿美元,为许多国家提供巨大市场空间的同时也為中国自身提高经济吸引力和谈判能力提供了筹码。中国是TPP成员中马来西亚、越南、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秘鲁、智利等国的最大贸易伙伴,并且刚刚超过加拿大首次成为美国最大贸易伙伴,这种紧密的经贸联系短期内很难因为TPP而发生改变。而且中国重要贸易伙伴并不局限于亚太地区,中国是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近年来力倡的“一带一路”也将为中国开辟新的外贸增长源和经贸合作平台。
  最后,与TPP成员存在的现有自贸安排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贸易转移损失。中国已与多个TPP成员国包括智利、新西兰、新加坡、秘鲁、澳大利亚达成自贸协定,与东盟也有自贸安排,升级谈判近期刚刚完成。近期达成的中澳自贸协定在关税减让等方面已达到很高水平。在低关税时代,主要出口市场美国、日本的平均税率只有3.4%和4.9%。即使TPP生效,中国对美、日出口受到的冲击也相对有限。
  长期应警惕示范效应和连锁反应
  长期来看,TPP未来可能带来的强大示范效应和连锁反应才是真正值得忧虑的,其后续演进和持续作用对中国外部环境、竞争优势和经济地位的伤害将逐渐扩大。
  首先,TPP一旦扩容,将使中国面临更加复杂的地缘经济和政治环境。TPP的达成意味着一个新的亚太经贸合作新平台浮出水面,吸引了不少过去持观望态度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员,多米诺骨牌效应将逐步显现。当前韩国、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哥伦比亚,甚至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都已积极表达了对加入TPP新一轮谈判的兴趣。今后一段时间内,预计美国在着力推动TPP消化和巩固的同时,新一轮扩容将被提上议程。对中国而言,一旦TPP迈入扩张轨道,不利冲击有三:一是对经济增长和外贸的负面影响将显著扩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的测算,如果不加入包括韩国、泰国、印度尼西亚在内的“大TPP”,中国会因此损失2.2%的GDP,平均每年的机会成本超过0.5%。二是迟滞中国引领亚太经贸合作的努力。TPP的达成对中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布局构成冲击,或使中国力推的区域贸易安排受阻。亚太各国对TPP的兴趣或分散其参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的谈判精力和热情,并将影响尚处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亚太自贸区(FTAAP)最终模式选择。美国学者伯格斯滕在一年前曾力推TPP扩员,纳入RCEP是最佳路径。如今TPP基本协议已达成,RCEP基本协议达成时间已确定至少推迟至2016年,美国在亚太经贸领导权争夺中获得先手位置。三是改变亚太政经生态。长期以来,亚太各国一直奉行“经济依赖中国、安全依赖美国”的对冲平衡策略。作为美国重返亚太的经济支柱,美国推动TPP的地缘战略意图明显,将之视为“国家安全的基石和国际影响力的关键来源”,试图促使亚太各国在经济上形成对美国的结构性依赖,从而助其彻底融入美国主导的亚洲秩序。这将使中国在外交、安全上面临更大的外部不确定性。

推荐访问:中国经济 达成 协议 影响 TPP